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分析报告目录一、深度城镇化推动智慧城市建设51、智慧城市建设帮助解决“深度城镇化”所面对的问题6(1)环境污染7(2)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8(3)食品监管问题8(4)交通拥堵问题8(5)信息孤岛问题9(6)提高市民和游客的生活质量10(7)发展城市经济,促进 GDP 增长112、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驱动力113、智慧城市建设撬动万亿市场124、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15(1)北京15(2)上海16(3)天津16(4)重庆17(5)广州17(6)武汉17(7)成都18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智能交通181、智能交通建设的市场规模192、政策推动203、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竞争较为分
2、散224、受益公司23三、打造高效的政府:电子政务241、政策支持电子政务的发展242、数字化城市管理:提升政府管理城市的能力253、受益公司27四、让建筑更加绿色,更加智能:智能建筑281、市场空间广阔282、建筑节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303、竞争格局分散,行业集中度亟待提升324、受益公司33五、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341、美国342、欧盟353、日本374、新加坡37六、主要上市公司简况381、数字政通:数字城市管理业务快速发展38(1)公司简介38(2)数字城市管理市场需求旺盛39(3)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逐步融合,开创新的市场格局41(4)股权激励保增长,外延收购值得期待42(5)公
3、司业务分析42(6)财务分析442、银江股份:智能交通专家46(1)公司简介46(2)历史收入和利润情况47(3)公司股权结构48(4)智能交通需求旺盛,订单高速增长49(5)省外市场进入收获期50(6)财务分析513、超图软件:本土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软件和服务提供商53(1)公司简介和股权结构53(2)占据 GIS 产业链的主导地位,技术门槛较高55(3)新产品推动未来业绩增长574、延华智能: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智能建筑企业59(1)公司简介和股权结构59(2)战略转型初显成效61(3)公司竞争优势初步形成,未来盈利改善空间较大64一、深度城镇化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影响 21世纪人类文明
4、进程的有两件大事:一件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另一件就是中国的城市化。”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统计预测,中国的城市人口,将于2030 年突破10亿大关,城镇化率将超过70%。在未来的5 到10 年内,中国城市人口将呈加速增长的态势。然而即便如此,中国还是处于“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状态。2010 年,全世界城市化率为50.9%,工业占GDP 的比重为26%,全球平均的城市化率/工业化率为1.95。这一比例在美国为4.11,法国与英国则分别为4.11 与4.09,而中国的这一数据仅为1.09。城市化的相对滞后,使得国内需求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的工业供应,因
5、而国内的大量工业产品只能出口到欧美等地。中国经济高增长的背后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日趋严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逐渐减弱,简单的总需求刺激已难以推动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因此“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被寄予厚望。政府将加快相关体 制改革,消除对资源配置的干预,促进要素流动,加大对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投资,推动居民消费和服务业增长,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 发展模式转型。简而言之,本轮城镇化的目标将不再是单纯追求规 模和速度,而是提高质量和效率,可以说进入精细化的城镇化发展 模式。1、智慧城市建设帮助解决“深度城镇化”所面对的问题过去十年,我国城镇化取得的成绩毋庸置疑。城镇化率以年均1.4 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
6、,城镇建成区面积累计增长78.5%。高速的城镇化推动房地产市场繁荣,大量农民工进城为制造业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推动我国经济经历了十年高增长。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一方面给中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城市进一步持续发展带来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城市生活质量和城市人口等多方面的挑战。常见于媒体报道的典型负面问题包括:交通拥堵、食品安全问题、生活环境恶化、城市管理日益复杂、社会治安问题等。伴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城市管理的质量急需提高,一方面需要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必须利用科技技术的进步来解决城镇化所遇到的难题。2008 年蓝色巨人IBM 率先提出“智慧的地球”正是为
7、满足这一目的应运而生的。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大力发展数字城市,用智能化手段统一处理城市问题,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城市信息资源,提升城市人的生活品质,是建设和谐城市的有效途径。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是城镇化的必然结果,我国目前每年有超过1,500 万人口进入城市,2011 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到2030 年将有70%的人口居住于城市之中。人口增长使得城市不堪重负,未来推进深度城镇化需要解决以下几大问题:(1)环境污染城市污染问题比较严重。长期以来我国产业发展模式较为粗放, 已经存在相当程度的环境透支。大量使用化学物质的现代农业和重 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源头,对
