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问题对策的研究_第1页
黑龙江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问题对策的研究_第2页
黑龙江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问题对策的研究_第3页
黑龙江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问题对策的研究_第4页
黑龙江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问题对策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黑龙江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问题对策研究RESEARCH ON REFORM COUNTERMEASURES OF CRITICALCIRCULAT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SOE吴喜文2008 年 6 月国内图书分类号:F279.275国际图书分类号:338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论文黑龙江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问题对策研究硕 士 研究生:吴喜文导师:田金信教授申 请所 在答 辩学 位: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单 位:黑龙江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日 期:2008 年 6 月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Classified index: F279

2、.275U.D.C.: 338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EMBARESEARCH OF THE ADMINISTRETIVESYSTEM ON THE COAL MINEACHIEVEMENTS OF ENTERPRISES INMINING INDUSTRY GROUPOF HEGANGCandidate:Supervisor:Wu Xi wenProf. Tian Jin xin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EMBAAffiliation:Date of Defense:Heilongjiang Cereal-oil Gr

3、oup Co.,ltdJune, 2008Degree-Offering-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摘 要黑龙江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问题研究是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省新一轮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大的背景条件产生的实践命题。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一般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如何解决这类企业改制问题,着力破解资产高额负债、改革成本高额难以筹集、职工安置工作量大等诸多难题。本文评述了国内外这一领域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确立了研究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重点

4、探讨了黑龙江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的问题,刻画了研究对象、分布特征、实施背景、政策支持、改革进展与问题和政策机遇。从国家、地方政府、国资监管机构和企业四个层面思考如何破解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的战略问题。对黑龙江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改革情况进行案例分析。运用 SWOT 方法、债务重组理论、利益相关理论和改革预期等理论知识,着重讨论了该公司的改革思路、重组实施、五位一体改革联动机制、改革成果评价和未来发展目标等。本文理论意义是,强调“整合改革资源,规范改制操作,改革发展稳定并重”的改革思路和举措,是可以搞活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的。其理论价值在于揭示了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实施改革举措的内在特征,以及达到改革预

5、期效果的改革路径和改革举措之间的必然联系,为国有企业改革理论提供新经验和新材料;为扫除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啃下”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制的“硬骨头”,拓展了新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思路。关键词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成本;利益相关主体;改革预期-I-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Research on the reform countermeasure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state-owned crisis circulation enterprises is a practice proposition, whi

6、ch is in thebackground of promoting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and other old industrial basesand the strategy of revitalizing the province a new local state-owned enterprisereform. The paper make use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combinedwith the general analysis and case studies method, to

7、 solve these enterprisesrestructuring, focusing on high crack assets liabilities, the high reform cost, theemployees and other problems.The paper reviews research result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in this areadomestically and abroad,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nalysis on thesecrisis stat

8、e-owned circulation enterprises reform.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crisisstate-owned circulation enterprises refor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epicts astudy object, the distribution, background, policy support, and progress in reformand policy opportunities. From the angle of the State, local governme

9、nt,state-owned enterprises supervising department to think about how to resolvestrategic issues of the crisis state-owned circulation enterprises, the paper makeuse of case analysis o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il Holdings Ltd. reform. Thepaper utilized SWOT method, debt restructuring theory, stakehold

10、er theory,reform expectation and other theoretical knowledge, focusing on the companysreform ideas, the reorganization implementation, five integrated reform linkagemechanism, evaluation of the reform result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goals.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is stressing integratio

11、n of reformresources, standardizing the restructuring operation, 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reform,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The ideas and initiatives of reform can enliventhe characters of crisis category of state-owned circulation enterprises. Itstheoretical value is that it reveals the inherent

12、 characteristics of crisis category ofstate-owned circulation enterprises which implementing the reform measures,achieving the inevitable link between the expected results of reform initiativesand the reform path, providing new experiences and materials for state-ownedcirculation enterprises. For th

13、e removal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of institutional- II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mechanisms obstacles crunching crisis circulation category. Its theoreticalvalue also can providing new ideas for removing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obstacles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Heilongjiang and the reform

14、 and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Key wordstate-owned crisis circulation enterprises; reform cost; stake holders;reform expectation- III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目 录摘 要 . IAbstract . II第 1 章绪论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3 国内外理论综述和国外经验 .41.3.11.3.21.3.3国内外理论综述 .4国外危机类国有企业改革经验 .8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成效和

15、国有粮食流通企业改革模式 .9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4.11.4.2第 2 章主要内容 .14研究方法 .15黑龙江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62.1 黑龙江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分布情况和特片 .162.1.12.1.2国有流通企业分布情况及特征 .16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状况 .162.2 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成因分析 .172.2.12.2.22.2.32.2.42.2.52.2.6体制机制失效.17选人用人失误.17管理失控 .18企业过度负债.18历史包袱沉重.18外部经营风险较大 .192.3 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主要做法与存在问题 .202.3.12.

