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门禁系统设计方案书自己写的_第1页
住宅小区门禁系统设计方案书自己写的_第2页
住宅小区门禁系统设计方案书自己写的_第3页
住宅小区门禁系统设计方案书自己写的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住宅小区门禁系统方案书2011年 1月 3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3第二章门禁系统原则及依据5第三章门禁系统设计原理及方案8第四章门禁软件系统介绍11第五章设备清单12第六章客户需求12第七章结束语 .13门禁设计方案书第一章概述一、门禁系统的概述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门禁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出入口门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 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其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门禁系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门道及钥匙管理, 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统。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管理的有效措施。

2、 适用各种机要部门,如银行、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 , 智能化小区,工厂等。在工作环境安全、 人事考勤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二、门禁系统的重要功能(1)进出通道的权限,就是对每个通道设置哪些人可以进出,哪些人不能进出。(2)进出通道的方式, 就是对可以进出该通道的人进行进出方式的授权,进出方式通常有密码、 读卡(生物识别) 、读卡(生物识别)+密码三种方式。(3)是进出通道的时段, 就是设置可以进出该通道的人在什么时间围可以进出。(4)是进出记录保存过后可查询, 保障了公司安全并且可以防止员工混加班现象。三、门禁系统组成结构以及其示意图( 1)门禁控制器它是门禁系统的核心

3、部分,相当于计算机的 CPU,它负责整个系统输入、输出信息的处理和储存,控制等等。(2)读卡器(识别仪)它是读取卡片中数据(生物特征信息)的设备。(3)电控锁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用户应根据门的材料、出门要求等需求选取不同的锁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电磁锁:电磁锁断电后是开门的, 符合消防要求。并配备多种安装架以供顾客使用。这种锁具适于单向的木门、玻璃门和防火门。阳极锁: 阳极锁是断电开门型,符合消防要求。它安装在门框的上部。与电磁锁不同的是阳极锁适用于双向的木门、玻璃门、防火门,而且它本身 带有门磁检测器,可随时检测门的安全状态。阴极锁:一般的阴极锁为通电开门型。适用单向木门。 安装阴极

4、锁一定要配备 UPS电源。因为停电时阴锁是锁门的。( 4)卡片开门的钥匙。可以在卡片上打印持卡人的个人照片,开门卡、胸卡合二为一。(5)其它设备出门按钮: 按一下打开门的设备,适用于对出门无限制的情况。门 磁:用于检测门的安全 / 开关状态等。电 源:整个系统的供电设备, 分为普通和后备式(带蓄电池的)两种第二章门禁系统原则及依据1. 安全性设计一个门禁系统, 首先要考虑的是系统安全性, 即能否有效地控制人员的出入,并掌握其出入信息。因为 IC 卡门禁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电子控制系统, 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智能”, 同时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控制, 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其中最简单而又有效的是以下

5、几种手段。一是通过 IC 加密卡中设置的密码,进行身份验证,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盗用用户信息的恶意验证。二是利用系统中的用户权限表可再次认证持卡人是否能进该门。三是每 IC 卡上都设置有效使用期限, 若 IC 卡超过了有效期, 则该用户的所有资料将从门禁子系统控制模块中自动删除,本卡作废。2. 可靠性硬件设计的可靠性,能满足环境的温度、湿度的变化,以及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软件设计的可靠性, 主要考虑各种状态信息的获取和维护, 通信协议的设计是否规,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是否合理等等。3. 灵活性由于系统中所有数据信息的设置和管理都是通过主控计算机与子控模块之间的通信完成的。管理者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

6、要,自由地设置密码、用户权限、门锁延迟时间等。这种设计方法给系统带来很大的灵活性。4. 并行性为了降低硬件成本,可以将一个子控模块设计成同时控制多个门,比如,使用 I-7188 作为子控模块时,一个子控模块可以同时控制三个门,实际上,这样配置相当于一种宏观上的并行处理机制。5. 多功能用户权限表可由管理者任意设置,使用起来非常灵活, 很容易满足“一门一卡”、“一门多卡”、“多门一卡”等不同的要求。6. 可扩充性用户的需不断变化的, 在设计系统时应留有一定的余地, 保证用户的动态需求。如果采用牛顿 7000 系列工控模块作为子控模块,一个RS485网络上可挂 256 个模块。系统设计所涉及的设计

