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语文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语文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5.回忆我的母亲1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1.了解回忆录的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抒情、议论。2.学习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母亲“勤劳一生”为线索、以爱为感情基调来组织材料的方法。3.学习本文平实、质朴而又深刻的语言。4.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2学情分析 1.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分析:课文围绕“勤劳”精选典型事例,突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如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亲的宽厚;周济和照顾比自已更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的仁慈;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母亲

2、的坚强;对“我”从事的事业的理解表现了母亲对革命的支持,这些事例平凡而又典型,表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优秀品质。2.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分析: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如课文第二部分中,记叙了庚子年(1900)受灾农民吃大户,乙末年(1895)除夕被迫分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母亲送子读书等,甚至引用侄儿、外甥的来信,也标明时间。这样,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事件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3.本文在记叙中适当穿插一些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A分析: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一些对人物、事件的议论

3、,抒发作者的感情,这是传记体文章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特点。这些议论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本文第14、15段正是这样,这两段承前文所叙,以抒情的笔调,写出母亲所给的宝贵财富,在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感情真挚深沉,并点明了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4.本文的布局有什么特点?分析:布局就是安排文章的结构,它主要包括确定顺序、选择材料、安排详略、前后照应、过渡衔接等。回忆我的母亲的布局就很巧妙。(l)确定顺序。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既照顾全面,又突出重点。首先,开头和结尾在时间上相照应

4、开头写“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结尾写“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现在”同“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的时间完全一致。然后展开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从“我能记忆时”起,到“母亲离我而去”为止,其中,各有侧重地写了“四五岁时”、八九岁时”、“庚子年”、“乙未年”、“1905年”、“1908年”、“1909年”、“1919年”发生的事情。其间还插入横的)顺序,表现了母亲“勤劳刻苦”、“俭朴善良”、“深明大义”、“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纵与横”、“点与面”结合得巧妙自然,入情合理,顺理成章,令人信服。(2)选择材料。全文紧扣开头的中心句“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选材和

5、组材。重点详写了母亲“吃苦耐劳”、“持家有方”、“善良俭朴”、“身传言教”,以照应和突出“特别”;又用一定篇幅写母亲的其他优秀品质以照应“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这便是中心统率材料,材料为表现中心服务。(3)安排详略。回忆母亲优秀品质部分写得详尽,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突出母亲的平凡和伟大。分析母亲优秀品质对“我”的深刻影响和“我”对母亲的感思、怀念、哀悼写得略。以议为主,结合抒情。详略得当,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并突出了母亲的各种优秀品质及其对“我”的深刻教育和影响,从而使报答母亲的深恩升华到尽忠于祖国母亲的高度。(4)前后照应。主要体现在时间的纵向发展和事件的横向联系合

6、理交叉,以及母亲各种优秀品质的相互渗透和对“我”的深刻影响等方面,把“回忆”的内容同“我”的感受和谐地统一成整体,使全文中心突出,文气贯通。(5)过渡衔接。纵向顺序叙述,用了表时间推移的词语,如“从我能记忆时起”、“我到四五岁时A”、“庚子年(1900年)前后”等,过渡自然,前后衔接。横向顺序记叙,则以表现母亲各种优秀品质的提示语来连接上下文。如“母亲是个好劳动”、“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母亲的聪明能干”等。通过“回忆”这条线索的串接和提示语的过渡,将文章各部分内容巧妙而紧密地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5.课文的第七段最后写道:“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的心中

7、留有深刻的印象。”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分析:这至关重要一句是全文的枢纽。它不仅归结了前文所记叙的内容,而且导启了后文要表现的主线。其中“勤劳俭朴的习惯”是众所周知的,不赘述了。值得注意的是“宽厚仁慈的态度”,这一点在前段中虽处于次要地位,但也不时提及。如母亲“从没有打骂过孩子”,“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同情贫苦的人”,“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更应该重视的是,作者在“同清贫穷的人”后面特意用破折号说明“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从而揭示了“宽厚仁慈”的实质,即中国劳动人民的与勤劳紧密相连的优良品质善良。这就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第七段后内容纲目的钥匙。封建地主阶级深重剥削压迫所造成的血的事实

8、,母亲勉力维持的大家庭被迫破产、分离,严酷的生活现实使母亲经历了“最悲惨”的日子。从此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更强烈了”,不仅满怀着“对穷苦农民的同情”,而且产生了“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质朴的善良,发展为朦胧的爱憎,并且开始对社会发出了不平的呼声,常有“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正因为这样,母亲才下决心“节衣缩食”,以备培养出个“支撑门户”的“读书人”,来解脱生活给她带来的重压。可是,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我”,由于不愿向落后反动的势力、保守因袭的意识妥协,终于远走他乡,并未给家庭带来什么益处,更没能“支撑门户”。希望的破灭,儿子的遭遇,促使母亲进一步觉醒,认识提高了,爱憎分明了。所以,当母亲得