8、原本就十 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机动车保有量快速 上升带来的尾气排放问题也对环境的破坏也很明显。近年来普遍受到大家关注的PM2.5 是这一问题的重要反映。(2)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从每万美元GDP 耗能指标上看,西方发达基本上在1.1-1.3 吨油当量左右,而我国则高达7.18 吨油当量。我国单位GDP 较高的能耗水平,一方面归因于我国产业结构不平衡,工业占比过大,服务业占比较小;另一方面则要归因于生产效率较低,导致我国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也高于西方发达国际。此外,我国的建筑楼宇的能耗普遍较高,而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信息化技术和能耗管理方法,显著降低了建筑楼宇的能耗水平。(3)食品
9、监管问题我国城市食品安全呈现越来越严重的问题。食品添加剂、农药等超量使用,环境污染等导致食品源头上受到污染。此外,政府部门的监管不足,特别是监管能力不足以应付食品安全带来的压力。(4)交通拥堵问题2011 年8 月,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1 亿辆,未来汽车数量还将增加,到2030年,汽车千人保有量可能突破800 辆。人均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里程严重不足,智能化程度不高。2010 年全国人均道路面积11.7 平方米,较国外城市人均道路面积20 平米还有较大的差距。城市道路不足和交通管理方式落后使得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障碍。(5)信息孤岛问题过去十多年,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投入大量的人
10、力物力进行信息化建设,许多部门的计算机系统已经非常成熟。但是过去的这一信息化过程主要是纵向推进,缺乏横向的系统整合,导致了现今的系统是一个个“信息孤岛”,各系统之间缺乏联系,使得管理效率不高,系统资源浪费比较严重。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打破这种信息股东状态,充分整合信息从而达到最优决策。IBM 是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2008 年IBM 首先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征求政商各界意见。2010 年,IBM 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IBM 将智慧城市定义为:可以充分利用所有今天可用的互联化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城市运营,并优化有限资源的使用情况的城市。IBM
11、 经过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智慧的城市可有效平衡其社会、商业和环境发展需求,并优化现有的可用资源。建设智慧城市的使命是提供城市解决方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让人口、经济都从城镇化的步伐中获益。(6)提高市民和游客的生活质量1)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关注城市设计、能源和水资源管理、以及有效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从而为市民、游客和各行各业创建最佳的城市居住环境。这些城市提供更加可靠和优质的城市服务,
12、并使得市民及游客获取服务的过程更加便捷。2) 解决市民健康和安全问题。通过本地医疗网络、疾病管理和预防、社会服务、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和个人信息隐私等领域的创新,解决居民和游客的健康和安全问题。3) 降低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降低能耗和水资源消耗以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让一个城市变得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包括: 混合土地利用的城市规划原则、建筑物的架构和建造原则、以及利用雨水替代处理水的方法。4) 提升政府部门服务效率。努力提高城市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各个政府层次的透明度和问责制。提供聆听、理解及响应市民和企业需求的途径。5) 提升市民生活的质量。重视提供城市服务信息和
13、访问的便利性和易用性,从而满足市民的需求。这种机制让市民可以在需要时获得及时的信息和服务,也让城市及时获得及分享从市民中获得的信息。(7)发展城市经济,促进 GDP 增长1) 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本质上是对信息技术的利用, 大量的IT投入将吸引业界高科技领域的尖端企业入驻,并增加人力 资本和智力资本投入。2) 吸引并保留高科技工作者的城市可提升城市发展水准,使城市成为适合高科技人口理想的居住地。通过对业务需求、技能、本地人口和人口分布的变化进行预测及适应来实现保留高科技人口的能力。3) 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交通自由的城市可主动识别和管理堵车情况。同时引入的各种现代化管理手段
14、将使各种形式的运输(比如公路、航空、铁路和公交)变得便宜且便捷。2、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驱动力智慧城市将通过三大技术手段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物联网化、互联网化和智能化。物联网化:基于传感器的系统将可见性扩展到实际运输、公用事业、水资源和城市建筑中,提供以前无法利用(不可用或数据收集成本过高)的新的实时数据源。互联网化:事件处理软件从原始传感器输入流中导出和业务相关的事件,集成中间件可将这些数据带入所需情景中,实现对运营系统的实际行为的洞察。智能化:数学算法和统计工具针对系统集成的进一步拓展,利用可用数据提供对城市事件的更深入洞察。可执行结果预测、场景建模和模拟,帮助风险管理,并使得决策过程更加
15、充分。3、智慧城市建设撬动万亿市场智慧城市建设将是我国IT 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府投入支撑下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其中智能交通、电子政务、城市安防、医疗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领域的企业将会直接受益于需求的提升。此外,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将对整个IT 产业形成较大的拉动作用,推动高端信息咨询、数据运营服务、套装基础软件、硬件设备、系统集成等IT 产业各个子行业的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规模庞大,产业链主要包括三大层级:智慧城市 总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专业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基础软硬件供 应商。其中国内A 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专业子系统解决方案领域, 另外部分企业涉及基础软硬件市场
