近五年丹参生药鉴定和质量评价研究进展定稿_第1页
近五年丹参生药鉴定和质量评价研究进展定稿_第2页
近五年丹参生药鉴定和质量评价研究进展定稿_第3页
近五年丹参生药鉴定和质量评价研究进展定稿_第4页
近五年丹参生药鉴定和质量评价研究进展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近五年丹参生药鉴定和质量评价研究进展丰睿 周凤琴* 郭庆梅(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355)摘要:查阅近五年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并归纳。对丹参的生药鉴定和质量评价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关键词:丹参;生药鉴定;质量评价;研究进展A review on identific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Saviae miltiorrhiza radix et rhizoma in recent five yearsFENG Rui ,Zhou Feng-qin*, GUO Qing-mei(College of Pharmacy,Shandong

2、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Abstract:This article presents a review on identific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ge.The identification includes feature,microscopic,infrared identification and bioassay.Determination of marker compounds and extracts as

3、 well as fingerprints study were often used in quality evaluation. in recent five years.by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organize and summarize.Key words:Salviae miltiorrhiza radix et rhizoma;identification;quality evaluation;review 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是历版中国药典丹参的唯一来源。丹参是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药材,

4、药材需求量和药材真伪优劣均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但在部分地方药材标准以及民间用药中,同属多种植物引入文献亦被混作丹参药用2。由于丹参产地广、家种丹参与野生丹参均药用、丹参种质资源不明确,丹参属植物种类多,变异大。种种原因对市售丹参药材的品质鉴定和质量控制均带来一定的影响。不同产地、不同生境、不同来源丹参药材的成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09LF03);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2006BS03047)作者简介:丰睿(1986- ),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TelEmail:;主要从事中药质

5、量与资源研究。*通讯作者:周凤琴(1951-),女,汉族,山东临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药鉴定学、中药商品学和中药资源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TelEmail:.分组成以及比例具有较大差异,必然会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疗效及安全。为了准确鉴别丹参药材以及合理评价丹参药材质量,作者将近五年来丹参生药鉴定以及质量评价的文献进行了综述。1 生药研究进展现状1.1 药材性状付桂芳等32研究了丹参栽培品、野生品及其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性状特征。其中野生品根茎短粗,根有数条,长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老根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

6、,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栽培品根粗壮,多分枝,表面砖红色或红棕色,具纵皱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其中四川产栽培品根粗壮肥实,少分枝,断面黄褐色,略呈角质样。1.2 药材显微野生与栽培丹参横切面有显著差异32-43:野生丹参根的周皮细胞层数多、色重;皮层宽,部分产地的样品有石细胞;维管束412个,韧皮部与木质部比值大,木质部由直径较大与直径小的导管束相间排列而成。栽培丹参周皮细胞层数少,色淡;一般无石细胞;维管束812个,韧皮部与木质部比值小,导管周围有众多木纤维,导管束非大小相间排列;其中四川产栽培丹参维管束多达1924束,导管稀疏径

7、向排列,木纤维少。王萌等54通过横切面比较,发现不同产地丹参显微结构上存在许多共性,但在落皮层的有无、木栓层厚度及木栓化程度、木质部导管多少、孔径大小及排列方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丹参比较,同属近缘种植物根横切面54:甘西鼠尾草加拉丁学名,下同(S.przewalskii)(有落皮层,木栓层相对较厚,次生皮层、韧皮部中偶见红色物质,韧皮部相对较宽,导管成束;峨眉鼠尾草(S.omeiana)形成层不明显,导管数量较少;血盆草(S.cavaleriei var.somplicifolia)有落皮层,皮层窄,仅约占切面的1/9,中央初生木质部主要为纤维束;三叶鼠尾草(S.trijuga)木栓形成

