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沥青材料 v第一节石油沥青 v第二节 沥青混合料 第七章沥青材料 v沥青: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氧、氮、 硫等)衍生物组成的极其复杂的混合物,在常温 下呈现黑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状 态。 v优点:良好的粘性、塑性、耐腐蚀性和憎水性 v建筑工程中主要用:做防潮、防水、防腐蚀材 料,用于屋面、地下防水工程以及其它防水工 程和防腐工程。 沥青按产源不同分为 第一节石油沥青 v石油沥青:石油原油经蒸馏提炼出各种轻质 油(如汽油、煤油、柴油等)及润滑油以后的残 留物,或再经加工而得的产品。 v在常温下呈固体、半固体或粘性液体,颜色 为褐色或黑褐色。 Refinery Operati
2、on FIELD STORAGE PUMPING STATION LIGHT DISTILLATE HEAVY DISTILLATE PROCESS UNIT ASPHALT CEMENTS FOR PROCESSING INTO EMULSIFIED AND CUTBACK ASPHALTS STILL AIR AIR BLOWN ASPHALT STORAGE TOWER DISTILLATION REFINERY RESIDUUM OR GAS PETROLEUM SAND AND WATER CONDENSERS AND COOLERS TUBE HEATER MEDIUM DISTI
3、LLATE 砂与水 石油 石油气 泵站 过滤储存 储存 蒸馏塔 冷凝器 加热管 轻油 中轻油 重油 沥青 空气 氧化 沥青 加工成 乳化沥青 石油蒸馏过程 一、石油沥青的组分与结构 1、石油沥青的组分 v从工程使用的角度出发,通常将沥青中化学 成分和物理性质相近,并且具有某些共同特 征的部分,划分为一个组分(或称为组丛)。 v一般将石油沥青划分为:油分、树脂和地沥 青质。(三组分分析法 ) v化学组成: 83% 碳;10% 氢;7% 氧, 氮 和硫; 微量的钒、镍、铝和硅。 1、石油沥青的组分 石油沥青三组分分析法的各组分性状石油沥青三组分分析法的各组分性状 组分组分外观特征外观特征平均分子量
4、平均分子量 碳氢比碳氢比 (原子比)(原子比) C/H 物化特征物化特征 油分油分淡黄透明液体淡黄透明液体2007000.50.7 几乎可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几乎可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 具有光学活性,常发现有荧具有光学活性,常发现有荧 光,相对密度约光,相对密度约0.910 0.925 树脂树脂 红褐色粘稠半红褐色粘稠半 固体固体 80030000.70.8 温度敏感性高,溶点低于温度敏感性高,溶点低于 100,相对密度大于,相对密度大于1.000 地沥地沥 青质青质 深褐色固体末深褐色固体末 状微粒状微粒 100050000.81.0 加热不熔化,分解为硬焦碳,加热不熔化,分解为硬焦碳, 使
5、沥青呈黑色使沥青呈黑色 1、石油沥青的组分 l油分(芳香油和饱和油)油分(芳香油和饱和油) 油状液体,密度最 小,加热可以挥发,能溶于有机溶剂,它们赋 予沥青以流动性。分子量为100 500 。 l树脂(沥青脂胶)树脂(沥青脂胶) 粘稠状液体(半固体),密 度大于油分,属于中性树脂,能溶于有机溶剂 (苯、汽油)。它们赋予沥青以良好的粘结性、 塑性和可流动性,分子量为5001000 。 l地沥青质(沥青质)地沥青质(沥青质) 固态无定性物质,密度大 于1,决定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粘性,其含量越 高,沥青软化点越高,粘性越大,越硬脆。分 子量大于10006000。 四组分分析法是将沥青分离为沥青质、
6、饱和分、芳香分和胶质 性状外观特性 平均相 对密度 平均分 子量 主要化学结构 饱和分无色液体0.89625烷烃、环烷烃 芳香分黄色至红色液体 0.99730芳香烃、含S衍生物 胶质棕色粘稠液体1.09970 多环结构,含S、O、 N衍生物 沥青质 深棕色至黑色固 体 1.153400 缩合环结构,含S、O、 N衍生物 按照四组分分析法,各组分对沥青性质的影响,根据科尔贝特的研 究认为:饱和分含量增加,可使沥青稠度降低(针入度增大);树脂 含量增大,可使沥青的延性增加;在有饱和分存在的条件下,沥青 质含量增加,可使沥青获得低的感温性;树脂和沥青质的含量增加, 可使沥青的粘度提高。 2、石油沥青
