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3、工程重难点分析2 4、施工进度计划2 5、施工工艺技术2 6、资源配置计划20 7、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0 8、其他技术保证措施22 1、编制依据 该施工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设计图纸、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设部现行规范、有 关规程;中盐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车用锂电正极材料产业化及环保技改项目岩土 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主要规范、规程如下: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2012年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
2、准(GB50300-201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岩土工程手册建筑工业岀版社 2、工程概况 2.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长沙望城区铜官循环工业经济开发区内,北临华城路,东接五杉路。总建 筑 面积为117234 m2,建筑物占地面积为55387 拟建工程由食堂、宿舍、检测 楼、智能仓库、湿法包覆车间、多元正极材料厂房、前驱体材料厂房、变电站、制氧 站、元明粉仓库等共计16个构筑物组成。其中初期雨水收集池及事故应急池长46.9m, 宽20. 9m,底板顶标高为 -6. 048m,底板厚度为900mm,剪力墙厚度为700mm,基坑开挖深度约为6. 8m。 2. 2气象
3、及水文地质情况 该区域属亚热带气候区,一年中四季分明,特征显著:春温变化大,夏初雨水多,伏 秋高温旱,冬季少严寒,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年平均气温17C,降水量分布以中部偏 南地带稍多,南北地域偏少。每年雨季从3月至4月上旬开始,雨水集中期多在4-6 月,随着副热带高压北移,一般至7月有上、中旬雨季基本结束。 勘察在场地钻孔控制深度及范围内未发现有河道、池塘、墓穴、防空洞、孤石及溶洞 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2. 3地质情况 据钻孔揭露,场地内地层为第四系土层,现将各岩土层特征自上而下分别描述如 下:粉质黏土( Q3al+pl ):褐黄色褐红色,硬塑状,稍湿,稍有光滑,摇振无反 应,中等干 强度
4、,中等韧性,结构中密,均匀性好,冲洪积成因,岩芯采取率为90%。该层全场分布, 其顶面埋深 0.00-8. 30m ,标高介于 36. 54-45. 68m ,层厚 1. 8-10. 7m。 3、工程重难点分析 3. 1基坑采取二级放坡开挖,制定可行性方案确定开挖顺序。 3. 2雨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施工进度计划 基坑开挖计划从开始开挖到开挖结束5天内完成。 5、施工工艺技术 5. 1技术准备 5. 1. 1开挖前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和说明,确认图纸无误。 5. 1.21程开工前,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部门、其它服务生产的职能部门和项目队技术 人员进行本工程综合性技术交底。 5.1.3认真研究
5、基坑土层情况和地下水位位置,与勘察报告核实,随时做好监测,遇特殊 情况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解决。 5.1.4土方开挖前会同业主、监理单位测量开挖区域的自然地面标高,做好记录,作为开 挖土方量和开挖深度的依据。 5. 1.5开挖前复测原地面高程并做好记录,采用全站仪测放基坑开挖线并用白灰洒线标 记;采用水准仪现场控制基坑开挖标高;采用机械和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式,开挖上部 土方使用机械,基底以上预留20cm采用人工清槽。 5. 2基坑开挖施工施工顺序:施工准备一场地平整一测量放线一基坑开挖一人工清底一 验槽。 5.2. 1场地平整土方开挖前,根据现场条件,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 理完
6、毕。 5.2.2测量放线 项目经理部由专业测量人员组成的工地测量组,组织测量人员对设计交付 的所有控制点和水 准点进行全面复测,引测控制桩,为建(构)筑物定位放线及施工过 程控制打好基础。施工测量仪器应按国家计量法标准进行计量管理,并附有按期检定的 合格标识和使用标识,确保仪器的使用有效性和测量精度。 5.2.3降水措施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 勘察期间勘察深度范 内未见地下水。故现场基 坑内布设排水沟及 集水井进行明排。 5. 2. 4基坑开挖 (1)开挖方案设计范围内的土方全部挖除,根据现场地质条件,深基坑东侧、北侧 靠近马路和围墙,不能按规范要求进行放坡,经与甲方监理现场协商后确定按放坡
7、系 数0. 33进行放坡;深基坑西侧,南侧满足放坡条件,按0.67进行放坡,施工中根据 土质条件可随时进行调整,保证边坡的稳定。基坑底四周外扩0.5m作为施工平台。 (2)开挖顺序:土方开挖采用分层均衡开挖,本工程基坑开挖之前项目部最终决定开挖 方式如下: 第一层土方开挖至原地面以下3.0米的位置,设置一道3m I作平台,详见基坑开挖断面 图。第一层土方开挖采用从北向南逐步推进的退挖方式,全面分层开挖,便于倒运土方 车辆转向流动,加快土方开挖及倒运进度。 第二层开挖采用留置台阶由北逐渐向南预留坡道处退挖方式,开挖直至基底,开挖深度大 约 3. 8m。 (3)预留坡道设置:在水池东南侧设置一条宽