8、层明显,木射线不明显;短唇鼠尾草(S.brevilabra)有落皮层,韧皮部相对较宽;云南鼠尾草(S.yunnanensis)皮层较宽。1.3 红外鉴别吴婧65采用红外三级宏观指纹分析方法,对6个产地的丹参进行了鉴别。二维相关红外谱图表明,山东、山西、河南和四川丹参谱图相似度较高,浙江、云南丹参二维相关红外谱图最强峰出峰位置及15001800 cm-1范围的峰数和相对峰强度都具有个体差异,表明所含芳香族化合物种类及含量区别于其它产地。经过对丹参对照药材、丹参酮IIA、丹酚酸B的谱图解析,可找到丹参有效化学成分的特征吸收峰,可作为鉴别丹参药材的依据。丹参二阶导数谱特征吸收为1746、1730、1

9、691、1670 cm-1(酮和酸C=O伸缩振动),1610、1580、1543、1509、1489、1453 cm-1(芳香族化合物骨架振动)。王凌等76采集了来自4个产地(陕西、四川、河南、山东)的40批丹参药材的红外光谱信息,分析后发现其二阶导数谱中某些与丹酚酸B对应的特征峰(组)出现与否可以用作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初步判定依据。原谱1262 cm1峰的吸收峰峰高基本不受其他成分的影响,能反映丹酚酸B含量且与HPLC含量测定结果呈正相关,可以用于丹酚酸B的快速半定量,。为中成药生产和投料丹参药材的快速评价提供一种新的备选方法。1.4 生物鉴别邓科君等87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enBank的d

10、bEST数据库中公开的10288条丹参EST(表达序列标签)进行整理,从中搜索到159个SSR(简单重复序列)位点。针对这些序列,设计开发了83对EST-SSR引物,对13个不同居群丹参样品及10种鼠尾草属物种进行了扩增效率、多态性及通用性检测。发现其中72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可进行特异性扩增,共产生279个位点,平均每对引物产生3.88个位点,且所有引物均显示多态性扩增。可有效扩增引物在鼠尾草属10个异源物种中的可转移率为60%100%,平均85%。依据扩增结果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EST-SSR分析可揭示供试样品不同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并将丹参与同属其他植物明确区分。王维婷等98采用SR

11、AP分子标记技术对48个不同来源的丹参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利用筛选后的15对SRAP引物组合从材料中检测到了120个等位位点,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全部样品可分为两大类群,每一类群包含三个亚群。表明不同丹参种群间遗传距离与空间距离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不同地区间丹参种质的遗传分化不均衡。随着丹参种质驯化程度的增加,种质间的遗传距离有所增加。徐红等910采用PAPD和ISSR标记对4个产地的野生丹参、6个产地的栽培丹参共计50个样本进行分析,用筛选的6个RAPD引物与2个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02条重复性高、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7条。该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丹参供试材料的遗传

12、背景不同,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多态条带比率与基因多样性指数表现出的变化趋势一致;用RAPD与ISSR进行PCR扩增,可以清晰、有效地分辨出不同居群样本的基因型,其中ISSR引物UBC835与UBC856可以将不同产地的丹参区分鉴别。2 药材纯净度研究进展潘英妮等110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了30批丹参药材的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其中2批药材的含水量超标。采用相同的方法,王仲焕1112对16批丹参和白花丹参药材进行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全部样品的水分含量符合国家标准,但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年限药材中水分含量差异显著;有 1 个样品的总灰分和4个样品的酸不溶灰分

13、含量超出国家标准。结果也提示在丹参药材加工过程中需要规范化管理,改进丹参采收加工方法,以提高药材纯净度,保证药材质量。3 药材质量研究进展概况3.1 浸出物含量研究进展概况邵林等1213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方法测定了山东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及不同生长年限丹参药材的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按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考察,所有丹参样品均符合国家标准,含量为43.1961.13%;而按照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考察,仅有31%的药材达到标准,含量为13.2430.64%;最低者与最高者相差17.4%。潘英妮等110也对30批丹参药材进行了测定,其中所有样品均未达到“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3

14、5%”的国家限量标准,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仅有7批样品达标,作者认为,应通过增加实验药材样品数目,以制定合适的浸出物限度值。3.2 化学成分测定研究进展概况3.2.1 单一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研究代云桃等1314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丹参酮A的含量结果:陕西山东山西四川。赵磊磊等154采用TLC和HPLC法分别测定了10个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中丹参酮A的含量。结果均显示,不同产地丹参的成分不一,含量也有一定差异。其中丹参酮A的含量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山东省内样品则呈自西向东含量逐渐增大趋势。这可能与山东省的暖温带季风气候适合丹参生长有关。冉蓉等165采用HPLC法比较了不同种源、不同产