16、。从受益程度来看,我们看好智 慧城市建设大背景下的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电子政务三大子行业。政府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主要推动力量和投资方。政府一方面根据所在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案,另一方面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撬动社会资金进入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从而推动整体项目向前发展。目前国务院和各地政府纷纷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计划,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发展的重头戏,工信部制订的与智慧城市相关的规划也多达10 多个。行业发展机会千载难逢,智慧城市的应用将为信息产业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有关资料显示,在2012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3 个直辖市、6 个省、10 个副省级城市,41
17、 个地级市明确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而全国各地目前正在设计或建设实施的各种“智慧城市”项目则达到数百个。我们估计按照中国2050 年实现70%城市化率的目标,以平安城市、数字城管、数字社区、智慧医疗等内容为核心的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在万亿以上。4、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据统计,截止到2012 年2 月底,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总数量已经达到了154 个,计划投资规模超过1.1 万亿元。而在“十二五” 规划或政府报告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共有41 个,其中副省级城市10 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均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1)北京首都北京2010年3月发布了“智能北京行动纲要”,落实北京
18、市十二五城市信息化和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其中包含60 多个项目,包括智能交通、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家庭、电子商务等。项目建成后,北京在信息化领域将达到世界城市领先水准。(2)上海上海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把信息化提升到新的高度,提出“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加快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初步形成建设“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明确4个主要的关注点:一是关注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提升。二是关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三是关注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四是关注信息化的发展环境。(3)天津天津的“智慧城市”建设将以人为本、技术带动,通新型城镇
19、化密切相关。天津提出要全面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城市空间要素可视化管理。全面推进医疗保健智能化、教育培训智能化、科技创新服务智能化、智能家庭和智能社区建设。“智慧城市”计划到2020 年形成医疗、社保、交通等公共事业“一卡通”全面覆盖城乡的智能化社会服务体系。到2020 年,“智慧天津”基本建成,届时天津将成为智慧基础设施完善、智慧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智慧产业领先、具有现代化、智能化的北方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4)重庆重庆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中重点就在于信息化建设。“五个重庆”建设总计划投资约1.2 万亿元,
20、其中宜居重庆8,000 亿元,畅通重庆3,000 亿元,森林重庆500 亿元,健康重庆350 亿元,平安重庆15 亿元。“五个重庆”建设都是为改善重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虽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预计总计划中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投入不低于百亿元。(5)广州广州智慧城市发展思路是“一个中心”,“三个坚持”。“一个中心” 就是以建立国家中心城市为中心;“三个坚持”是坚持继续创新和需 求驱动相结合,构建物联网应用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坚持重 点突破与长远谋划相结合,构建物联网产业体系,培养新的增长点; 坚持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构建物联网创新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
21、 广州智慧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是建成一批示范应用,创造一个发展 环境,完善一批基础设施,形成一批技术成果,打造一批产业集群。(6)武汉武汉市政府计划用10年时间将武汉打造成为“智慧城市”。其中 在2010年到2011年,为建设第一阶段。武汉将着力于“智慧城市”相 关的规划与方案制订、标准研究、关键技术,并确定典型应用示范。第二阶段从2012 年到2015年,工作将进入重点项目建设试点示范期。此阶段,将以光谷未来科技城为试验区,全面实践“智慧城市”各项建设。第三阶段从2016 到2020 年,将是武汉打造“智慧城市”的推广应用期。“智慧城市”将从未来科技城,推广到东湖开发区、武汉城区。届时“智慧城
