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和导数_第1页
圆锥曲线和导数_第2页
圆锥曲线和导数_第3页
圆锥曲线和导数_第4页
圆锥曲线和导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锥曲线和导数 锥曲线 1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一般有两种: (1)代数方法:转化为方程根个数的判定 (2)几何方法:通过图形本身的特征,寻找存在交点个数的位置 关系,列等量(不等)关系式. 2.直线与椭 (双曲线)的综合 (1) 设:设交点 A (XI, yi) , B (XI, yi),设直线 I : y=kx+b, mnv6双曲线); 椭圆(双曲线)C: mx2+ny2=l (mn0椭圆 联(硬解定理)= 联立直线方程与椭 (双曲线)方=mx2+ny2=l,去y得: y=kx+b (nk2+m) x2+2kbnx+nb2-l=O =nk2-mnb2+mO, xi+x2=-2kbn / nk2+

2、m, yi+y2=2mb / nk2+m, xix2=nb-l / nk2+m yiy2=mb2-k2/ nk2+m 根系关系是一种设而不求的思想(设点不求点,用系数代替),其 目的是代入到与交点有关的关系式中,实现多元归一 (3)化:条件(结论)几何性质转化为几何等量关系再转化为坐 1 ZrA 标迈算 弦长公式,止FI二V(X1+X2)2+ (yl-y2)2=VI+k2lXl-X21 =VI+k2 Vnk2- mnb2+m/ | nk2+m | (硬解定理) 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原点0二0E丄OFJ%oX2+yiy2=OOnb2V l+mb2 k2/nk2+m=O,g卩(n+m) b2=l+

3、k2 (硬解定理) 整:抓住元,将结论表示成某参(一般为斜率或点坐标等) 的函数式; 根据结论不同问法选取不同的求解策略 求解取值范围一般有两种解题策略 利用题设中或明或暗的不等式关系构造不等式解得范围; 选择合适的参数构造目标函数,转化为函数值域问题对于比较复 杂的动态过程,理顺动态因素之间的从属关系、先后关系. 3.般性质结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为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向量CA二 (XI, Y 2),向量 CB二(X2, Y 2),则 SA ABC=l/21Xly2-X2yll.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为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且三点坐 标分别为 A (XI, y2) ,B

4、(x2, Y 2),C (xo, y0) ,0 为坐标原点,贝(| SSAOB=1/2lXly2-X2y 11, SOABC=1 / 2 | (XI-XO) (y2-y0)(x20) (yi-yo) 对椭圆x2/a2+y2/b2=l,ii原点的两条直线I】和丨2分别与椭圆交于A、 B和C、D,记得到的平行四边形ACBD的面积为S,若直线h与| 2的斜 率之积为-b2/a2 (在X轴)或心J (在y轴),则 (1)Xi2+x22=a2; (2) yi2+y22=b2;(3) S=2ab.(在 X 轴)或 (1) xi2+x22=b2; (2) yi2+y22=a2;(3) S=2ab.(在 y

5、轴) 4 焦点三角形的相关结论 以椭圆 X2/a2+y2/b2=l(ab0)一点 P (xo, yo) (yo匍)和焦点 Fl (-c, O), F2(C, 0)为顶点的PIPFIF2 (焦点三角形)中,若ZFIPF2=0,则IPFII+ PF2 =2a. (2) 4c2= IPFII2+ PF2 I 2-2IPFIH | PF2 | cose. (3) IPFII IPF2 =2b2/l+oose (4) SSPFlF2=l/2 IPFII IPF21 sin0=b2tan (0/2). 以双曲 x2/a2-y2/b2=l (a, b0)上一点 P (xo, yo) (yoHO)和焦点 Fl

6、 (-c, 0), F2 (c, 0)为顶点的PIPFIF2 (焦点三角形)中,FiPF2=0,则IIPF.MPF2 H =2a. (2) 4c2= IPFir+lPF2r-2IPFII I PF21* cos0. (3) IPFII* PF2 I =2b2/l-cos0 (4) S0PFiF2=I/2IPFII IPF21 sin0=b%an1 (0 / 2)- 与椭圆 4.结论:抛物线E: x2=2Py第一象限上一动点P的切线, x2/a2+y2/b2=l(ab0)交于不同的两点A、B线段AB中点为D,直线OD 与过点P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于点M,则点M在定直线y二.pb2/a2, 当且仅

7、当amF时,SVS2的最大值为定值9/4 ; 5曲线一般性质总结: 锥曲线: 锥曲线E: ax2+bxy+cy2+dx+ey+f=O 上任 点P (x0, yo)引两条弦 双曲线,30抛物线), PA、PB,若 kpAkpB=k 或 kpA+kpB二k (ka / c 椭 则直线AB经过定点. 曲线过定点题型方法归纳: 参数元关法探索定点关系法 6答题模板 第步:假设结论存在. 第二步:以存在为条件,进行推理求解 第三步:明确规范表述结论,若能推出合理结果,经验证成立即可肯 定正确;若推出矛盾,即否定假设. 第四步:反思回顾,査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 与双曲线焦点弦性质总结: 锥曲线上的