15、地、不同采收期丹参中丹参酮A的含量。结果显示以丹参酮A含量为指标,白花丹参质量优于丹参;道地产区蒙阴为丹参的最佳产地;丹参的最适宜种植区域应选择山区及丘陵地,而平原地区不适宜种植丹参;9月中旬为丹参的最佳采收期。王仲焕121采用HPLC法对道地及非道地产区丹参的丹酚酸B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道地产区药材含量显著高于非道地产区。平邑、蒙阴、莱芜、济南、曲阜产丹参丹酚酸B的含量在8.0111.21%,均远高于中国药典中3.0%的标准。说明若以丹酚酸B为标准,山东产丹参属于优质药材。从丹酚酸B的动态积累情况看,8月中旬达到最高,11月出现另一较高值。3.2.2 化学成分群的含量研究潘英妮等110以甲醇

16、-水为流动相,对不同产地的30批丹参样品中丹参酮A、丹参酮、隐丹参酮含量同时进行分析,结果,以丹参酮A含量计,仅有10批药材符合药典规定,经“发汗”处理的川丹参含量低于直接干燥的丹参;水溶性成分群包括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及原儿茶醛等的含量,以丹酚酸B计,有24个样品达到国家标准。武为宝等176采用UPLC法同时测得定丹参中二氢丹参酮、降鼠尾草氧化物、隐丹参酮、丹参酮、丹参酮A 等5种脂溶性成分含量含量结果?分别为0.273、0.675、0.177、0.328、1.138g/g,被测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良好,该法具有良好分离效果及重复性且快速、简便,可作为丹参的

17、质量控制方法。赵希贤187测定了30批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是不同植物品种吗?的丹参样品的野生或栽培品丹参药材及饮片丹参素、丹酚酸B、原儿茶醛、咖啡酸含量,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的含量在不同产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丹酚酸B含量在不同产地间无显著性差异;4 种成分的含量在栽培品和野生品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栽培品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较高,而野生品丹参中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的含量较高。王莉等198采用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RRLC)法,以3,4-二羟基苯乙酸为内标,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同时测定了丹参中9种酚酸类成分,该法可以使样品在9min 内达到良好分离,与常规 HPLC 相

18、比节省了近 6 倍的时间,且精密度重现性良好,适用于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侯双1920对11个无性系材料55份丹参样品中的5个主要有效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A)同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全部批次的样品丹酚酸B的含量均远高于国家标准,而丹参酮A的含量多少?为0.181.88mg/g,几乎均未达到药典规定的0.2%的水平均较低。在排除了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外部生长环境和生长年限一致的情况下,各无性系材料中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含量仍然有较大差别;此外,作者还按照丹参根的不同部位、粗细以及根色分别对样品进行分等,并进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皮部丹参酮和丹参酮A的含量显

19、著高于木部,而丹参素和丹酚酸B的含量皮部高于木部,差异不显著;脂溶性成分以直径0.2cm以下的丹参含量最高,芦头含量最低,水溶性成分直径越大含量越高;不同根色的丹参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差异都较大,粉末颜色越趋近棕红色,且颜色越深,其脂溶性成分含量就越高,而且水溶性成分含量也较高,粉末颜色为灰白色的丹参质量最差。3.3 指纹图谱研究进展王立萍等21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山东道地药材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了丹参酮A、丹参酮、隐丹参酮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所得图谱中主要峰群的整体图貌基本一致,体现了山东道地药材内在质量的稳定性。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药材中所含的隐参酮含量差异较大,且丹参酮A

20、含量相近的药材,所含隐丹参酮及丹参酮的量相差较大。因此,中国药典仅以丹参酮A含量作为脂溶性成分质量的标准,具有有一定的局限性。李瑞芳等2122采用HPLC法对22个批次的山东产丹参进行了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共有18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22批样品共聚为两大类。哪两大类?说明山东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脂溶性成分没有明显区别,药材整体具有较大程度的相似性。阎海荣2223以甲醇-0.002mol/L四丁基溴化铵溶液(V/V)=6:1为流动相,在270nm下建立了丹参的指纹图谱,共确定了6个共有峰。各产地丹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差别较小,但

