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_第1页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_第2页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_第3页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_第4页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及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2、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控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并认真履行职责。3、制定全医院感染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并作为医院评审的重要条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4、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进行定期考该与评价。5、建立医院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6、建立特殊区域(如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产房、婴儿室、新生婴儿病房、治疗室) 保洁,消毒或无菌的监控制度和措施,定期检查。7、建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2、办法。二、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1、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2、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和反馈。3、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每年监测人数的10,漏报率低于20。4、 对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5、 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目标性监测。监测目标应根据本院的特点、医院感染的重点和难点决定。6、 对重点部位医

3、院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制定监控指标。7、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效果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监测方法执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和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8、 血液透析室:必须每月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须再复查。9. 环境卫生学的监测环境卫生学

4、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产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监测方法按国家规定,卫生标准符合国家规定。三、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小组职责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积极协助调查。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4、组织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5、督

5、促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6、做好对保洁人员、陪护、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四、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监测报告制度(一)医院感染监测护士和监测医生是执行医院感染监控的直接报告人,必须按照要求按时进行医院感染的有关监测(二)监测内容1、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医院感染监控医生每月对本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进行监测。2、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科室每月监测一次。3、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科室每天对灯管使用时间记录并签名,院感办每半年对灯管照射强度进行监测并记录。4、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效能监测(1)化学监测:每包必测,每锅必测。每天灭菌前进行一

6、次B-D试验。(2)生物监测:每月必测(供应室)。(3)工艺监测:每锅必测。记录锅号、压力、温度、时间、灭菌物品、操作者。5、环氧乙烷灭菌效能监测(1)化学监测:每月必测,每锅必测。(2)生物监测;每月必测(院感办)。6、消毒药剂、消毒药械的监测(1)消毒药剂:化学试纸监测其浓度、定期监测成分含量及细菌培养相结合。(2)消毒药械:物理监测与微生物学监测相结合。7、医院污水监测:环境卫生监督部门每半年对医院污水进行一次监测,院感科每月监督检查,污水处理站每月自测。8、无菌切口监测:相关科室的监测员对每例无菌切口进行跟踪观察、统计、分析,每月上报院感办。9、血液透析系统监测:血液透析室院感监测员对

7、出、入透析器的透析液每月监测一次。(三)科主任、护士长必须对本科监测项目严格把关,监测员在 进行各项监测时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四)科室一旦发现监测不合格情况,应在24h内上报院感办,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五)各种监测月报表应在次月5日前报院感办五、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1、医务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不留长甲、不戴手饰,操作时戴口罩;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进入传染病区应穿隔离衣,换鞋戴口罩。2、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无菌物品放置专柜,标识清楚。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规程,操作前后洗手、泡手。4、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凡侵入性诊断用物(器材、器械、敷料)均做到一人一份

8、,一用一灭菌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机器上的导管、牙垫等均需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未经严格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不得使用到病人身上,每月对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5、注射、治疗时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的超过24h,开启的无菌溶液必须在2h内使用,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h,并注明开启时间。6、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菌器械保存液每周更换1次,容器每周灭菌1次。必须同时备2个消毒器械盘(待消毒、已消毒)。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球、棉签、纱布)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7、特殊区域如各科治疗室、换药室、门诊注射室、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儿科病房、婴儿

9、室、ICU病房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物表与地面2次,每日空气消毒1次;重点部门每月一次物表及空气的细菌学监测,要有记录。8、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配餐间、病房、厕所使用的清洁工具(拖布、扫把、抹布等)标志明显,分别清洗, 定点放置,定期消毒,不得交叉使用。9、病床湿扫(一床一巾),床头柜湿抹(一柜一巾),使用后消毒液浸泡,脸盆痰盂(除一次性)出院后终末处理备用,住院期间每周消毒一次。10、普通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床单位或病房按病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11、传染病房、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室、治疗室、婴儿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应根据消毒隔离原则及部颁标准建立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12、换下的脏被服

10、放入污衣袋内,有脓血、体液的应置于防水袋内,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服。13、洗衣房布局符合要求,洁、污分开,各类衣物及传染性衣物应分开消毒处理后洗涤。运送车辆洁污分开,并有定期清洗消毒制度。14、严格管理一次性医疗器具,每批购置应符合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规定,并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15、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具及废弃标本、感染性敷料、垃圾、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等,密封回收。传染病人的体液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入下水道,实验室菌种、毒种必须灭菌,无害化处理。16、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污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用过的器械、被服、房间严格消毒处理,敷料焚烧。17、做好医院污水管理工作,污水处理

