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分析实例_第1页
红外分析实例_第2页
红外分析实例_第3页
红外分析实例_第4页
红外分析实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库 w胪Q 岂利丙汕 saJeEwfyJ5h 28 T i 悸H2O;3黑 h 1 6C 4IJ0I ,阪I jiiw Ji.li zijAj lan uiiii Stu 波费伽T -mooXL jsjj s炖鸠口 m 馳赴Um 4UJU ASSI JUq 2ATI iOJU Ijvi KW *l 11*1 2.J不同神爭利敞外;需国 本文测试了五种不同产地的沥青的红外光谱,其图谱如上图。为了解析图谱 和推导结构的方便,习惯上把红外光谱按照波数范围分为四大峰区(也有分为五 大峰区的)每个峰区对应某些特征振动吸收。 第一峰区(3700-2500cm-1)为X-H 的伸缩振动,第二峰区(25

2、00-1900cm-1 )为三键和累积双键的伸缩振动,第三 峰区(1900-1500cn11)为双键的伸缩振动及 H-0,H-N的弯曲振动。除氢外的 单键(Y-X)伸缩振动及各类弯曲振动位于第四峰区(1500-600cm-1 )又称指纹 区。 从图2-2可以看出,对不同种类沥青试样测试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对比,在 沥青红外谱图中普遍存在有10个较为明显的吸收谱带,对应的波数分别为 2924cmi12853cm-1、1600cm-1、1461cm-1、1377cm-1、1031cm-1、868cm-1、812cm-1、 747cm-1和722cm-1,其中指纹区小于1000cm-1的谱带未在上图

3、2-2标出。壳牌 -70和双龙-70除了以上10个吸收谱带外,在波数为1686cm1、1671cm-1处分 别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吸收谱带。 对沥青红外光谱图中的吸收谱带分别进行解析,结果见表2-2。由表可知, 沥青在化学组分的构成上主要为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以及杂原子衍生 物。壳牌-70中出现了明显的C=O吸收谱带,双龙-70沥青中出现了伯酰胺羰 基C=O的伸缩振动吸收谱带,表明沥青在制备过程中即发生了氧化反应。但是 由于沥青样品的不同、被氧化的官能团不同,导致红外中的峰值有所区别。 峰位Win】) 谱昨卩1屈 2924 亚的比对称伸缩掘动 285? IkT中C-H的对fS;伸缩振动 27

4、29 酵甚的伸缩康动 0 1686 Ar- C-P.中的C=O(t缩振动 1671 怕楡胺械伸缩振动 1600 非对欷取代茱坏的呼吸振动 1461 亚甲At;CTj)的剪式掘动 1577 甲堆fCH的伞式振动 1031 亚矶堆(S=0)的伸缩振动 S6S 茶环的伸縮撮动 S12 才环的伸缩振动 747 芳香族支链的弯間掘动 722 亚甲娱链段(CHP n(n4)的协同振創 通过对不同沥青红外光谱的红外峰值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沥青所含有的官 能团结构相似,但是其组成和含量的不导致不同种类的沥青在物理性能上区别很 大,其中壳牌-70和双龙-70易于被氧化,在短期加热的制备过程中就出现了 C=O的官

5、能团,但是对于沥青具体的结构的区分通过简单的外图谱的峰值很难 进行细分。进一步对沥青各个官能团的含量进行比较, 但是在测试时由于红外光 谱受浓度影响较大,测试只能达到半定量,谱线峰面积的绝对含量比较意义不大, 需要通过计算相对含量来对官能团的峰面积进行定量的分析。 基质沥青的红外光谱图如图7.1所示。 00- 30- 图7.1 AS90基质沥青红外光谱图 7 &0- LJ 3 70- 60- 冃 42000躬bo2000iSbfl umber ckl 500 由图7.1可知,基质沥青在28003000cm1左右沥青的红外光谱出现很强的 吸收峰。饱和烃及其衍生物的 C-H和-CH2-的伸缩振动小

6、于3000cm-1,3000cm-1 是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相区别的分界线,其中以-CH2-的吸收最强。从图中2919cm-1 和2851cm-1的吸收峰可判断沥青中含有饱和烃,1597cm-1的吸收峰一部分是由 共轭双键N=N(苯环骨架振动)引起的,另一部分是由C=O的吸收引起的,由此 可判定芳香族化合物的存在。1456cm1、1374cm-1的吸收峰是由C-H面内弯曲振 动峰引起的,它们为沥青中-CH3-烷烃基团弯曲振动吸收峰。807cm-1 (三个相邻 氢原子)、723cm1 (芳烃五个相邻氢原子)的吸收峰是由=C-H面外弯曲振动峰 引起的,807cm-1的吸收峰说明沥青中含有三取代烯、 或