21、是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值差别显著,说明各产地的丹参药材至少含有六种相同化学的成分。但生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导致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别较大。李长峰2324对丹参药材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成分同时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共标定14个共有峰,并将丹参和白花丹参的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二者指纹图谱中的主要特征峰相对保留时间基本一致,峰面积比值大小差异不大,二者的图谱的相似度非常高。刘少华等2425利用UPLC法建立丹参药材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并对12批陕西产丹参药材进行测定。共标定12个共有特征共有峰,且各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5以上。3.4 微量元素的测定 何春娥等2526借助ICP-MS/ICP-A

22、ES技术分析比较了4个产地丹参种质同地种植根什么意思?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丹参根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尤其是钙、镁、铁、锌、锰、锶、钡、硼、铷、铜、钒、铬等。虽然有些元素属于重金属元素,如铅、镉、砷、汞、铜等,但各元素含量均低于检测限。3种紫花丹参之间,除了陕西商洛紫花丹参根中铷和钼的含量较低、镍的含量较高外,其他19种微量元素含量都较为接近。3.5 其他董昕等2627应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别对8个丹参对照品进行了多级质谱裂解分析,并总结了水溶性丹酚酸类和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的裂解规律。对丹参药材进行了液相-质谱联用分析及多级质谱分析,鉴别和归属了丹参药材中的30个成分。证明应用离子阱

23、质谱的多级裂解信息对中药材中的复杂成分进行结构解析和鉴别,可以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乃至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吴宏伟等2728采用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法对10个产地丹参药材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并采用紫外光谱法对其总丹酚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丹参具有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其能力的强弱与总丹酚酸的含量成正比。提示采用药效学方法评价药材质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4 小结4.1 生药鉴定 对丹参的生药鉴定主要是采用性状、显微、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对象侧重于不同产地野生品、栽培品丹参以及与近缘种植物根的比较;蛋白电泳以及DNA分子标记等技术已逐渐应用到

24、丹参种质遗传多样性的鉴定中。但对丹参饮片的鉴定、性状与质量相关性的研究尚少。4.2 质量评价 对于丹参的质量评价,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不同产地、不同生境丹参为研究对象,集中于单一化学成分或化学成分群的含量测定以及指纹图谱研究等方面,为评价丹参药材的质量发挥了作用。研究表明,醇溶性浸出物和脂溶性化学成分含量偏低是目前多批次丹参药材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障碍。因此,应当研究醇溶性浸出物与脂溶性化学成分在丹参中的动态积累,重新评价两大类物质的质量标准。参考文献1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70712黎跃成.药材标准品种大全S.成都:四川科学技术

25、出版社,2001:2823付桂芳,冯学锋,格小光,等.丹参栽培品、野生品及不同产地药材性状显微组织差异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0):12351238.34段增强,高致明,孙金花,等.栽培与野生丹参根解剖结构比较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2):191193.45王萌,张利,赵红霞,等.中药丹参及其近缘种植物根的显微鉴定J. 药物分析杂志,2010,30(4):647650.56吴婧.丹参白芍的红外光谱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76王凌,龚慕辛,王智民,等.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红外光谱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5):3437.87邓科君

26、,张勇,熊丙全,等.,药用植物丹参EST-SSR标记的鉴定J.药学学报,2009,44(10):11651172.98王维婷,单成钢,倪大鹏,等.,不同来源丹参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分析J.中草药,2010,41(4):632635.109徐红,王燕燕,王峥涛,等.,不同产地丹参遗传关系的DNA标记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29702972.110潘英妮,袁丹,,郑成,等.国产丹参药材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8)仲焕.产丹参资源与药材质量的初步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2006132邵林,郭庆梅,李明娟,等.同产地丹参指标性成分和浸出物的含量测定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8587.143代云桃,秦雪梅,郭小青,等.同产地不同品种丹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