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园“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的实验研究南开区第一幼儿园宗 颖幼儿园“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的实验研究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社会的进步要求未来现代社会的公民,必须养成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感;必须对科学探究和过程有所体验,学会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以解决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和参与社会决策中遇到的涉及科学技术的问题。一、问题的提出:1、当今世界,强调以亲自动手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形成一种潮流。在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国家科学课程改革方案中,科学探究被列为课程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最关键和最基本的要素。“学习必须是主动性的”已成为
2、国际上基本的教育理念。2、未来社会需要的是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生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经验的传授、轻亲身体验的获得。这些无疑地都为今天的科学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3、“做中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有着鲜明的特点,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发现。“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提出,不仅基于我们已有的经验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成果,而且认真审视和分析了我国科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做中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倡导的准则正
3、是针对这些问题,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克服这些弊端。为此,以幼儿园“做中学”科学教育的实践研究为途径,在实践中力求让所有的幼儿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妙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让所有的教师亲历引领幼儿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使他们在参与内容设计、形式组织及活动后反思中体验“做中学”科学活动探究的过程,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二、理论依据: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儿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4、、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儿童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引发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和“做中学”科学教育目标相吻合,它们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三、具体实施步骤:(一)在学习和培训中转变观念,找准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学习和培训,我们认真领悟“做中学”科学教育的原则和理念,吸取好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从中
5、找准我们工作的着眼点:1、要着眼于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学习和培训,我们非常强烈地感受到,“动手做”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追求,首要的并不在于科学教育的内容本身,而在于培养幼儿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在实践活动中,呈现的问题源于孩子们的生活,老师通过询问许多个“为什么”,让幼儿“摸、尝、看、闻、听”,调动他们的全部感官,引领着幼儿去主动地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让他们在探究中逐步构架起属于他自己的知识结构。可以说这种学习方式体现着幼儿作为主体的生命历程,而这正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所要追求的教学方式。 2、要着眼于实验操作在活动中的作用。在“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的几个环
6、节中,动手操作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所以强调这一环节,不但是因为动手操作能够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因为“让事实来说话,让结果的真实性来证明”,能让孩子从亲历的事实中得到教育,能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动手做”活动的内容大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因而动手实验又能使他们体验和感受到真实的生活,从而为幼儿在生活实践中感悟智慧创造了机会。3、要着眼于研究设计不同年龄幼儿的科学教育内容体系。 在实践中,我们认真研究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因此,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只要把握住两条线索:即一条是科学知识体系,另一条是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就应该给予教
7、师极大的发挥空间和创造余地,也就是说具体的教学中针对同一个主题可能在不同年龄班中出现,只不过呈现问题的情景、实验的设计、教学的目标会有所不同。通过实践研究,我们认识到:当幼儿在生活中可能碰到或已经碰到的现象,就可以引入活动并让孩子去探究,只是结论可以浅显一些(只要不是错误就可以了),有些道理可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不断地深入学习。这一想法也体现了纲要中强调的要让孩子从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开始探究问题、培养兴趣,让他们从快乐的成功体验中感到“科学并不遥远而陌生,科学近在咫尺、生动而有趣”。 4、要着眼于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在“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的教育改革中,教师典型案例的设计和实施是积累经验
8、、培训队伍、扩大改革、滚动发展的关键。因此,在研究中,我们以深入教学领域、具体务实的操作为前提,实践中开发和创造出既蕴含先进的理念,又能脚踏实实施的范例,如:有趣的磁铁游戏;会变色的萝卜水;蛋壳游戏;水的系列活动等等。案例中显现了教师教育理念的形象反映,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展示了教师在应对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和表现的孩子们中的教学智慧等等。我们相信它将成为改革的切入口和操作点。在研究中,我们从本园的实际出发,积极争取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者的参与和社会资源的支持,并逐步建设我园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服务体系,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骨干教师,并以此带动全园教师参与研究,努力使理论与实