8、4m, 1: 4坡度的预留坡道,作为车辆通 行的通道。 在基底四角角设集水井,集水井长宽为0.5m,深度为lm,井底设置竹笼安置水 泵,采用水泵(直径100mnri50m) m抽排,将水抽排至道路雨水井。 现场深基坑东侧北侧靠近马路和围墙,不能按规范要求进行放坡,经与甲方监理现场 协商后确定按放坡系数0. 33进行放坡;深基坑西侧,南侧满足放坡条件,按0.67进 行放坡 在基坑开槽上口线外1.5m处搭设封闭护栏,护栏高度1.5m并设警示标志,夜间做 好照明。 (5)基坑开挖平面图及断面示意图(后附) 5.3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5. 3. 1 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1)认真研究基坑土层情况和地下水位
9、位置,与勘察报告核实,随时做好监测,有特 殊情况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解决。 (2)按设计图纸要求做好测量控制和基准点的设置,并定位放线。将建筑物控制点引 至既安全又方便投测的位置,标桩做好,建筑物自然地面标高方格网测好,并做好标高 工作基准点,定期观测。 (3)本工程自然土表层高低变化不大,但是基坑基底标高不同,挖土深度应严格控 200mm 外边线也应有一定的距离,以不影响基础施工。 排水沟和集水井应与基坑开挖的水平施工长度同步进行。 排水沟一般宜挖成梯形,宽度等于或大于0.4m,深度为0.4-0. 6m ,排水沟应 有1%5%的坡度,使水流不致阻塞而於塞。 安排专人及时清理排水沟内的淤泥。 基
10、坑面积大时,可在基坑内控盲沟将水引至基坑周围的排水沟,加快地下水的排 泄。 4)治理方法 由于边坡塌方造成排水沟损坏、堵塞,可挖去塌方土,在边坡叠放土草袋,使边 坡稳定,在重新开挖排水沟。 (2)集水井排水不畅或失效 1)现象集水井内水排不出,影响排水沟内的水流入集水井,造成基坑降水效果差。 2)原因分析 选择的排水泵不能满足集水井排水的需要,使水不能迅速排岀。集水井布设距 离太大,不能满足地下水涌入量地需要。 集水井的大小和深度不能满足抽水的需要,或构造不合理,如滤水层选择错误、井 壁处理不好,造成塌土使水泵不能抽水。 3)预防措施 1. 集水井直径应大于0.5m,深度为lm,布置在基坑四周
11、,一般每隔20 40m设置 一个 2. 水泵型号和数量应根据涌水量选择。 3. 集水井井壁四周要采取防止井壁塌方的措施,并且要有滤水层,护壁可用竹篱笆或 竹算筐。 4. 经常派人清理集水井,将井内的淤泥和垃圾清理干净。并指定专人对每个集水井进 行观察。发现有一定量地积水立即开泵抽水。 5. 3. 3土坡坡面防护 薄膜覆盖法 在已开挖的边坡上铺设塑料薄膜,而在坡顶及坡脚处采用砖砌体压边,并在坡脚处设 置排水沟。 基坑底四周砌筑0.9m高200mm厚砖墙,基坑内侧用1:2水泥砂浆抹灰 5. 3. 4基坑应急防护措施 (1) 基坑开挖过程中或基坑开挖后,在进行基础施工期间,常常会存在一些超过边 坡稳
12、定设计计算的条件,造成地面开裂,边土体变形及滑塌等险情。因此在整个基础施 工期间,必须备有相应的应急防护措施及抢险工作所需的设备、材料和组织安排。导致 险情的常见因素有: 1. 在边坡地面上堆置的弃土或砂石等施工材料设备突破了限定的范围及高度,加大了 边 坡荷载。 2. 在施工期间因排水不畅,受暴雨积水,使边坡土体含水量增加而增加了土的自重; 水 在土中渗流增加了动水力,土的湿化又降低了土的抗剪强度。 (2) 应急防护方法基坑边坡出现裂缝、变形以致滑动的失稳险情,其本质的问题是 土体潜在破坏面上的抗剪强度未能适应剪应力的结果。因此抢险应急的防护措施也基本 上从这两方面考虑,一是设 法降低边坡土
13、体中的剪应力;二是提高土体或边坡的抗剪强 度。常用的应急防护方法有削坡、坡顶减载、坡脚压载、增设防滑桩体及降低地下水位 或加强表面排水。 1. 削坡:即改变原有基坑边坡坡率,使边坡减缓。以此减少边坡的下滑力,增加边坡 的自稳安全系数。常用的几种减缓边坡的方式,即直接减坡法和削平马道减坡法。采用 削坡减缓边坡,会增加土方开挖及回填土的工作量,此外削坡后也会增大基坑口范围, 所以常常受到场地条件的限制。 2. 坡顶减载:坡顶减载包括两方面,一是清除基坑周边地面堆置的砂石建筑材料及施 工设施等以减轻地面荷载;二是可以根据出现的险情程度和需要,进一步降低基坑顶面 高程,挖除基坑顶地面一定厚度的土层以减
14、少边坡自身土体的重量,降低边坡滑动力而 提高边坡的稳定系数。 3. 坡脚压载:在边坡底端,包括斜坡面及紧邻坡脚的基坑底面范围内,采用堆置土、 砂包和堆石、砌体等压载的方法以增加边坡抗滑力维持边坡稳定。在斜坡面的堆置范围 应控制在潜在破坏面弧心垂线的下侧。 4. 安全防护:基坑上口设置红白相间的水平警示护拦一道,采用48X3钢管搭设, 杆间距2m,高1.4m,栏杆柱打入地面50 70cm深,钢管离基坑边不小于50cm,横杆 三道,分别设置在0.2m、0.7m、1.4m处,并用密目网进行封闭封挡,待土方回填完毕 后,方可全部拆除。 5. 人行梯道:为方便施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有利于特殊情况下采
15、取应急措施, 基坑东侧设置-上下行人梯道,梯道宽度两侧采用钢管防护。 5.4基坑监测 5.4. 1监测目的本工程基坑开挖施工监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确保在工程施工期间基 坑边坡的稳定、确保安全施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5.4.2监测流程 图12监测流程图 绘制测点的平閒图和巧H1I鑒 按要求布止| 按规定炖间观测ji做好i己录I I 仁. 变形轉警的|芟形小彳警戒值 I护止施丁:分*研究,采取描施,划加.现测顼宵 继续施工、绅或监测 二匚 I程危I 金成乩 卜项变右卄j:満足设i仪觇范麻 5. 4. 3监测项目 1) 一般规定 (1)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2
16、) 本工程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包括 1. 基坑边坡稳定情况; 2. 相关的自然环境; 3. 施工工况; 4. 基坑底部及周围土体; 5. 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3) 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应抓住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目配套,形成有效的、 完整的监测系统。 表3本工程基坑仪器监测项目 基坑类别 监测项目 一级 二级 三级 坡顶水平位移 应测 应测 应测 坡顶竖向位移 应测 应测 应测 坑底 隆起 软土地区 宜测 可测 可测 其他地区 可测 可测 可测 2)巡视检查 1. 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有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2.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3)基坑边坡 1. 基坑边坡是否有开