11、设施有经培训的专人负责,处理后的污水、污泥应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并定期检测。18、化验报告单消毒后发出。19、内窥镜室应设检查区和清洁区,检查前必须先做肝功能、HBV、HCV、HIV等检查,检查阳性者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20、救护车辆及担架运送传染病人及尸体后,应用消毒液擦洗消毒。六、预防性消毒及终末消毒制度1预防性消毒(1)对院内环境,用物及疑有可能被污染的都要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2)门诊诊断室、候诊室、发药窗口、手术室、分娩室、婴儿室、传染病室、隔离观察室、血库、注射室、治疗室、检验室、功能检查室、供应室等一切可能成为传播感染的场所,每日工作结束后,必须作清洁消毒处理。清洁工作

12、均应湿式打扫。(3)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清洁用具应有醒目的标记,并分开使用。(4)住院病人的化验单须经消毒后再分发。(5)病人及陪伴使用的票卷,尽量不循环使用,如需交换流通的须经消毒处理后再使用。(6)凡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餐具应尽量减少中转过程,缩小污染面,并及时按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的原则进行处理。2、随时消毒(1)对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割脱的组织及污染的垃圾等,要尽快送离病室到固定地点进行消毒处理。(2)污水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后排放。(3)便器、痰盂、脸盆、茶壶等均应定期消毒。3、终末消毒:凡转院、出院、死亡病人用过的衣物,床单及房间,均应按病种分类进行彻底消毒。七、消毒

13、药械(剂)的管理制度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消毒、灭菌药械(剂)的购进、使用进行监督管理。2、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拟购入的消毒、灭菌药械(剂)的资质进行审核,并具体负责对医院消毒、灭菌药械(剂)的购入、储存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2、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消毒、灭菌药械(剂)的使用效果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4、设备科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审核意见进行采购,按国家规定查验所需证件,并监督进货质量。5、设备科必须建立消毒、灭菌药械(剂)的采购和出入库登记制度并由专人负责。6、医院自配消毒药剂时,应建立登记册

14、,记录配制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日期操作人姓名等内容,并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程序和所需浓度配制。7、科室建立消毒效果登记本,登记消毒对象、消毒时间、操作者和消毒效果的监测结果,以备查验。8、使用部门应严格掌握消毒、灭菌药械(剂)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掌握消毒、灭菌药械(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因素等,发现问题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八、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1、所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采购。2、必须从具有“三证”的企业采购合格的产品。3、专人负责并建立登记帐册,记录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生产许

15、可证、生产企业等信息。4、发放一次性输液(血)器、注射器时,应记录核对用量。5、如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药检部门,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6、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用后必须按规定进行集中处理。九、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1、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制定以下内容:(1) 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要求(工作帽、白衣,必要时戴口罩、手套、隔离裤、隔离鞋、防护镜、防护面罩)。(2)工作人员的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化学烧伤及时报告医院院感染科和医务科。(3)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2、 各

16、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的保护,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时应及时摘手套,严禁工作人员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3、医院感染实行分级防护的原则(1) 基本防护适用对象:在医院传染病区、发热门(急)诊以外的从事诊疗工作的医护技人员防护配备:白大衣、工作裤、内层圆领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防护要求: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2) 加强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视污染物的操作时的医、护、技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护技工作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发热门诊、SARS 病房的工作人员(医、护、技、工、勤);转运疑似SARS 和临床诊断S

17、ARS 病人的医务人员如司机。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防护镜(进入传染病区时,进行可能被体液喷溅操作时)、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手套(医技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血液可能污染时)、面罩(有可能被体液、血液分泌物喷溅时、鞋套(进入传染病房或病区)。(3) 严密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呼吸道传染病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时。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使用面罩。十、预防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制度(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 严格执行人工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早用早脱机,尽量采用无创通气的措施。2、有人工

18、机械通气操作指南、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授权,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3、对建立人工气道病人,有严格的无菌操作规程。4、重复使用的呼吸回路管道、雾化器,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要求,每周更换12 次,回路管道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及时更换。5、联接呼吸机的管道上的冷凝水应及时引流、倾去,并有制度保证。6、定期进行重点部位病原学检查,在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时,应在4 小时内获得抗菌药治疗,72 小时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7、有完整的操作与观察处置记录。7、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二)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1、 严格执行