22、市”雏形初显,武汉将成为中部“智慧之都”。(7)成都成都智慧城市建设内容主要包含“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并率先在“天府新区”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智慧城市”样板。一个高效运转的政府、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环境、一个便捷的民生环境,正是“智慧城市”需要解决的问题。成都市建设智慧城市正是围绕着这三点展开。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智能交通城市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未来发展和整体运行效率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极大影响了我国的城镇化过程。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我国地少人多的现实情况,城市有限的物理容纳能力同机动车数量高速增长相矛盾,另一方面来自于城市交通管理的落后造成交通资
23、源的错配。西方国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智能交通(ITS)的方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人、车和路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提高路的使用效率和出行者的通行效率。智能交通的技术逐步被引入国内,成为解决我国交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1、智能交通建设的市场规模一个完整的智能交通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八个子系统。八大系统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智能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城市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其中部分子系统构建系统。根据交通部的测算,智能交通要在公路电子收费、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运行监管、集装箱运输、公交车辆、营运车辆及船舶动态监管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和产业化,到2020 年总产值规模超过1,000 亿元。要达到这
24、一目标,交通部门将开放一部分地理信息资源与企业开展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内容加工和增值服务,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增强多层次服务供给能力;同时,政府部门推动研究单位和企业加快研究建立技术、应用和资本共同引领的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模式。目前我国的智能交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需求主要集中于数据和信息的获取段,即电子警察、视频监控、应急指挥系统、通讯系统等领域,需求方主要是各地交通执法部门。2、政策推动今年 7 月31 日在京举行的第三届智能运输大会上,交通部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智能交通发展规划: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发展 战略(2012-2020 年),指明了中国智能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该战略是经过两年研究
25、才正式出炉,战略提出,到2020 年,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形成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要求的智 能交通体系,实现跨区域、大规模的智能交通集成应用和协同运行, 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务和高效的物流服务,为本世纪中叶实现交通运 输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具体目标为,全面提升城市交通管理和服 务水平;有效提高公路交通安全和出行可靠性;着力增强水路运输 效率和监管应急能力;显著促进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显著提高 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形成智能交通产业。交通部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重点支持交通数据实时获取、交通信息交互、交通数据处理、智能化交通安全智能化组织管控等技术的集成创新。还将加快智能交通基础性关键标准
26、、应用服务标准的制定,推动标准贯彻执行和国际合作,鼓励企业参与主导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尤其在鼓励产业发展方面,战略明确将创新模式,着力推进智能交通产业化,积极营造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与电信运营、广播电视、金融、气象等行业或部门的合作,支持和引导带动性强、集中度高的大企业以及有技术专长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交通运输信息服务、运营管理和电子支付领域实现产业突破。根据今年6-10 月份的数据,全国道路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呈现显著回升的态势。下半年开始,政府对道路交通的投资力度在增加,智能交通行业将受益于整体交通投资的恢复性增长。3、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竞争较为分散近年来国内智能交通市场呈现市场快速增长
27、。根据中国交通技术网的统计, 2011 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8 个领域(交通指挥类系统与设备、电子员警系统与设备、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与设备、卡口系统与设备、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与设备、智能公交系统与设备、交通信息采集发布系统与设备、GPS 与警用系统与设备)总规模达到131.4 亿元,同比增长31.1%,年增长率创历史新高。2012年上半年受到宏观经济下滑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吃紧的影响,智能交通建设投入有所放缓。中国交通技术网9 月24 日发布的2012 年第三季度城市智能交通市场报告显示:2012 年3 季度千万级项目共有项目报66 项,环比增加32%,同比增长15.8%。千万级项目合计市场规模17.
