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上《登月之旅》课堂教学详案_第1页
苏教版科学六上《登月之旅》课堂教学详案_第2页
苏教版科学六上《登月之旅》课堂教学详案_第3页
苏教版科学六上《登月之旅》课堂教学详案_第4页
苏教版科学六上《登月之旅》课堂教学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登月之旅教程设计苏教版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成因。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3、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撑。4、能做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教学重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教学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 视频展示台、液晶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音箱、屏幕、激光教鞭2. 课件:1)视频录像资料:月球月色资料 (最好是有音乐没解说的) 用投影仪播放2)伽利略观察月球图片 (教材 42 页下 2 图和 43 页上图) 视屏展示台播放3)幻灯片: 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方案1. 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大约

2、3 厘米的细沙。2. 从同一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3. 再从不同高度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4)阿波罗登月实况图片用视频展示台播放 (教材 44 页有,也可以在下载,也可以是音视频的带解说词的)(5)幻灯片:月球概况.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C,最低可降至零下170C;.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3. 模拟环形山成因记录单(每组一份)模拟环形山成因记录单高度相同石子大小不同咼度不同石子大小相同看到的想象我们的解释4.沙子、盘子(或用报纸、纸盒代替)、石子(可安排学生准备,带来后教师设计布置)、手电筒5. 资料收集:(1)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2)有

3、关人类对月球认识的资料教学过程:1.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录像,请看大屏幕。播放“月球月色录像资料)2. 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月亮、月球)3. 你去过月球吗?想去吗?4. 好!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月球旅游。板书: 1.登月之旅5. 讲述:每当夕阳西下,皎洁的月亮升上天空,月亮就是夜空中最亮 的天体。“古人不见今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 人们不像现代人业余生活这样丰富多彩, 每当夜幕降临, 美丽的月亮 自然而然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并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创造出许 许多多的神话故事。那么,你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 (学生资料交流, 3 2个同学

4、即可!)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月球逐渐有了新的认识, 请同学 们观看大屏幕。播放 “伽利略观察月球的图片”并在播放过程中教师配合介绍)1609 年,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他发现月球表面有许多地方都布满了圆形的坑叫做环形山,他还发现了高地和“月海”月海有引号,教师心里要明白怎回事,防止学习过程中有学生发问解释不了) 。300 年来,科学 家们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直到大约 50 年前,科 学家们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 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间的流星和陨石 撞击而形成的。(注意:课件此时定位在环形山画面) 这就是陨 石坑也叫环形山

5、。7. 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环形山,你认为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回答:火山喷发、陨石撞击。一般学生此时已 经认同陨石撞击)提示:教师心里要知道环形山可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这一解 释:根据人类登月后在月面设置的“月震仪”的探测资料得知,和地 球相比,月球是个地质不活跃的天体。在过去的 46 亿年间,月球从 来不曾有过频繁而激烈的火山活动) 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环形山是由陨石撞击形成的呢?请各小组 讨论一下(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案。各组汇报)8. 老师也为大家设计了一个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方案,供大家参 考。播放课件:(幻灯片)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方案

6、1. 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大约 3 厘米的细沙。2. 从同一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3. 再从不同高度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下发记录单,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下去巡视,做有必要的点拨与指 导)9. 通过以上实验,你认为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陨石撞击)10. 下面请同学们用手电筒直射和斜射沙盘上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 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下去巡视指导点拨, 时间不宜太长)(各 组汇报交流)11. 在这个实验中,手电筒代表着什么(太阳)?石子坑呢(环形山)?12. 结合这个实验,你认为我们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效果 最好? (每月农历十五或十六,此时月亮最亮最圆)提示:直射时看的清

7、楚全面;斜射时看不全,而且有阴影)13. 讲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在不断更 新,那么人类对月球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学生资料交流,教材 44 页上要考虑到:科学家们发现,月球像地 球的卫士一样绕地球环行,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 间约为 27.3 天);(提示:恒星月周期是 27.3 天;朔望月周期是 29.5天)14. 讲述:(课件配合:图片阿波罗登月实况,教材 44 页上有) 在20世纪 6070年代,美国实施了登月计划,终于在 1969年 7月 16 日,三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 11 号”宇宙飞船以每小时 40000对一个千米的速度奔向月球。 三天后

8、,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阿兰德林离开指 挥舱,驾驶登月舱成功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激动的说: 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巨大的一步! ”从此揭开了 月亮神秘的面纱,人们发现,月亮其实并不美丽! 播放课件(幻灯片):月球概况. 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C,最低可降至零下170C;. 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 1/6.此时课件定住,不关闭,为后面的问题做准备)15. 我们即将前往月球旅行,想一想,去月球旅行我们需要做哪些准 备?(结合课件里的月球概况交流,交流后关闭课件。 )16. 好!2003年 10月 15日,我国自行设计的神舟 5号飞船首次载人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2005年10月 12日,神舟 6号飞船搭载 2名宇航员再次成功发射;2008年 9月 25日神舟 7号飞船搭载了 3名宇航员再次发射成功,并有翟志刚实现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 2007 年 10 月 24 日,我国 自行设计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实现绕月飞行。目前,神舟 8 号、嫦 娥 2 号即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