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3/bd5d1ca9-052e-4e3d-84ed-9b34aef092c0/bd5d1ca9-052e-4e3d-84ed-9b34aef092c01.gif)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3/bd5d1ca9-052e-4e3d-84ed-9b34aef092c0/bd5d1ca9-052e-4e3d-84ed-9b34aef092c02.gif)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3/bd5d1ca9-052e-4e3d-84ed-9b34aef092c0/bd5d1ca9-052e-4e3d-84ed-9b34aef092c03.gif)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3/bd5d1ca9-052e-4e3d-84ed-9b34aef092c0/bd5d1ca9-052e-4e3d-84ed-9b34aef092c04.gif)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3/bd5d1ca9-052e-4e3d-84ed-9b34aef092c0/bd5d1ca9-052e-4e3d-84ed-9b34aef092c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来源:网上轻纺城 2012-5-3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氨纶丝弹性的试验方法,包括定伸 长负荷试验方法、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和塑性变形 试验方法。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由氨纶丝制成的包芯纱及 其他制品。2引用标准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 8170数值修约规则3术语3. 1氨纶丝:由与其他高聚物嵌段共聚时至少 含有85 %的氨基甲酸酯的链节单元组成的线性 大分子所构成的长丝。3. 2定伸长抗拉伸力:定伸长负荷试验中,拉 伸曲线上定伸长所对应的力。3. 3定伸长回缩力:定伸长负荷试验中,回复 曲线上定伸长所对应的力。3. 4应力松弛:试样
2、被握持在一定伸长量后应 力随时间的衰减。3. 5塑性变形:经过拉伸的试样在外力去除后 产生的不能回复原状的变形部分。3. 6拉伸回复循环:不松夹钳、无间断地以规 定的起始长度和拉伸速度将试样拉伸至选定的 循环伸长后,再回复至起始长度的周而复始的过 程。3. 7循环伸长:拉伸回复循环中的最大伸长。3. 8负荷-伸长曲线:在拉伸和回复中,负荷和 伸长之间的关系曲线。4仪器及用具 4. 1等速伸长型(CRE)强力机4. 1. 1可对采用起始长度50 0. 5 mm的试 样进行试验。4. 1 . 2可在零伸长和选定的循环伸长之间自由 地进行拉伸回复循环,并可记录负荷-伸长曲 线。4. 1 . 3在使用
3、范围内,任一点负荷指示值的误 差不超过1 %,夹钳钳口隔距的误差不超过 0.5mm。4. 1. 4夹钳:凡能保证在试验中上、下夹钳钳 口内的试样不发生滑移的夹钳都可使用。5调湿及试验用大气样品的调湿及试验应在GB 6529规定的标准大 气中进行。6取样及试样准备6. 1批量样品的采集,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取样 方法或有关方面商定的方法进行。6.2试验室样品,从批量样品中随机抽取至少5 个卷装,分别剥去表层丝。试样应均等地从每个 卷装上以至少2 m的不等间隔剪取,试样长约 1. 25 m,试样总根数由试验项目和每个项目对 有效试验次数的要求决定。试样应以尽可能小的张力退绕,以避免受意外拉 伸。6.
4、3将选好的试样无张力地保持在标准大气中 自由松弛、调湿不少于4 h。7定伸长负荷试验方法7. 1试验原理按规定条件,将试样进行6次拉伸回复循环,记 录第6次循环的负荷一伸长曲线,并从拉伸曲线 上求取定伸长下的抗拉伸力(cN),从回复曲线上 求取相同伸长下的回缩力(cN)。7. 2试验步骤7. 2. 1将强力机参数调整为:夹钳隔距长度:500. 5 mm 拉伸速度:500 mm / min 选择适当的测力传感器和量程,使所测定伸长负 荷值落在满量程的15 %85 %之内。根据加工、应用中氨纶丝实际伸长率的最大值或 有关双方的约定选择循环伸长,应不超过断裂伸 长率的80%。7.2.2将试样放在上(
5、下)夹钳的中央,夹紧上(下) 夹钳 对试样施加预张力,其值为0.01 士 0. 001 cN/ tex。夹紧下(上)夹钳,去除预张力。7. 2. 3启动仪器,对已夹好的试样进行 6次拉 伸回复循环,记录第6次循环时拉伸和回复的负 荷一伸长曲线。如果试样在夹钳内发生滑移,则 应舍弃该次测定,并另取试样重新试验。7. 2. 4同法试验其他试样,对于每批样品, 每种循环伸长下的有效试验次数应不少于10 次,并保证各个卷装上的有效试验数量大致相 同。7. 3试验结果的计算从拉伸曲线上读取定伸长下的抗拉伸力, 从回复 曲线上读取相同伸长下的回缩力。定伸长值推荐 选用50 %的倍数。力值单位cN。分别计算