28、5 亿元,环比增长32.6%,同比增长26.8%,项目平均金额2,658 万元。一系列的数字显示3 季度国内千万级项目智能交通投资有所恢复。4、受益公司智能交通行业是资金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市场参与者的技术实施实力和资金实力要求较高。地方政府在招标时重点考虑的是乙方企业的:标杆案例工程、技术实施能力和资金实力。上市企业在品牌影响力上和资金实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智能交通行业在我国处于产业发展的成长期,发展速度较快, 近年来上市的公司数量较多,还有不少拟上市公司将在未来1-2 年内登陆资本市场。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如下:三、打造高效的政府:电子政务1、政策支持电子政务的发展2012 年4
29、 月发布的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显示:“十二五” 期间,电子政务要发挥全面支撑政务部门履行职责,满足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各项政务目标的需要,促进行政体 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更加显著。(1)电子政务统筹协调发展不断深化。全面推进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符合科学发展的电子 政务工作体制和机制不断完善,统筹协调能力不断提高。(2)应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县级以上政务部门主要业务基本实现电子政务 覆盖,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明显。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 覆盖率,中央和省级超过85%,地市和县区分别平均达到70%、50% 以上。(3)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应用成效明显。县级以上政府社
30、会管理和政务服务电子政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和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政务覆盖率平均达到70%以上。县级以下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的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政务覆盖率分别平均达到50%、30%以上。(4)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取得重大突破。县级以上政 府普遍开展跨地区、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共享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业务协同能力不断增强。主要业务信息共享率平均达到50%以上。(5)电子政务技术服务能力明显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专业技术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应用支撑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率平均达到85%以上,专业技术服务机 构技术服务达标率平均达到60%以上。(6)电子政
31、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县级以上地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普遍建立,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安全可靠软硬件产品应用不断加强,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取得显著成绩。2、数字化城市管理:提升政府管理城市的能力所谓数字化城管,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多种技术和各类业务平台,建立 完整的、闭合的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同时把城市管理所要解决的问 题分为部件和事件两大类:部件即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如窨井盖 缺失、自来水管破裂等;事件即人的行为类问题,如乱设摊、毁坏 绿化等。城管执法人员可以对城管重点单位信息、销售摊点信息、 非法建筑信息、违规人员信息和法律
32、法规等进行迅速地查询,随时 随地获得城管业务信息的支持,特别是照片和相关图片的传输应用, 不但可以解决协查、堵截、搜查等一线城管人员现场执法问题,而且通过GIS系统为一线提供区域向导图,使执法人员可以迅速的对区域内的现状做出判断、减少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其运作方式是: 根据城市管理工作实际,采取“人机合一”的城管模式,既利用现有 信息网络技术和条件,又采用人力配置,通过发挥信息采集员和城 管执法人员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建立人机有机结合的低投入、高产出的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处置、指挥协调、监督 评价的闭环管理。城市管理从粗放转向精确。过去采用的是比较粗放的城市管理模式,管理对象的空
33、间位置、时间不准确,责任不明确,管理效率较低。而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实现了对管理对象空间、时间和责任上的精确定位,使城市管理由粗放转向精确。城市管理从开环转向闭环,提高了管理效率。原来的管理模式 是以发批示号召为主,长期效果比较差,属于开环管理。数字化城 管新模式建立了监督评价体系,尤其重要的是部署了信息采集员、 城管执法队员以及动员市民来发现问题,并监督各部门的工作成效。发现问题后,系统上就会有精确记录,处罚和奖励就有章可循,推 诿、扯皮现象可以有效遏制,管理系统也就实现了闭环。城市管理从分散转向综合随着法律规范的不断增加,执法主体的个数也会随之增加,涉及整合的技术问题会越来越复杂,执法主体
34、很难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合并。采用数字化城管模式,不管有多少个部门和执法主体,业务流程简化为两条线:一个是指挥,一个是监督,把所有的部门都在指挥、监督的系统中整合起来,发挥了协同效应。数字城管系统面向全国城市,市场空间超百亿元。目前已有300 多个城市和地区建立了数字城管系统。我们按照全国4 个直辖市, 28 个省会城市,255 个地级市、1831 个县级行政区进行粗略测算, 数字城管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100 亿元。3、受益公司在电子政务领域,我们认为具备自主解决方案,产品技术能力较强,有一定品牌效应的企业将会得到较快的发展。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如下:四、让建筑更加绿色,更加智能:智能建筑智能建筑以
35、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设备自动化,集系统 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主要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适合信息技术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建筑物。发展智能建筑主要为缓解能源消耗压力。1、市场空间广阔绿色智能建筑市场主要包括两个层面:(1)新建绿色智能建筑;(2)现有建筑的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伴随着深度城镇化的推进,房屋建筑开工面积增长较快。2011 年我国
