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夜步十里松原郭沫若海已安眠了。远望去,只见得白茫茫一片幽光,听不出丝毫的涛声波语。哦,太空!怎么那样地高超,自由,雄浑,清寥!无数的明星正圆睁着他们的眼儿,在眺望这美丽的夜景。十里松原中无数的古松,尽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他们一枝枝的手儿在空中战栗,我的一枝枝的神经纤维在身中战栗。【注】 十里松原:即千代松原,在日本九州岛北端的博多湾畔。(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表面看是写大海的夜景,实际上是写十里松原的夜景。B.这首诗表面看是写十里松原的夜
2、景,实际上是写大海的夜景。C.这首诗写的是山水相连、天地一体的美丽的夜景。D.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夜行者的观察和感受。( 2 ) “十里松原中无数的古松, / 尽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 ”,既然是 “沉默着”,怎么能 “赞美 ”呢?请说说你的理解。( 3)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哪几处景物?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案】 ( 1) D( 2) “沉默着 ”是写古松外在的形态, “赞美 ”则是作者对古松所做的拟人化想象。( 3)大海、夜空、松原三处景物。抓住了大海静谧,夜空高远、雄浑,松原古老、欢快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广阔美好的静夜图。【解析】 【分析】( 1)此题考查的知识点
3、是诗歌的鉴赏。本诗的内容包括两部分:景物描写和作者的心理感受。故此答案D。( 2)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内容的理解即辨析能力。沉默是指没有言语上的无声,但赞美并不一定要有声。他们无数只手臂都高擎着指向天空,这种肢体语言已经激烈的表示了他们的崇敬之情,而在微风吹动下,看起来他们的手臂更像是在战栗,仿似被这天宇的浩瀚之美震撼了,惊住了。“沉默着 ”是写古松外在的形态,“赞美 ”则是作者对古松所做的拟人化想象。( 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及描述诗歌画面的能力。诗文中写出了大海、夜空、松原三处景物。“安眠 ”的海,宁静的太空,再加上用拟人手法所写的“明星 ”、“古松 ”,由于作者所寄寓
4、、抒发的情思变化了,便托出了一种与雄浑豪放、刚健粗犷不同的诗的意境。描绘了一幅广阔美好的静夜图。故答案为:( 1) D;( 2) “沉默着 ”是写古松外在的形态,“赞美 ”则是作者对古松所做的拟人化想象;( 3)大海、夜空、松原三处景物。抓住了大海静谧,夜空高远、雄浑,松原古老、欢快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广阔美好的静夜图。【点评】 本题考查了诗词的赏析,答题时注意分析名句中关键词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从遣词、修辞、造句仔细揣摩、理解作者炼字的精妙。答题格式:(“?字”运用了 ?修辞 (描写手法 )写出了 ?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感情或 “?字”不仅写出了剧中含义,而且表达了?效果,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解答本题时就要紧扣“情 ”或 “景 ”,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2天净沙 秋思和天净沙 秋运用了许多类似的手法。请借鉴天净沙
6、 秋思的阅读方法,自读天净沙 秋,完成赏析。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名词之美】 “枯藤 ”“老树 ”“昏鸦 ”等名词的组合,给人秋风萧瑟的凄寒之感。( 2)【色彩之妙】 “夕阳 ”让人联想淡黄色的微光笼罩大地,晦暗的色彩更衬托出游子漂泊的孤独和哀愁。【答案】 ( 1)【名词之美】 “孤村 ”“落日 ”“残霞 ”等名词的组合,给人以秋景萧条的寂寥之感。( 2 )【色彩之妙】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让人联想到青山静静、绿水悠悠
7、、白草绵绵、红叶片片、黄花朵朵,这些明丽清新的色彩,为这萧瑟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解析】 【分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以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简要分析 “闲敲棋子落灯花 ”中“敲 ”“落”两个动词的妙处。【答案】 ( 1)营造了单
8、调、寂寞的氛围。( 2) “敲 ”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 “落 ”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耐。 “敲 ”与“落 ”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解析】 分析:( 1 )解答时就要紧扣 “情”或 “景 ”,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此处描绘夏季景色,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 2 )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字 ”“诗眼 ”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
9、情感。故答案为:(1)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2) “ 敲 ”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炼“落 ”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耐。 “敲 ”与 “落 ”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点评】本题考查了课内古诗词的整体意境的把握、重点词语的赏析两个知识点,这两个题均为典型题均有方法技巧可循,难度不大。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此诗中 “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 “_”一语则点明了暮春时令。( 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 ( 1)阴阴;残花落尽( 2)通过描写春日的美
10、景,又采用拟人手法,将无形的卷风化为可追逐之物,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解析】 【分析】( 1)诗的前两句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叙写的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其中的 “阴阴 ”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 “残花落尽 ”点明了时令 暮春时节。( 2)诗句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的意思是: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思乡之梦,在梦中我再一次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叙写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
11、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强烈地抒发了诗人的思念家乡的情怀。据此理解分析作答。故答案为: 阴阴 ; 残花落尽 通过描写春日的美景,又采用拟人手法,将无形的卷风化为可追逐之物,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认真阅读,正确理解指定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即可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5诗词赏析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 这 首 小 令 在 写 作 上 运 用 了 _ 的 写 法 , 能 显 示 全 篇 主 旨 的 一 个 词 语 是_。( 2)小令中 “枯藤 ”“老树 ”“昏鸦 ”“西风 ”“瘦马 ”“夕阳 ”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答案】 ( 1)寓情于景;断肠( 2)深秋晚景图【解析】 【分析】(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前三句写景,“枯藤 ”“老树 ”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 ”,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 12 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