16、3.2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主要做法 .20存在问题 .212.4 本章小结 .22第 3 章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深化改革的战略思考、路径及对策 .233.1 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思路和政策机遇 .233.1.1危机类国有企业改革思路 .23- IV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3.1.2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问题破解的政策机遇 .243.2 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深化改革的战略思考 .253.2.13.2.23.2.3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是国家深化改革的重点 .25地方政府破解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的难题 .26国资监管机构强化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 .263.3 黑龙江危

17、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要求、原则和选择标准 .273.3.13.3.23.3.3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要求 .27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原则 .27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方式选择标准 .283.4 黑龙江危机类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对策 .293.4.13.4.23.4.3以发展引领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 .29以人为本推动危机类国有流通改革 .30多渠道筹集改革资金 .303.5 本章小结 .30第 4 章黑龙江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改革的案例分析 .324.1 企业基本情况 .324.1.14.1.24.1.34.1.44.1.5组建的由来 .32资产状况 .32生产经营情况.33组织架构 .33领导

18、班子和员工队伍状况 .344.2 企业改革的思路和组织实施 .344.2.14.2.24.2.34.2.4反思以往的改革 .34企业改革的SWOT分析 .35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38主要推进措施.384.3 五位一体改革联动机制 .404.3.14.3.24.3.34.3.44.3.5兼顾各方利益的协调机制 .40多方筹集改革成本的生成机制 .44界定职工内欠额度的审查机制 .45债务重组和资本运作的工作机制 .46企业改制的监督机制 .474.4 企业改革成效与中长期发展目标 .47-V-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4.4.14.4.24.4.3改革进展和主要标志 .4

19、7改革成效的理论思考 .48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 .484.5 本章小结 .52结 论 .53参考文献 .54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56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56后 记 .57个人简历 .58- VI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当前,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的改革发展问题,是制约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经过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努力和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有新进展、新突破。但由于体制机制问题,国有经济比重比较高、所有制结构单一、历史包袱沉重等诸多因素影响,东北三省地区的国有经济布

20、局和结构调整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国有企业情况非常复杂,改革推进艰难。阻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性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集中表现为“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这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首要命题,必须加以妥善解决。因为国有企业改革资金不到位,不能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新旧体制转换就可能搁浅;在企业改革冗员分流和减员增效过程中,如人员得不到妥善安排,社会稳定问题可能导致“路径依赖” ,使体制出现反弹,改革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选择了渐进式改革的方式 ,采取“双轨制” 办法,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中国化经济改革。但在作者看来,中央政府推进渐进式改革,实际在改革初期着重强调增量改革

21、,即在不放松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状况,创造极大的社会财富,弥参见道格拉斯.诺斯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演讲制度变迁理论纲要(A)所描述的那样:“路径依赖指今天的选择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C),第 3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9 月出版。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条件与特征,樊纲先生是这样进行描述的:“我国之所以走上渐进式改革的道路,并能取得迄今为止的成功,当然也是因为这种改革道路是具有客观可行性的,因为它在中国特殊的选择范围之中”。在他看来,中国渐进式改革的逻辑起点是,充分释放被压抑的非国有部门

22、的潜能,通过人民公社集体所制组织的瓦解,和家庭联产承包制组织的推行,打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樊纲: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第 173182 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年 12 月出版。关于“双轨制”改革演进方式,张军先生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在他看来,在新体制尚未健全,旧体质还在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渐进式改革集中表现在价格“双轨制”的变动过程中。最为突出的特征是,计划内的原体制运行和计划外的新体制运行,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旧体制实行计划机制配置资源,新体制实行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由于价格双轨体制使企业在投入品和产出品两个方面都同时存在着国家规定的计划价格和由供需双方决定的自由市场

