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_第1页
定南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_第2页
定南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_第3页
定南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_第4页
定南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定南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初稿)(2016-2025年)1.油茶资源现状1.1油茶概述油茶,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l)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定南属是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植被保持优良,年均气温为18.8,年均日照时间长、年均降雨量大、无酷暑、少霜雪,是油茶适生高产分布的中心地带。被国家发改委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和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列入油茶产业核心发展区。1.2种植规模定南县油茶种植有悠久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群众就开始大面积种植油茶,近年来油茶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2、并初具规模。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4.3万亩,其中:产前期1.0万亩,占油茶林总面积的23.4%;初产期0.12万亩,占2.8%;盛产期1.35万亩,占31.4%;衰产期1.83万亩,占42.6%。按权属分:国有0.08万亩,占总面积的1.9%;属公司的有1.03万亩,占总面积的24.0%;属林农个人的有3.19万亩,占总面积的74.1%。1.3资源现状定南县油茶林主要分布于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区,垂直高度可至海拔500米以上,以岭北镇、鹅公镇、历市镇分布居多,其中岭北镇和鹅公镇油茶林面积最大,达1.15万亩和0.94万亩,占全县油茶林总面积的48.6%。目前,除2010年种植的高产油茶刚进入试果期外

3、,全县进入产果期的油茶主要为老油茶林的乡土品种,由于品种老化,经营管理粗放,平均单位面积产油量较低,大小年现象比较明显。从现有油茶林分布情况分析,全县油茶分布不匀,地块不集中,经营较分散,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较低。2.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2.1有利条件一是具有适宜的自然条件。定南地理位置为东经11446-11523,北纬2423-2505之间,地形属低山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高度450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年均气温为18.8,年均日照1777小时,年均降雨量1590.1mm,无霜期296天,具有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的特点,土壤大部分为酸性红

4、壤,土层深厚,肥力较高,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油茶生长。二是具有充裕的林地资源。据十二五规划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全县林地面积166.7万亩,其中宜林荒山荒地和无立木林地1.2万亩,需改造的低产低效乔木林地约30多万亩,加上全县每年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柑橘黄龙病转产果园,全县适宜栽植油茶(海拔在200500米)面积达36.8万亩。三是具有适宜种植的油茶优良品种。经国家、省级审(认)定油茶良种苗木主有: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的“赣州油”121号21个油茶无性系品种,还有国家林科院亚林中心“长林”和省林科院“赣无”等系列无性系品种,稳产期平均亩产茶油可达50公斤以上,这些优良品种为我县发展油茶产业

5、提供了充裕的优良种源保障。四是具有强力的扶持政策。当前,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油茶产业当特色产业和扶贫产业来抓,今年我县也出台了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并配套相关补助政策,推动油茶产业加快发展。五是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定南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村土地面积宽,农业人口多。截至2014年,全县总人口21.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48万人,占总人口的79.5%,其中乡村劳动力约9.2万人,可为油茶林基地建设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群众对油茶产业发展认可度高,在油茶的造林、抚育、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六是有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定南地处江西南部边陲,自古就是赣粤两省的咽喉要地、商贾

6、要道,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处于“泛珠三角3小时经济圈”核心地带,是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京九铁路、赣粤高速两条国家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赣深客专途经定南并设站,宁定高速及联络线开工建设,定南至宜章等3条国道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三南快线”建成通车,以及省级公路口岸作业区、商贸物流服务业基地等平台的加快建设,定南成为依托珠三角发展的“近水楼台”和赣粤物流大通道的物流中心节点。定南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不仅能够为落户我县的油茶加工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还能推动企业采取“公司+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全南、龙南、信丰、寻乌、安远、广东和平、连平、龙川等地发展油茶产业,迅速集聚周边地区油茶

7、产业资源。2.2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油茶的认识不足。油茶茶籽油及其副产品经济价值极高,为世人所公认。但不少人认为油茶是“低产、低效”树种,新造油茶周期长,见效慢,经济价值不高,没有看到高产油茶的巨大潜力,没有充分认识到油茶深加工、综合利用产品的巨大产业链和广阔市场空间。很多农户经营油茶,还停留在自用油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二是油茶经营管理粗放。现有油茶林大面积处于“人种天养”的自然生产状态,只取不予,吃祖宗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林农外出打工,油茶林荒芜严重,树龄老化,病虫害和火灾频繁发生,单位面积产量低,全县亩产茶油平均不足5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79公斤/亩)。三是科技