13、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所以说前三句运用了“寓情于景 ”的写法。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借景直抒胸臆,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所以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断肠 ”。( 2)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是他眼中所见;“古道 ”是他的经行地;“瘦马 ”是他所骑;而“西风 ”正吹在他身上。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 ,荒凉的古道上 ,西风劲吹 ,落叶纷飞;道旁 ,
14、缠着枯藤的老树上 ,鸦雀已经回巢 ,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 ,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 ,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 ,炊烟缕缕。这时 ,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夕阳照耀的古道上。由此可概括为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深秋晚景图。故答案为: 寓情于景; 断肠 深秋晚景图【点评】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的写作手法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注意根据诗歌内容,明确所写景物及表达的感情。 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
15、杨花 ”“子规 ”来写?( 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案】 ( 1)杨花漂泊不定给人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鸣暗含悲痛之情。诗人选取暮春时节的这两种景物,渲染了悲伤的气氛,融情入景。(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急切关照和安慰之情。【解析】 【分析】( 1)首句描绘 “杨花落尽 ”、 “子规啼 ”一句,是一句自然环境描写,可从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来分析:表明的时间季节,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忧伤的心情。( 2)通过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
16、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关心和安慰之情。故答案为: 杨花漂泊不定给人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鸣暗含悲痛之情。诗人选取暮春时节的这两种景物,渲染了悲伤的气氛,融情入景。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急切关照和安慰之情。【点评】 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把握,注意本内容,体会意象。 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注意结合诗句内容,明确修辞方法,分析写出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7古诗阅读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
17、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_”字为线索,以“_”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答案】 ( 1)行;早春( 2)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解析】 【分析】( 1)这首七言律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选取典型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生意盎然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结构上全诗以 “行
18、”为线索,以 “孤山寺 ”起,以 “白沙堤 ”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以 “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2)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抓住“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 ”景物的特点描绘即可。故答案为: 行;早春 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在理解诗歌
19、的内容基础上容易作答。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描绘的情景的想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行作答。注意语言的连贯、流畅,想象要合理,语言要优美。8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_。( 2)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3)品读本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写 “客路 ”,后写 “行舟 ”,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
20、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4)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答案】 ( 1)潮平两岸阔( 2)颈联:喜悦、高兴。尾联:淡淡的乡思愁绪。( 3) D( 4) “入 ”和 “生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日 ”和 “春 ”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蕴含着新事物必须取代旧事物的生活哲理,表现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解析】 【分析】( 1)读懂诗句大意是作答的基础。如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可提取 “潮平两岸阔 ”作为答案。 “潮平两岸阔
21、”, “阔 ”,是表现 “潮平 ”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 2)颈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 “春意 ”,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也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所以可答喜悦、高兴或积极、乐观、向上。尾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直抒胸臆,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所以可答:
22、淡淡的乡思愁绪。(3) “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怀乡情思。并没有“将回到家乡 ”的意思。故选D。( 4)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准确。如这里的“生 ”与 “入 ”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 ”和“残夜 ”、 “江春 ”与 “旧年 ”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而且还因之而生动起来。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渐现,这一 “生 ”字实在是形象极了。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