9、践、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幼儿的发展。(二)在亲历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获得共同成长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强调的是: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参加实践,帮助他们学会独立做事,学习记录与表达,养成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的习惯。其核心在于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发展他们的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它不仅改变了幼儿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可以说“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研究过程是教师和幼儿获得共同成长的过程。 1、让幼儿亲历科学发现与研究的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做中学”活动重视儿童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目的就是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在
10、认识周围事物和自然现象的过程中,构建对真实世界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1)“做中学”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关注的就是幼儿在生活中感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它们作为科学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如:探究和认识植物。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教师应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和探究植物。我们经常带幼儿到幼儿园、附近公园和郊外等地方去观察、探究各种植物,引导幼儿自己种植和护理自然角、种植园中的植物,记
11、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和他们的发现。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究发现植物的特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变化规律,而且可以使幼儿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的热情,关爱与呵护植物的情感和能力。关爱和研究动物。幼儿通过与小动物的实际接触,通过对它们的观察、饲养和照料,以及进行成长记录和与他人交流,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获得许多相关的经验和信息。我们园的饲养角中有:兔子、鸽子、鸡、金鱼、乌龟、蜗牛等,孩子们在饲养的过程中,惊喜地发现小动物需要喂养,能逐渐长大,不同的小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它们行走和防御的方式也不一样等等。只要给幼儿创造
12、这样的条件和机会,就会发现孩子们会象关爱自己一样关爱动物。体验和了解材料、尝试使用工具。幼儿可以通过操作、实验等直接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方式发现和感知材料的特性,进而发现和了解材料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变化。我们充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与水、沙、石、泥、面、颜料、纸、木、塑料、铁等材料相互作用的机会和条件,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如:一些材料制成的物体可以通过压扁、弯曲、拧、抻等过程而变形;一些材料在加热或冷却时会发生变化;一些材料在水中会有变化,而有些则不然。另外,尝试使用工具的经验将对幼儿终身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益。我们积极为孩子们提
13、供一些与科学探究有关的工具,如温度计、天平、放大镜、漏斗、筛子、各种容器等,在幼儿使用这些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体验工具的作用和价值,理解事物间的关系。感受天气变化,发现自然奇妙。大自然在每一个季节都向孩子们献上妙趣横生的礼物雪、雾、风、雨孩子们用它做游戏打雪仗、放风筝、玩泥巴感受、体验和发现着自然界的变化和奇妙。我们通过多种有趣的方式了解、记录、报告、预测和感受天气的变化,不仅发展了孩子们对环境和天气的适应能力,而且发展了幼儿对科学的理解,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形成安全、宽松的探究氛围。纲要中强调: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14、,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因此说,创设安全、宽松的探究氛围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在实践中,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允许幼儿出错。作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幼儿的错误代表着幼儿当前的认识水平。其次,教师要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并把幼儿的错误作为了解他们思维和认识水平的线索。寻找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幼儿是勇于实践的探索者,他们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动机去探究周围世界。教师要耐心地观察和倾听、真诚地询问和了解,甚至要以幼儿的方式操作材料,以寻求幼儿的真实动机和意图。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好奇好问是幼儿的突出特点,我们设计了“小问号”
15、记录幼儿的问题,通过统计我们发现,幼儿最关心的问题都与自然环境有关,如花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兔子的嘴为什么是三瓣的?而这些都是幼儿学习科学的起点,科学探索就是要依靠问题的不断推动。作为教师,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到对他们的提问重视、赞赏和鼓励,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创设一种鼓励提问的氛围,使孩子们感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现在我们教师面对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时,会自然地说:“我也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接纳幼儿不同的意见、探究方式和发现。幼儿的观点和兴趣常常与教师不同,接纳和支持幼儿的观点和兴趣会使他们有安全感,有更多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探究活动。如:户外活动时,孩子对老师组织的活动没
16、有兴趣,而是兴致勃勃地观察、寻找着蜗牛的行踪。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适宜的工具,进一步提出孩子感兴趣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蜗牛喜欢在什么样的地方活动?”。教师要善于支持幼儿的观点和兴趣,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另外,在实践中,无论幼儿提出的假设和探究方式与老师预想的是否一致,老师都要支持和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使幼儿感到:老师关注的不是活动的成败,而是观点、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价值。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在实验过程中,幼儿不仅要自己动手操作,自己验证假设,自己得出结论,还要能够用准确的、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与同伴交流获得的经验。无论幼儿的想法对与错,教师都要真诚地接纳和