7、者三个相邻氢原子基团, 723cm-1的吸收峰说明沥青中含有芳烃基团,根据光谱图分析可知,基质沥青主 要是由饱和烃、芳香族化合物以及杂原子衍生物等构成。 橡胶沥青的红外光谱如图7.2所示。 Wiv&niiaber cd 1 图7.2 AS90橡胶沥青红外光谱图 从图7.2可以看出,橡胶沥青和基质沥青的红外光谱图形上来看,基质沥青 比橡胶沥青少了一个946cm-1的吸收峰,但是却比橡胶沥青多了一个1096 cm-1 的吸收峰。红外光谱的1300cm-1650cm-1的低频区称为指纹区。所以这两个 峰均是指纹区的吸收峰。 1096 cm-1的吸收峰是一个强度变化的吸收峰, 振动类型为伸缩振动型,归

8、属 R-O-R,官能团为脂肪醚。 946 cm-1 的吸收峰在 976-960 cm-1 和 915-905 cm-1 之间,976-960 cm-1 的吸收 峰属于较强的吸收峰,915-905 cm-1同样也属于较强的吸收峰,所以 946 cm-1应 疋 个强的吸收峰,振动类型是 =C-H面外弯曲振动类型。 载玻片红外光谱全反射方法,对于基质沥青和橡胶沥青的图谱基本相同, 这 说明橡胶沥青中,废旧橡胶粉和沥青主要发生的是物理共混反应,因为载玻片全 反射法主要是通过照射物质表面, 通过表面的物质吸收一部分光谱,再把光线反 射回去,然后绘出红外光谱图,如果主要发生的是化学共混反应的话,那么必然

9、产生了大量的新官能团,反映到图谱上必然出现大量的新吸收峰。然而在徐江萍、 鲍燕妮采用溴化钾涂片法,得到的硅改沥青红外图谱基本上是基质沥青和硅藻土 两者红外图谱的叠加图谱,而没有出现新的官能团,所以断定硅改沥青属于物理 共混反应。这是因为溴化钾涂片法主要是通过光线透射溴化钾压片来得到其中物 质的红外吸收图谱的,所以这种方法得到的图谱肯定是溴化钾压片上所有物质红 所以 外吸收的图谱。而载玻片法主要是通过反射载玻片表面物质而得到的图谱, 946cm-1 它得到的基质沥青的图谱和橡胶沥青的图谱基本是相同的。所以说明了橡胶沥青 中所发生的反应主要以物理共混反应为主,同时存在微弱的化学反应。 和1096

10、cm-1这两个吸收峰或许就是基质沥青和橡胶沥青的不同之处,这就是橡 胶沥青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和消失的官能团。 BRA红外光谱 - - 9- rr 風334 KftA JH村料癫K Wk# BRA Js r rj Imn rjlw.s- JI. J J -p 丿匚-1 R.s ID* s uo 1300 II? 2rr i-m 3 J= *s sl -uz M fl 1- 逅 p tr I- & ? nrL-L-T-T CLlJ4- s.f 1 bob 4DOg Ttm MtP- !; a f47 W%BRA改性诵靑 3.15-3.18。 对以上四张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见表 BRA

11、#材料ft虹势光谱分析结果 殴枚峰位Xcin) 与製收峰对应的特征基团 3417,55 无坤合游离-0H博缩振动 2927.06 徳和桂C出上CH不对称伸细振动 28和91 ft和g-CHz上CH对称忡SM动 2517.04 痼机动 17908 fflS基C=O伸缗振动 1431.20 GH弯曲变形振动 J 026.55 0用0伸振动 67.91 无机酸盐礙根CO产中裁墓C-H弹箔S韵 692.58 取代芳环上的不ft和OH WOH)面外言曲提动 41235 t强) 二氧化硅中宙-O弩曲抿动 表孟W SKA宛青ft外光分析a果 吸收耶检置3小 与吸收峰对应的特征基团 3412.OS 无舍谢离O

