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 第 3 章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5)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 小题,共 44.0分)1.以下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 100dmB.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D. 人的正常体温为 382.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A.蜡玻璃沥青B.蜡铝玻璃C.冰铁铝D.冰铁沥青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蒸发和沸腾都属汽化现象B. 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C. 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D. 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4.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 水在大自然中循环,
2、 形成不同的状态, 如雾、露、雪、冰晶、霜、雨等,下列物态变化中,不属于液化( 或没有液化过程 ) 的是 ( )A. 雾的形成B. 霜的形成C. 露的形成D. 雨的形成5. 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铁块变成铁水B.冰冻的衣服变干第1页,共 12页C.D.水壶口冒“白气”叶片上形成的露珠6.下列自然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A. 在房间地面上撒些水,可以适当降低温度B. 夏天,刚刚从冰柜里拿出的雪糕会冒“白气”C. 冬天,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D. 清晨的大雾在阳光下慢慢散去7. 下列常见的数据正确的是 ( )A.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70cmB. 夏天教室的温
3、度约为 50C. 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3?/?D. 人正常情况下心跳两次的间隔时间大约是1min8. 现在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舞厅包厢里、饭店里、汽车里等,能有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作用,使您的居室温馨芳香。这种现象是()A. 汽化B. 升华C. 凝华D. 熔化9.炎热的夏天, 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B.C.D.10.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 沁园春 ?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 熔化和汽化B. 凝固
4、和凝华C. 凝固和液化D. 汽化和升华11.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2页,共 12页A. 海波的熔点是 48B.C.D.海波在 BC 段没有吸收热量在第 6 分钟时海波已全部熔化海波在 CD 段是气态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4.0 分)12.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A. 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B. 放入衣箱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消失的过程C. 冰不经过熔化就直接变为水蒸气的过程D. 打开暖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白气”的过程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 小题,共32.0 分)13. 固体分为 _和 _两类。 它们的重要区别是 _有一定的熔点, 而 _没有一定
5、的熔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_ (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 。14. 观察图甲、乙温度计的分度值和示数,请填空。(1) 每格_?_? ?,示数? ?(2) 每格?_? ?,示数_? ?15. (1)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_规律制成的,如图甲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是_;(2) 如图乙所示,木块的测量值是 _cm,分度值是 _mm;(3) 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4) 如图丁所示, 电能表的示数是 _?;接在这种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_转。16. 校园的公布栏上张贴了这样一则公告:由于气候较冷,各班暂停拖地。目的防止水发生 _( 填一种物态变化 ) ,
6、避免使同学们摔倒受伤。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_低。17. 如图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给瓶内打气,直至瓶塞跳出。(1) 该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是: _。(2) 瓶塞飞出后的很短时间内,能看到瓶内_,因为 _。第3页,共 12页18. 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1) 春天,冰雪消融是:_; (2) 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19.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则这种物质是 _(选填“晶体”、“非晶体” ) ,该物质第 5min 时的内能 _第 6min 时的内能 (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 。20. (1) 如图所示
7、,体温计是根据 _的原理制成的,它的示数是 _.下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该物体的长度是 _cm。(2) 在使用实验用温度计时,小玲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图中操作不当之处:A:_ ;B: _。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0 分)21.(1) 若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后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水温是_。(2) 如图乙所示,小试管中装有热水,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的烧杯中,小试管中的水 _( 选填“能”或“不能” ) 沸腾,原因是 _。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0 分)22.如图所示, 小宇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你回
8、答:(1) 在图乙中 BC 段表示 _过程。 _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2)计时5分钟时烧杯中的物质是_( 选填“固体”、 “液体”、“气体”或“固液共存” ) 状态。(3)从图乙看水的沸点是_;凝固点是 _。第4页,共 12页(4) 水的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 _。(5) 图乙中 _段不是根据本实验装置所测得的数据画出来的。(6) 图丙中 _( 选填“ a”或“ b” )是计时 8 分钟时烧杯中气泡上升的情景。第5页,共 12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 B【解析】 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 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 80?= 8?左右。故A 不符合实际;1B、成年人正常步行
9、的速度在4?/?= 4 3.6 ?/? 1.2?/?左右。故B 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 左右。故C 不符合实际;D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D 不符合实际。故选: B。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 对于选项中的单位, 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 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2.【答案】 C【解析】 解:A、蜡、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