7、的结构 v在沥青中,油分与树脂互溶,树脂浸润沥青质。 v因此,石油沥青的结构是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周 围吸附部分树脂和油分,构成胶团,无数胶团分 散在油分中而形成胶体结构。 v根据各组分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不同,可以形 成溶胶型、凝胶型、溶胶-凝胶型。 地沥青质含量较少,油分和树脂含量较 多时,胶团之间的相对运动较自由。 地沥青质含量较多,油分和树脂含量较 少时,胶团之间的相对运动较困难。 结构性能 具有溶胶结构的石油沥青粘性小而流动性大, 温度稳定性较差。 具有凝胶结构的石油沥青弹性和粘结性较高, 温度稳定性较好,但塑性较差。 溶胶凝胶型石油沥青的性质介于溶胶型和 凝胶型两者之间。 华北某沥青
8、路面所采用的沥青的沥青质含量 高达33,并有相当数量芳香度高的胶质形成的 胶团。使用两年后,路面出现较多裂缝,且冬天裂 缝产生越发明显。请分析原因。 该工程所用沥青属凝胶型结构,其沥青质含量 高,沥青质未能被胶质很好地胶溶分散,则胶团就 会连结,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此类沥青的特点是弹 性和粘性较好,温度敏感性小,但流动性,塑性较 差,开裂后自行愈合的能力较差,低温变形能力 差。故特别易于冬天形成较多裂缝。 二、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1、粘滞性(粘性) v是反映石油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 种特性。 v也可以说,它反映了沥青软硬、稀稠的程度。 v是划分沥青牌号的主要技术指标。 1、粘滞性(粘性
9、) v粘滞度:在规定温度 t(通常为20、25 、 30 或60 ),规定 直径d(为3mm、5mm 或10mm)的孔流出 50cm3沥青所需的时 间秒数T。 v在相同温度和相同流在相同温度和相同流 孔条件下,流出时间孔条件下,流出时间 愈长,表示沥青粘度愈长,表示沥青粘度 愈大。愈大。 1、粘滞性(粘性) v 针入度:在规定温度25 条件下,以规 定质量100g的标准针,在规定时间5s内贯入 试样中的深度(110mm为1度)表示。 P针入度 开始时开始时5秒后秒后 规定的荷载、时间和温度下进行 2、塑性 v塑性: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而 不破坏,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不 变的性
10、质。 v沥青延度:把沥青试样制成字形标准试件 (中间最小截面积为lcm2),在规定的拉伸速度 (5cmmin)和规定温度(25)下拉断时的伸 长长度,以cm为单位。 2、塑性 v延度值愈大,表示沥青塑性愈好。 v一般,沥青中油分和沥青质适量,树脂含量越 多,延度越大,塑性越好。温度升高,沥青的 塑性随之增大。 延度 沥青延度试验沥青延度试验 Ductility延度试验 沥青样品 模具 厘米刻度 延度仪 在25C下,以5cm/min的速度测量 3、温度敏感性 v温度敏感性:指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和塑性随 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 v变化程度越小,则沥青温度敏感性越小,反 之敏感性越大 v软化点:指沥青
11、由固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 性膏体的温度,可采用环球法测定。 3、温度敏感性 v环球法:把沥青试样装入规定尺寸(直径约 16mm,高约6mm)的铜环内。试样上放置一标 准钢球(直径9.53mm,质量3.5g),浸入水中 或甘油中,以规定的升温速度(5/min)加热, 使沥青软化下垂。当沥青下垂量达254mm时 的温度(),即为沥青软化点。 v软化点越高,表明沥青的耐热性越好,即温 度稳定性越好。 沥青软化点测量 实验过程 开始时终止时 钢 球 25.4vmm 温度计 钢球 样品 软化点测量试验装置 4、大气稳定性 v大气稳定性:指石油沥青在热、阳光、氧气和 潮湿等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抵抗老化的性能
12、。 v油分树脂地沥青质。(逐渐递变逐渐递变) v老化:由于树脂向地沥青质转化的速度要比油 分变为树脂的速度快得多,因此石油沥青会随 时间进展而变硬变脆。 4、大气稳定性 v以沥青试样在加热蒸发前后的“蒸发损失百 分率”和“蒸发后针入度比”来评定。 v其测定方法是:先测定沥青试样的质量及其 针入度,然后将试样置于烘箱中,在160下 加热蒸发5h,待冷却后再测定其质量和针入 度。 4、大气稳定性 v蒸发损失百分率愈小,蒸发后针入度比愈大,则 表示沥青大气稳定性愈好,亦即“老化”愈慢。 Thin Film Oven Outside of Oven Rotating Shelf PanThermome