12、H 堀振动 2927J? 上C-H不对称伸缩S动 28M.4S fi和上C-H对称伸编撮动 Z516,SZ 有机胺老睦的盐-NHj*伸iff娠动 17WX7 KFf摄基C-0忡堀撮动 1430 21 C-H弯1曲变形S动 1021.20 6$卜O带躺振动 865,71 无机flW根co尹中基C-H W跟动 721,41 戰ft芳环上的不和C-K C-C-H)面外弯曲动 475.74 硅酸钙中5(-0 fi对WI申縮S动 表X17樂普克红外光井析蜡果 吸收嵯憧KlcmJ 与吸收蜂对应的特征基团 J439.SS 无缔合舞离-OH伸缩掘动 293J.69 和煙-CH工上C-H不对称伸缩掘动 1601

13、.50 芳环中c=双a悴豁振动 1447.36 C-Hlflj变形掘动C亚甲呈变形及甲基中不对称变形) 吸收岬程賈(泗) 弓吸牧眸时应的特征莘团 1364,66 OH函胞变臨掘超)(甲星屮对nzjteffn 740J3 取比芳坏上的不地和Ort C-C-H)面外穷曲S动 411.21(謝) 二氧毗確中H弯曲振动 表31# 20%BRA a性红外光请分折结果 呎 uft 峰 与吸收耳对应的特征S团 3427J2 无缔合滸旖OFI忡缩振动 蛆和烽5卜下剂称伸贈振动 1599.6 芳环中C=C取證忡编振动 1444.91 C-HJ5曲变形抿却f 亚甲墓变形及甲垄中不引祢变形 I04SJ95 O-&J

14、-O伸堀撮动 8&2x63 无机援酸盐hS醴根uoF中饗塞C-H粋缩振动 740.66 和 OH OOH)面外弯曲振动 465.54 (弱 硅酸钙中反对祢忡端扼魏 表 3.15-3.18可知: 1) BRA原材料颗粒分子主要由不饱和碳链及叛基、胺基以及碳酸盐、硅酸 盐和氧化硅构成,BRA纯沥青分子主要由不饱和碳链及羧基、胺基等组成,泰 BRA接入基 普克A-70#基质沥青分子主要由饱和及不饱和碳链构成,20%BRA改性沥青分子 主要由饱碳链、不饱和碳链、羧基和胺基构成。由构成成分可知, 质沥青中后,主要成分为一个混溶叠加的物理过程,官能团并没有发生变化。 2)在3种沥青中,对比-0H键吸收峰面

15、积,BRA纯沥青是基质沥青的6.4 倍,并且在BRA纯沥青光谱图中1430.21cm-1处出现新的C-H基团强吸收峰, 峰面积亦为基质沥青中 C-H (甲基和亚甲基)吸收峰的 30.3倍,改性沥青介于 之间。而-0H键和C-H键键能均大于其他键,说明BRA稳定性高于基质沥青, 用BRA作改性剂能提高基质沥青的稳定性。 3)在20%BRA改性沥青光谱图中1045.95cm-1处,出现O-Si-0伸缩振动, 862.62cm-1处出现碳酸盐羧基C-H伸缩振动,基质沥青中没有,而在BRA纯沥 青光谱图中1021.20cm-1、865.71cm-1处也有0-Si-0和碳酸盐餓基C-H伸缩振动, 可断定

16、此官能团由BRA纯沥青中存在与沥青分子结合的微量碳酸盐和二氧化硅 带入。从分子层面分析,说明0-Si-0、碳酸盐叛基C-H与沥青分子交联在一起, 使沥青的分子排列结构发生改变,增强了沥青的内聚力。 4)BRA原材料颗粒与BRA纯沥青官能团没有很大差异,BRA原材料颗粒 多了矿物质的吸收峰,而 BRA纯沥青中没有。 4-( 00350(1300(1 2()01(1001?(101(X)() 3DO Wtivenuiwhcixctn) 图3中温煤沥青(UJ和其族组分的FTJR谱图 图3.1表示为中温煤沥青(C-1)和其族组分的FT-IR谱图。根据吸收峰的波 长分析其官能团的归属,对中温煤沥青(C-

17、1)和其族组分的FT-IR谱图进行比 较分析。从图3.1可以看出,在3050cm1处有芳香烃分子的C H伸缩振动峰; 在2920cm-1和2860cm-1有脂肪族的甲基(-CH3)和亚甲基(-CH2-)的CH伸 缩振动峰;在1600cm-1和1450cm-1附近有芳香族分子的C=C伸缩振动峰;在 1400cm-1附近有甲基(-CH3)和亚甲基(-CH2)的CH面弯曲振动峰;在875cm-1 对应为多取代芳烃CH面外弯曲振动,810cm-1为芳烃分子双取代或取代 CH面 外弯曲振动;745cm-1为芳烃单取代CH面外弯曲振动;这说明煤沥青和其族组 分的化学结构组成多为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