19、留置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2、 有留置血管内导管(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和周围动脉导管)的操作指南、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授权,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3、 应用半透明的半浸透性的聚亚安酯敷料,覆盖纱布或覆膜变湿、弄脏时,能及时更换。4、 三通锁闭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能及时更换。5、 定期进行重点部位病原学检查,在符合“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在4 小时内获得抗菌药治疗,72 小时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6、 有完整的操作与观察处置记录。7、 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三)

20、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1、 严格执行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2、 有留置导尿管的操作常规、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3、插管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正确固定导尿管,并采用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4、 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不要轻易脱开。应保持尿流不受阻断的引流。5、不使用抗菌药物作连续膀胱冲洗预防感染。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不接触地面。6、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尤其是尿道口。7、 定期进行重点部位病原学检查,采集尿标本作培养时,应在导尿管远端接口处用无菌空针抽取尿液,在符合“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21、时,应及时获得治疗,72 小时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8、 有完整的操作、观察与处置记录。9、 有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四)手术部位感染1、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住院日应少于3 天,I 类切口手术前有感染症状的应暂缓手术。2、 如无指征,应术前洗澡,并使用抗菌皂。3、 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应在手术当天或手术室内备皮。备皮采用不损伤皮肤的脱毛方法。4、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有关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要求使用抗菌药。5、 有手术切口护理和引流的操作规程,并严格实施;换药应严格无菌操作技术。6、 按照手术风险程度(NNIS)分级登记

22、手术术后感染,有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五)血液净化(透析)相关感染1、严格执行血液净化(透析)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2、 有血液净化(透析)的操作指南、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授权,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3、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应符合国家产品质量规定的要求。4、 严格按照血液透析器及管路产品说明使用,对可重复使用的产品,有严格的操作与检测规范,定期进行病原学检查,有完整的监测记录5、有完整的血液净化所致的相关感染应急管理预案与处理程序。6、 透析液的配制符合要求,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达标。7

23、、 有血液净化(透析)所致相关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十一、预防院内感染漏报规定1、各科室院内感染法定报告人,应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填报医院医院感染个案登记表。2、科室监控护士若发现院内感染漏报病人时,在与科主任商定后,有权督促法定报告人如实填报。3、医院感染管理科监控人员应定期下科室查看病人,到检验科收集信息,并与主管医师一道研讨分析,发现漏报、错报及时填报及纠正报告。4、对院内感染个别疑难病例或诊断标准存在疑义时,科室应及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监控人员联系,协商研讨,力求统一,对个别疑难病例可申请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5、医院感染管理科,不定期或每半年进行一次

24、漏报率调查,各科的院内感染漏报率由医院不定期公布,漏报率与医院感染率统一纳入科室综合目标管理。十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管理制度(一)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1、 各级医师为医院感染病例的责任报告人,对医院感染病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2、医师发现可疑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和科主任,科内进行讨论确定是否为医院感染,当时不能确诊者要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3.医师确诊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和科主任,并于24小时内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和科内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主治医师负责对上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的审核并签字。4、临床科室发现可疑医院感染流行,应及时上报科主任,并同时上报

25、医院感染管理科,主动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二)定期汇总各临床科室每月应汇总、分析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等,以便及时发现流行趋势,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预防医院感染暴发。(三)处罚为防止医院感染谎报、漏报、瞒报的现象发生,及由此造成的医院感染暴发,根据情节轻重追究科室及相关人员责任,并参照奖惩制度给与相应的处罚。十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及控制1、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2、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指导下及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原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

26、施。3、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4、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5、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省医院感染监控网。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采取下列措施:(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2)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 证实流行或暴发; 查找感染源; 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 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分析调查资料; 写出调查报告。十四、医院感染

27、病例鉴定报告制度1、各临床科室的住院医师为本医院感染法定报告人。2、住院病人发生医院内感染时,其主管医师应认真填报医院感染个案登记表,并经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审查签字。3、监控护士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报告主管医师,对可疑病例还应报告医院感染管理。4、医院感染管理科监控专职人员应定期下科室查询病人,深入实验室查看细菌培养结果,发现院内感染病例时应及时落实报告。5、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收集、分析汇总医院感染病例资料,并按时上报医院领导和省医院感染内监控网。6、医院感染个案登记表为完整病例组成部分,必须按病例书写要求,认真科学全面填报。,十五、医院感染个案登记表填写规定为切实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认真做