23、价格,企业计划内生产和计划供应的物资按计划价调拨,计划外部分按市场价交易,因此市场价格而不是计划价格在短期的供求中发挥了边际调节的作用。张军:“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M),第 160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出版。-1-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补因计划体制造成的物资供应短缺;当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成为主导力量,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不断提高,国有制经济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时候,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部分国有企业改革,也是遵循了“渐进式”改革原则。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24、制相比,国有企业改革相对复杂。集中体现在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产权制度改革上。就东北三省地区而言,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与东南沿海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比,显得相对被动。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全国一样,从来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从企业扩大自主经营权、实行经济责任制,租赁承包、投入产出总承包、利改税,到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始终没有停顿,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到目前为止,因国有企业改革大量优惠政策没有惠及国有流通企业,其改革相对国有工业企业比较滞后;又因政府设置的进入门槛较低,非公有制流通企业大量进入,国有流通企业在竞争性市场缺乏必要的体制机制保障,粗放经营和竞争劣势导致的低效率、高负债成为国

25、有流通企业改革必须要加以认真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复杂艰难,但经过二十多年改革探索,也探索出一些比较成功的思路和经验。一般竞争领域、经济效率低下的国有中小企业,采取国退民进的方式,实行国有经济向非公有制经济转型的办法,明晰产权归属关系,激活产权责任主体的创造力,使之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东南沿海地区的国有企业退出多数采取了这种改革方式,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较好、实力较强的物质基础。对于国有经济企业上市,等等。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国有企业不改革死路一条,要改革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国有企业改革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必

26、须把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为重要前提,把职工群众由改革的对象变成所谓“公费改革”,是指国有企业改革支付必要改革成本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关于“改革成本”和“经济补偿”的定义和内涵将在文章的后面进行介绍和讨论。一定时期内对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要求的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帮助这些企业有序退出市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国家从 1999 年至 2005 年推动的 916 户企业进入破产程序,中央财政支付关闭破产企业补助资金 982 亿元,安置职工 281 万人。实践证明,对部分国有企业实施政策破产政策,是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中,持续时间最长、实

27、施力度最大、财政投入资金最多、效果最为明显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参见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在全国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密切配合、加强监管,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R),2006 年 4 月 24 日,中国北京。-2-比重较高、主导地位较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了“公费改革” 方式,如资源枯竭型矿山和困难国有军工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 ,债转股、国有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改革发展的成果共享者,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相结合,把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和进入市场经济以来的市场冲击,经济全球化的压力和考验,正在进入体制

28、改革的攻坚阶段。为扭转 “多头抓”改革,门户之争,相互制约的被动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府在抓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又有了新的举措:按照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统一要求,遵循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出资人责任主体到位的总体思路,2003 年 4 月正式挂牌成立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时,撤销了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其职能一分为三,国有企业改革职能融入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其他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并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商务部。2004 年 2 月,黑龙江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黑龙江集管人、管事、管资产于一体的对国有资产实行监督管理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成

29、立后,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作为首要职能,根据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的统一部署,在全省打响了地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攻坚战 。到目前为止,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然有 4%的未改制企业(165 户)需要在今后两年完成改制任务。这些企业多数属于国有流通企业,属于“三无两有”(无资产、无经营主业、无资金,有债务、有需要安置的人员)的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这类企业改制任务若不能如期实现,将影响着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危机类国有企业主要是指在体制转轨,进入市场竞争领域过程中,与其它所有制企业相比,丧失生产经营能力和举高额负债,已经无法生存的国有危困企业。根据上述定义,

30、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可以进行这样理解:在体制转轨和市场竞争条件下,因体制性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国有流通企业债务负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在东南沿海建立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上,做出加快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只在经过一段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N),2003 年 10 月 20 日,新华社转发,中国北京。省委省政府抢抓国家实施振兴东

31、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机遇,针对我省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结构调整缓慢、特别是市场化程度低、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的突出问题,果断决定把国企改革作为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和“第一场硬仗”。明确提出:“用三年时间,使我省老工业基地的突出矛盾明显缓解。完成大部分地方国有企业改制、改组任务”,“打一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总体攻坚战。”2003 年下半年选择 10 户严重亏损、资不抵债、不稳定形势严峻的企业进行产权改革试点。2004 年全面展开。经过全省上下的攻坚攻难,到 2006 年 12 月底,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三年改革攻坚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显现了综合性的重要成效,产生了深远的

32、影响。参见省国有企业改革专题调研组关于我省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调查报告(R),2007 年 2 月 25 日,中央黑龙江省委办公厅工作交流。-3-(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担和历史包袱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资产质量下降,资产负债率超过正常经营所承受的界限,银行信用下降,融资能力丧失,资金流断裂,最终导致财务危机、经营危机、人才危机,即企业在流通领域完全失去了基本的生存能力的企业。这里核心问题是债务危机,关键是人才危机。这些危机把部分国有流通企业拖入了窘境,采取一般性的补救措施很难奏效。由此可知,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是历史产物,要摆脱这类企业危机,必须冲破体制机制束缚,实

