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陈述词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24/9ba48516-1ba0-4927-9360-e7bc31e7032b/9ba48516-1ba0-4927-9360-e7bc31e7032b1.gif)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陈述词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24/9ba48516-1ba0-4927-9360-e7bc31e7032b/9ba48516-1ba0-4927-9360-e7bc31e7032b2.gif)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陈述词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24/9ba48516-1ba0-4927-9360-e7bc31e7032b/9ba48516-1ba0-4927-9360-e7bc31e7032b3.gif)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陈述词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24/9ba48516-1ba0-4927-9360-e7bc31e7032b/9ba48516-1ba0-4927-9360-e7bc31e7032b4.gif)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陈述词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24/9ba48516-1ba0-4927-9360-e7bc31e7032b/9ba48516-1ba0-4927-9360-e7bc31e7032b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陈述词 汪 家 华时间:2011年5月26日上午9:3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理科大楼a207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老师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特别感谢答辩委员会主席严佐之教授,精心为我组织和主持这场答辩会;感谢远道而来的复旦大学陈正宏教授、上海师大虞云国教授,感谢历史系庄辉明教授、古籍所戴扬本教授以及我的导师郑明教授。各位老师都是本学科、本专业的知名学者,今天能够莅临会场,我感到十分荣幸。我的论文题目是唐代长史述考以唐代典籍和墓志文献为基本面,这个选题是我在08年入学之初,通过对相关文献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与我的导师郑明教
2、授反复商讨的结果。下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篇论文进行陈述。(我要陈述的第一个问题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在论文选题确定前后,为了解当前相关的研究成果,我查阅了大量的今人专著和论文。应该说,在近几十年的学术史中,以唐代长史作为研究对象的并不多,只有几个学者在其研究成果中兼及长史的建置及地位。其中较为突出的有郁贤皓的唐刺史考全编、陈志坚的唐代州郡制度研究、艾冲的唐代都督府研究、石云涛的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孙继民的唐代行军制度研究。此外,还有严耕望先生的长篇论文唐代府州僚佐考。郁贤皓的唐刺史考全编,是一部大型文史工具书。该书以州为目,将唐代各个州郡的历任刺史,按时间先后制成年表。由于
3、唐代的雍、洛二州的州牧及各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一般皆由亲王担任,但不负具体职责,而以长史为实际负责人。因此,全编对雍、洛二州及各大都督府的年表编定,皆将长史收入其中。陈志坚的唐代州郡制度研究是一部系统研究唐代州郡制度的专著。该书第二编第二章州郡僚佐制度,论述了别驾、长史、司马三上佐及其他僚佐,侧重于探讨唐后期州县官中的试、摄官制度及差遣化倾向。艾冲的唐代都督府研究是近些年来研究唐代都督府制度的代表作,其中对唐代大都督府的长史作了简要的论述。石云涛的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分别论述了唐前期的行军幕府、玄宗时期的边镇幕府、唐后期行营统帅幕府、藩镇幕府等,考察了包括长史在内的幕府僚佐的辟署与任命制度。孙继民的
4、唐代行军制度研究,对唐代行军时的兵员、编制、兵种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该书的第六章着重论述了行军时的各级僚佐,其中对行军长史的论述,侧重于考察其在僚佐系统中的地位及职掌情况。严耕望的唐代府州僚佐考是一篇专门论述唐代州郡僚佐系统的长篇论文。该文以唐代府州众多僚佐为视角,除三上佐(即别驾、长史、司马)外,还包括功、仓、户、兵、法、士六曹参军,经学、医学博士,以及市令、典狱、执刀、白直等。对三上佐的论述,侧重于建置情况。以上专著或论文,虽然都不以唐代长史作为研究专题,但至少可以看出,学者们已开始对这个问题有所探讨,逐渐注意到了研究“长史”这个职位的必要性,这对于学术界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在对以上学
5、者研究成果进行了解的基础上,随着阅读文献的增多以及研究的深入,我对这个课题越来越产生了兴趣,而且愈发觉得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首先,就州郡长史而言,研究这个课题,有助于考察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长史虽然不是州郡的最高领导,但品秩较高,在本州之中,仅次于刺史和别驾。由于唐代的州别驾时废时置,很不稳定,而长史则一直沿置,因而更能起到对刺史的牵制作用。关于这种牵制作用的具体实例,我已在论文中作了举证,在此不再重述。此外,安史乱后,唐代中央权力下降,地方势力上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非常紧张。这就需要长史在中央与刺史之间进行协调,避免因矛盾激化而造成地方的叛乱。因此,研究这个课题,对考察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6、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次,近几十年来,对唐代职官制度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大多详于中枢政治,略于地方官制,尤其对地方僚佐系统的研究还较薄弱。实际上,任何一个行政机构,要想正常而有效地运作,都离不开这些僚属人员。因为他们是具体的操作者,起着承上率下的作用。因此,研究长史在州郡职官系统中的职掌,对考察唐代州郡机构的运作机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再次,唐代州郡长史,很类似于现代政府机构中的秘书长一职。在现代政府体制中,秘书长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职位,在整个政府机构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这个课题的成果对考察我国当前的行政机制也具有某种参考意义,尤其对考察我国行政机构中的秘书长一职,更是有着一定的借鉴价