36、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1.7 万亿,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5.2 亿平方米,未来将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按照国外通常情况下智能建筑施工占建筑总产值的比重大约为5%来测算,我国建筑智能化对应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 亿元,每平方米建筑智能化投资约为60 元人民币。市场空间非常广阔。建筑智能化在我国既有建筑改造中也有较大的发挥潜力,这对于建筑智能化行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自上世纪80 年代起,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城镇既有建筑保有量约为436.50亿平方米,但绝大部分既有建筑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现已不符合当前的要求。以宾馆酒店、办公楼、商场、学校和住宅等为主的既有建筑
37、智能化改造已经开始,通过智能化改造,建筑物的布局不仅调整得更加合理,智能化功能也得以增强,为建筑物的使用与管理带来更多便捷的服务与支持。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给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约为17%,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60%以上的水平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预计到2012 年我国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近年来国家还 发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鼓励、推动建筑智能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新建智能建筑数量的快速增长及既有建筑智能化、节能化 改造工程的推进,建筑智能化市场发展空间广阔。2、建筑节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政策推动绿色建筑快速发展
38、。2012 年5 月9 日,住建部发布“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总体目标是到2015 年末,建筑节能形成1.16 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规划具体目标:(1)提高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到2015 年,北方严寒及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全面执行新颁布的节能设计标准,执行比例达到95%以上,城镇新建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与“十一五”期末相比,提高30%以上。北京、天津等特大城市执行更高水平的节能标准,新建建筑节能水平达到或接近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水平。建设完成一批低能耗、超低能耗示范建筑。(2)进一步扩大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规模。实施北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4 亿平方米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节能50
39、%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基本完成供热计量改造并同步实施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启动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5,000 万平方米。(3)建立健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通过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及能耗动态监测等手段,实现公共建筑能耗的可计量、可监测。确定各类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基线,识别重点用能建筑和高能耗建筑,促使高耗能公共建筑按节能方式运行,实施高耗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达到6,000 万平方米。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4)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推广,进一步丰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形式,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省级示范、城
40、市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和以县为单位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拓展应用领域,“十二五”期末,力争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 亿平方米,形成常规能源替代能力3,000 万吨标准煤。(5)实施绿色建筑规模化推进。新建绿色建筑8 亿平方米。规划期末,城镇新建建筑2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6)大力推进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开发推广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体系。依托大中型骨干企业建设新型墙体材料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例达到65%以上,建筑应用比例达到75%以上。(7)形成以节约能源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为主体, 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为配套
41、的建筑节能法规体系。规划期末实现地方性法规省级全覆盖,建立健全支持建筑节能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财政、税收、科技、产业等体系共同支持建筑节能发展的良好局面。建立省、市、县三级职责明确、监管有效的体制和机制。健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并实行建筑节能统计、监测、考核制度。7 月26 日,住建部公布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为各地建筑节能补贴和技术改造提供参考,这预示着上海、重庆、江苏、浙江等地的建筑节能改造进入实质启动阶段。上海出台的上海市建筑节能项目专项扶持办法,对于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整体装配式住宅示范项目、高标准建筑节能示范项目、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每
42、平方米补贴60 元,其中整体装配式住宅示范项目,对预制装配率达到25%以及以上的,每平方米补贴100 元,单个项目最高补贴可达1,000 万元。我们认为相关政策的持续推出将拉动行业需求快速增长。3、竞争格局分散,行业集中度亟待提升我国目前具备建筑智能化工程承包资质的企业有超过1 千家, 大多数企业的收入在5 千万元以下,行业前十名企业的总体市场份额不足5%,市场处于极其分散的状况。绿色智能建筑行业竞争的关键点在于:品牌标杆项目、资金实力和招投标价格,上市公司在品 牌、资金实力方面具有较强优势,未来的行业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4、受益公司A 股上市公司中涉及智能建筑和建筑节能的上市公司较多,其中智
