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多媒体通信技术复习考试大纲重点资料全_第1页
南邮多媒体通信技术复习考试大纲重点资料全_第2页
南邮多媒体通信技术复习考试大纲重点资料全_第3页
南邮多媒体通信技术复习考试大纲重点资料全_第4页
南邮多媒体通信技术复习考试大纲重点资料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1、超文本可以看作是三个要素的组合: 节点、链和网络 2、多媒体通信的三个主要特征:集成性、交互性和同步性 集成性 ,用于区分多媒体通信系统和 单媒体 通信系统 交互性,用于区分多媒体通信系统和 非多媒体 通信系统 同步性,用于区分多媒体通信系统和 多种媒体 通信系统 3、多媒体通信的标准化组织: ITU-T(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 )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 (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联合成立 JTC1 (联合技术委员会1)共同研究多媒体的标准化问题。 4、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通信的网 络技术、多媒体通信终端技术、多媒体通信的信息传输技术和多 媒

2、体数据库技术。共五个 第二章 1 、数据压缩的两个基本过程: 2、冗余如何定义:指信息存在的各种性质的多余度 冗余的种类 : 空间冗余、时间冗余、统计冗余、信息熵冗余(编 码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视觉冗余、听觉冗余、其他冗余 3、数据压缩评判指标:压缩比、图像质量、压缩解压速度、硬件和 软件 4、压缩的种类及具体算法:无损压缩(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 据完全相同):Huffman编码,算术编码,行程编码、香农编码等。 有损压缩(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有所不同,但不影响人 对原始资料表达的信息造成误解) :混合编码的 JPEG、MPE、GH.261、 H.263标准,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的

3、 K-L、DCT等(书P72) Huffman编码步骤:将特征按出现的概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 将最小的两个概率相加,形成一个新的概率集合,再重复至 只有两个概率从最后一步反向开始分配码字。 计算编码效率(书P76或看作业) K-L 变换(最佳变换) 特点及为什么不能实际应用: K-L 变换后的 各系数相关性小,能量集中,舍弃低值系数所造成的误差最小, 但它存在着计算复杂、速度慢等缺点,因此一般只将他作为理论 上的比较标准。 第三章 1、MPE係列对音频有什么样的编码方式: MPEG-1 MPEGH、MPEGW、MPEGW、MPEG-21 第四章 1、JPEG(静止图像压缩标准)计算(书 P104

4、或作业)量化、行程 2、JPEG特征 1) 压缩比高,图像质量保真程度好; 2) 算法能适应不同的数字图像参数、大小、图像容、彩色空间、统 计特性等,但不包括二值图像; 3) 用户可以对压缩比、质量效果进行选择; 4) 应该满足硬软件实现的计算需求; 5) 支持多种操作方式 。 3、MPEG-I怎样把视频变成8*8矩阵即视频码流分层(书 P120) 大到小:图像序列、图像组、图像、片、宏块、块 小到大反过来 4、MPEG-IV面向对象的编码方法及特征 特征: 1) AV对象的编码是MPEG-IV的核心编码技术; 2) MPEG-IV用运动补偿消除时域冗余,用 DTQ肖除空域冗余; 3) 为支持

5、基于对象编码,MPEG-IV还采用形状编码和之相关的形状 自适应DCT(SA-DCT技术以支持任意形状视频对象编码。 5、图像压缩过程中数字化时如何进行(离散化处理与二维数据压缩 不同) 取样:图像在空间上的离散化 点阵取样 正交系数取样 量化:对取样点灰度级值的离散化过程 均匀量化 非均匀量化 数据压缩压缩方法: 无损压缩 有损压缩 第五章 1、流媒体定义 流媒体是指在网络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 2、流式传输有哪两种不同方式。有何特性。 顺序流式传输:顺序下载,传输高质量的短片等; 实时流式传输:需要专用的流媒体服务器与传输协议 3、流式传输基本通信原理(P144 图) 第六章

6、1、吞吐量定义及如何得到 吞吐量是指网络的有效比特率或者有效带宽 如何得到:传输网络物理链路的比特率减去各种额外开销 2、延时抖动及如何度量(课件) 网络传输延时的变化称为网络的延时抖动, 度量的方法一般为在一段时间最长和最短的传输延时之差来表示 3、三网融合定义及具体含义(补充) 电信网络(PSTN DDN B ISDN、计算机网络(LAN WAN FDD) 和电视传播网络(CATV HFC合并在一起,构成可以提供原来三个 网的各种业务的新网络。 三网融合的含义 1) 网络之间在物理层上是互通的 2) 用户只与一个物理网络相联,同时可以享用其他网络的资源,或 者与其他网络上的用户通信 3)