6、循环伸长对应负荷的平均值、 定伸长抗 拉伸力和回缩力的平均值、变异系数,结果按 GB 8仃0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7. 4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说明采用本标准;b .试样名称及规格;试验所用温、湿度;d . 有效试验次数;e. 预置的循环伸长、循环伸长对应负荷的平 均值;f. 定伸长值、定伸长下平均抗拉伸力及变异系 数;g. 定伸长值、定伸长下平均回缩力及变异系 数;h. 偏离本标准的细节。8应力松弛试验方法8. 1试验原理将试样拉伸至预定伸长并握持在该状态,测量握 持瞬间和握持规定时间后的应力,计算应力衰减 百分率。8. 2试验步骤按7.2条规定的方法修改为:以选择的循环伸
7、长对试样进行拉伸回复循环,前 5次不作记录, 对于第6次循环,在拉伸至循环伸长时,夹钳停 止运动,将处于拉伸状态的试样握持在循环伸长 下,记录握持瞬间、握持 30 s和握持5 min时 的应力(cN)。同法试验其他试样,对于每批样品,每种循环伸 长的有效试验次数应不少于10次,并保证各个 卷装上的有效试验次数大致相同。8. 3试验结果的计算分别计算030 s及30 s5 min之间应力衰减 的平均值及变异系数,结果按 GB 8170修约至 小数点后两位。8. 4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 说明采用本标准;b .试样名称及规格;试验所用温、湿度;d . 有效试验次数;e. 预置循环伸长
8、;f. 握持030 s之间的平均应力衰减及变异系 数;g . 握持30 s5 min之间的平均应力衰减及 变异系数;h.偏离本标准的细节。9塑性变形试验方法9.1试验原理对试样进行规定条件的拉伸,去除张力后量取塑 性变形量。9. 2试验步骤按7. 2条规定的方法修改为:在完成第 6次拉 伸回复循环后停顿30 s,继续进行第7次拉伸, 当试样上刚刚出现张力时,或者手动调节牵引夹 钳至试样上肉眼可见的松弛刚好去除时, 记录相 应的试样长度I,结果精确到0. 5mm。同法试验其他试样,对于每批样品,每种循环伸 长下的有效试验次数应不少于10次,并保证各 个卷装上的有效试验次数大致相同。9. 3结果的
9、计算按下式计算试样的塑性变形百分率:计算平均塑性变形率及变异系数,结果分别按GB 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和两位。9. 4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 说明采用本标准;b .试样名称及规格;c. 试验所用温、湿度;d . 有效试验次数;e. 预置循环伸长;f平均塑性变形百分率及变异系数;g. 偏离本标准的细节附录A试样夹持方法 (参考件)A1氨纶丝有很大的延伸性,在拉伸过程中,其 线密度变化很大,随着拉伸的进行,试样将变得 非常纤细,如果所使用的夹钳不合适,这种变细 可能会从钳口的内端向外端逐渐发展, 造成试样 长度不定,严重时会发生明显的滑移或滑脱, 因 此,夹钳应予特别重视。推荐使用线接触夹钳,夹钳的一个钳面为金属平 面,另一钳面为曲率半径约 3 mm的金属凸面。 试验时用穿纱针将试样引入软管内,连同软管一 起夹入强力机夹钳拉伸。如果不具备线接触夹钳,也可使用平面气动夹钳 并配以适当的衬垫。 衬垫可以是活动衬垫。A2使用线接触夹钳时,先切取两段各约 12 . 5 mm长的软管,将试样用穿纱针穿过一个软管, 并使试样头端伸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会议系统集成及会议承办服务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综合管廊工程承包合同协议
- 2025年度网络安全防护服务合同范本-@-15
- 金属复合材料采购销售合同
- 2025年碳中和项目监理合同
- 真空干燥机采购合同
- 2025年医生服务合同
- 2025年体育教学实训合同
- 电子配件销售合同
- 亲子乐园装修减免租金合同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点解读(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 2025年电梯专用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课件
- 2025年教科室工作计划样本(四篇)
- 2024年版古董古玩买卖合同:古玩交易税费及支付规定
- 幼儿园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 【7历期末】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髋部脆性骨折带来的思考
- 2024年网格员考试题库完美版
- 202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规范》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