8、推广有待加强。在油茶生产整个过程中,尤其是种苗、栽培、经营管理中科技成果没有得到很好地推广应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难度大,大部分地方仍然采用常规造林方法来造油茶林,不少种植户基本不懂油茶林管理技术。还有一些种植户的油茶苗木来源没有经过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向供应,甚至把实生苗当作嫁接苗用于油茶造林。四是资金投入缺乏。油茶是经济林树,只有高投入才有高产出。油茶林新造、更新改造的前期一次性投入高,一般每亩投资在1500元以上。对于新造油茶林,到了第4年才开始结少量果实,8年进入盛果期后才能逐步收回投资。由于投资回收期长,一般农户和企业难以接受,也难以承受。各地财政虽然对油茶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资金

9、支持,但支持力度远远不够,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五是综合加工利用率低。当前,全县现有的油茶加工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一般食用油上,在高等级保健茶油炼制、化妆品茶油的开发、茶皂素的提取、茶壳的综合利用等技术工艺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对具有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且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产品单一,产业链延伸不够。3.发展前景和必要性3.1发展前景国家对食用油发展高度重视,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列为我国新时期食用油料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油茶、毛竹、花卉苗木等特色林业,支持油茶示范基地县建设”。省委、省政府印发

10、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和省林业厅关于大力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加快林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开展油茶示范基地县建设,实施高产油茶林栽培及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加大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科技帮扶的力度,为基层培训一批油茶栽培管理方面的实用技术人员;重点扶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开展茶油及其副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打造全国知名品牌;依托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充分利用科技支撑手段,建设12个集高产种植基地、育苗基地、科研基地、综合加工基地、生态旅游基地“五位一体”的高标准油茶科技示范园。在今年全国“两会”

11、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加大对赣南油茶等扶贫产业的支持力度,并指示有关部委做好调研。去年年底,按照国台办龚清概副主任要求,我县组成考察组到福建南平等实地学习考察,借鉴当地油茶产业发展经验。之后,我们派出干部先后到江西吉安等地开展广泛调研,并邀请省市专家召开座谈会研究论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国家、部委领导的关心厚爱,更加坚定了我县发展油茶产业的信心。各镇发展油茶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各油茶产区加大了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将油茶作为大产业来抓,油茶产业有望成为我市特色农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前景广阔。3.2市场分析与需求油茶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经济树种,主要产品为茶油,副产品

12、包括茶枯饼和茶籽壳。茶油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生态、保健食用油,也是肥皂、凡士林、机械润滑油、化妆品以及医药制剂的重要原料。副产品茶枯和茶壳中富含茶皂素、粗蛋白、粗脂肪、单宁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材料。油脂是人体不可少的营养物质,随着人口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的消费量也在逐年增长。全国食用油市场呈现:一是食用油消费量逐年提高,特别是优质木本油料消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国内需求旺盛;二是食用油料自给率低,进口依赖度大,油脂产业发展潜力大;三是随着贸易全球化以及国际市场对茶油特性的认识,茶油在国际市场十分热销,缺口量大。可见,国内外市场茶油需求量大,前景广阔。因此,大力发展油茶将是我

13、国未来食用油发展主要方向之一。此外,油茶的副产品茶枯饼、茶籽壳的综合利用价值也非常高。茶枯饼经深加工可生产茶皂素、抛光粉和饲料等。茶皂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用于建材、日用化工、医药和农药等方面。我国生产的茶皂素50%以上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前景非常好。茶枯还可加工成高档有机饲料,是鱼类养殖不可缺少的原料。近几年,茶枯饼、茶籽壳的市场需求急剧上升,部分东南亚国家每年都从中国直接进口大量的茶籽和茶枯来进行加工,提取皂素、制作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这些都促使茶枯、茶壳需求量大幅度的上升,油茶副产品同样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3.3发展的必要性一是缓解食用油进口压力,保障国家粮油安