9、知“我”参加新军、同盟会等组织时,对这些当时被认为大逆不道的行为,母亲非但不责怪、反对,反而给以不少“慰勉”。一个身处偏远山村的农妇能有这样的识见是难能可贵的。而当“我”参加革命并已居于高级领导岗位时,母亲仍甘于“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并“不脱离劳动”,这更是令人钦佩的。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及其在生活中的不断发展、提高,是贯串课文第七段后内容的主线,它确凿无误地反映了母亲逐步觉醒的过程。抓住这根主线,那些看来纷繁复杂现象的内在联系便昭然若揭了。6.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分析:对于本文的语言,初教者与初学者往往只看到它朴实的一面,而忽视它深刻的一面,认识不到它朴质中见真

10、情,平实中见哲理的特色。这是讲解与学习本文的一大难点。A本文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华丽词藻的着意渲染,但总司令回忆的是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母亲的生活经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真挚而深沉,读来亲切而感人。“我爱我母亲”、“我应该感谢母亲”、“愿母亲在地下安息”这些平常文字由于发自心底,浸透了对母亲的挚爱之情。“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地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些写亲身经历、切身感受的最朴实不过的文字,使我们看到了母亲“整日劳碌”、“汗流满面”的高大身影。“很自然地”

11、、“就悄悄”、“便整日跟着”这些词语,说明“桃李不言,下自成跟”,母亲身教的巨大力量,使总司令从小养成了劳动的习惯,学会了许多生产知识。85岁高龄,精神、饮食俱不如前的母亲甚望见儿子一面,“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在这样的语境中,准确地用上一个“竟”字,含义非常深刻,既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再如:“母亲一共生了13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8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几句平实的话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在旧中国

12、的农村,溺婴是常有的事情,朱家也不例外,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才被迫忍痛溺死5个孩子。这个怵目惊心的事例,足以揭示旧中国干百万劳动妇女的牛马不如的悲惨境遇,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后一句是画龙点睛的议论,一个“多么惨痛悲哀”,一个“无可奈何”,字字滴血声声泪,悲惨万状万般无奈呵!再如:“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去吃大户”。在这里,“和平”指中国农民勤劳朴实,很多人世代为地主耕种,尽管遭灾受难最为严重、惨烈,也能忍耐,能经受住煎熬,然而,灾难不会因为他们的“和平”而放过他们。“不得不”是无法忍耐

13、的饥饿、破产逼迫着他们不得已而“上梁山”成群结队去“吃大户”。这是最起码的自发的反抗行为,但连这样的行为也遭到最血腥的屠杀。下文所述“血溅四五十里”就是明证。3重点难点 1.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分析:课文围绕“勤劳”精选典型事例,突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如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亲的宽厚;周济和照顾比自已更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的仁慈;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对“我”从事的事业的理解表现了母亲对革命的支持,这些事例平凡而又典型A,表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优秀品

14、质。2.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分析: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如课文第二部分中,记叙了庚子年(1900)受灾农民吃大户,乙末年(1895)除夕被迫分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母亲送子读书等,甚至引用侄儿、外甥的来信,也标明时间。这样,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事件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3.本文在记叙中适当穿插一些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分析: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一些对人物、事件的议论,抒发作者的感情,这是传记体文章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特点。这些议论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本

15、文第14、15段正是这样,这两段承前文所叙,以抒情的笔调,写出母亲所给的宝贵财富,在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感情真挚深沉,并点明了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4.本文的布局有什么特点?分析:布局就是安排文章的结构,它主要包括确定顺序、选择材料、安排详略、前后照应、过渡衔接等。回忆我的母亲的布局就很巧妙。(l)确定顺序。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既照顾全面,又突出重点。首先,开头和结尾在时间上相照应开头写“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结尾写“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现在”同“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的时间完全

16、一致。然后展开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从“我能记忆时”起,到“母亲离我而去”为止,其中,各有侧重地写了“四五岁时”、八九岁时”、“庚子年”、“乙未年”、“1905年”、“1908年”、“1909年”、“1919年”发生的事情。其间还插入横的)顺序,表现了母亲“勤劳刻苦”、“俭朴善良”、“深明大义”、“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纵与横”、“点与面”结合得巧妙自然,入情合理,顺理成章,令人信服。(2)选择材料。全文紧扣开头的中心句“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选材和组材。重点详写了母亲“吃苦耐劳”、“持家有方”、“善良俭朴”、“身传言教”,以照应和突出“特别”;又用一定篇幅写母亲的其他优秀品质以

17、照应“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这便是中心统率材料,材料为表现中心服务。(3)安排详略。回忆母亲优秀品质部分写得详尽,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突出母亲的平凡和伟大。分析母亲优秀品质对“我”的深刻影响和“我”对母亲的感思、怀念、哀悼写得略。以议为主A,结合抒情。详略得当,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并突出了母亲的各种优秀品质及其对“我”的深刻教育和影响,从而使报答母亲的深恩升华到尽忠于祖国母亲的高度。(4)前后照应。主要体现在时间的纵向发展和事件的横向联系合理交叉,以及母亲各种优秀品质的相互渗透和对“我”的深刻影响等方面,把“回忆”的内容同“我”的感受和谐地统一成整体,使全文中心突出,