10、点,故A 不符合题意;B、蜡和玻璃是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铝是晶体,有熔点,故B 不符合题意;C、冰、铁、铝都是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故C 符合题意;D 、沥青是非晶体, 没有固定的熔点, 冰和铁是晶体, 有固定的熔点, 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其中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本题考查固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关键是要知道非晶体没有熔点。3.【答案】 C【解析】 解: 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故A 正确;B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而沸腾必须在沸点温度下进行,故B正确, C错误;D 、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故D 正确。本题选错
11、误的,故选: C。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本题主要考查蒸发与沸腾的区别和联系的了解和掌握, 以及对蒸发和沸腾的特点的了解,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4.【答案】 B【解析】 解: A、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A 不符合题意;B、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B 符合题意;C、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不C 符合题意;D 、雨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物体
12、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即可。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第6页,共 12页5.【答案】 B【解析】 解:A、铁块变成铁水, 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发生的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冰冻的衣服变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水蒸气,发生了升华现象,符合题意;C、水壶口冒“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壶嘴周围的冷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D 、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 B。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分析各选项的物质前后状态就可
13、以得到正确答案。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掌握,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6.【答案】 B【解析】 解: A、在房间地面上撒些水,可以适当降低温度,是利用液态水汽化吸热,故 A错误;B、刚刚从冰柜里拿出的雪糕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放热,故 B 正确;C、冬天,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冰升华为气态水蒸气造成的,升华吸热,故 C错误;D 、雾是液态小水滴,大雾在阳光下散去是液态水汽化为气态水蒸气过程,汽化吸热,故D错误。故选: B。(1)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 物质由
14、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 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7.【答案】 A【解析】 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 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70cm 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B、夏天,室外气温可能超过35,但教室内温度一般不超过35,该不会达到 50
15、.此选项不符合实际;1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 4 3.6 ?/? 1.1?/?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 、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 1min 跳动 75 次左右,跳动两次的间隔时间接近 1?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 A。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第7页,共 12页8.【答案】 B【解析】解:由题目中的固体清新剂可知, 物质原来是固态。 使各种场所空气变得清新,说明现在是气态。由
16、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这是一种升华现象。故选: B。关于物体变化的确定, 一定要认清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 然后结合物态变化的定义得到答案。从题目中认清物质的前后状态是解决关于物态变化题目的突破口。9.【答案】 B【解析】 解: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并且冰的熔点是0 ,所以冰在熔化过程保持0不变。C、 D 温度都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因此不符合题意;A、 B 都是熔化图象,但A 的熔点不是 0,所以 A 错误。B 的熔点是 0,并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 正确。故选: B。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的熔化过程的特点:知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
17、不变。同时要知道冰的熔点是0 ,知道冰块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的分析。其中要知道冰是晶体,同时要掌握冰的熔点是 0 。10.【答案】 B【解析】 解:北方的冬天气温比较低,水结成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故选: B。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针对判断物态变化的问题,首先明确物质现在的状态和原来的状态,根据熔化、凝华、凝固、液化、汽化、升华的定义进行判断。11.【答案】 A【解析】 解:由图象可知:A、BC 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由图象知对应温度48
18、即为海波的熔点。则海波的熔点是48 ,说法正确。B、图中 BC 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在这段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海波仍要吸收热。则海波在 BC 段没有吸收热量,说法错误。C、图中 BC 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第 6min 即固态海波的温度刚升高到熔点,刚开始熔化,则在第 6 分钟时海波已全部熔化,说法错误。D 、图中 BC 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 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点是海波刚全部熔化完,处于液态,则海波在 CD 段是液态,说法错误。故选: A。从熔化图象特点可看出海波为晶体, 0min 对应温度为开始加热时温度, BC 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对应温度为熔点,对应的时间为熔化时间,熔化过程中处
19、于固液并存状态,需要吸收热量。此题考查晶体的熔化图象,通过图象得出物理信息:晶体的熔点、初始温度、熔化过程所用时间以及各段物质对应的状态等。12.【答案】 AD第8页,共 12页【解析】 解: A、出炉的钢水凝固变成钢锭的过程要放热,符合题意;B、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吸热升华变成气态,从而樟脑球变小,升华过程吸热,不符合题意;C、冰可以不经过熔化过程而发生升华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华吸热,不符合题意;D 、打开暖水瓶盖, 瓶内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白气”,液化放热,符合题意。故选: AD。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