18、 在1900cm-12000cm-1处为累积共轭双键的振动峰,TS组分和P树脂在此 处都有明显的振动峰,这说明TS组分和P树脂中含有累计共轭双烯结构,TI组 分和QI组分中没有这个结构。对比煤沥青的 TS组分、P树脂和QI组分在相同 波数处振动峰的强度发现,在 3050cm-1、2920cm-1、2860cm-1、1400cm-1 和 745cm-1 的振动峰的振动强度为ItsI B树脂IctpIt iI QI,这说明TS组分和p树脂中的芳烃 分子上含有脂肪族侧链和侧基以及含有脂肪族化合物,且TS组分芳烃分子的脂 肪族侧链和侧基比p树脂的更发达,脂肪化合物含量更多。QI组分在2920cm-1、

19、 2860cm-1和1400cm-1处的特征吸收峰几乎消失,这说明 QI组分中几乎不含脂肪 族化合物,多为高度缩聚的取代苯环化合物,稠环芳烃的缩合程度较高。 BRA改性 fj川和 4皿山 (Ch hi ( II 049 :II 图5 BRA和 红外光谱图 BRA改性沥青的红外光谱图。从图 5 图5是克拉玛依70#沥青、 中各峰位可看出,BRA改性沥青比克拉玛依70#沥青增加了 2 512. 54、1 800. 10 cm-1和1 029. 06 cm1处的吸收峰,但由BRA的红外光谱图可发现,其在 2 512. 84、1 799. 02cm1和1 026. 89 cm1也出现了类似的吸收峰,由

20、此可推出BRA改 性沥青中新增加的吸收峰为掺加 BRA时带入的。另外,BRA改性沥青在1 453. 70 cm-1处峰的宽度及强度均有明显增大, 出现C-H面内弯曲振动吸收峰,同时 这是由于基质沥青在 1 454. 35 cm-1处 BRA中无机碳酸盐的碳酸根COf中羰基 两者相互叠加便导致该处峰的宽度及强 C =0)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也出现在该区, 度都有增大趋势。综合以上分析可知BRA改性沥青中没有产生新的吸收峰,且 峰位也没有出现大的位移。由此可见,当BRA掺入到基质沥青进行改性后,并 未产生新的官能团,即BRA与基质沥青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布敦岩沥青的加入 只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混溶过程。 S

21、BS改性沥青 堡+Jrw 二R豊 忑-窗严 芒赳規口 liliO Q33 - 爲巨一 Er? * 暑 -5益 FE is - 2 5002 帥 C 就迪hm= 图In然老化九和未老化百R5改性浙冑的红外图谱 ICMW I 500 ICOO 500 4 000 1 和)002 5001 2 RJKJT老化3 h、5 h相未老化SbS改性汹青的红外图错 検f爭耳潜 4(WU 耳学- EV刑装- 耳畫- 一0%三 # 00-? r* 至尸 L2S 2 5001 OOO 图3 RTorr电化I h和扈化I h岸再牛sns改件沥肯的红外图谐 J SOO 3 two SOU 1000 sou H3 30

22、IU i) L= 4 000 1500 胃.09 - 一*s 臣 奩ST 2 5ms2(Wf cm KToi- r老化弓II卬瞿化斗h肃冉生气驭改杜冊背的刃外图谱 114 工二rs .目唆 7341-21 吊?- dim 一=七 Aires- 很多,2 924 cm-1处的一CH2反对称伸缩吸收变化不大,但是 2 955 cm-1处的 肩峰的吸收明显变强了,由此可以推断 一CH3反对称伸缩吸收峰的吸收变强了, 2 853 cm,处的一CH2 对称伸缩吸收峰和2 870 cm-1处的一CH3对称伸缩肩峰也 有吸收增强的现象,说明在老化的过程中 一CH2 和一CH3基团都有不同程度的 增加,经分析

23、应该是在老化的过程中有些高分子长链化合物发生了断链分解,双 键或者三键断裂生成了饱和 一CH3基团,而有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由于脱氢缩合生 成了长链化合物,或者双键三键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了一 CH2 基团,从而引起这 两种基团的浓度上升,吸收加强.表明SBS改性沥青在老化过程中,沥青发生 了诸多化学反应,其中以氧化反应为主.沥青中的硫和部分碳被氧化成 一S = O和一C = O 基团,生成了亚砜、酮类和羧酸.并且同一图谱中一CH2 和 CH3的相对含量,可以根据1 455 cm-1与1 376 cm1的峰强度进行估算.由图 可见老化沥青的一CH2含量显著增高,说明在老化过程中很多短链碳氢化合物 发生