43、能建筑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公司:五、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自 2009 年美国IBM 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以来,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能源、公用设施、医疗、水资源管理、公共安全、政府服务和教育等方面的智能实践和应用效果已经凸显。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城市竞争的制高点。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纷纷加大智慧城市建设力度,开辟了城市发展的新模式。目前全球大概有200 多个“智慧城市”的项目正在实施中。现在发达国家在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当中,深刻认识到了“智慧城市”的重要作用,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战略举措。目前,美国、欧盟、亚洲等地区的某些
44、国家均已启动了智慧城市相关的项目,其中很多项目已经上线并且在市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美国2009 年1 月28 日, IBM 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 Planet)这一概念,建议奥巴马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彭明盛将该战略定义为: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建筑、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将物与物通过互联网相联,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其整合,实现社会与物理世界融合。奥巴马政府将智能电网项目作为其绿色经济振兴计划的关键性支柱之一。2009年2 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的经济复苏计划中提出,计划投资110 亿美元,建设可安装各种控制设备
45、的新一代智能电网,以降低用户能源开支,实现能源独立性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09 年6 月,美国商务部和能源部共同发布了第一批智能电网的行业标准,这标志美国智能电网项目正式启动。2009 年9 月,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与IBM 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IBM 将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武装的迪比克市,将其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所有资源都连接起来,可以 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并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降低城 市的能耗和成本,更适合居住和商业的发展。通过采用一系列IBM 新技术“武装”的迪比克市将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所有资源都连 接起来(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等),因此可
46、以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并智能化地作出响应,服务于市民的需求。IBM 还提出了未来几年内的一个计划:在美国爱荷华州的小城迪比克开展一个项目,该项目将通过使用传感器、软件和互联网让政府 和市民能够测量、检测和调整他们使用水、电和交通的方式,以期 打造更加节能、智能化的城市。2、欧盟2005年7月, 欧盟正式推出了“i2010”(智慧2010)战略。该战略通过发展最新的通信技术、建设新网络、提供新服务、创造新的媒体内容,帮助欧盟发展经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欧盟在 2007 年就提出了一整套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并付诸实施。欧盟的智慧城市评价标准包括智慧经济、智慧移动性、智慧环境、智慧治理等方
47、面。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以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等国际的城市智慧程度较高。2009 年3 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信息通信技术研发和创新战略,呼吁加大对信息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和投入,使欧盟在该领域领先全球。2010 年3 月,欧盟委员会出台欧洲2020 战略,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即智慧型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智慧型增长意味着要强化知识创造和创新,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欧洲2020 战略把“欧洲数字化议程”确立为欧盟促进经济增长的七大旗舰计划之一。2010 年5 月发布的欧洲数字化议程提出了七大重点领域:(1)在欧盟建立单一的充满活力的数字化市场;(2)改进信息通信技术标准的制定,提
48、高可操作性;(3)增强网络安全;(4)实现高速和超高速互联网连接;(5)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前沿领域的研究和创新;(6)提高数字素养、数字技能和数字包容;(7)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产生社会效益。以瑞典为首的北欧高福利国家对智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例如: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 个路边监测器, 利用RFID、激光扫描、自动拍照等技术,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 辆,在工作日6:30 到18:30 之间进出市中心的车辆收取拥堵税,使交通拥堵水平降低了25%,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3、日本日本政府 IT 战略本部于2009 年7 月制定了“i-Japan 2015”战略,即智慧日本
49、计划,计划旨在到2015 年实现以人为本、“安心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让数字信息技术如同空气和水一般融入每一个角落,并由此改革整个经济社会,催生出新的活力,实现积极自主的创新。该战略的要点在于实现数字技术的易用性,突破阻碍数字技术使用的各种壁垒,确保信息的安全,最终通过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的渗透打造新日本。“i-Japan 2015”战略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一是建立电子政务、医疗保健和教育三大领域的核心信息系统;二是培育新兴产业;三是整顿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4、新加坡新加坡的“智慧国 2015”计划或称“iN2015”规划帮助新加坡成为了世界领先的智慧国家。该规划是新加坡于2006
50、年6 月推出的一个为期十年的资讯通信产业发展蓝图,旨在将新加坡建设成为一个以资讯驱动的智能化国度和全球化的都市。该计划同时也描绘了资讯通信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与交流的方方式。规划提出了五大目标:1、利用资讯通信为经济和社会创造的增值居全球之首; 2、资讯通信业实现的增值增长至原来的两倍,达260亿新元; 资讯通信业出口额增长至原来的三倍,达600 亿新元; 新增工作岗位八万个,至少90%的家庭使用宽带;、电脑在拥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中的拥有率达100%。最终实现:“利用无处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智慧的国家、全球化的城市”。新加坡政府将通过4 大策略来完成上述目标的实现。建立