20、物态变化现象及吸热和放热情况的判断,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13.【答案】 晶体非晶体晶体非晶体相同【解析】 解: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故答案为:晶体;非晶体;晶体;非晶体;相同。根据固体的分类、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解题。本题要求学生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是一道基础题。14.【答案】 1222-12【解析】 解: (1) 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液柱延伸的方向数值逐渐变大,说明此时的温度是在 0 以上,因此读数为 22 ;(2) 乙图温度计的
21、分度值为 2,液柱延伸的方向数值逐渐变小, 说明此时的温度是在 0 以下,为负值,因此读数为 -12 。故答案为: (1)1 ; 22; (2)2 ; -12 。首先要分清温度计的体温计的分度值, 即相邻两个小格所代表的温度, 然后注意分辨温度变化的方向,数准格数、读出结果。温度计读数首先要明确分度值,这是正确读数的关键,其次还要特别注意,一些温度计( 比如寒暑表 )的刻度值是以0为分界向两个方向延伸的。15.【答案】 热胀冷缩 37.7 1.75 1 1.6 520.3 2000 【解析】 解:(1)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0.1 ,对应
22、的读数为 37.7 。(2) 图示刻度尺 1cm 又分为 10 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 1mm;木块左侧与 6.00?对齐,右侧对应的刻度值为 7.75?,物体长度为 7.75?- 6.00?= 1.75?。(3) 图示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为5N,即弹簧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为5N,其分度值为0.2?;指针所指示的刻度值为1.6?。(4) 从电能表上可以看出电能表的示数为520.3?;由“ 2000?/? ”可知每消耗1?的电能,电能表转2000 转。故答案为: (1) 热胀冷缩; 37.7 ; (2)1.75 ; 1;(3)1.6 ; (4)520.3 ; 2000。(1)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
23、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体温计的读数:首先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2)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 开始,把 6.00?处当作“ 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 6.00?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 弹簧测力计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所指示的刻度去读数。(4) 电能表是测量电路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的仪表,上面有五个数字窗口,最后一位第9页,共 12页是小数位, 单位是 ?;2000?/? 说明每消耗 1? 的电能,电能表转2000 转。温度计、刻度尺、弹簧测力
24、计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本题同时考查电能表的读数方法、要学会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16.【答案】 凝固凝固点【解析】 解: (1) 拖地时地面上有一些水,水温度降低时,水变成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2) 酒精温度计的凝固点比水银的凝固点低,所以酒精温度计能在南极使用。故答案为:凝固;凝固点。(1)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2)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被测物体的温度在液体温度计工作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酒精的熔点等于凝固点,但是最后一个填空不能说成熔点,因为酒精此时是液态
25、。17.【答案】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有雾产生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解析】 解:(1) 向密闭的瓶内打气时,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瓶内空气的内能变大,温度升高;(2) 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所以瓶口有大量“白雾”出现,此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答案为: (1)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 有雾产生;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1)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对物体做功、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物体吸收热
26、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2)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 (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液化知识,知道白雾是液态、知道其形成过程是本题的关键。18.【答案】 熔化凝固【解析】 解:(1) 春天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2) 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液态铁变成固态铁,属于凝固现象。故答案为: (1) 熔化; (2) 凝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此题考查的是熔化和凝固现象,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明确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然后确定相应的变化名称。19.【答案】 晶体小于【解析】 解: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
27、,温度保持48 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 48 。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所以该物质第5min 时的内能小于第6min 时的内能。故答案为:晶体;小于。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第10 页,共 12页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 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 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0.【答案】 液体热胀冷缩37.81mm4.60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解析】 解:(1)
28、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图1 所示温度计可知,体温计分度值是 0.1 ,温度计示数是37.8 ;图 2 所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末端刻度值为9.60?,物体长度为9.60?- 5.00?= 4.60?;(2)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故答案为: (1) 液体热胀冷缩; 37.8 ;1mm;4.60 ;(2)?: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B: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1)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由图示温度计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根据图示温度计测温液面位置,可以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2) 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 开始,把 5.00?处当作“ 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5.00?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本题考查了刻度尺、温度计的读数问题,是一道基础题,应掌握常用器材的读数方法。21.【答案】 77不能试管中的水虽然达到沸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