24、了加成、聚合反应后,生成了更多的长链化合物,芳香分和胶质向沥青质转 化,同时伴随着沥青的硬化和脆化.这点与petersen的研究结果类似,见证了氧 化反应是造成沥青硬化,黏度增加的主要因素 ”.同时沥青的针入度降低、延度 变差也支持这一结论. (3) 图2说明,经过RTFOT老化实验得出的老化 SBS改性沥青,同样 也在 762 cm1、787 cmJ 964 cm、1 030 cm-1、1 700 cM1、3 385 cm1 左右有吸 收峰,而且老化时间越长红外吸收现象越明显.由此可以表明RTFOT老化沥 青在高温和氧气的作用下发生了热氧老化, 而且与自然老化沥青图谱的相似性表 明沥青在自然

25、条件因素下所发生的主要的老化就是热氧老化。不过相对自然老化 的沥青,人工老化沥青的吸收峰不那么突出,1 030 cm-1处亚砜吸收峰不突出, 可能是由于亚砜的热稳定性较差,145 C时就可能发生热分解有关.在实验采 用的老化温度下,亚砜可能发生了分解.而且由于室内老化实验是单一的热氧老 化,与自然老化条件下,沥青承受复杂因素耦合作用的老化过程相比,室内老化 产物的丰富性和老化强度都有所欠缺,但作为热氧老化模拟试验分析方法的研 究,图谱分析方法无疑为解释沥青热氧老化机理,提供了有利的佐证. (4 )图 35 说明,再生沥青 697 cm-1、726 cm-1、760 cm-1、786 cm-1、

26、1 494 cm-1、1 030 cm-1、1 074 cm-1、1 700 cm-1处有明显的吸收峰.前五个吸收峰的 存在,说明再生剂中存有大量芳香烃,张永兴、熊出华等人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 方法对再生剂与老化沥青微观作用机理的研究表明芳香分有利于改善沥青的相 容性.并且从降低溶解度参数差值的角度看,芳香分由于具有与沥青质相近的 溶解度参数以及良好的溶解其他烃类的能力,能显著降低老化沥青中溶质和溶剂 的溶解度参数差值,使沥青成为均匀稳定的高分子溶液.再生剂中芳香烃的存 在有助于调整老化沥青的组分,改善老化沥青的相容性和抗老化性能, 进而恢复 老化沥青的路用性能,延长道路沥青的使用寿命,取得良好

27、的再生效果.1 030 cm-1是亚砜的吸收峰,1 074 cm-1可能是醚、酯或者酸酐的吸收峰,1 700 cm1是 酮类物质. 这些物质均是沥青氧化的产物,再生剂中含有此类物质可能是由于 化学平衡原理,起到对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同样起到改善抗老化性能的作用. uo ss Esue 4000 3000 2 000 1000 Wave numberCcm) r4-i5不同闌青试样的红外比谱附 吸收洋 热弊再十 汕首 舫育 、 思化油皆 肌1渤青 J 3433 5431 3434 5435 34? 5 強13;不同 2 29 7 2917 2917 2917 29 7 业强吓 3 :S?fi 4

28、 】佃0 別0 】侧 I6W 巾9(1 嗾收醉有A- S ISSf) 伙口 1607 1615 位谡变化 ft 1455 3 455 1455 1455 1455 7 15 TH 57!4 157M I57B J37K 8 32 1052 皿2 lJ如 Jg y 867 867 867 867 867 10 SOB SOS m 808 ROR 11 7|h 716 7|h 716 7 & S 48不同j厉n实嶋好外先谱宾怜诰里 由图4-15和表4.2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对各种沥青试样的红外光谱图 进行(一CH2)归一化处理后,其在特征区(4000 cm-1 1300 cm-1 )的波数为

29、3433 cm-1、2917 cm-1、2850 cm-1、2850 cm-1、1690 cm-1、1630 cm-1、1455 cm-1、 1378 cm-1等处产生了大小不同的吸收峰,在指纹区(1300 cm-1 600 cm-1)之 间的波数为1032 cm-1、867 cm-1、808 cm-1、716 cm-1各位置产生了大小不一 的吸收峰。同时,五种沥青试样3433 cm-1的羟基(一OH)、1690 cm-1的羰基 4-18。 (C=O)、1630 cm-1的碳碳双键(C=C)等位置的吸收峰的大小或者位置存在着 变化,吸收峰的异同处见图 4-16 至图 3433 cm-1有一个由

