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_第1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_第2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_第3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_第4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1阅读。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shs)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lnnn),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shs)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我能从文中找到下面词语的反义词。艳丽_湿润_安全_(3)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是_。仿写一个:_。(4

2、)本段的主要内容是_。【答案】(1)sh;nn;sh(2)干燥;干燥;危险(3)拟人;略(4)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析】【分析】(1)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2)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

3、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故答案为:(1)sh;nn;sh;(2)干燥;干燥;危险;(3)拟人;略;(4)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

4、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1)本段中画线的句子是_句,起到

5、了_的作用。(2)“这种设计”是指:_。(3)这种设计的优点是:_。【答案】(1)中心;总领全文(2)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3)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解析】【分析】(1)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

6、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故答案为:(1)中心;总领全文;(2)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3)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点评】(1)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阅读语段。完成练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地问。“不敢,铁罐兄弟。”陶罐_地回答。“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的神气。“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

7、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住嘴!”铁罐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1)选出描写神态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谦虚傲慢恼怒轻蔑“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地问。“不敢,铁罐兄弟。”陶罐_地回答。“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的神气。“住嘴!”铁罐_了(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提并论:_。和睦相处:_。(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这句话说明()a.陶罐认为碰撞不等于坚强,和睦相处不等于隔弱。b.陶罐为自己的懦

8、弱辩解。(4)文中画“”的句子的意思是()a.说明罐子的用途。b.说明罐子的用途是盛东西,表明了陶罐不愿和铁罐碰撞的态度。c.说明陶罐害怕和铁罐碰撞,故意说它们是装东西的。(5)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请连一连。陶罐_傲慢、狂妄自大。铁罐_谦虚、毫不软弱。【答案】(1)傲慢;谦虚;轻蔑;恼怒(2)把不同的或差别巨大的人或事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彼此很好地相处(3)a(4)b(5)谦虚、毫不软弱;傲慢、狂妄自大【解析】【分析】(1)补充句子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词语组句的能力,前后表达要一致,合情理,然后再根据句意来补充即可。(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9、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5)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故答案为:(1)傲慢、谦虚、轻蔑、恼怒(2)把不同的或差别巨大的人或事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彼此很好地相处。(3)a(4)b(5)1、谦虚、毫不软弱。2、傲慢、狂妄自大。【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描写神态的词语的能力。(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花大姐瓢虫款款地落下

10、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顺顺溜溜:_。严丝合缝:_。(2)为什么作者认为“花大姐”是个好名字?_“花”形象地体现了瓢虫漂亮的外形,红色的硬翅上有好多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瓢虫形态端庄,举止稳重,“大姐”的称呼与此相吻合。这个名字生动形象,富有童趣。(3

11、)考考你:有的瓢虫吃蚜虫,是_;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_。(4)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答案】(1)方向一致,有次序;指缝隙严密闭合(2)(3)益虫;害虫(4)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3)回答这种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角度分析作答。故答案为:(1)方向一致,有次序。指缝隙严

12、密闭合(2)(3)益虫、害虫(4)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3)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二)心底盛开一朵花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经常逃票的人,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

13、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吧。”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1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

14、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一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枣庄老家。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1)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描写。a.外貌b.语言c.动作d.心理(2)“我”因什么事而感到尴尬?(3)老太太叫“我”怎样还她的一元钱?(4)短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三年前,_,今天

15、,_,将来,_。(5)“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a.老太太的话把车厢里的人逗乐了。b.车厢的人听了“我”和老太太的对话觉得老太太很可爱。c.这是发自内心的笑,饱含着车上的人对老太太的赞6【答案】(1)6;时间(2)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干干净净(3)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4)菊花色彩多的句子:菊花色彩各异,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红的、白里掺黄的|描写菊花姿态各异的句子: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花独秀真是千姿百态啊!(5)木棉花;凤

16、凰花;菊花;水仙花;喜爱【解析】【分析】(1)第一空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第二空考查对写作顺序,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一枝枝”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从给出的词语“羞羞答答”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

17、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最后一段。(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故答案为:(1)6、时间(2)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干干净净。(3)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4)菊花色彩多的句子:菊花色彩各异,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红的、白里掺黄的|描写菊花姿态各异的句子: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花独秀真是