13、ter 烘箱外观 5、其它技术性质 v溶解度:指石油沥青在三氯乙烯、四氯化碳 或苯中溶解的百分率。用以限制有害的不溶 物(如沥青碳或似碳物)含量。不溶物会降低沥 青的粘结性。 Solubility (Purity) v闪点(也称闪火点):指加热沥青产生的气 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在规定的条件下与火焰 接触,初次产生蓝色闪光时的沥青温度。闪 点的高低,关系到运输、贮存和加热使用等 方面的安全。 闪点 试 验(安全性) Flash Point (Safety) Thermometer Cup filled with asphalt Wand attached to gas line 温度计 装满沥青
14、的杯子 点火的 燃气嘴 v燃点:指石油沥青加热挥发出的可燃气体和空气混 合,与火焰接触能持续燃烧是的最低温度。 v防水性: 1、憎水材料,几乎完全不溶于水; 2、构造致密 3、与矿物材料表面有很好的粘结力,能 紧密粘附于矿物材料的表面; 4、具有一定的塑性,能适应材料或构件 的变形 三、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 v石油沥青按用途分: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 青、防水防潮石油沥青和普通石油沥青。 v道路石油沥青按其道路的等级分别执行统一技术 标准中、轻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和 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 用于一般的道路路面、 车间地面等工程 主要用于高速公路、一级 公路路面、机场道面及重 要的城
15、市道路路面等工程 三、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 v目前,我国对建筑石油沥青执行统一技术标 准GB/T494-1998建筑石油沥青的规定。 v建筑石油沥青按沥青针入度值划分为40号、 30号和10号三个标号。 v建筑石油沥青针入度较小、软化点较高、但 延度较小; 四、煤沥青 v煤沥青是由煤干馏的产品煤焦油再加工获得的。 根据煤干馏的温度不同,分为:高温煤焦油 (8001300以上)和低温煤焦油(600以 下)两类。以高温焦油为原料可获得数量较多且 质量较佳的煤沥青。而低温焦油则相反,获得的 煤沥青数量较少,且往往质量亦不稳定。 v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相比,在技术性质上有下列 差异: v温度敏感性大,夏天易
16、流淌,冬天易硬脆; v大气稳定性较差,可挥发分较多; v塑性较差,容易因变形而开裂; v防腐能力较好,可用作木材防腐处理; v含表面活性物质较多,与矿物表面粘附性较好 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的鉴别方法 煤沥青 1.1 音清脆,韧性差 烟呈黄色,有刺激味 汽油或煤油溶解后, 溶液滴于滤纸上 呈内黑外棕或黄 色 石油沥青 1.0 音哑,弹韧性好 烟无色,无刺激味 斑点完全均匀散开, 呈棕色。 方法 密度 锤击 燃烧 溶液颜色 比较下列A、B两种建筑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及软 化点测定值。若于南方夏季炎热地区屋面选用何种沥 青较合适 编号编号 针入度针入度/0.01mm (25,100g,5s) 延度延度
17、/cm (25,5cm/min)软化点(环球法)软化点(环球法)/ A30572 B 222.5101 宜用宜用B石油沥青,一般屋面用沥青应比当地屋面可能达到的最石油沥青,一般屋面用沥青应比当地屋面可能达到的最 高温度高出高温度高出2025,亦即比当地最高温度高出,亦即比当地最高温度高出50左右。南方左右。南方 炎热地区气温相当高,炎热地区气温相当高,A沥青软化点较低,难以满足要求,夏季易沥青软化点较低,难以满足要求,夏季易 流淌。可选流淌。可选B,但,但B沥青延伸度较小,在严寒地区不宜使用,否则沥青延伸度较小,在严寒地区不宜使用,否则 易出现脆裂现象。易出现脆裂现象。 五、沥青的掺配和改性
18、土木工程中使用的沥青要求: 在低温下应有弹性和塑性; 在高温下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加工和使用中具有抗老化能力; 与矿物和结构表面有较强的粘附力; 以及对构件变形的适应性和耐疲劳性。 沥青材料本身难以满足这些性能要求,需用 其他材料改性。 1 1、沥青的掺配、沥青的掺配 v掺配原则:同源,即同属石油沥青或同属煤 沥青(或煤焦油)的才可掺配。 vQ1较软沥青用量,%; vQ2较硬沥青用量,%; vT要求配制沥青的软化点,; vT1较软沥青软化点,; vT2较硬沥青软化点,。 v【例】某工程需用软化点为88的石油沥青 1t,现有10号和40号的石油沥青,其软化点 分别为95 和60 ,试估算