14、全的需要。目前我国食用油进口依赖度高,植物油年自供缺口已逾1000万吨,自给率仅为40%左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存在巨大的安全挑战。发展油茶木本油料是增加国家食用油自给份额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伴随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为解决能源危机,各国都增加了能源作物。优质食用油供应食用,低标准食用油用于工业,成为未来各国解决能源问题的必然趋势。通过发展油茶种植,让百姓用上优质食用油,把低标准食用油脂转化为工业用油料,为解决能源短缺开辟出一条新路。二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定南县80%的国土是山区,发展山区经济,促进林农增收,是我县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所在。据

15、测算,每亩油茶的产值约为4.2亩油菜或1.4亩花生的产值,种植10亩优质高产油茶林,稳产期后每年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且油茶寿命长达百年,盛果期数十年,一次种植,几十年受益。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是活跃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振兴山区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三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需要。油茶是常绿阔叶树种,根系发达,枝繁叶茂;油茶适生范围广、适应性强,耐贫瘠、耐干旱,有较强的抗二氧化碳、氟和氯等有害气体的能力,基本无病虫害,不与粮、棉争地,丘陵、山地、沟边、路旁均能生长,因此油茶不仅能绿化荒山,恢复生态脆弱区植被

16、,而且能充分发挥土地的边际效应,美化环境,显著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油茶产业已列入赣南林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壮大山区经济,加快全县现代林业建设步伐。四是优化油品消费结构,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需要。目前,我国食用油消费主要是豆油、菜籽油等低档油品,高档保健食用油消费比例很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食用橄榄油已逐渐成为习惯,希腊等橄榄油生产和消费国人年均消费橄榄油达到20公斤。茶油是我国的特产高档保健食用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生产更多品质优良的茶油,满足国人对高档食用油的需求,有助于改善国民食用油消费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4.指导思想、依据、原

17、则4.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现代林业发展理念,突出“绿色油库”品牌优势,以“兴油富民”为宗旨,政策支持为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资源培育为基础,科技创新为先导,企业带动为突破,“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着力做大做强油茶产业,促进油茶生产向品种优良化、经营集约化、基地规模化、产品市场化转变,建立起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为基础的比较完备的油茶产业发展体系,使油茶产业成为维护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赣州绿色崛起的绿色生态产业。4.2规划依据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

18、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2007年;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2006年;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2012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2010年;江西省林业厅关于大力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加快林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2012年;油茶栽培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局,2006年;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油茶良种名录,国家林业局,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待业标准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试行)(ly5141-99);中国南方赣州生态屏障建设

19、与绿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赣州市林业局,2012年;定南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定南县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定办发20156号)其它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等。4.3规划原则坚持市场推动、政府引导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企业、大户和林农发展油茶产业,积极开发主副产品,做大油茶产品产量。同时,各级政府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油茶产业一定的支持,促进油茶产业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布局油茶重点县,重点乡(镇),统筹规划油茶基地建设与加工企业布局,坚持基地化带动,示范性引导,适度规模发展。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因地制宜

20、地推进新造高产油茶林,改造低产林,稳步发展油茶精深加工业。坚持企业带动、科技兴油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或合作社形式,带动广大林农种植油茶;依托龙头企业,实行基地化发展与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提高产业附加值,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推广应用油茶良种、新技术,改进加工工艺,强化规范管理,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油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坚持适地适树,四个不栽的原则。按照适地适树的要求,选择气候适宜、地势平缓、光照充足的开阔地段,建设油茶林基地。做到坡度大于25度的地方不栽、土层厚度小于60公分的地方不栽、天然阔叶树比重大的地

21、方不栽、海拔高度超过300米的地方不栽。坚持政策扶持、多方筹资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油茶产业发展财政补助制度,整合林业重点工程资金,实施项目带动,增加产业发展投入。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建立多元化的金融资本体系,鼓励个人、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跨行政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采取多种形式与企业联姻,参与油茶林基地建设。5.规划期限与发展目标5.1规划期限本规划期为10年(2016-2025年),其中:2016-2020年为高产油茶林基地建设期;同时建设高产优质油茶苗木培育基地;2021-2025年为油茶产品精炼加工基地建设期。5.2发展目标从2015年起,每年完成新造高产油茶林15000亩,新建高标准集中