7、各个网络的业务可以相互独立,可以像以往那样独立发展自己的 新业务 4) 网络之间的协议是可以兼容或者可以进行转换的 4、服务质量,多媒体数据通信时由何机制保障,机制具体如何运作 连接接纳机制 在通信开始时,通常是用户向网络提交QoS参数,网络资源若不能满 足要求,则不接纳这个新的呼叫。 5、电路交换网络有何特征 1) 在整个会话过程中独享固定的比特率 2) 传输延时由传播延时和所经过的中间设备的延时之和决定 3) 仅存在物理延时抖动 4) 不支持多播 第七章 1、接入网组成(三接口、 /五大功能名字 接入网(AN Access Network),也称为用户接入网,是由业务节 点接口(SNI)和

8、相关用户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组成的, 经维护管理接口( 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五大功能:传送功能、核心功能、用户端口功能、业务端口功能、系 统管理功能 2、三个接口分别处理具体什么业务(用户端口业务较多,Q3较少, 是什么?) 用户网络接口 UNI:位于接入网的用户侧,应支持各种业务的接入, 对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的接入方法,对应不同的接口类型。 业务节点接口 SNI:位于接入网的业务侧,对不同的用户业务,要提 供相对应的业务节点接口,使其能与交换机相连。 维护管理接口 Q3是电信管理网(TMN与电信网各部分相连的标准 接口,接入网通过Q3与TMN相连,实施TMM寸接入网的

9、管理与协调, 从而提供用户所需的接入类型及承载能力。 第八章 1、多媒体通信终端定义、组成(抽象成软件和硬件) 、哪些关键技术 支持、使用那些具体标准( H.300 系列、 H.320 与 H.323 比较) 多媒体通信终端是处理多种多媒体信息并将它们同步地显现出来, 具 有交互功能的通信终端, 是集计算机终端技术、 声像技术和通信技术 于一体的高技术产物,是整个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多媒体终端是由搜索、编解码、同步、准备和执行等五个部分组成以 及三种协议组成。 多媒体通信终端的关键技术: 1)开放系统模式 2)人一机和通信的接口技术 3)多媒体终端的软、硬件集成技术 4)多媒体信

10、源编码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5)多媒体终端应用技术 通信终端 H.320 H.323 网络 面向 无连接 终端编解码 技术 H.261、G.711、G.722、 G.728 等 同H.320相似,但是加了更 多的标准,具有更灵活的网 络适应能力 组网结构 星形结构为主 总线形结构 业务发展 仅能在传输网络平台上 开展标准的电视会议应 用 可以开发出许多与底层网络 传输无关的多媒体应用 性能价格比 低 高 数据功能 传送大数据量文件时, 会出现图像质量下降和 图像短时暂停现象 数据信道不需要复用,因此 有很大的优越性和灵活性 多点广播 需要借助MCU实现交互 式准广播功能,不是广 播频道 在网上能

11、轻松实现多媒体广 播业务 发展方向 逐渐退出 以后的发展方向 第九章 1、多媒体同步定义、类型 多媒体同步就是保持和维护各个媒体对象之间和各个媒体对象部存 在的时态关系,组织多种媒体序列以实现某种特定的表现任务。 类型:上层同步(用户级同步)、中层同步(媒体之间的同步)、底层 同步(媒体部同步) 2、 同步规是什么、同步控制、同步容限(包含具体哪三种偏差)、书 P262 同步规描述了媒体对象之间和各媒体对象部存在的时态关系, 确定了 多媒体的时态说明,是多媒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步控制机制 是开发各种同步控制策略以及同步控制协议, 解决由于 网络延迟、抖动、进程调度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负

12、面影响,实现 多媒体同步规描述的多媒体时态说明。 同步容限包括了用户对偏差许可围的定义,同步机制则需要依据同步 容限,保证在恢复后的时域场景中,事件的偏差在其许可围 事件偏差包括:1事件间偏差2对象偏差3对象间偏差 3、同步模型什么样?每层具体作用(处理对象、主要任务) 多媒体层次同步模型 描述(规范)层 对象以 流层 媒体层 多媒体应用 为实现同步所做的规划通常称为调度 媒体层 处理对象是来自连续码流的LDU向上提供与设备无关的操作。 主要任务:1.申请必要的资源和系统服务;2.访问各类设备的 接口函数,获取或提交一个完整的 LDU 流层 处理对象是连续码流或码流组 主要任务: 完成流同步和流间同步两项任务。 根据同步容限决定LDU的大小以及对各LDU的处理方案。 对象层 处理对象是不同类型的媒体对象 主要任务:对不同类型的媒体对象进行统一处理, 实现连续媒体对象和非连续媒体对象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