51、超高速、广覆盖、智能化、安全可靠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全面提高本 土信息通信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发展普通从业人员的信息通信能力, 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通信人力资源;强化信息通信技术的尖 端、创新应用,引领包括主要经济领域、政府和社会的改造,提升 数字媒体与娱乐、教育、金融服务、旅游与零售、医疗与生物科学、制造与物流以及政府等7 大经济领域的发展水平。六、主要上市公司简况1、数字政通:数字城市管理业务快速发展(1)公司简介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应用与信息服务提供商。公司专业从事基于GIS应用的电子政务平台(包括数字化城市管理、国土资源管理、数字社区和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发和推广工作,为政府部门提
52、供GIS、MIS、OA 一体化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并且未政府各个部门间基于数据共享的协同工作平台。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数字化城市管理核心软件、数字执法管理 软件、数字三维实景影像、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管理软件、城市规划 管理软件等,此外公司还提供一系列的城市管理咨询,数据采集, 运维外包等服务。数字化城市管理领域业务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1 年数字城管业务实现收入1.07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8.2%。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吴强华先生,目前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裁。吴先生是一位技术专家,为地理信息和测绘专业高级工程师,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城市数字化城管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 课题和“数
53、字社区服务示范工程数字社区服务信息化支撑体系技术研究”课题的主持人,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行业标准编写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编写组主要成员,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推广领导小组技术组和培训组成员。吴强华长期从事基于GIS 技术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开发工作,主持并完成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型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决策支持系统、第一代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研发工作;在面向对象的用户模型提炼、标准制定和GIS 应用系统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2)数字城市管理市场需求旺盛我国对数字城市管理市场需求旺盛,各地方政府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数字城市管理/创新社会管理软件市场发展。“十五”期间
54、,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十二金”工程,“十二金”是面向政府办公业务建立的十二个重点信息应用系统,“十二金”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化的起步。随着“十二金”工程的逐步建成,政府IT 需求转向监控、管理,数字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成为未来建设的主要方向。我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目标用户是各个地市级、区级、县级人民政府,全国共有4 个直辖市、28 个省会级城市、255 个地级市、856 个市辖区、369 个县级市,1,638 个县。目前,直辖市、省会级城市、地级市(不含省会城市)、市辖区、县级市(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费用约为5,000 万元、3,000 万元、2,500万元、1,000 万
55、元和800 万元。预计至2015 年底,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覆盖全部地级以上城市、30%的市辖区和10%的县级市(县),未来3-5 年, 市场容量约为120 亿元。(3)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逐步融合,开创新的市场格局“十一五”以来,我国数字城市发展迅速,以“数字北京”、“数字武汉”、 “数字苏州”等为代表的数字城市建设已经取得实效,并且国内其他各地也陆续上马数字城市的项目建设。但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问题核心是数字城市缺乏系统规划。一些地区行政部门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各个部门相互独立、互不兼容, 无法有效地将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同时由于缺乏统一标准,数据格式不一,为数字化带来了极大的不
56、便。采用“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双管齐下的战略是解决这一条块分割问题的关键。“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都是实现城市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双方采用的实施架构不同,管理的方式也不同,但最终的目标都是以信息化手段服务于城市与居民。数字政通所构建的“城市管理”系统是以市政城管局为中心,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并通过“数字城管”构架的基础数据库、3D 全景式展现,将城管局城市指挥中枢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并把其执法和监督的功能做到精益求精。而“社会管理”是以网格化管理思想为基础,在满足自下而上的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数字社区”管理系统将城市管理内容延伸至社区,因此无论是人口服务管理、实有房屋管理、社会矛盾管纠纷调处、社会治安防控,还是重点人群管控与特殊人群服务等等,可通过城管局、综治办、居委会、公安局、工商税务等众多政府部门,共同对城市进行协同管理,并最终实现为城市居民提供综合服务的目标。公司是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招标代理服务协议
- 2024教育培训费用协议协议
- 2024年车展参展商协议范本
- 保健食品区域代理协议(2024年)
- DB11∕T 1602-2018 生物防治产品应用技术规程 白蜡吉丁肿腿蜂
- 2024装饰监理服务化协议
- 2024年专业物流服务协议全书修订
- 2024年度电力工程技术合作协议
- 2024年企业万股股权融资合作协议
- 文书模板-《承重架使用协议书》
- JTT791-2010 公路涵洞通道用波纹钢管(板)
- 2024年航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无人机AOPA驾驶证考试(视距内驾驶员视距内驾驶员)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科研的思路与方法
- 山东联通公司招聘笔试题
- 2024年新智认知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金属探测器检测记录
- 安全教育记录范文(25篇)
- 2024年供应链管理竞赛考试题库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习思想教材配套练习题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led显示屏工艺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