22、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的油茶示范基地7个;完成低产油茶林改造5000亩,建立相对集中连片50亩以上的高标准低产油茶林改造示范基地3个;培训油茶产业管理人员及农户600人次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13万亩以上。力争在2020年前建成具有5000吨毛油提炼、1万吨茶壳和1万吨茶粕综合利用能力的加工体系。6.建设布局与建设方案6.1布局原则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立地条件好,有望培育高产油茶的区域;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遵循规模经营、相对集中连片,交通便利、便于管理的原则;对有种植、经营油茶习惯,当地群众积极性高、领导重视的乡镇优先列入项目区。6.2布局方案根据规划目标和布局原则,

23、本项目布局于全县7个镇(见附表2)。定南县油茶建设规模与主要布局乡(镇)情况表镇建设规模(万亩)主要分布村新造低改总计93历市镇1.80.72赤水村、黄沙村、太阳村、车步村、中圳村、上坑村、下庄村、井坑村、太公村、金鸡村、赤岭村、樟田村。老城镇1.50.66丁坊村、黄砂口村、老城村、中段村、下池村、坳头村、乐德村、河田村、水西村、上州村。岿美山镇1.380.42三亨村、羊陂村、板埠村、左拔村、溪尾村、丰背村、寨头村。天九镇1.320.36红阳村、黄塘村、陈坑村、太康村、天花村、宾江村、桃西村、樟联村、五户村、新坳村、油田村、横山村。龙塘镇1.20.48忠诚村、白驹村、洪洲村、桐坑村、龙塘村、长

24、富村、胜前村、湖江村、桥下村、柏木村。鹅公镇0.90.18高湖村、大枫村、早禾村、白沙村、水邦村、田心村、塘唇村、留坑村、木杨村、岸口村、乐田村、瑶田村。岭北镇0.90.18含湖村、玉石村、月子村、古隆村、中湖村、迳脑村、大汶村、长隆村、南丰村、含水村、大屋村。7.重点建设内容与规模7.1资源培育体系建设规划油茶林资源培育体系建设总面积为12.0万亩,其中:新造油茶林9.0万亩,现有低产油茶林更新改造3.0万亩。1、新造油茶林根据全省各县(市、区)林地资源现状以及产业发展布局,主要选择海拔300米以下,相对高度200米以下,坡度25以下,地势开阔,光照充足,土层厚度大于60厘米的宜林荒山荒地、

25、低效残次林和采伐、火烧迹地发展高产油茶林基地。规划期内,通过新造建设高产油茶林9.0万亩。2、低产林改造全县现有的3.3万亩油茶林,处于衰产期油茶面积为3.0万亩,为了提高现有油茶林生产能力,必须对低产油茶林实施更新或抚育改造。更新改造。现处于衰产期(过熟林)或稀疏残次的油茶林是更新改造的重点。对其中品种较好,株行距较均匀、长势旺盛、生产潜力尚可的林分,采用部分更新造林方式,增加良种比重;对于品种差、林相乱、病虫害严重的衰老林以及稀疏残次林,全部采用良种化、规范化更新造林即重造方式,迅速改造林分,提高产出水平。抚育改造。对现已进入结果期的油茶成林,由于株行距不均、林龄不一、品种差,加之疏于管理

26、,导致产出较低的林分,采取垦复、施肥、补植、高接换冠、调整密度等措施,促使林分在短时期内达到丰产稳产。3、示范林建设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和油茶示范县建设项目,在油茶产业重点发展区选择地方政府推动力度大,农民种植油茶积极性高,且油茶良种、新技术、管理等措施保障完备的部分县(区、市),给予政策、资金和科技等方面的支持,通过新造和低产林改造建立油茶高产示范基地,为全县油茶产业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创建模式,同时,大力推广应用油茶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新模式,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规划期内,全县第年重点建设7个高产栽培示范基地,面积7000亩,要求每镇示范林不少于1000亩。7.2良种