33、施改革创新,解决危机类国有流通改革问题。1.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案例分析。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际,立足于黑龙江新一轮地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通过比较深入的实证研究和大量的经验证据,为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规律性认识和全新的研究视角,最终为破解这类企业改制难题提出可操作性推进思路和政策建议。具体讲,就是对企业改革面临的资产高额负债、企业改制面对的高额改革成本、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转型面向的妥善安置职工等切身利益的诸多难点问题,给出一个可操作的改革路径和可行“解”。课题

34、意义是:通过黑龙江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改制成功的案例分析,特别是通过实践成果进一步印证“整合改革资源,规范改制操作,改革发展稳定并重”的改革思路和举措,是可以搞活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的。更为重要的是,揭示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实施改革举措的内在特征,以及达到改革预期效果的改革路径和改革举措之间的必然联系,为国有企业改革理论提供新经验和新材料;为扫除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啃下”危机类国有流通企业改制的“硬骨头”,拓展新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思路。1.31.3.1国内外理论综述和国外经验国内外理论综述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课题,极具挑战性。-4-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管理

35、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众所周知,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由于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体制与提供公共产品的、带有垄断特征的主体-国有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影响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引发的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经济学家对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反思与研究。其研究的主线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必须进行国有企业私有化1改革。英国私有化的主要内容有:经济私有化,即取消一切领域内法律赋予企业的垄断地位或政府对进入的限制,以促进竞争。把财产所有权部分或全部出售给私有企业,或将大企业集团的外围企业出售,而留下企业主体。将公共部门所需的并由国有企业提供的商品以及服务承包给私有企业。由于英国这样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比较小,

36、筹集改革成本问题因畅通的资产变现渠道和强大的财政支持,国有经济的私有化改革问题和矛盾不突出,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筹措没有成为改革的突出矛盾,倒是私有化改革使政府在劳工市场和劳资纠纷谈判中的主动地位变成了被动地位,政府对改制企业从监护人变成了各类纠纷问题的调停人和仲裁者。日本是依靠产业政策主导经济发展的国家之一。从 1985 年开始,也走上了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之路2。日本政府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主要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 理顺产权关系。以国有铁路为例,按照业务类型进行资本分拆。在完成组织分割之后,国铁拥有资产分割给新成立的各法人和事业团体继承。这一过程的改革成本理论上讲是趋于零的。 处理债务。198

37、7 年 4 月,国铁改革时需要处理的长期债务包括将来应担负的年金费用高达 37.1 万亿日元。日本政府按照“分割继承、分别偿还”的思路,通过成立清算事业团分担,采取征税和提价进行转嫁;各分拆企业根据经营状况进行筹集尝债资金,主要利用业务收益进行偿债。 妥善安排过剩人员。1987 年,对国铁过剩9.3 万人,采取鼓励提前退休和志愿离职等措施,支付经济补偿金,分流了3.9 万人。其余剩余人员转入清算事业团,再就业培训费用实际上是变相支付了改革成本。到 1990 年 4 月初,完成了改制企业职工的再就业计划。 股票上市。通过股票资本市场,吸收民间资本,稀释国有资本,实现产权和投资主体多元化。1993

38、 年 10 月 26 日,东日本客运公司股票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释出 250 万股,约占股票总数(919 万股)的27.2%。清算事业团于 1994 年 4 月再次释出 200 万股,出售股票的全部收入用于偿还长期债务的改革成本。虽然日本国有企业改革的做法比较好,但因通货膨胀问题和后来的“泡沫经济”的影响,仍然有一些改革遗留问题无法如期解决。体制转轨国家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改革问题研究非常活跃。20 世纪 80 年-5-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代,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亚.科尔内在其著作短缺经济学(1986,中文版)中认为,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在多数情况下不能有效的(常常是过度地、粗放地)使用企业的国有资产,这被认为是,企业的行为缺乏必要的约束,致使国有企业的行为约束趋于“软化”。有学者(Granick,1987)3认为,在传统体制下国家也没有退出的必要,因为从国家的包括“工作权利过度就业”变量在内的社会福利函数被满足这一点来说,维持既有的合约关系不能被认为是无效的。Schaffer(1989)4的研究表明,对于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所以会软化,博弈论上的解释是,国家对企业的威胁不关心(如不补贴,不承担破产风险)是不可信的。国家与企业之间原有的交易契约实际上变成一种特殊的“保险契约”(insurance contract),在这种保险契约下,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