7、值和创新意义。(我要陈述的第二个问题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其结构安排在谈到论文的研究内容之前,我想有必要先对唐代长史的设置情况作一个简要的陈述。唐代的长史,情况较为复杂,从所属机构及其承担的职能而言,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王府长史;二是军事机构的长史,包括诸卫、诸折冲府及太子诸率府长史,以及诸镇长史等;三是行军长史;四是地方行政机构中的长史,包括雍、洛二州长史,大都督府长史,以及一般州郡长史。在具体研究中,我既全面考察了唐代的各类长史,又重点选择了以州郡长史作为主要的个案。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这类长史数量最多,留存下来的史料较其他类别的长史丰富;也因为这类长史更符合长史这个职位所具有的典型意义。
8、在结构安排上,我将论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包括八章,外加附录一篇。第一章对长史一职作了历史回溯,考察了唐代以前的长史,包括长史一职的起源及秦汉以降各类长史的建置、品阶及职掌等问题。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考察唐代各类长史的建置、品阶及职掌等问题,重点探讨州郡长史。第八章考察羁縻府州及属国长史。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我在整理文献资料过程中,发现唐人墓志中记载有两种长史,即国公府长史和司属寺长史,为两唐书职官志及通典、会要、六典等重要典章政度之书所未载。可见,出土文献不但丰富了唐代史料,而且对史志和政书起到了补正或充实的作用。对这几种长史,我以附录的形式将其列于上编之末,这样安排,是出于本论文章节组织的原因。
9、在我看来,这两种长史恰恰起到了补充正史的作用。下编为唐代各类长史的年表,包括王府长史年表、诸卫诸军诸率府长史年表、雍洛二州及扬益荆并四大都督府长史年表,以及淮南、江南东西道长史年表。以上四个年表,都采取按年代先后的方式汇编,每个长史,先列姓名,次列年代,次列文献来源,最后为我考证的文字。下编收集的史料,在相当程度上构筑了上编撰写的基础,而本文的主要意图,亦在于以文献资料的整理为基础,来获得对唐代长史的基本认识。而且,年表的编制,也符合唐代长史这个研究对象的特质。由于撰写时间紧迫及史料多寡不一的原因,对各个年表的编撰,我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式。对王府长史及诸卫率长史年表,我尽可能将相关史料收集齐全
10、。对于大都督府长史年表,我重点选择了扬、益、荆、并四大都督府,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这四府是唐代最大的都督府,地位最为重要,在地方乃至全国政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普通州郡长史年表,我重点选择了十五道中的三道,即淮南道、江南东西道,以州为目,制成年表。之所以选择这三道,主要是出于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原因。从经济上看,唐自安史乱后,经济中心南移,南方尤其是淮南、江南地区日益成为中央财力的主要取给之地,经济较为发达。而北方经过多次战乱,经济趋于凋蔽。另外,从政治上看,安史乱后,北方,特别是河北、河南地区的州郡,很多处于半自治甚至自治的状态。这些州郡不向中央上交财税,甚至自辟官吏。实际上,中央已经失去了对
11、它们的控制力。而南方地区则相对较为稳定,对中央政策的执行也较积极,因而选择这个区域,更能代表唐代州郡的一般情况。(第三,我想介绍一下)本论文的史料来源及研究方法我在取材上的一个总的原则,是力求广泛,而且尽量取自唐代文献或时代距唐未远的文献。具体来说,在史料选择上,我以唐代典籍和墓志文献为基本面。重点参考两唐书及唐人墓志,辅以政书、类书、总集、方志、谱牒、地理书、姓氏书以及唐人别集、笔记、杂史等资料。就两唐书而言,特别是旧唐书,虽然有不少为后世诟病之处,但它在保存史料上具有新唐书不可替代的价值。旧唐书的史料来源,主要是遗留到五代的唐代国史、实录、政书、大臣奏议,以及唐人文集、杂史、笔记,此外还有
12、大量的唐人行状、墓志等。同时,旧书在编写上遵循“纂修须按于旧章”的原则,一般较少议论,在记事上也比新书客观。再加上编成的年代去唐未远,因而从史料的角度看,旧书比新书更接近原貌。因此,在论文撰写及年表编制上,我主要参考旧书,同时也参考了新书及其它传统文献。 此外,大量参考唐人墓志文献,可以说是我在写作中一直注重的一个方面。近年来,相继出版了大量的唐人墓志史料,如千唐志斋藏石、隋唐墓志汇编、北京图书馆藏拓片、上海图书馆藏拓片等等,尤其是周绍良先生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及其续集,大大方便了对唐代职官制度的研究,较之以往仅在史传中搜集相关资料来说,有了很大的突破。 在具体考证中,我先列出各种文献的记载,若发现不同之处,采取慎重的态度,除确实有误外,一般不轻易置论。对文献的理解,我尽可能置于当时的历史情形中考察。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求教过戴扬本先生。戴先生认为,研究制度问题,要区分“活的政策”与“死的政策”,要充分考虑文本记载与现实操作的差别,要将制度放在长时段历史时空中进行考察。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我不仅关注了前代长史制度与唐代长史制度的传承,也考察了其中的差别,并尽可能将长史制度放在唐代职官制度的整体中考察。(最后,我想谈谈)本论文的不足之处由于我学识有限,本论文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商铺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云服务器托管服务合同(三)
- 二手厂房买卖合同
- 个人劳动合同基础版范本
- 二手挖掘机购销合同范本
- 乡村荒地租赁经营合同
- 业务合作合同典范
- 个人车位转让合同范例文案
- 个人技术开发合同范本
- 临时工招聘合同范本-含合同附件
- 1-1 拥抱梦想: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2022中考作文最热8主题押题24道 构思点拨+范文点评】
- 职业暴露与防护
- 年产15吨透明质酸生产车间的初步工艺设计
- 大模型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智能探索宇宙的无限可能
- 酒店行业客源渠道分析
- 2024年中国陪诊服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重磅发布
- AVL-CRUISE-2019-整车经济性动力性分析操作指导书
- 肠道医学解剖和生理学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动词时态专项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 兰州市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基准价格表
- 火灾隐患整改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