7、标准和规主要有: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T16-92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GBJ79-198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168-92)安全防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系统适用图形符号(GA/74-94)低压配电设计规 (GB50054-95)第三章门禁系统设计原理及方案( 一)IC 智能卡门禁系统设计原理感应式技术,或称作无线频率辨识(RFID)技术,是一种在卡片与读卡装置之间无需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就可读取卡上信息的方法。使用感应式读卡器, 不再会因为接触磨擦而引起卡片和读卡设备的磨损,再也无需将卡

8、塞入孔或在磁槽刷卡,卡片只需在读卡器的读卡围晃动即可。在感应式技术应用中,读卡器不断通过其部的线圈发出一个125kHz的电磁场,这个磁场称为“激发信号”。当一个感应卡放在读卡器的读卡围时,卡的线圈在“激发信号”的感应下产生出微弱的电流,作为卡一个小集成电路的电源,而该卡的集成电路存贮有制造时输入的唯一的数字瓣识(ID),该从卡过一个 62.5kHz 的调制信号传输回读卡器,该信号称为“接收信号”。读卡器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传回给控制器, 由控制器处理、 检错和转换成数字信号,控制器然后把这个数字瓣识(ID)送给控制器上的微处理器,由它作出通行决策。( 二)IC 智能卡门禁系统的设计方案在本次设计

9、中, 我们是为某小区设计一个门禁系统, 在这个小区中一共有 15 幢房子,每幢房子有 2 个单元;所有单元楼道都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同时小区还配有 4 个停车库,也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我们经过认真商讨。决定把 30 个单元考虑为一个单元门, 4 个车库考虑为一个车库门。在实验墙中操作。卡 1:业主拥有。可刷单元门。卡 2:业主拥有。刷车库门。卡 3:车库管理员拥有。用于管理车库,刷车库门。同时也可用于当业主忘记带货遗失卡 2 的情况下,提供服务。同时,考虑到业主可能遗失卡 1 的情况,另增加了密码开锁功能。对单元门设置了密码。 密码知情者为小区各幢的每个单元的业主。 不可透露。部分步骤如下图:

10、1.我们选择了 4 门型号,运用 485 通讯方式。2. 我们选择了一门作为单元门, 3 门作为车库门。3. 门- 控制器的时间围以及鉴别方式。4. 用了 3 实验卡, 001-003 。001- 业主拥有。可刷单元门。 002- 车库管理员拥有。用于管理车库,刷车库门。同时也可用于当业主忘记带货遗失卡 2 的情况下,提供服务。003-业主拥有。刷车库门。图中 004 为我们设计的虚拟人员,代表小区单元门密码。第四章门禁软件系统介绍麦芝西柏门禁系统由门禁控制器、读头、电锁、电源、软件等构成,每个人以卡或密码作为识别,可以控制人员的能否进出,何时进出,并做记录,留有图文信息,加强了人员的进出管理

11、!技术性能:采用 SMD技术生产,具有CE及 FCC APPROVED;软件中可设定每道门规定时间哪些人进,在什么时间之进;联机使用,软件即刻显示进出人员的人事资料,并留有记录;可外接报警系统、门磁、煤气传感器等;整个线路以RS485(1200 米以)协议传输信息,与电脑连接需配上通信转接器RS485-RS232(系统提供),通讯参数为“19600,E,8,1 ”;能:管制每一卡、每一个门、每个节假日、 24 小时分段时间控制, 并具有 3 层反潜回管制功能。 实现多卡 / 多卡加密 / 卡号加密码等多种开门流程; 可扩充考勤系统、 巡更系统;通讯方式:232、485、局域网可选工作环境:温度 /2 C-55C、功率 /1-10W、电压 /12VDC、电流 /400mA。第五章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品牌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电控锁ENG ING套22实验墙ENG ING块13IC 卡ENG ING34门禁系统ENG ING套1软件第六章客户需求门禁系统有多道门需要控制,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