19、如何掺配才能满 足工程要求? 40号石油沥青用量 =(95 -88 )/(95 -60 )=20 10号石油沥青用量=1-20 =80 故40号、10号各需要0.2t和0.8t。 2、氧化改性(也称吹制) v是在2503000C高温下向残留沥青或渣油吹 入空气,通过氧化作用和聚合作用,使沥青 分子变大,提高沥青的粘度和软化点,从而 改善沥青的性能。 v工程使用的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和 普通石油沥青均为氧化沥青。 3、矿物填充料改性 v目的:为提高沥青的粘结能力和耐热性,降 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 v常用的改性矿物填充料:粉状和纤维状的, 主要有滑石粉、石灰石粉和石棉等。 v滑石粉主要化学成
20、分:含水硅酸镁 (3MgO SiO2H2O),属亲油性矿物,易被 沥青湿润,是很好的矿物填充料。 3、矿物填充料改性 v石灰石粉主要成分:碳酸钙,属亲水性矿物。 v但由于石灰石粉与沥青中的酸性树脂有较强的 物理吸附力和化学吸附力,故石灰石粉与沥青 也可形成稳定的混合物。 v石棉绒或石棉粉主要成分:钠钙镁铁的硅酸盐, 呈纤维状,富有弹性,内部有很多微孔,吸油 (沥青)量大,掺入后可提高沥青的抗拉强度和 热稳定性。 3、矿物填充料改性 v沥青成单分子状排列在矿物颗粒(或纤维)表 面,形成结合力牢固的沥青薄膜。这部分沥 青称为“结构沥青”,具有较高的粘性和耐 热性。为形成恰当的结构沥青薄膜,掺入的
21、矿物填充料数量要恰当。 v一般填充料的数量不宜少于15。 4、聚合物改性 (1)SBS改性沥青 v SBS是丁苯橡胶的一种。 vSBS具有橡胶和塑料的优点,常温下具有橡 胶的弹性,高温下又能像橡胶那样熔融流动, 成为可塑性材料。 (1)SBS改性沥青 v 弹性好、延伸率大,延度可达2000; v 低温柔性大大改善,冷脆点降至一40 v 热稳定性提高,耐热度达90100 ; v 耐候性好。 SBS的掺入量一般为3%10%。主要用于 制作防水卷材,此外也可用于制作防水涂料等 (2)APP(无规聚丙烯)改性沥青 vAPP是聚丙烯(polypropylene,缩写PP)的一种 无规聚丙烯为黄白色塑料,
22、无明显熔点,加 热到150后才开始变软。它在250左右熔 化,并可以与石油沥青均匀混合。 (2)APP改性沥青 v特点:软化点高,延度大,冷脆点降低,粘 度增大,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抗老化性,尤 其适用于气温较高的地区。 v主要用于制造防水卷材。 第二节 沥青混合料 v一、概述 v沥青混合料:指由矿料(粗集料、细集料、矿 粉)与沥青拌和而成的混合料,是高等公路最 主要的路面材料。 v1、特点 v是一种弹-塑-粘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 能和一定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它不 需设置施工缝和伸缩缝。 1、特点 v路面平整且有一定的粗糙度,即使雨天也 有较好的抗滑性;黑色路面无强烈反光,行 车比较安
23、全;路面平整且有弹性,能减震降 噪,行车较为舒适。 v施工方便快速,能及时开放交通。 v经济耐久,并可分期改造和再生利用。 2、分类 v沥青碎石混合料(简称沥青碎石):剩余空 隙率大于10的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公路的 过渡层及整平层。 v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简称沥青混凝土):剩 余空隙率小于10的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 种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 v按胶结材料的种类不同可分:石油沥青混 合料和煤沥青混合料。 2、分类 v按集料的最大粒径可分:特粗式、粗粒式、 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 v按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后的密实程度可分: I型密实式沥青混合料(剩余空隙率为36 )、型半密实式沥青混合料(剩余空隙率为
24、 410)、半开式沥青混合料(剩余空隙率 为1015)、开式沥青混合料(剩余空隙 率大于15)。 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 v1、悬浮密实结构。 v连续密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由于细集料的数 量较多,粗集料被细集料挤开,因此,粗集 料以悬浮状态位于细集料之间。 密实度和强度较高,且连密实度和强度较高,且连 续级配不易离析而便于施续级配不易离析而便于施 工,但由于粗集料不能形工,但由于粗集料不能形 成骨架,所以稳定性较差成骨架,所以稳定性较差 2、骨架空隙结构 v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较 小,耐久性较差,温度 稳定性好。 连续密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由于细集料的数量连续密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由于细集料的数量