17、认可,并鼓励每个人轮流表达他们的看法。我们的做法有:教师用点头或微笑来表示自己的认可;教师用语言提示“还有别的想法吗?你的想法很有意思。这也是一种可能”。教师的态度和言行是保持中立的,让孩子们感到老师对他们每一个人探究和发现的关注、支持和鼓励,对他们每一个人观点和想法的接纳和重视。 3)、提供丰富、有意义的材料。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一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材料。科学探究的材料更多的应该是幼儿身边易得的材料,教师应该提供足够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如:在探索物体的沉浮时,每个小组有一大盆水就可以了,幼儿合用一盆水可能会
18、使不同的材料之间、不同的幼儿之间有更多的相互作用。但可沉或浮的东西应该多一些,这样才能使每个孩子有充分的尝试,达到经验的概括。材料有适宜的结构。首先,提供的材料要既暗含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又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其次,材料应具有开放性,要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性,能激发幼儿接近材料,能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它们;材料应该有较广的余地,使幼儿能用多种不同的路子进行研究探索,并有不同的发现。另外,提供的材料应该能使幼儿通过操作明显地看到事物间的关系,从自然结果中得到反馈。如了解水的运动、瓶子中的水量与沉浮的关系,就必须用透明的容器。轨道要有足够的长度、材质要一样,才能使幼儿通过操作和观
19、察发现球在斜面上滚动的快慢速度与轨道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支持、引发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当幼儿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应鼓励、支持和帮助幼儿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想(利用幼儿自己的已有经验)、问(问家长、邻居、同伴)、看(书、画报、网站)去获取有关的信息,通过自己动手和求得他人的帮助去获取需要的材料。当教师提供的材料不能引起幼儿的探究活动时,就需要教师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发幼儿对材料的关注和探究,教师在过程中,要观察和倾听,了解幼儿有哪些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为孩子提供所需要的材料和帮助,或给予支持、赞赏的微笑。随时扩展和增加材料。投放材料的种类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
20、需要、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不断扩展和增加,材料不断支持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促进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4)注重“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 “做中学”科学教育特别强调活动过程要经历:提出假设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的环节。提出假设:让幼儿在做中学实验研究之前,先猜想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做可以引导他们在动手之前先动脑,增强其行动的计划性,使实验活动有明确的指向和目的。带着问题与假设去做中学实验,能保证探究活动的效果。动手操作:这是学科学的一个主要环节。根据活动内容,要求幼儿自己或组成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步骤、选取实验器具和材料、设计记录表格、动手操作、不断进行调
21、整,并最终完成实验,实验的目的是证实或推翻实验前自己提出的假设。记录信息:在实验过程中及结束后,幼儿要详细地将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记录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数字表格,也可以画成图,也可以由孩子复述自己的图画,由教师记录下孩子的话。实验记录根据实际需要,可布置在墙饰上,可全班装订成册做阶段展示,也可直接装入幼儿的个人档案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幼儿可以看到自己在不同时期所作的实验记录,和当时的想法,这会引起他们不断的反思。因此实验记录不仅是幼儿学科学的记录,也是他们成长的真实记录。“做中学”项目强调在实验过程中得出明确的结论,这将增强幼儿的研究、概括能力。表达交流:幼儿在实验过程中
22、,不仅要自己动手操作,自己验证假设,自己得出结论,还要能够用准确的、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与同伴交流获得的经验。在实验结束时,可以进行小组或全班集体讨论,每个实验结论还要经过同伴的质疑。如:碘酒找朋友的活动中,一个孩子在 实验后得出碘酒和淀粉不是好朋友的结论,孩子们在分析记录表时发生了争执,结果带着质疑孩子们再一次进行验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环节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研究本身的认识,同时也使他们学会了相互交流与分享经验、相互尊重与合作。总之,让幼儿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到科学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在学科学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遵守规则,这是“做中学”项目倡导
23、的基本原则,它的实施将为新一代公民的成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养。2、转变角色,让教师成为幼儿科学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做中学”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幼儿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答案,而要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自己去寻找各种答案。因此,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科学活动中,他们是儿童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依据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特点的教育目标,设计出科学活动的主题,为学生操作活动准备必要的器具和材料。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引发幼儿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引导幼儿设计相应的实验,并亲自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假
24、设或通过实验推翻错误的假设,建构知识经验。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处理好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转换,才能使幼儿的学习更有价值,使幼儿的发展更有意义,我们尝试着用“顺”、“引”、“助”的角色来推动幼儿的探索活动。 1)幼儿生成活动时,教师的“顺”。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他们的兴趣、经验各不相同。因此,他们自发生成的活动正是最能表现幼儿的需要,反映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的水平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首先体现一个“顺”字,为他们的探索提供有关主题的资料及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时间、场地等,使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有意的探索活动。例如:一天,洋洋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两只小鸡
