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计算》教学反思_第1页
《圆的周长计算》教学反思_第2页
《圆的周长计算》教学反思_第3页
《圆的周长计算》教学反思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圆的周长计算教学反思案例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同桌间利用圆形物体互相指一指)师:对呀,圆是一个曲线图形。你们有办法测量它的周长吗?生1:“滚动”把实物圆(如硬币)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所经过的长度即为这个圆的周长。生2:“缠绕”用棉线绕圆一周并打开,然后将棉线拉直,测量出它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生3:我同意刚才两人的观点。我还有一个建议:将一个圆纸片对折后再滚一滚或是用棉线绕一绕,把测量得出的数据再乘2就行了。这样测量比较快。生4:“剪圆”沿着这个圆的边缘剪下一圈,越细越好,可以将这一圈近似地看成是一条线段,然后测出纸条的长度,即为圆的周长。(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测量圆的周长,并

2、进行演示。)师:看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把圆的周长曲线段转化成直的线段。(板书:曲转化直)点评: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及时带领学生进行过程整理。因为学生的体验一方面来自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另一方面是对经历过程所带来的情绪回味。师:在显示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大小不同的圆,如果每次测量圆周长都用大家提出的这些方法,你觉得怎样?有什么好主意吗?生:我觉得可以像其他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那样,研究出圆周长的计算的一般方法,这样就好办了。点评:在矛盾冲突中,使学生感到“滚动”、“缠绕”等方法测量圆周长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根本做不到。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究欲望,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师:你

3、们认为圆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生:我认为圆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直径越大的圆,它的周长也越长。师:对呀,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出示图)猜猜看:圆周长会是直径的几倍呢?图示:生1:在这幅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直径相等,而圆正好套在正方形内,所以,我认为圆的周长小于直径的4倍。生2:我还可以观察得出:因为圆周长的一半是打援直径的,所以我认为圆周长大于直径的2倍。师:你们很会观察,很会思考。大家都已经注意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那究竟是几倍呢?咱们还得作进一步的研究。点评:教师精心选择学习材料,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进行有效的猜想,认识到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4、,为研究方向作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师:你们觉得在研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时,要做好哪些工作?注意哪些事项?生1:咱们可以通过“滚动”或“缠绕”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生2:我有补充,除了测量,还得计算圆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并作好相关记录。生3:我觉得在测量过程中还得注意减少误差。如:缠绕时要紧靠圆的边缘,并把线拉直;滚动时不能让圆在直尺上打滑。师:这就需要咱们合作,齐心协力完成这一探究工作。(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个圆:直径分别为2厘米、4厘米、5厘米合作探索圆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记录数据。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圆周长C(厘米)直径d(厘米)圆周长直径展示几组的实验数据:师:看了几组同学的

5、实验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1:几组的测量结果不大一样,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而且我们测量的结果与这个差不多。生2:我还发现不管大圆还是小圆,它们的周长总是它自身直径的3倍多一些。生3:我猜想这圆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会是一个相同的数。生4:我也同意这样的看法。我还知道这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才使得结果不大一样。师:如果我们再拿一个圆进行实验,结果会怎样?(板书: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介绍圆周率;归纳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点评:在正确的探究方向的指引下,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有效的,也是积极主动的。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成功经历了圆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充分实现了“过程性”目标。反

6、思教学的最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表现出来,传递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成长”,实现新知识的“再创造”,从而主动促进新的知识经验的构建。(1)精心选择学习材料:正方形中内切一个圆,既帮助学生强化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间的关系,为学生发挥自身主动性研究圆周长作好了学习方法上的准备,同时也为合理猜想圆周长是直径的24倍提供了依据。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其思维运动量是很大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智力水平。(2)在为学生创设了非常想了解圆的周长的学习氛围后,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想出了缠绕、滚动等方法可测量圆的周长。几种方法看似解决了问题,此时教师提出“若每次测量都采用这样的方法,你觉得怎样?”,这样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一个新的思维_寻找圆周长计算的一般方法。在次基础上,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直到归纳出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既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又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有效地确立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促进学生知识经验不断“成长”。综观本节课,教师从发展学生智能的角度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断设置合理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猜想,合作探索,反思归纳。从而充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