17、裂、坍塌; 2. 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4)施工工况 1. 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 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 3. 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排水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4. 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情况,有无超堆荷载。 5)基坑周边环境 周围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5.4. 4监测设施 (1)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 (2)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3)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4)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辅以锤、钎、量尺等工器具以及照相、摄像设 备进行。 (5)巡视检查应对自然条件、施工工况、周
18、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检查情况进行详细 记录。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 (6)巡视检查记录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 5.4. 5监测点的布置 1) 一般规定 (1)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 应满足监控要求。 (2)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 不利影响。 (3)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 (4)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 加密。 (5)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设施。
19、 2)基坑监测点的布置 (1)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 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 点宜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上。 (2)基坑底部隆起监测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监测点宜按纵向或横向剖面布置,剖面应选择在基坑的中央、距坑底边约1/4坑 底宽度处以及其他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数量不少于2个。纵向或横向有多个监测剖 面时,其间距宜为2050m。 2. 同一剖面上监测点横向间距宜为1020m,数量不宜少于3个。 3)周边环境 建筑基础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规定,从基坑边缘以外13倍开挖
20、深度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均应作为监控对象。本工程基坑四周 50m范围内 无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故只监测基坑稳定。 5. 4. 6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1)一般规定 (1)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基坑等级、精度要求、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地区经验和 方法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 (2)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每个基坑工程至少应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 2. 工作基点应选在稳定的位置。在通视条件良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可不设 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监测点; 3. 施工期间,应采用有效措施,确保基
21、准点和工作基点的正常使用; 4. 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的稳定性; (3)监测仪器、设备和监测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 2.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经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 (4)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2. 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 3. 固定观测人员; 4. 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5)监测过程中应加强对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测以及监测元件的检 测;应加强对检测仪标的保护,防止损坏。 (6)监测项目初始值应为事前至少连续观测3次