27、繁育体系建设为保障良种苗木生产能力,满足油茶新造和改造苗木需求,实现苗木就地或就近供应,根据油茶产业发展造林任务安排,依托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赣州市林科所、江西环境职业工程学院等为技术支撑,规划改扩建现有苗圃基地2个,建设面积为50亩;新建苗圃基地1个,建设面积50亩;同时,新增育苗塑料大棚3000平方米、炼苗荫棚(炼苗场)5000平方米。7.3产品加工贸易体系建设1、产品发展方向茶油:高等级保健精炼食用茶油,高级天然化妆品和医用产品生产。油茶副产品综合利用:茶皂素提取及系列产品开发,生物农药制造,刨光粉磨制、高蛋白饲料发酵生产等。2、加工企业建设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制定扶持龙头企

28、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油茶加工龙头企业,促进油茶产业链的延伸。从机制创新入手,鼓励和引导加工企业参与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推动“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全县以定南县黄金坳高山茶油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安投投资有限公司、江西客家农业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为龙头,依托当地资源,突出规模化、高档化、多样化等综合加工利用,创优投资环境,扶持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鼓励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工艺设备更新,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力争在2020年前建成具有5000吨毛油提炼、1万吨茶壳和1万吨茶粕综合利用能力的加工体系。7.4科技支撑体系建设7.

29、4.1油茶科研与技术推广基地为推进全县油茶推广技术服务工作,可依托省林科院、市林科所、市种苗站和江西环境学院,建立1个县级油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队),加大对农民、造林大户和企业的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工作力度,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和服务。7.4.2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园是连接科研成果与转化推广的技术桥梁,在油茶产业发展中必须加快科技示范园建设,发挥其试验、示范、辐射和带动功能,推广油茶新品种、丰产经营技术和新型加工工艺,让林农、造林大户和加工企业对油茶发展中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能够“看得见、学得着、用得上”。在科学规划布局的基础上,依托全县重点油茶种植企业,高标准建设1个

30、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种植基地面积不少于100亩,实现良种繁育、高产示范、科研培训、综合加工、生态旅游“五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7.4.3技术培训依托现有油茶科研和科技推广技术队伍,加强建设油茶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服务网络体系。主要通过全省科技人员开展对油茶良种苗木繁育、高产油茶林营造林以茶果采收、加工和副产品利用等方面的技术讲座,编发实用技术资料,现场技术指导,送技术下乡,实施科技成果对接。培训对象为基层主管林业、产业、营销的干部,主要技术骨干和农民专业户、个体户。规划期内,每年开展技术培训1200人次。7.5机构管理体系建设成立定南县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4个小组:文件起草小组、技术指

31、导组、宣传报道组、督导组。各组既分工又合作,协同配合开展工作。7.5.1文件起草小组主要起草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县领导和办公室领导的讲话、情况报告、工作总结等重要文件、综合性文稿,负责领导讲话的录音整理。全面了解掌握油茶产业发展的情况,围绕阶段性工作重点或带倾向性、普遍性问题进行调研,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和建议。7.5.2技术指导组主要了解掌握各镇、各单位的油茶种植进展情况,负责制定油茶培训计划,并负责培训计划的具体实施;为各镇油茶种植提供技术支持。7.5.3宣传报道组主要制定并落实油茶产业发展宣传计划;加强与各新闻单位的联系,协调各新闻单位播发和刊登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新闻,利用网

32、络等新兴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及时总结、宣传、推介先进典型,向省、市新闻媒体推介典型经验,编印油茶产业发展简报。7.5.4检查督导组主要了解掌握各镇油茶产业发展工作安排、工作进度,会同技术指导组开展油茶产业发展工作督查,并及时通报情况;对各镇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分析研究,并提出处理意见,督促整改落实。8.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8.1投资估算到2025年,全县油茶产业建设总投资54213万元,按工程类别来分:8.1.1油茶资源培育体系建设油茶林资源培育投资估算范围包括种苗、肥料、农药等农资费用和整地、栽植、嫁接、垦复、除草、整形修剪等人工费。按油茶林新造5000元/亩,油茶低产林

33、更新改造1100元/亩,示范基地建设增加投资3000元/亩投资指标估算:规划新造油茶林投资45000万元,油茶低产林改造投资3300万元,建设7个高产栽培示范基地5600万元。8.1.2油茶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依据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油茶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苗圃基地建设5000元/亩,塑料大棚50元/平方米,炼苗荫棚(炼苗场)80元/平方米投资指标估算:规划改扩建现有苗圃基地50万元,新建苗圃基地25万元,新增育苗塑料大棚15万元,炼苗荫棚(炼苗场)40万元。8.1.3产品加工贸易体系建设加工贸易体系通过政府引导,由企业自筹建设8.1.4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根据依托单位现有基础条件和新建、改扩建