8、一点P (Xo,Yo)到焦点的线段称为焦半径. 焦半径常考公式; 焦半径公式:对左、右焦点分别为Fi(c,O),F2(c,0)的椭 x2 / a2+y2 / b2=l(ab0)或双曲线 x? / a2-y2 / b2=l(a, bO)_t点 P(xo, yo),有 IPFII = la+exo | , | PF2 | = | a-exO | . 焦半径公式(U): x2 / a2+y2 / b2=l(ab0)或双 对左、右焦点分别为Fl(-c, O), F2(c, 0)的椭 曲x2/a2-y2/b2=l(a, b0)上一点 P (xo, yo),有 IPFII=b2/a- CCOSa (椭圆)

9、 或 IPFII=b2/ a+ccosa (双曲 线),I PF2 | =b2/a+ccosp (椭 I PF2 I =b2/ | a-ccosp | (双曲线),其中 a、0 为焦半径 PFU PF2% X轴正半轴所成的角 焦点弦长公式: 若椭圆 x2/a2+y2/b2=l(ab0)或双曲线 x2/a2-y2/b2=l (a, b0)的焦 点弦 AB,设其倾斜角为 a,有 IAB I =2ab71a2-c2* cos2a|. 焦点弦定理 已知焦点在X轴上的圆锥曲线G经过其焦点F的直线交曲线于A、 B两点,直线AB的倾斜角为 xr x2=P2/4; (2) k2=2p/yi+y2; (3) I

10、AFI =xi+p / 2=p / l-cos0, BF =xi+p / 2=p / l+cos0 (4) IAFI +1 BFI =2/p ; (5) IABI=2p / sin20(6)SA 6AB=p2 / 2sin0; 在直角梯形APQB中; 0PFQ=9O (以PQ为直径的 AB 相切),0ARB=9O (以 AB 为 直径的 与准线相切); | AF | , | RF | , IBFI成等比数列; I AF | , | AR | ,IABI成等比数列; | BF | , | BR | ,IABI成等比数列; (8) 直角梯形APQB对角线过原点0 ; (9) 以AF (或BF)为直

11、径的圆与y轴相切; 若过焦点作直线I的垂线n交抛物线于C、D两点,倾斜角为ex (10) lABr+l CDI =l/2p ; (11) IABI +1 CD I =8p / sin22a(ZI8p, +oo); (12) IABI I CD I =16p2/sin22cd2116p2, +); (13) SAPF的面积,SPFQ的面积的一半,3BQF的面积,成等比数 列; (12)若向量 AF二入向量 FB,则 cose二 | A-I / 入+1 | , Vl+ki2= I A+l | / | A- H 9曲线性质总结: 曲线c: x2=2Py与直线I: y=kx+b(b0)交于M、N两点.

12、结论1 :曲线c在点M、N处的切线的交点Q的横坐标与两点的横坐 标成等差数列,即2XQ=Xm+XN. 结论2:曲线C在点M、N处的切线的交点Q的轨迹为ynb; 结论3 :过直线y=-b士任一点做曲线C的切线,切点分别为M、N,则 直线MN恒过定点T(0, b); 结论4:当直线I经过曲线C的焦点时,有MQ丄NQ. 10结论已知椭 X2 / a2+y2 / b?三 1 或 y2 / a2+x2 / b2=l (ab0),直线 I 不 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I与C有两个交点A、B,线段AB的中点 为M. (1) 直线OM的斜率与I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b2/a2%-a2/b2; (2) 若I过点

13、(a, b),延长线段OM与C交于点P,当四边形OAPB为平行 四边形时,则直线I的斜率k | = (4V7) /3 b/a或k | =(4V7) / 3 a / b 11.般性结论: 已知椭 C : x2 / a2+y2 / b2=l (ab0), A为椭圆上的动点, 点B为直 x2+y2=b2相切导数 线y二ab/c上的动点,若OA丄OB,则直线AB与 1 求过某点处的切线方程 解题过程1确定切点P g yo);:求导f (x); 3 求斜率 k=f (xo);点斜式 y-yo=k (X-XO) (*) 将点P代入切线;将求得的切点代入(*) 三次函数切线条数: 过三次函数f (x) =a

14、x3+bx2+cx+d (aHG)图象的对称中心作切线I,则坐标平 面被切线I和函数f(X)的图象分割为四个区域,有以下结论: (1) 当定点P在中心N或在I和In区域时,过点P的切线有1条; (2) 当定点P在函数f(X)或切线I上且不在N时,过点P的切线 有2条; (3) 当定点P在II或在IV区域时,过点P的切线有3条. 记法:内一,上二,外三 2 隐零点估值与代换解法 (1) 分而治之寻找充分条件,逐个求解不等式; (2) 找点过程中放缩的出发点是使不等式能解,易解; (3) 结合“点所在的区间,以及各部分的“阶,进行放缩. 3极值点偏移 对数不等式 lnXI-lnx22(Xl-X2) /xl+x2 偏移. 4构造法的经验总结有两点: 因为图象y”变化递增的速度比y=inx快,所以才去“分家”构造新 函数的形式,而此时的关键是构造怎样的函数形式. 联想到常见幕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两两组合构成的新函数. (1)幕函数与指数函数的组合: y=x+ex, y=x-ex, y=xex, y=ex / x, y=x / ex, y=xnex, y=ex / xn, y=xn / ex; 幕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组合: y=x+l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