25、较少,粗集料之间不仅紧密相连,而且有较多的空较少,粗集料之间不仅紧密相连,而且有较多的空 隙。隙。 3、骨架密实结构 v其密实度、强度和稳定性都较好,是一种较 理想的结构类型。 v较高的粘聚力和稳定性,较高的内摩擦角 三、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v1、高温稳定性 v指在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承受外力不断 作用,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 v影响因素:沥青的用量、沥青的黏度、矿料 的级配、矿料的尺寸、形态等。 v采用马歇尔试验法和车辙试验来测定沥青混 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v马歇尔试验法:仅反映沥青混合料的静态稳定度静态稳定度, 也只适用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通常测 定的是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 v稳
26、定度是按规定条件采用马歇尔实验仪测定的沥 青混合材料所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以KN计。 v流值是马歇尔实验时相对应于最大荷载时试件的 竖向(垂直)变形。 v该实验方法和设备比较简单,目前被广泛采用。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 v车辙试验:测定的是动态稳定度动态稳定度,在试验温 度(60)条件下,用车辙试验机的试验轮对 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往返碾压至1h或最大变 形达25mm为止,测定其在变形稳定期每增 加变形1mm的碾压次数,即为动态稳定度。 对高速公路,此值应不小于800次mm,对 一级公路,应不小于600次mm。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 2、低温抗裂性 v低温抗裂性指沥青混合材料不出现低温脆化、 低温缩裂、
27、温度疲劳等现象,从而导致出现低 温裂缝的性能。 v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柔韧性,防止或减少沥青路 面的低温开裂方法:选用粘度相对较低的沥青 或橡胶改性沥青,适当增加沥青用量。 3、耐久性 v指在长期受自然因素(阳光、温度、水分等)的 作用下抗老化的能力,抗水损害的能力,以及 在长期行车荷载作用下抗疲劳破坏的能力。 v水损害是指沥青混合料在水的侵蚀作用下,沥 青从集料表面发生剥落,使集料颗粒失去粘结 作用,从而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脱粒、松散,进 而形成坑洞。 v利于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方法:选用耐老化 性能好的沥青,适当增加沥青用量,采用密实 结构等。 4、抗滑性 v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与集料的表面结构(粗
28、糙 度)、级配组成、沥青用量等因素有关。 v选用质地坚硬具有棱角的碎石集料,适当增 大集料粒径,减少沥青用量等措施,都有助 于提高路面的抗滑性。 5、施工和易性 v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集料级配和沥青用 量、环境温度、搅拌工艺等。 v采用连续级配集料,沥青混合料易于拌和均 匀,不产生离析。 v一路面,其沥青上泛至表面,形成路面局部泛油、 光面。请分析有何危害,并分析其成因 路面泛油及光面均恶化路面的摩阻,降低其抗滑能路面泛油及光面均恶化路面的摩阻,降低其抗滑能 力,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力,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过大;或仅面层沥青量较大;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过大;或仅面层沥青量较