28、好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及统计工作,把此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根据卫生部及卫生厅关于实行医院感染个案登记制度通知精神,制定出以下规定。1、凡是我院住院病人都必须填写医院感染个案登记表,并作为病历的组成部分,排列在 病历的第二页。2、各科均应把医院感染个案登记制度作为甲级病历评分标准之一,并纳入到科室病历质量管理和院内感染控制标准中进行考核。3、各级医师必须认真填写作到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不漏填,漏填者与奖金挂钩。4、凡出院病历内无表及有表未填者均与奖金挂钩。十六、医院感染病原学检查规定1、凡住院病人发生院内感染或疑似院内感染病例时,其主管医师应及时留取临床标本行病原学送检及药敏实验。2、微生物检验室

29、收到标本后及时、准确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实验,并做好登记。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临床医师,以调整治疗方案,有效的控制感染。3、临床医师要认真负责准确的填报医院内感染病例。4、医院感染管理科认真做好资料的搜集工作,每半年将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查、药敏实验结果向临床科室公布一次,指导临床用药。5、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测率30%十七、无菌技术操作规程1、各类物品必须严格按无菌、清洁、污染、定点放置,无菌物品应有明显标记及消毒(过期)日期。2、凡进行损伤病人屏障结构的一切诊治操作时,要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禁作引起灰尘飞扬的活动。3、无菌操作前应穿戴好衣、帽、口罩、备齐用物、洗手、戴消毒手套(需要时

30、)。操作时,手臂及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跨越无菌区,手臂必须保持在自己腰部(或桌面)以上,不得面向无菌区大声谈笑、咳嗽、打喷嚏。 4、持无菌容器时,应手托取底部,不可触及容器边缘及内面。取用无菌物品要用无菌钳夹。取出物品后应及时包好或盖好,并标明开包时间,超过24小时应重新处理灭菌。取出或用剩的无菌物品不得放回。5、为病人手术、治疗、换药时,应按清洁、污染、感染特殊感染的程序操作。被污染的组织,器械及敷料等,切不可与消毒物品放在同一器具内,亦不可放在病床上,桌上或扔在地上。6、接触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须穿隔离衣,戴手套,对污染敷料放人污物袋(桶)内,送焚烧场焚烧。十八、抗菌药物临

31、床应用的管理制度(一)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结合医院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本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1、分级原则(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2)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3)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

32、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2、分级管理办法(1)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本指导原则,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病人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参照“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病人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2)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病人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病人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

33、病人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二)病原微生物检测医院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切实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逐步建立正确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技术和规范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与方法,并及时报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作为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的依据。医院必须建立符合标准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配备相应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及细菌药敏试验工作;并建立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接受室间质量评价检查。 (三)

34、管理与督查1医院必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根据指导原则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医院促进、指导、监督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制度,并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2医院应按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建立和完善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并履行其职责,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医院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依据指导原则和“实施细则”,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抗菌药物知识调查以及医院细菌耐药趋势分析等;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3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杜绝不适当

35、的经济激励。医院不准以任何形式将处方者开出的药品处方与个人或科室经济利益挂钩。十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医发(2008)4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

36、抗菌药物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以下简称药敏)的结果而定。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

37、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开展药敏工作。危重病人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病人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病人调整给药方案。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上述特点,按临床适应证(参见“各类抗菌药物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正确选用抗菌药物。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

38、合病人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病人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2)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治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3)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

39、,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病人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例如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此情况见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药;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以及眼科感染的局部用药等。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

40、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4)给药次数: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5)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但是,败

41、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6)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

42、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其他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1) 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3)病人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

43、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对免疫缺陷病人,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作培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4)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病人。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1)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

44、、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45、。 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

46、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病人情况酌量延长。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三)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病人中应用的基本原则1、肾功能减

47、退病人抗菌药物的应用(参见表1、 1) (1)基本原则:许多抗菌药物在人体内主要经肾排出,而某些抗菌药物具有肾毒性,肾功能减退的感染病人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如下。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2)根据病人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 抗菌药物的选用及给药方案调整:根据抗菌药物体内过程特点及其肾毒性,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有以下几种情况。主要由肝胆系统排泄或由肝脏代谢,或经肾脏和肝胆系统同时排出的抗菌药物用于肾功能减退者,维持原治疗量或剂量略减。主

