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一、单项选择1d;2d;3d;4c;5a;6b;7d;8d;9b;10d;11 c;12 a;13d;14c;15b;16d;17b;18c;19 c;20 d;21d;22d;23b;24d;25d;26b;27b;28 d;29 b;30 b;31b;32b;33b;34a;35 d;36 d;37b;38d;39a;40c二、多项选择1bd;2cd;3abc;4acd;5ac;6abc;7bcd;8ad;9acd;10ac;11bcd;12abc;13bcd;14abc;15ab;16bcd;17 ab;18 abcd;19ad;20cd。三、名词解释1在产
2、品市场上 ,均衡收入是指与总意愿支出相等时的产出。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等于消费加投资;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等于消费加投资加政府购买支出。2在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中的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如果用C 表示消费 ,Y 表示收入 ,则消费函数的形式为: C=C0。其中 0 为自发消费,c为边+cYC际消费倾向 ,且 C0。0,0c1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量。如果用 MPC 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C 表示消费的变动量 , Y 表示收入的变动量 ,则 MPC=C/Y 。4平均消费倾向指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如果用APC 表示平均消费倾向,则APC=C/Y 。5边际储蓄倾
3、向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储蓄量,用 MPS 表示。6平均储蓄倾向指储蓄在收入中的比重,用 APS 表示, APS=S/Y。7边际税收倾向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税收量。8投资乘数每增加一单位自发投资支出所增加的国民收入量,用 K I表示。在两部门经济中, K I1;在三部门经济中,若税收是收入的函数, kI1(其1 c1 c ct中 c 为边际消费倾向, t 为边际税收倾向)。显然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税收倾向成反比。9政府支出乘数指每增加一单位政府购买支出所增加的国民收入量,用 K G 表示。在三部门经济中,若税收为自发变量与收入无关,则K G11c ;若税收为收入的函数
4、,则 kG1。显然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税1 c ct收倾向成反比,与同等条件下的投资乘数相等。10税收乘数指每增加一单位税收所减少的国民收入量,用 K T 表示。在三部门经济中,若税收为自发变量与收入无关,则K T1 cc ;若税收为收入的函数,则kT1 c cct 。显然税收乘数的绝对值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税收倾向成反比。11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政府每增加一单位转移支付所增加的国民收入量,用 K TR表示。在三部门经济中,若税收为自发变量与收入无关,则K TR 1cc;若税收为c收入的函数,则 kTR 1 c ct 。显然转移支付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
5、税收倾向成反比。12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购买支出与税收同时同方向同数量变动时,政府每增加一单位购买支出和税收所增加的国民收入量,用 K B 表示。在三部门经济中,若税收为自发变量与收入无关,则 kB = kG kT1c1 ; 若税收为收入的函数,1 c1 c1 c则 k B = 1 c ct13出口乘数指每增加一单位出口所增加的国民收入量,用 KX 表示。在四部门经济中,若税收为自发变量与收入无关,则k X1;若税收为收入的函数,则1 cm1k X 1 c ct m (其中 m 为边际进口倾向)。14进口乘数指每增加一单位进口所减少的国民收入量,用 K M 表示。在四部门经济中,若税收为自发变量
6、与收入无关,则k M1 c1m ;若税收为收入的函数,则1k M1 c ct m 。15加速数指资本存量与收入之间的比率。若用K 表示资本存量 ,Y 表示收入 ,V表示加速数 ,则 V=K/Y ,进而有 V= K/ Y 。若折旧为零, K 即资本存量的变化量正好等于投资量 I ,即 K=I ,于是有 V=I/ Y。因此加速数又指投资量与收入变动量之间的比率。四、判断题1错;2对;9错;10错;17错; 18错;3对;4错;5错; 6错;11错; 12对; 13错; 14错;19对;20对。7对;15对;8错;16对;五、辨析题1错。均衡的国民收入是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而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是指
7、一个经济社会所有经济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时的国民收入。 当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 国民收入实现均衡, 但此时不一定实现了充分就业, 故两者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2对。按照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支出的增加量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增加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消费的部分就是储蓄的增加量。3对。因为 S+ C= Yd,等式两边同除以 Y d,得 MPS+MPC=1。4错。按照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支出的增加量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所以0MPCMPC。11对。均衡国民收入(产出)是与意愿总支出(计划总支出)相等的收入
8、。12错。核算时有实际投资=实际储蓄,均衡时是计划投资=计划储蓄。13错。可以表示为计划投资=储蓄。14错。凯恩斯定律被认为是适用于短期分析,即分析的是短期中收入和就业如何决定,因为在短期中, 价格不易变动, 或者价格具有黏性, 当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15错。 APC+APS=1,但二者不一定相等。16错。按照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有CC 0cYd , SS0sYd (其中 c 为边际消费倾向 0c1,s 是边际储蓄倾向 0s0故预算盈余上升。6解:(1)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收入Y=C+I+G+ (X-M )=100+0.8( Y-50-0.25Y)+50+
9、100+(40-20-0.1Y),即 Y=460;(2)净出口( X-M )=40-20-46=-26。7解:(1)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收入Y=C+I+G=150+0.8( Y-20-0.25Y)+50+80,即 Y=660;(2)政府预算盈余 BS=T-G=20+0.25660-80=105。8解:( 1)第 2 年的永久可支配收入为6000,则第 2 年的消费为:C=200+0.96000=5600;( 2)第 3 年的永久收入为: Y p=0.7 7000+0.35000=6400;第 3 年的消费为: C=200+0.96400=5960;第 4 年的永久收入为: Y p=0.77000
10、+0.3 7000=7000;第 3 年的消费为: C=200+0.97000=6500;从第 5 年开始永久收入一直为 7000,故消费也保持在 6500。九、案例分析1答:减免农业税、特产税,增加政府向农村的转移支付,直接增加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 按照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会引起农民消费水平一个显著的提高; 积极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全面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其它支农措施, 能进一步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增加农民的收入预期, 依据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 农民预期收入的增加, 能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消费支出作为经济社会总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对社会总产出带来倍数的扩张。 自发消费的提高, 会在乘数作用下使总产出数倍增长;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会使乘数增大, 放大自发支出对社会总产出的影响。2答:经济社会的国民收入 Y=C+I+G+NX ,税收的变化虽不直接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但它通过影响个人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消费间接的对国民收入决定起作用。税收变化对国民收入作用的大小可以用税收乘数来表示, 每减少单位税收,国民收入会倍数的增加。 不过,税收变化与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液压与液力技术在地质勘探设备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派遣员工关系管理考核试卷
- 租赁设备选型与配置考核试卷
- 纺纱工艺对纱线柔软性的调控考核试卷
- 上海高三语文各区作文题
- 毛皮制品的工伤保险制度考核试卷
- 毛皮制品加工车间布局设计考核试卷
- 有机化学原料的绿色化学标准制定考核试卷
- 电视设备智能安全防范技术考核试卷
- 胰岛素皮下注射团体标准解读
- 不予受理反诉民事上诉状(标准版)
- 高中英语语法之虚拟语气(课件3份)
- 国际石油合作主要合同模式课件
- 花的生长过程课件
-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检查记录
- TSG 81-2022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
- 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分析报告(共17页).ppt
- 事业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 音调控制电路课件
- N-TWI日产标准作业的设定课件
- 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