18、文气贯通。(5)过渡衔接。纵向顺序叙述,用了表时间推移的词语,如“从我能记忆时起”、“我到四五岁时”、“庚子年(1900年)前后”等,过渡自然,前后衔接。横向顺序记叙,则以表现母亲各种优秀品质的提示语来连接上下文。如“母亲是个好劳动”、“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母亲的聪明能干”等。通过“回忆”这条线索的串接和提示语的过渡,将文章各部分内容巧妙而紧密地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5.课文的第七段最后写道:“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的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分析:这至关重要一句是全文的枢纽。它不仅归结了前文所记叙的内容,而且导启了后文要表现的主线

19、。其中“勤劳俭朴的习惯”是众所周知的,不赘述了。值得注意的是“宽厚仁慈的态度”,这一点在前段中虽处于次要地位,但也不时提及。如母亲“从没有打骂过孩子”,“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同情贫苦的人”,“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更应该重视的是,作者在“同清贫穷的人”后面特意用破折号说明“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从而揭示了“宽厚仁慈”的实质,即中国劳动人民的与勤劳紧密相连的优良品质善良。这就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第七段后内容纲目的钥匙。封建地主阶级深重剥削压迫所造成的血的事实,母亲勉力维持的大家庭被迫破产、分离,严酷的生活现实使母亲经历了“最悲惨”的日子。从此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更强烈了”,不仅满怀着

20、“对穷苦农民的同情”,而且产生了“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质朴的善良,发展为朦胧的爱憎,并且开始对社会发出了不平的呼声,常有“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正因为这样,母亲才下决心“节衣缩食”,以备培养出个“支撑门户”的“读书人”,来解脱生活给她带来的重压。可是,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我”,由于不愿向落后反动的势力、保守因袭的意识妥协,终于远走他乡,并未给家庭带来什么益处,更没能“支撑门户”。希望的破灭,儿子的遭遇,促使母亲进一步觉醒,认识提高了,爱憎分明了。所以,当母亲得知“我”参加新军、同盟会等组织时,对这些当时被认为大逆不道的行为,母亲非但不责怪、反对,反而给以不少“慰勉”。一个身处偏远山村的农妇

21、能有这样的识见是难能可贵的。而当“我”参加革命并已居于高级领导岗位时A,母亲仍甘于“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并“不脱离劳动”,这更是令人钦佩的。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及其在生活中的不断发展、提高,是贯串课文第七段后内容的主线,它确凿无误地反映了母亲逐步觉醒的过程。抓住这根主线,那些看来纷繁复杂现象的内在联系便昭然若揭了。6.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分析:对于本文的语言,初教者与初学者往往只看到它朴实的一面,而忽视它深刻的一面,认识不到它朴质中见真情,平实中见哲理的特色。这是讲解与学习本文的一大难点。本文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华丽词藻的着意渲染,但总司令回忆的是自己亲

22、历亲见亲闻的母亲的生活经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真挚而深沉,读来亲切而感人。“我爱我母亲”、“我应该感谢母亲”、“愿母亲在地下安息”这些平常文字由于发自心底,浸透了对母亲的挚爱之情。“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地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些写亲身经历、切身感受的最朴实不过的文字,使我们看到了母亲“整日劳碌”、“汗流满面”的高大身影。“很自然地”、“就悄悄”、“便整日跟着”这些词语,说明“桃李不言,下自成跟”,母亲身教的巨大力量,使总司令从小养成了劳动的习惯,学会了许多生产知

23、识。85岁高龄,精神、饮食俱不如前的母亲甚望见儿子一面,“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在这样的语境中,准确地用上一个“竟”字,含义非常深刻,既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再如:“母亲一共生了13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8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几句平实的话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在旧中国的农村,溺婴是常有的事情,朱家也不例外,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才被迫忍痛溺死5个孩子。这个怵目惊心的事例,足以揭示旧中国干百万

24、劳动妇女的牛马不如的悲惨境遇,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后一句是画龙点睛的议论,一个“多么惨痛悲哀”,一个“无可奈何”,字字滴血声声泪,悲惨万状万般无奈呵!再如:“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去吃大户”。在这里,“和平”指中国农民勤劳朴实,很多人世代为地主耕种,尽管遭灾受难最为严重、惨烈,也能忍耐,能经受住煎熬,然而,灾难不会因为他们的“和平”而放过他们。“不得不”是无法忍耐的饥饿、破产逼迫着他们不得已而“上梁山”成群结队去“吃大户”。这是最起码的自发的反抗行为A,但连这样的行为也遭到最血腥的屠杀。下文所述“血溅四五十里”就是明证。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yyu语文教学过程设计 一)快速精读测试。在速读全篇的基础上,快速归纳18自然段的段意,并概括全文第二部分第一层(28)的层意: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第六自然段:第七自然段:第八自然段:第二部分第一层层意:测试记录:快速归纳段(层)意速度(10段?时间):_段/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