48、要经肾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的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者可应用,但剂量需适当调整。肾毒性抗菌药物避免用于肾功能减退者,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也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减量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监测病人肾功能。2、 肝功能减退病人抗菌药物的应用(参见表1、 2)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及剂量调整需要考虑肝功能减退对该类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程度以及肝功能减退时该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发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由于药物在肝脏代谢过程复杂,不少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尚未完全阐明,根据现有资料,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有以下几

49、种情况。(1)主要由肝脏清除的药物,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少,但并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肝病时仍可正常应用,但需谨慎,必要时减量给药,治疗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肝功能。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不包括酯化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属此类。(2)药物主要经肝脏或有相当量经肝脏清除或代谢,肝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并可导致毒性反应的发生,肝功能减退病人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酯化物等属此类。(3)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肝功能减退者药物清除减少,血药浓度升高,同时有肾功能减退的病人血药浓度升高尤为明显,但药物本身的毒性不大。严重肝病病人,尤其肝、肾功能同时减退的病人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减量应用。经肾、

50、肝两途径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均属此种情况。(4)药物主要由肾排泄,肝功能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属此类。3、老年病人抗菌药物的应用 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呈生理性退行性变,免疫功能也见减退,一旦罹患感染,在应用抗菌药物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 老年人肾功能呈生理性减退,按一般常用量接受主要经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由于药物自肾排出减少,导致在体内积蓄,血药浓度增高,容易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老年病人,尤其是高龄病人接受主要自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可用正常治疗量的2/31/2。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内酰胺类的大多数品种即属此类情况。(2)老年病人宜

51、选用毒性低并具杀菌作用的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内酰胺类为常用药物,毒性大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药物应尽可能避免应用,有明确应用指征时在严密观察下慎用,同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调整剂量,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以达到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4、 新生儿病人抗菌药物的应用 新生儿期一些重要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此期间其生长发育随日龄增加而迅速变化,因此新生儿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 新生儿期肝、肾均未发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肾清除功能较差,因此新生儿感染时应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包括主要经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以及主要经肝

52、代谢的氯霉素。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调整给药方案,个体化给药,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2)新生儿期避免应用或禁用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参见表1、 3)。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禁用,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3) 新生儿期由于肾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经肾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发生。(4) 新生儿的体重和组织器官日益成熟,抗菌药物在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亦随日龄增长而变化,因此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按日龄调整给药

53、方案。5、小儿病人抗菌药物的应用小儿病人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该类药物有明显耳、肾毒性,小儿病人应尽量避免应用。临床有明确应用指征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方可选用该类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其结果个体化给药。(2)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该类药也有一定肾、耳毒性,小儿病人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3)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4)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该类药物

54、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6、妊娠期和哺乳期病人抗菌药物的应用(1)妊娠期病人抗菌药物的应用(参见表1、 4):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需考虑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者,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妊娠期避免应用。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者,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妊娠期避免应用;确有应用指征时,须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药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内酰胺类和磷霉素等均属此种情况。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按照药物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为A、B、C、D及X类,可供药

55、物选用时参考(参见表1、 4)。(2)哺乳期病人抗菌药物的应用:哺乳期病人接受抗菌药物后,药物可自乳汁分泌,通常母乳中药物含量不高,不超过哺乳期病人每日用药量的1;少数药物乳汁中分泌量较高,如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甲硝唑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在乳汁中含量低。然而无论乳汁中药物浓度如何,均存在对乳儿潜在的影响,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导致乳儿听力减退,氯霉素可致乳儿骨髓抑制,磺胺甲噁唑等可致核黄疸、溶血性贫血,四环素类可致乳齿黄染,青霉素类可致过敏反应等。因此治疗哺乳期病人时应避免选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

56、类、氯霉素、磺胺药等。哺乳期病人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表1、 1 肾功能减退感染病人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时的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利福平克林霉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苯唑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氯霉素两性霉素B异烟肼甲硝唑伊曲康唑口服液可应用,按原治疗量或略减量青霉素羧苄西林阿洛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氟康唑吡嗪酰胺可应用,治疗量需减少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氟胞嘧啶伊曲康唑静脉注射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