22、地稳定值的平均值。 2)水平位移监测 (1)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测定监测 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自由设站法、极 坐标法等;当基准点距基坑较远时,可采用GPS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 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本工程采用极坐标法监测,即测量出监测点坐标以及三角 函数计算出各监测点的位移量。 (2)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 区域,或利用已有稳定的施工控制点,不应埋设在低洼积水、湿陷、冻胀、胀缩等影响 范围内;基准点的埋设应按有关测量规范、规程执行。宜设置有强制对中的
23、观测墩;采 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0. 5mm。 表四基坑坡顶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 设计控制值 W30 3060 60 监测点坐标中误差 W1. 5 W3.0 W6. 0 注:监测点坐标中误差,系指监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等)的坐标中误差,为点位 中误差的1/1.414 o 3)竖向位移监测 (1)竖向位移监测可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方法,本工程采用几何水准监测 方法。 (2)坑底隆起(回弹)宜通过设置回弹监测标,采用几何水准并配合传递高程的辅助 设备进行监测,传递高程的金属杆或钢尺等应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等项修正。 4)测量仪器及精度要求 (1)水准仪主要用
24、于监测点沉降的测量,一般常采用二等水准精度进行测量,在测 试前,建立水准基准网,基准点应选择在不受施工影响范围内,根据经验,基坑开挖时 的影响范围约为开挖深度的1.52倍,因此基准点应设置在3倍开挖深度的距离以 外的稳定地方。由于基坑的开挖周期要比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周期短得多,因此可采用 (I)15mm左右、长度1. 5 2m 的钢筋打入地下,地面用混凝土加固,作为基准点,也可将基准点设置在年代较老且结构 坚固的建筑物墙体上。现施工现场水准基点,已按此布置,并已复测完毕。 首次观测时,应对各观测点连续观测两次,两次高差之差不宜大于土 1mm,取中数作 为初始值,以后每次观测均应与初始值比较,以求
25、得垂直位移量地累计值及本次位移 量。 (2)基坑坡顶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竖向位移报警值按下表确定。 表五 基坑坡顶竖向位移监测精度(mm) 竖向位移报警值 W20 20 40 240 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 W0. 3 W0. 5 Wl5 注: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系指相应精度与视距的几何水准测量单程一测站的高差中误 差; (3)坑底隆起(回弹)监测精度不宜低于1mm。 (4)各等级几何水准法观测时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表六几何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 基坑类别 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 一级基坑 DS5级别水准仪,因瓦合金标尺,按光学测微法,宜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 求施测 二级基坑 D
26、Si级别及以上水准仪,因瓦合金标尺,按光学测微法,宜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 的技术要求施测 三级呈坑 DSs或更高级别及以上水准仪,宜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5)各监测点与水准基准点或工作基点应组成闭合环路或附和水准路线。 5. 4. 7监测频率 1)基坑工程监测频率应以能系统反映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 漏 其变化时刻为原则。 (2)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监测工作一般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 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对有特殊要求的周边环境的监测应根据需要延续至变成趋于稳 定后才能结束。 (3)应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及时埋设各类监测元件。沉降位移监测点应在施工前一
27、周 埋设完毕,并测试23次,取得稳定初始值。其他监测元件应根据施工进程在期间或 同时埋设,并合理安排监测频率。开挖前监测频率可控制在每23d观测一次。在开挖 阶段变形量变化较大,各监测方法应每天观测一次;底板浇筑完成以后,监测频率可适 当放宽到没37d 次。监测频率无论如何安排,应能准确反映结构动态变化为前提,在现场监测时宜采用定 时观测与跟踪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并根据监测数据变化大小进行适当调整。当监测 数据有突变时,监测频率应加密到每天23次。 (4)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还应考虑基坑工程等级、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 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