23、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这个 “残 ”字写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 “入 ”字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这一“入 ”字很不客气,它几乎是带有强迫的楔入,写出了新生的锐气。柳色近作者之舟,故可见,而特于 “春 ”之前要界以 “江 ”字,也点明了 “次北固山下 ”的环境与所见。这些字都下得简洁而极有分寸。因为他不止是写出了岁暮腊残的景象,而且也写出了此一时具体的视觉之差距,故而显得生动鲜活。旧年不肯退去,然而终于阻挡不住新生的力量;而新生者却又似乎并不管你愿不愿意,而要硬性地楔入,这一“入 ”字确
24、有警人的不可阻挡之势。张说好提携后进,锐意改革,和他之欣赏此新旧递替之诗意,恐不无关系。这也许就是他要手题于政事堂的原因。对仗工稳且隐含哲理。“生 ”、“入 ”不仅为这联增添了动感,还使看似两对毫无关系的词有了联系。“形容景物,绝妙千古 ”王夫之。这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象征。海日:光明、残夜:黑暗、江春:新、旧年:旧。两两对仗,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态度。故答案为: 潮平两岸阔;颈联:喜悦、高兴。尾联:淡淡的乡思愁绪;D;“入 ”和“生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日”和 “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蕴含着新事物必须取代旧事物的生活哲理,表现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
25、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 行概括即可; 本 考 了 的 析,答 注意分析名句中关 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从遣 、修辞、造句仔 揣摩、理解作者 字的精妙。答 格式:(“?字”运用了 ?修辞 (描写手法 )写出了 ?的景象,表达了 人 ?的感情 或 “?字”不 写出了 中
26、含 ,而且表达了 ?效果,抒 了 人 ?的感情。)9 下面 首古 ,然后回答 。 王昌 左迁 遥有此寄李白 花落尽子 啼, 道 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 直到夜郎西。( 1) 歌第一句点明了 人是在什么 听 朋友的消息?( 2) 歌的后两句最 人称道。 你从表 手法的角度 它的妙 。【答案】 ( 1)暮春 (2)示例: 人修辞的角度,想象的角度,情景交融的角度【解析】 【分析】( 1)首句写景兼点明 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 花、叫着“不如 去”的子 ,可知此 暮春 。( 2)从想象的角度, 人李白通 丰富的想象, 予抽象的“愁心 ”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 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
27、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 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 朋友的 念和同情 到 的夜郎之西,交 那不幸的迁 者。从情景交融的角度, 人心中 念和同情朋友,明月和清 同 也是同情和 念,故答案 : 暮春 示例:从想象的角度, 人李白通 丰富的想象, 予抽象的“愁心 ”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 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 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 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 朋友的 念和同情 到 的夜郎之西,交 那不幸的迁 者。从情景交融的角度, 人心中 念和同情朋友,明月和清 同 也是同情和 念,【点 】 本 考 考生 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 要求考生熟
28、歌,理解 歌的内容, 合 干的要求,找关 句 行理解。 本 考 考生 歌表 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 要求考生 懂 歌,理解 歌的内容和主 思想, 取好 析的角度, 合 句、内容、主 行分析。10 下面古 ,回答 。秋思(唐) 籍洛阳城里 秋 ,欲作家 意万重。复恐匆匆 不尽,行人 又开封。(1) “欲作家 意万重”中的 “作”的意思是 _。(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 “临发又开封 ”?( 3)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 1)写( 2)生怕由于匆忙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感觉还有好多话未说完。( 3)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解析】 【分析】( 1) “洛阳城里
29、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思是: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据此可知,“作”的意思是 “写”。(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来写。诗人既因“意万重 ”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 ”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难以表达,加以时间“匆匆 ”,表明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家是“速成 ”。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侧面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
30、念之情。( 3)这首秋思采用了寓情于事的写法,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抒发了作客他乡的人(羁旅之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故答案为: 写 生怕由于匆忙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感觉还有好多话未说完。 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点评】 本题考查字义的把握,注意结合句意理解字义。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抓住重点句子的理解概述。 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注意明确诗意,结合作者写作背景体会表达的感情。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观沧海是曹操诗 _的第一章,诗中 “_”字起统领全诗的作用。( 2)请对本诗画线的句子作简要分析。【答案】 ( 1)步出夏门行;观( 2)运用夸张和想象的表现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创造了开阔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解析】 【分析】( 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诗文所描绘的景色都是登山观望的所见所想,所以全诗用“观 ”字来统领全诗。据此理解作答。( 2)诗句 “日
32、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创造了雄浑开阔的意境。此时正值诗人北征乌桓得胜回师之时,看到这景象,以大海自比,以景托志,更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据此理解作答。故答案为: 步出夏门行;观 运用夸张和想象的表现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创造了开阔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线索和基本常识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抓关键语句进行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名句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情