34、油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队)50万元/个,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100万元/个,技术培训按300元/人次测算:建设油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队)50万元,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100万元,技术培训18万元。8.1.5机构管理体系建设管理机构4个组成单位,根据技术指导组、宣传报道组、督导组工作性质测算:油茶管理机构包干经费15万元/年。8.2资金筹措8.2.1请求中央扶持补助资金到2022年,全县规划申请中央补助油茶产业建设补助资金105980万元,按工程类别分:油茶产业基地建设100500万元,其中:新造油茶林55500万元,低产油茶林改造4500万元;油茶产品精炼加工基地建设4400万元,其中:新建加工基

35、地2160万元,改造扩建加工基地2240万元;油茶优质苗木基地建设1080万元。8.2.2自筹资金到2022年,全县油茶产业建设规划企业、大户、林农自筹资金167520万元,按工程类别分:油茶产业基地建设145500万元,其中:新造油茶林94500万元,低产油茶林改造5100万元;油茶产品精炼加工基地建设17600万元,其中:新建加工基地8640万元,改造扩建加工基地8960万元;油茶优质苗木基地建设4320万元。8.3效益分析8.3.1经济效益通过全面实施规划建设任务,全县油茶林分质量和产量将得到全面提高。新造油茶林,第5年可产茶油10公斤/亩,第6年产15公斤/亩,第7年可产25公斤/亩,

36、第8年起进入盛产期,可稳产茶油30公斤/亩。稳产期后,全县134万亩新造高产油茶林,每年可产茶油4万吨,产值40亿元(茶油销售价按每公斤100元计算)。低产油茶林改造后,第8年起每亩年产茶油15公斤,全县160万亩改造后的油茶林,每年产茶油2.4万吨,产值24亿元(茶油销售价按每公斤100元计算)。稳产后,全县年产油茶(毛油)6.4万吨,实现油茶产业年总产值200亿元。8.3.2生态效益油茶是常绿阔叶树,适应性强,能抵御冰雪等恶劣自然灾害,抗二氧化碳、氟和氯等有害气体的能力强,是很好的抗污染树种和防火树种。项目用地为现有油茶林地和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四旁地等,建设本项目可大面积绿化荒

37、山荒地,美化乡村环境,提高国土绿化率。同时,通过本项目建设,增加了灌木林面积,为适生于灌木林的动物提供了更多的憩息环境,且提高了灌木林在森林中的比例,对调节森林生态结构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8.3.3社会效益油茶不与粮争地,可以充分利用山地发展木本油料,且具有数倍于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因此因地制宜发展油茶产业,可以保护耕地,发挥土地的边际效应。建设油茶丰产林基地,提高茶油产量,有利于推进我国食用油料木本化进程和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发展油茶丰产林基地,有效开发荒山荒地,可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和脱贫致富。茶油是一种优质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建设油茶丰产林基地,推广食用茶油

38、对于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改善食物消费结构,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9.保障措施。9.1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成立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保护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帮助林农和加工企业解决油茶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理顺管理体制,搞好部门协作与配合,财政、发改、林业、农业、国土、农业开发、金融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共同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科学制定规划。各镇要根据当地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林地、气候等资源情况,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布局油茶生产基地

39、,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区域布局、建设重点以及目标任务等,并将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作为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破解“三农”问题、巩固“林改”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予以鼓励和支持。开展社会协作。林业主管部门要给予政策引导,支持林农、企业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油茶协会和合作组织,建立由从事油茶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等方面的专家能手组成油茶产业发展协作服务组织,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咨询、代销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项目,切实提高农民与企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适应能力。9.2政策保障出台优惠政策。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下发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导油茶

40、产业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设立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油茶产业发展。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及相关优惠政策,创造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按照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生产的要求和“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鼓励和支持油茶林向有经济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生产经营者流转,建立和完善油茶资源流转机制。推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的发展,引导企业参与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促进油茶生产、加工、市场的有机结合,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扶持龙头企业。各地应主动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在财政投入、贴息贷款等方面予以重点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