30、于羟基 (2)新沥青在特征区的 (0H)引起的宽而弱 的吸收带,3010 cm-1与3050 cm-1之间是一个由芳香族的伸缩振动引起的吸收 带,2917 cm-1和2850 cm-1的最强峰是由于环烷及烷烃的C H振动形成的, 1630 cm-1存在由于共轭双键(C=C)的弯曲振动形成的微弱吸收带。在指纹区, 1032cm-1处存在由C-O-C引起的吸收带,该吸收带说明了芳香类化合物的存 在,867、808、716等位置的微弱吸收带,说明沥青中存在芳香族物质。 (3)经由室内压力老化得到的老化沥青,在氧气与压力作用下,在波数为 3433 cm-1、1690 cm-1、1630 cm-1及10

31、32 cm-1等位置的红外光谱谱带发生了 变化。在3433 cm-1出的吸收带消失了,说明沥青在老化过程,羟基(一OH) 发生断裂,其收缩振动吸收带跟随着消失。3010 cm-1与3050 cm-1之间不存在 吸收带,说明芳香族物质发生了转化。在1690cm-1出现了微弱的吸收带,而1630 cm-1处的吸收减弱,说明1630cm-1处的C=C双键断裂,并且与氧气形成了羰 基C=O,在这过程发生了相应的化学反应。在指纹区,1032cm-1位置由C-O-C 引起的吸收带减弱,说明沥青老化过程中,部分的 C-O-C发生了化学反应。由 此可以得出,沥青在老化过程中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 (4)在

32、老化沥青中加入再生剂得到的再生沥青, 与老化沥青相比,3433 cm-1 存在微弱的吸收带,但比新沥青该位置的吸收带窄小得多,在1630 cm-1位置的 C=C双键也得到一定的恢复,但位置移动到了1603 cm-1,由此其它位置的吸 收带的强度及位置与老化沥青一致,说明再生剂无法恢复沥青的化学结构,其在 3433cm-1、1630cm-1两个位置处出现的微弱吸收带可能是加入的再生剂中含有 少量的该结构形态的化学分子。即再生剂对沥青的再生作用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及化学结构,这与目前存在的 移行再生理论”一致。 (5 )与再生沥青对比,热拌再生沥青的红外光谱图在3433cm-1的羟基 C=C双键拥

33、有较强的振动耦合作 (OH)图4-17 C=O与 C=C吸收峰 图4-16 ( OH)吸收峰 图4-18 C-O-C吸收峰 得到了恢复,3010 cm-1与3050 cm-1之间有微弱的吸收带,说 明羟基(一OH)与芳香族类化学结构主要有新沥青决定。1607 cm-1位置由于 C=C双键振动产生的吸收带也有明显的增强,由此得出新沥青被老化前拥有大 量的C=C双键类物质。同时新沥青的加入,能使得1690 cm-1位置的羰基吸收 带明显减小,这是由于新沥青中大量存在的 用,使得C=O基团的吸收带被取代或覆盖。 (6)温拌再生沥青在热拌再生沥青的基础上加入了温拌剂,并且在较低的 温度下制备而成,由于

34、老化效果小,并且试样中具有改变沥青相关特性的温拌剂。 其红外光谱图中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性。 3010 cm-1与3050 cm-1之间的吸收带 也得到增强,说明芳香族物质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在3433 cm-1处羟基(一OH) 的吸收带最强,说明羟基(一OH)的吸收带与温度关系密切,其它沥青试样的 制备温度均在150C的条件下得到的,而温拌再生沥青试样则在130C完成,高 温能使得沥青中的羟基(一OH)化合物减少。C=C双键出现的位置也从 1607 cm-1移动到1615 cm-1处,说明温拌再生沥青的 C=C双键在向新沥青的状态恢 复。红外光谱图其它位置处显示出了与新沥青相同的特性。在与热拌再生沥青相 比,温拌再生沥青的红外光谱图没有出现新的化学结构,说明温拌剂的加入,没 有与沥青及再生剂等组成部分发生化学反应,沥青温拌机理是不是一个化学反应 的过程,而是沥青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物理作用力的减少,比如表面张力或表面 自由能的降低,由此提高了沥青的拌和流动性。 通过对新沥青、老化沥青、再生沥青、热拌再生沥青与温拌再生沥青五种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