18、千姿百态啊!(5)木棉花、凤凰花、菊花、水仙花、喜爱【点评】(1)第一空考查对自然段的把握能力。第二空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7【答案】(1)chn;cn;zhung;tao(2)5(3)孩子们挖野菜时,发现许多“金子”,并主动交给村长的(4)绿油油;白茫茫;紫莹莹;红彤彤(5)老村长发现的“金子”指的是:孩子们拾金不昧的善良之心。【解析】【分析】(1)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

19、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2)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

20、给出的词语“一张张”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5)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故答案为:(1)chn、cn、zhung、tao(2)5(3)孩子们挖野菜时,发现许多“金子”,并主动交给村长的(4)绿油油、白茫茫、紫莹莹、红彤彤(5)老村长发现的“金子”指的是:孩子们拾金不昧的善良之心。故答案为:(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2)此题考查对自然段的把握能力。(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4)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

21、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5)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8【答案】(1)敏捷;短暂(2)苗条匀称;敏捷;活泼;细长(3)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4)错误;正确;错误【解析】【分析】(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笨拙不聪明;不灵巧。长久时间很长;长远。(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

22、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错误;鱼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天生旅行家”正确;错误;为了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故答案为:(1)敏捷、短暂(2)苗条匀称、敏捷、活泼、细长(3)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4)

23、错误;正确;错误【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红蜡烛(节选)新美南吉夜晚来到了。大家兴冲冲地来到山顶上。猴子早就把“花炮”捆扎在一棵树的树杈上,在那儿等着大伙儿呢!花炮马上就要放到天空中去了。想不到,这时发生了一件非常难办的事:谁也不肯去给花炮点火。大伙儿乐意看,却不愿意动手。这样,花炮就看不成了。后来,大伙儿决定采用抽签的办法谁抽着“去

24、”字,谁就去点火。抽到“去”字的是乌龟。乌龟只好鼓起勇气,朝花炮走去。他点火点成了吗?没有!他刚刚挨近花炮,脖子就不知不觉地缩了回去,怎么也伸不出来了!这样,只好第二次抽签。这次应该黄鼠狼去。黄鼠狼比乌龟强点儿他的脖子没有缩进去。可惜黄鼠狼近视得厉害。他光瞪着眼,在花炮周围转来转去。后来,轮到野猪去点了。大伙儿惊慌地钻进草丛,把耳朵紧紧地捂住,这还不算,连眼睛都闭起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我可点了!”最后,是勇敢的野猪擦亮了火柴。“点吧,快点吧。”回答的声音从草丛里响起。大家又是期待又是害怕好紧张哦。可是,等啊,等啊,等了好久没有震天的巨响,没有照亮整个夜空的美丽火花,什么都没有。一个接一个地

25、,小动物们睁开眼睛,放下捂住耳朵的手,他们惊讶地看见:一支小小的、红色的蜡烛,在天朗气清的夜空下,静静地燃烧。静静的,静静的,无声无息只有一片小小的光亮和温暖,小得仿佛盈手可握,像一个最亲的人,在对着他们微笑。(1)照样子,写词语。例:无声无息(abac式)、_、_(2)大伙儿决定用_的办法决定谁去点火。()a.划拳b.抽签c.赛跑(3)文中写了_、_和_分别去点火,最后,_点火成功了。(4)乌龟为什么没有成功点火呢?用“_”在文中画出答案。(5)文中提到的“花炮”其实是_。【答案】(1)自由自在;人山人海(2)b(3)乌龟;黄鼠狼;野猪;野猪(4)他刚刚挨近花炮,脖子就不知不觉地缩了回去,怎

26、么也伸不出来了!(5)蜡烛【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无声无息”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文内容,比较判断。(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故答案为:(1)自由自在、人山人海(2)b(3)乌龟、黄鼠狼、野猪、野猪(4)他刚刚挨近花炮,脖子就不知不觉地缩了回去,怎么也伸不出来了

27、!(5)蜡烛【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海中变色龙说起变色龙,谁都知道那是描述蜥蜴。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海里也有变色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章鱼。章鱼挺着个圆圆的大肚子,长在头上的8条腕足在水中随波摇曳,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像一朵花在海里翻动,非常美丽。章鱼其实不是鱼,它属于软体动物。章鱼和蜥蜴一样,皮肤下布满了各种色素细胞,红橙黄绿,样样齐备。它可以利用细胞的伸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便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术”,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里的墨囊,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雾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之机,逃之夭夭。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