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以人为本_第1页
全面理解以人为本_第2页
全面理解以人为本_第3页
全面理解以人为本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面理解以人为本I对以人为本的理解中央提出以人为本之后,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关注。这是一种 历史进步。但在理论界和社会上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一些需要澄清的 认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有人认为,提出以人为本,是由于过 去过分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出现不少问题, 现在应从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走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有人说,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 提出以人为本有点为时 过早; 有人指出,以人为本具有人本主义的嫌疑; 有人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的同义语, 最好用以民为本代替以 人为本; 有人认为,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一切为了人,而不能再把人当作手段; 有人主张,以人为本就是关注弱势群体。这些看

2、法在不同程度上具有 简单化的倾向,需要进一步弄清。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 二者并不矛盾,而是互相 促进的关系。以人为本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而不是否定, 是 为了更好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以人为本的 基础和手段,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经济越发展,物质条件越充分, 就越能实现以人为本。在当今时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越来越成为生 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因而,以人为本也是实现经济更快更好 的发展需要确立的一种理念。马克思指出:“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 大基石的一一是社会个人的发展,” “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发达 的生产力。”提出以人为本,就意味着要通过大力开发人力资

3、源、加 强人力资本投资和注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方式,通过不断推进人的 全面发展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或者应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 创新能力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代替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物质资 源为特征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人越是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 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同时,我们不能以经济条件落后为借口来弱化以人为本, 认为提 出以人为本有点为时过早。因为以人为本又是一种精神、一种作风、 一种态度、一种要求,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 亲民作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关系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有根本的区别:一是对人的不同理解。人本

4、主义主要从人和动物相区别的类的意 义上来理解人,更多看到的是人的类存在和类价值, 相对多的是强调 人的共同性、普遍性而忽视人的社会差异和个性差异。 而以人为本是 从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同社会群体的人的之间的区别、 个人和个人的 区别三种意义上来理解人,既看到人的类存在和类价值,也看到人的 社会存在和社会价值,还看到人的个性存在和个性价值,尤其是把人 看作是现实的人或社会的人,特别强调并关注人的社会差异和个性差 异; 二是理论基础不同。人本主义以唯心史观为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则以 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它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原则在 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具体要求和实现形态, 是唯物史观

5、的一种 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的关系 在党的执政活动过程中,在党与人 民群众的关系中,在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本质上就是以 民为本。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但也不能把以人为本仅仅理解 为就是以民为本,或用以民为本代替以人为本。提出以人为本,具有 与以民为本不同的特殊内涵:第一,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仅包括 人民,而且还包括人民以外的如下一些意义上的人: 类存在意义上的 人; 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 具有独立人格与个性的个人。“人”比“人民”的外延更宽泛,更具 有包容性。第二,以人为本包含着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它意味着对任 何个人的合法权利都应给予合理的尊重;也意味着对人的活动所面临

6、的对象, 都应注入人性化的理念。以人为 本比以民为本的内涵更丰富。第三,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对现实社会 中一切违背人性发展的合理要求的不尊重人的现象进行反思和超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更具有超越精神。第四, 以人为本,要求关注人们之间作为人的共同性和个性的差异性,要求统筹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求整合不同社会阶层的 合理要求,要求实现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的共同发 展。因而,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更能调动一切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凝聚一切积极力量。在这里,以人为本主要就是以人民为本,因此, 任何个人不能借口以人为本来谋取个人私利; 同时也不能借以民为本来否

7、定个人的价值。为了人和依靠人的关系 以人为本,既强调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 目的,同时又不否认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手段, 历史就是依靠人并且 为了人的人类创造活动过程。因此,以人为本就是既要使我们的发展 为了人,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又要使我们的发展依靠人,使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首先创 造社会发展成果,强调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要通过发挥其能力而为社会多做贡献。由此,我们既要反对见物不见 人,也要反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关系 这里的强势群体,主要指靠能力、 业绩而在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精英群体。以人为本蕴涵着社会公正原则,它既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基本需求和独立人格的 尊重,因而,它要求公正合理地解决社会上存在的弱势群体和强势群 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和贫富分化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努力降低弱势群体 发展的脆弱性,增强他们的发展能力,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机会; 以人为本,又要求尊重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