28、率。对于应测 项目,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仪器监测频率的确定可参照下表。 表七仪器监测频率确定表 基坑 类别 施工进程 基坑设计开挖深度 W5 510m 10 15m 15 一级 开挖深度 (m) W5 1 次 /Id 1 次 /2d 1 次 /2d 1 次 /2d 510 1 次 /Id 1 次 /Id 1 次 /Id 10 2 次 /Id 2 次 /Id 底板浇筑 后时间 (d) W7 1 次 /Id 1 次 /Id 2 次 /Id 2 次 /Id 714 1 次 /3d 1 次 /2d 1 次 /Id 1 次 /Id 14 28 1 次 /5d 1 次 /3d 1 次 /
29、2d 1 次 /Id 28 1 次 /7d 1 次 /5d 1 次 /3d 1 次 /3d 二级 开挖深度 (m) W5 1 次 /2d 1 次 /2d 510 1 次 /Id 底板浇筑 后时间 (d) W7 1 次 /2d 1 次 /2d 714 1 次 /3d 1 次 /3d 14 28 1 次 /7d 1 次 /5d 28 1 次 /10d 1 次 /10d 注:1、当基坑工程等级为三级时,监测频率可视具体情况要求适当降低;2、基坑工程施工至开挖前的监 测频率视具体情况确定。 5)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 (1)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 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
30、者速率加快; (3) 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 (4) 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未按设计施工; (5) 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6) 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7) 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 (8)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 (9)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5. 4. 8监测报警 (1)在监测中,每一监测项目都应根据具体工程实际,按照一定的原则,预先确定相 应的警戒值,以判断变形或受力状况是否会超过允许的范围,判断工程施工是否安全可 靠,是否需要改变施工方案或流程,因此,监测
31、项目警戒值的确定至关重要。每个项目 的警戒值有两个指标:允许的累计变化量;允许的每天日变量。 (2)基坑监测报警值应根据监测项目的特点和基坑等级确定,可参考下表。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 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 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报警值见附表); 2. 基坑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出现异常情况或基坑出现渗漏、流砂、管涌、隆起或陷落 等; 3. 周边建(构)筑物地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可能发展的变形裂缝或较严重的突发 裂缝 表八基坑监测报警值 注:1、h基坑设计开挖深度; 序号 序 监测项目 结构类 型 基坑类别 一级
32、 二级 三级 累计值/mm 变化速率 1 OLd 累计值/mm 变化速 率 - 1nd 累计值/mm 变化速率 1 d 绝对值 /mm 相对基坑深度 (h)控制值 绝对值 /mm 相对基坑深度 (h)控制值 绝对值 /mm 相对基坑深度 (h)控制值 1 坡顶水平位移 放坡 30 35 0. 3%0 4% 510 50 60 0. 6%0. 8% 10 15 70 80 0. 8%1. 0% 10 20 2 坡顶竖向位移 放坡 20 40 0. 3%0 4% 35 5060 0. 6%0 8% 58 70 80 0. 8%1. 0% 810 3 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25 35 23 50 6
33、0 46 60 80 810 4 坑底回弹 25 35 23 5060 46 60 80 8-10 2、累计值取绝对值和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两者的小值 3、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连续3天超过报警值的50%,应报警 17 55质量检验标准 机械及人工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如下表所示 机械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表 项 目 序号 分项名称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柱基、基坑 (槽) (mm) 场地平整 (mm) 管沟 (mm) 地(路)而 基层 (mm) 主 控 项 目 1 标高 -50 50 -5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由设计 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50 +500 -