33、感基础上进行分析,注意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在诗歌中的作用理解。12 阅读观沧海,完成下列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 ”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也用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2)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观沧海 ”为全诗的诗眼, “观”字统领全篇。B.诗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小岛的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C.诗句 “秋风萧
34、瑟,洪波涌起”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虚写大风大浪的景象,声势令人惊心动魄,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D.诗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意思是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描绘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答案】( 1)算不上 “慷慨悲壮 ”(“慷慨悲壮 ”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可概括为:雄奇豪迈。这首诗表现了曹操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2) C【解析】 【分析】( 1)根据诗歌内容可知,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写出了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故此不是 “慷慨悲壮”,风格为:雄奇豪迈。( 2)
35、 C.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实写大风大浪的景象。故选C。故答案为: 算不上 “慷慨悲壮 ”( “慷慨悲壮 ”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可概括为:雄奇豪迈。这首诗表现了曹操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C【点评】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词风格、情感的鉴赏。根据诗歌内容可知。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内容的理解。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13 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1)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先写 “客路 ”,后写 “行舟 ”,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
36、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 1) D(2)表达了诗人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解析】 【分析】( 1)尾联的意思是: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此时诗人漂泊在外,并没有暗示要回答家乡,而是思乡的愁绪。所以误,选 D。D 错( 2)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这一联先写“客路 ”而后写
37、 “行舟 ”,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 “乡书 ”“归雁 ”,遥相照应。孤独之情开篇显露。 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见到鸿雁,想到鸿雁传书,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表达了诗人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故答案为: D; 表达了诗人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
38、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14 古诗阅读同儿辈赋 未开海棠金 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 桃李闹春风。【注释】 赋:吟咏。 且教:还是让。(1)诗中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绿肥红瘦 ”有相似之处的两句是“,_。 ”( 2)如果你是花,想做 “莫轻吐 ”的海棠,还是想做 “闹春风 ”的桃李?为什么?【答案】 ( 1)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2)我想做海棠,希望自己养精蓄锐,做好充分准备,厚积而薄发。我想做桃李,要让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地展现自己,表现自己。【解析】 【分析】( 1) “枝间新绿一重
39、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意思是说,此时的海棠树已是枝叶茂盛了,可是还没有开花,这时不仔细观察是不会发现有花开放的,可是诗人驻足细看,发现这小小的、可爱的花蕾全都悄悄的 “藏 ”起来了,并且是藏在枝叶茂盛的地方。这两句话表达的意境正好和 “绿肥红瘦 ”比较相似。( 2)诗歌结尾两句把海棠桃李进行了对比,海棠爱惜芳心不轻吐,不像桃李那样,它无意争春,谦虚地躲在一旁,待群芳落尽后,才绽开她美丽的容颜。而桃李呢,它们在熙的春风中,竞相开放,争奇斗妍,但这热闹毕竟是短暂的,几度风雨之后,它们也就都纷纷坠落、凋零了。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他倾心于海棠,不喜欢桃李哗众取宠,肆意张扬的个性。其实这里作者托物言志,把海棠和桃李比作两种人,一种是不轻易暴露自己的实力,养精蓄锐,准备厚积而薄发的人;另一种是让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地展现自己。能结合诗歌中海棠和桃李的形象答题,意对即可。故答案为: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我想做海棠,希望自己养精蓄锐,做好充分准备,厚积而薄发。我想做桃李,要让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地展现自己,表现自己。【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答题时要注重诗句中的关键词理解诗歌的意思,然后再根据题意要求筛选出合适的诗句即可。 本题考查对诗歌事物形象的鉴赏能力。答这样的题,首先要抓住诗中描写这一事物的语句,分析事物的外在特征(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试卷B卷含答案
- 2024年度房地产建设施工协议范本版
- 2024年建筑工程综合服务保障合同
- 2024年冬天中班美术教案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10月英语学情反馈试题
- 2024年专科医疗服务供应协议
- 2024年度协议范本与协议指南
- 振动计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电动榨果汁机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熨衣板相关项目建议书
- 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
- 第五章 材料的热性能
- 民航英语1(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石材幕墙板缝打胶施工方案
- 跨部门工作联络单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操作手册
- 2023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
- 电子商务平台的用户体验与满意度研究
- 大学动植物检疫考试(习题卷5)
- 北师大版高三数学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全册课件【完整版】
- 高中英语-选修二Unit 3 Times Change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