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文化分析论文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3/b00590ff-4bf2-4907-b450-f781c74e0d44/b00590ff-4bf2-4907-b450-f781c74e0d441.gif)
![茶道文化分析论文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3/b00590ff-4bf2-4907-b450-f781c74e0d44/b00590ff-4bf2-4907-b450-f781c74e0d442.gif)
![茶道文化分析论文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3/b00590ff-4bf2-4907-b450-f781c74e0d44/b00590ff-4bf2-4907-b450-f781c74e0d443.gif)
![茶道文化分析论文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3/b00590ff-4bf2-4907-b450-f781c74e0d44/b00590ff-4bf2-4907-b450-f781c74e0d44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茶道文化分析论文我们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各国的植茶、制茶、饮茶均直接或间接源于中国。“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茶道与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本文重在分析茶道概念的提出及茶道精神的创立,并且进而说明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何谓茶道,茶文化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玲教授在其著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对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也包含着对茶道概念内涵的阐释。王玲教授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
2、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我们从王玲教授的论述中不仅明确了茶道与茶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茶道概念的内涵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茶道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见性,需要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艺便会无精、无神,就会失去茶艺的真正意义,
3、行道是艺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唐代著名的爱茶诗人卢仝更是以诗的形式生动且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艺茶行道的体会,揭示茶道概念的内涵。卢仝在其著名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总之,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正如已故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陈香白教授所说:“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有人说,虽然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
4、的国家,但却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这一概念,使其不仅成为中国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该诗的全文是: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
5、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虽然对“茶道”这一概念的内涵没有具体解释和说明,但在其诗中应该说已作了很好的诠释,人们如果用心去细细品读该诗不难体会其中的茶道精神。 继诗僧皎然之后,唐时的封演在其编撰的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再次提到“茶道”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我国明代张源在其著的茶录中也讲到“茶道”。他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我
6、国不仅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将茶人精神规定为“精行俭德”。陆羽茶经中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在陆羽看来,喝茶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解渴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对饮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陆羽的茶人精神其实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说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创始者。 继陆羽之后,唐末的刘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对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道精神表述为:“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从文化角度把茶道精神升华出来。宋徽宗在大观
7、茶论序中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矣。冲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可见,宋徽宗赵佶将茶对人的情性的陶冶和饮茶的心境概括为“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八个字,这也就是茶道精神。 由于我国古代茶道将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在一起,使得古代茶人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这样也给茶人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次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思想内容加以发挥创造,艺茶中所修之道可以是懦家之道,可以是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以是禅宗及佛教之道,具有因人而异的特征。尽管如此,中国古代的茶道精神还是为后世茶道精神奠定了基础。古代茶人虽然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但基本精神则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后来茶道精神的发展都没有超出上述所说的茶道之要素和内含之精神。 摘要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唐时的皎然最早提出了茶道概念;唐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下册听评课记录表
- 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听课评课记录
- 生态修复资源共享合同(2篇)
- 甲乙方协议书(2篇)
- 2025年硫酸黏菌素类产品合作协议书
-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9课时和、差、倍、分问题听评课记录新湘教版
- 新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3.2一次函数的图象1》听评课记录21
-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听评课记录
-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听评课记录:1.2.1《有理数》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对外的关系》 听课评课记录10
- 2024变电站无人机巡检系统规范第1部分:技术规范
- 机动车商业保险条款(2020版)
- 《大小比较》(说课课件)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张五常子女和婚姻合约中的产权执行问题
- 口腔粘膜常见疾病
- 校园安全派出所
- 餐厅值班管理培训
- XXXX无线维护岗位认证教材故障处理思路及案例分析
- 酒店春节营销方案
- 营销管理方案中的定价策略与盈利模式
- 2024年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