34、150 100 经纬仪钢尺 量测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 度尺检查 般 项 目 1 表面平整度 20 50 20 20 2m靠尺和楔 形塞尺检查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样 分析 人工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见下表 项 目 序号 分项名称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柱基、基坑 (槽) (mm) 场地平 整 (mm) 管沟 (mm) 地(路)面 基层 (mm) 主 控 项 目 1 标高 -50 30 -5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由设计 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50 +300 -100 +100 经纬仪,用钢尺 里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 尺检查 般
35、 项 目 1 表而平整度 20 20 20 20 用2m靠尺和楔 形塞尺检查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样分 析 6、资源配置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和工期要求,各种劳动力资源计划如下: 18 机械资源配置表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自卸汽车 TB343 辆 4 2 挖掘机 EX200 1 人员配置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操作工 2 2 挖机司机 1 3 普工 10 4 专职安全员 1 以上为一个施工范围内暂定施工资源配置数量,施工过程中依据现场情况 可在适当调整。 7、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 1组织保证措施 本工程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领导
36、小组,配备专职安全 总 监,项目安全质量部为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设专职安全工程师,施工队设 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跟班作业,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保证体系 (见安全保证体系框图)。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以施工安全、人员安全、防火安 全为工作职责,制定安全规划,搞好安全教育,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每月20 日定期检查安全 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事故隐患。 组长:陈磊副组长:张先清 19 组员:赵晨康、陈坤、唐超波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7. 2技术保证措施 7. 2. 1本工程自然土表层高低变化不大,挖土深度应严格控制,挖土顺序严 格按照方案设计进行,安排专人对基底标高进行控制,机械开挖时应预留
37、30cm,进行人工开挖、平整,以免扰动基底土。 7. 2.2 土方开挖之前铺设临时便道,进车与出车分道行驶,形成循环,保 证道路畅通。 7. 2. 3 土方开挖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已对挖土现场的各类施工人员进行安 全技术交底。 7.2.4基坑开挖时,两操作人员距离应大于2.5m;多台机械同时作业, 间距 20 应大于10m;在开挖机械作业范围之内,严禁进行其他作业。挖土应由上而下 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严禁一次性开挖至基坑底部。 7. 2. 5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做好基坑周围变形观测,注意基坑四周土壁 的变化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反馈信息并做好支撑或放 坡。 7.2.6基坑底四周外扩05m以保证施工操作面。 7. 3基坑坍塌应急救援措施 7. 3. 1组织人员保护好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护理中心卫生间隔断方案
- 浅析初中班级管理德育思想的渗透
- 学生安全协议书(2篇)
- KOL合作分成协议
- 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应急预案
- 岳阳24年小学英语第4单元寒假试卷
- 大学生暑期实习安全教育家长会方案
- 加油加气站设施维护管理方案
- 化工企业个人防护装备管理办法
- 媒体行业员工试用期协议书
- 2024年云网安全应知应会考试题库
- 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题库(附答案)
- 退化林修复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完整版课件部编版
-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维护方案
- 3.15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 小学校长家校共育交流分享发言稿
- 办公用品及耗材采购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2024至2030年海上风电智能运维行业市场需求与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 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含各题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