25、,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他们围着小鸡,好奇地看看、摸摸。教师看到幼儿的表现,并不急于干涉,而是以支持、欣赏的态度鼓励他们去研究,倾听他们的问题。教师的支持使幼儿之间的讨论更为热烈,他们各自发表着自己的意见,“看,它的嘴啄在我的手上,我能感觉到它的嘴是坚硬的。”“呀,它的毛多软,我能肯定它要是长大了,毛就不会这样了。”了解到幼儿产生了研究小鸡的愿望,老师于是在阅读区中提供了有关的图书、图片和vcd,在饲养区中又投放了几只毛色、大小不同的鸡,很快幼儿就投入到查找资料、研究的活动中去了。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教师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顺”,给幼儿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丰富
26、的材料,顺应幼儿的探索活动,让幼儿发现问题、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真正发挥。 2)深入问题研究时,教师的“引”。幼儿的活动常常受到无意注意和表象性思维等特点的左右,对事物的探索往往缺乏深度。所以,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思考,找到恰当的机会,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用“引”的角色,以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的探索活动。例如:在探究“小鸡”的活动中,对小鸡外形的观察和研究成了幼儿争论的话题,教师倾听他们的谈话,发现每个孩子的观察视角又都有所不同,他们的议论是呈四散状的。这时的教师就不仅仅是一个倾听者,而要善于捕捉时机,适时地提出问题,使幼儿的探索活动向着某一方向深入。在对小鸡外形的研究中,
27、幼儿对小鸡的五官产生了兴趣,教师设置了一些问题:“小鸡尖嘴上的两个圆孔是什么?”。这一话题马上引起了幼儿的兴趣,还由此引发了一场“耳朵在哪里”的争论。我们感到:在探究活动的深入时,教师可运用观察和设置开放性问题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参与活动,恰当的转变“引”的角色,注意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帮助他们发现新的问题,以支持活动持续不断地探索下去。 3)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的“助”。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幼儿缺乏经验,对事物的认识有限,因而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且,幼儿能力有限,又常常无法对 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时,就需要教师“助”幼儿一臂之力,也就是说教师要在适当
28、的时机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以恰当的语言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例如:在探究“小鸡”的活动中,教师发现孩子们只注意观察小鸡的外形、动态,而没有想到要深入研究,于是,教师为小鸡提供了小米、菜叶和虫子,并提出问题:“小鸡最喜欢吃什么呢?”。孩子们被这一举动吸引了,对小鸡喜欢吃什么发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下一步的探索活动。随后,教师又提议小朋友应该把小鸡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的探索结果记录下来,并为幼儿提供了一块空白墙壁,请他们把记录公布在那里。接下来的几天里,那面墙上的内容随着幼儿探索的不断深入而越来越丰富,还扩展到“小鸡的排泄”、“小鸡的朋友”等多个方面。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捕捉到随机教
29、育的契机,并主动出击,巧妙地运用“助”的角色,把教师的探究目标转变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把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向深入。总之,在研究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充当着孩子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通过不同角色的定位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可以自由操作的空间,使活动的范围扩大,还要使活动的内容扩展到比观察、讨论、实验、研究更深入的表现阶段。它展示的不仅是孩子们探索活动经历的过程,同时由此形成一个发现探索、表现的循环过程。四、实践中的收获通过“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的研究、实践,我们体会到教学活动的过程是老师和幼儿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一)、从幼儿角度看:1、保持了幼儿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0、。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幼儿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观前提,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是使幼儿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前提。在做中学,我们强调活动主题来源于幼儿感兴趣的,在幼儿生活周围和环境中,这就需要培养和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使幼儿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从而大大的增进了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2、发展了幼儿的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中学的学习模式正是通过幼儿亲身经历的实验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的,我们的实验活动,通过幼儿自己的实践探究、摆弄、从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这一知识概念,这是幼儿自己实践得来的,从而也加深了幼儿对这一概念的记忆。幼儿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这不仅让幼儿学会学习,还将发展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须的能力和行为。使他们知道,知识并不存在于老师的头脑中,而是要在与事实的接触中得来,从而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3、增进了幼儿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我们在做中学科学活动中,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文教体育用品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 2024年运营总监聘用合同书
- 住宅物业承包合同-合同范本
- 签订离婚协议书2024年
- 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制度2024年
- 健身器材的租赁合同模板
- 2024版专业承包合同书格式
- 工程分包合同跨国合作指南
- 协议离婚范本样式2024年
- 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信息系统(机构版)用户手册
- 《工作周报管理制度管理办法》
-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 消防设施设备及器材
- 胎心监护专家共识
-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判断题专项训练苏教版
- 《月历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 好书推荐——《三毛流浪记》PPT通用课件
- 小学语文语段修改专项训练(含答案)
- DM1204-B调音台
- 沪教版七年级上英语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