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_第1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_第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_第3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_第4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用心整理声现象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产生的条件、声源、回声的概念;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会进行有关的计算;3.理解听到声音的条件;4.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能解释常见现象;5.了解噪声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6.了解声的利用,声与信息,声与能量。【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要点诠释:1、有些振动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可以通过“等效转换法”来感知,如拍桌子,桌

2、子的振动看不到,可以在桌面上撒一些细小物体。要点二、人怎样听到声音1.声波:音叉的振动使它附近的空气时而变密、时而变疏,周围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状态,并且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不断地向远方扩展,这就叫声波。2.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发声体发出声音介质传声耳朵听声。其中任何一个阶段被阻断,都将听不到声音。人耳听觉障碍如果是传导障碍,一般可用骨传导来帮助听到声音。如果是神经性耳聋,不易治愈。3.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约为1500m/s;在钢铁中更快,速度可达5200m/s.(4.影响声速的因素:1)介质的种类,一般情

3、况下v固v液v气;(2)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要点诠释:1.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物理学中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通过骨传导来听声音。2.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这就造成了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强度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的方位。3.在空气中,一般温度每升高1声速大约增加0.6m/s。15的空气的声速为340m/s,实际生活中,我们说的亚音速飞机、超音速飞机,就是指速度达不到340m/s和速度超过340m/s的飞机。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以下情况:一部分声波在障碍物表面反

4、射;另一部分声波可能进入障碍物,被障碍物吸收甚至穿过障碍物,如隔墙能听到相邻房间里的声音。不同障碍物对声波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不同。通常情况下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音的能力强。如: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的光滑圆形墙壁能使声波发生多次反射;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强,如音乐厅的蜂窝状天花板就是为了吸收声音。要点三、乐音1、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2、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振幅和人耳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音色:音色又称音品,是声音的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要点诠释:,关于声音三个特性,音调由频率决定同种材料的物体的音调与材

5、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而响度由振幅决定,还与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因此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从定义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要点四、噪声与环保1、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要点诠释:1、噪声的来源: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2、噪声的等级: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噪声的危害:强度大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觉损伤;噪声超过85db

6、,会使人心烦意乱,工作效率降低;噪声还会损害视力。4、噪声的控制: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要点五、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运用分类声与信息声与能量日常生活隆隆的雷声下雨爆竹声振碎玻璃敲击瓷器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听铁轨传声判断火车远近骨传导、回声定位医疗b超、听诊超声波击碎人体结石军事声呐探测潜艇、鱼雷声波武器“金嗓子”工业、交通声呐测距超声波焊接、超声波清洗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超声波探伤要点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超声波: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沿直线传播,应用于探伤、测距、测厚、医学诊断和成像。2、次

7、声波:通常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火山爆发、激光、地震、海啸、台风、核爆炸、火箭发射等现象都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频率低,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传播距离远,不容易被吸收。如: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传播了十几万米。次声波速度大于风暴的速度,可以检测风暴。但是有的次声波对人体有害。要点诠释:声和声音,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超声、次声等;声音的概念相对较窄,仅指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在声的利用这一节中了解声音、超声、次声的应用。【典型例题】类型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多选)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a一个同学轻敲桌底,另一个同学

8、把耳朵贴在桌面上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c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不同【思路点拨】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答案】bd【解析】一个同学轻敲桌底,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但不符合题意;雨天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可研究声音传播的速度,不能探究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故b选项符合题意;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可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声音越大,说明响度和振幅有关,不能探究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

9、,故d选项符合题意。【总结升华】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两个方面去考虑。掌握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把小实验与识点要联系起来。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灌云县校级月考)1994年,天文学家观察到苏梅尔-列维慧星裂成二十多块大的碎片,撞击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以下猜想最符合科学性的是()a这种爆炸本身不会发出声音b爆炸声传到地球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c这种爆炸发出的声音太小d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真空带,没有传声介质【答案】d2.一个人站在平行的两峡谷之间,当他击掌时,分别在0.3s和0.7s后听到回声。若声音当时1s内传播330m,则两峡

10、谷之间的宽度为()a165mb198mc221md330m【思路点拨】人站在峡谷之间击掌,经过不同时间听到回声,说明人没有站在峡谷中间,由题意画出示意图,就会迎刃而解【答案】a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解析】声音在峡谷间的传播如下图所示:两峡谷间的距离是:s=vt声音从人的位置传播到左边的山峡,反射后回到人耳处的时间:t=0.3s1声音从人的位置传播到右边的山峡,反射后回到人耳处的时间:t=0.7s2所用总时间:t=t+t=0.3s+0.7s=1s12因为听到的是回声所以声音走过的距离是两峡谷间距的2倍所以:2s=vt330m/s1s=165m22【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速

11、度公式的计算和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弄清声音在两峡谷之间传播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有一山峡宽1200m,两旁都是竖直的陡壁,有一人在山峡内开了一枪,听到第一、第二两次回声间隔5s,则人到两壁的距离分别是(声速v=340m/s)()a700m,500mb860m,340mc1000m,200md1025m,175m【答案】d类型二、骨传导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答案】固体(骨骼或身体);传声效果与传声介

12、质有关【解析】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发出的破裂声是经过头部骨胳直接传到自己的听觉神经的,如果再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损失小,自己的耳朵听起来就觉得声响较大。你旁边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是因为食物发出的破裂声经过空气传到你的同学耳朵,在空气中就会损失一部分能量,且气体比固体传声效果差,所以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据此我们猜想:传声效果与传声介质有关。【总结升华】题目主要考查了骨传导。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而且传播速度比液体、气体还要快一些,传播效果也要好一些。举一反三:【变式】声小红为了参加歌唱大赛,用录音机录下自己所唱的歌,以便改正某些不足之处,可是在放

13、她自己的录音时,小红总是觉得不太像自己的声音,为此她感到迷惑。你能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答案】小红感觉声音不像自己的,主要是因为:自己唱歌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颅骨把声音传到听觉神经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的,而听录音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然后再传给听觉神经。颅骨的传声性能比空气好,所以两者听起来有差异。类型三、乐音4.(2015铜山县校级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幅度太小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c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要调节乐器的弦的松

14、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音调【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声现象结合实际的综合应用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声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原理。【答案】a【解析】a、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是人耳听不到声音的原因,并非是因为其翅膀振动的幅度小,故a错误;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正确;c、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d、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要调节乐器的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音调,故d正确;故选a。【总结升华】本题为有关声的知识的综合题,要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人耳的听觉范围、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等,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类型四、

15、综合应用和实验探究5.(2016深圳模拟)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思路点拨】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条件,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3)蝙蝠中的多数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蝙蝠,能产生短促而频率高的声脉冲,这些声波遇到附近物体便反射回来,蝙蝠听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能够确定猎物及障碍物的位置和大小。【答案】b【解析】甲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乙图: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丙图:太空中没有空气,

16、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丁图: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因此声学知识相同的是乙和丙。【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声音的利用,属于声学中的基础知识,比较简单。举一反三:【变式】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a击打纸筒一端让其发声看到火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b拨动琴弦,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振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杯子,声音的响度不同d利用声音的音调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答案】d6.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器材如图所示:a为一个空易拉罐,它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戳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只点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