29、大; 或矿料过细,且不耐磨耗。可在高温季节撒铺适当粒径的或矿料过细,且不耐磨耗。可在高温季节撒铺适当粒径的 矿料。先粗后细,少撒、勤撒,然后用重碾强行将矿料压矿料。先粗后细,少撒、勤撒,然后用重碾强行将矿料压 入光面。入光面。 四、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 v1、稳定度与残留稳定度 v稳定度是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指标 v稳定度测定方法:先将圆柱形沥青混合料试 件置于60的水槽中保温3040min,然后 把试件置于马歇尔试验仪上,以50mmmin 的速度加荷至试件破坏,测得的最大荷载即 为稳定度(MS),以kN计。 1、稳定度与残留稳定度 v 残留稳定度反映沥青混合料受水损害时抵抗 剥落的能力
30、,即水稳定性。 v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方法:与马歇尔试验 基本相同,只是将试件在恒温水槽中保温48h 后测定其稳定度,浸水后的稳定度与标准稳 定度的百分比即为残留稳定度(MSo)。 1 0 100 MS MS MS 2、流值 v是评价沥青混合料抗塑性变形能力的指标。 v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当达到最大荷载时 试件的垂直压缩变形值垂直压缩变形值,也就是此时流值表 上的读数,即为流值(FL),以0.1mm计。 3、空隙率(VV) v指压实沥青混合料中空隙的体积占沥青混合 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v评价沥青混合料密实程度的指标。 v由理论密度(绝对密度)和实测密度(容积密度) 计算而得。 4、饱和度(V
31、FA) (也称沥青填隙度) v即压实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体积占矿料以外体 积的百分率。 v饱和度过小,沥青难以充分裹覆矿料,影响 沥青混合料的粘聚性,降低沥青混凝土的耐 久性; v饱和度过大,减少了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 防碍夏季沥青体积膨胀,引起路面泛油,降 低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 (一)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 v1、沥青 v在气温常年较高的南方地区,沥青路面热稳 定性是设计必须考虑的主要方面,宜采用针 入度较小、粘度较高的沥青,如50号沥青,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道路也同样如此。 四、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1、沥青 v对于北方严寒地区,为防止和减少路面开裂, 面层宜采用针入度较大的沥青,如110号沥青。 对于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如长江流域可以用 70号沥青,黄河流域可以采用90号沥青。 2、粗集料 v粗集料:粒径大于2.36mm的集料。 v应清洁、干燥、无风化,符合一定的级配要 求,具有足够的力学性能,与沥青有较好的 粘结性。 v针片状颗粒较多,不利于沥青混合料的和易 性和稳定性。 v使用表面粗糙的集料,有利于提高沥青混合 料的稳定性。 3、细集料 v粒径小于2.36mm的集料。 v要求:清洁、干燥、无风化,符合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劳动合同规定
- 土建工程承包合同意向书
- 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合同书
- 支付劳动合同报酬
- 货物贸易的居间合同
- 协议合同草稿
- 合同转让变更协议
- 安保合同框架协议
- 复印合同协议拼音
- 合同分红协议
- 2025年4月自考13887经济学原理中级押题及答案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版)第8课-北宋的政治【课件】j
- 新课标(水平三)体育与健康《篮球》大单元教学计划及配套教案(18课时)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创业思维-创造你喜爱的人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 《生物安全培训》课件-2024鲜版
- 公务用车派车单、车辆维修保养申请单(修订版)
- 花卉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PPT精品文档
- 人事考试成绩复查申请表
-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