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 新人教版(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 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

2、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4 爱莲说教案1、 教学目标1、 识记本课重点字词,准确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疏通第一段文意,并能背诵第一段课文。3、 学会分析莲的品质,并学习莲的品格。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疏通第一段文意,并能背诵第一段课文。教学难点:学会分析莲的品质,并学习莲的品质.3、 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4、 课时安排5、 1课时6、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谜语和古诗导入)1、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2、 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

3、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课件展示千姿百态的荷花图片,莲自古以来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赞美莲的古诗很多,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白的“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来欣赏一下他眼中的莲是怎样的。(二)、了解文体,熟悉作者1、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是作者的情感,“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那么“说在这里指什么?“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篇幅不长。爱莲说就是论说喜爱莲花的道理。2、 简介作者周敦颐(10171073) ,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哲学家。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

4、建濂溪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有周敦颐集太极图说通书传世.(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完音后全班齐读,读准字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甚蕃(fn) 淤泥(y) 濯(zhu) 清涟(lin) 枝蔓(mn) 亵玩(xi) 隐逸(y) 颐(y) 噫(y) 鲜有闻(xian) 2、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3、学生分组读,指名读、齐读,熟读课文.(4) 、合作探究,疏通文意1、 教师指导文言文翻译:(1)落实重点

5、字词,结合具体语境灵活理解。注意以下几种情况: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2)把握句式特点:对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句式的理解翻译能力。对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的理解翻译能力,对语段中重要的议论句、抒情句、描写句的理解翻译能力.(3):领会语句大意。根据上下文衔接,理解句意,根据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体验理解句意,根据事件的发展理解句意,结合现代用语习惯理解句意2、 自读课文,同桌为组合作探究,结合注释,理解句意。探讨疑难之处。还是不会的勾画出来。3、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以同桌为单位,合作展示,一人读原文,一人翻译。其他人听答案并纠错。4、 学生翻译完毕,

6、教师点评,并且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5、 教师强调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子。(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甚蕃 :多 2、不染:沾染 3、濯清涟:濯:洗涤,清涟:清水4、不蔓不枝 :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节 5、香远益清:形容词做动词,远播。6、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 7、亵玩:亲近而不庄重。 8、草木之花 :结构助词“的9、独爱莲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我只喜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凊,译:它的茎内空

7、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笔直洁净的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的去玩弄啊.(指名学生做题,并在课本中标注出来。然后整理翻译、词语解释在笔记本上)(5) 再读课文,分析莲的品质。 1、读了课文,说说陶渊明、世人、作者分别喜欢什么花? 陶渊明-独爱菊 世人 -甚爱牡丹 作者 独爱莲 2、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态香气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风

8、度气质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比较弱,这题采用问答式,即给出写莲的角度,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庄重、质朴)外态香气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美名远扬) 风度气质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独立高洁)(自尊自爱令人敬重)(这题涉及到归纳能力,学生很弱,因此采用选择连线的方式让学生找到句子对应的品格。来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六)、指导背诵方法,背诵第一段.1、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2、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板书脉络和前后关联的方法快速背诵第一自然段。小组之间展开背诵对抗赛,看哪组背得又快又准确.(7)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8) 、布置作业1、 背诵并默写第一自然段。2、 整理重点知识在笔记本上。(9) 、板书设计 16、爱莲说 周敦颐 陶渊明独爱菊 世人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