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总结_第1页
西方经济学总结_第2页
西方经济学总结_第3页
西方经济学总结_第4页
西方经济学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导论一. 名词解释: 1经济资源:经济资源是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资源.2. 稀缺性: 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而言, 资源总是有限的, 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资源的稀缺 性。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用途后放弃其他用途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4. 生产可能性曲线 :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 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5 经济学 :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欲望的一门科学。6微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是以个体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经济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经济理论。7. 宏观经济学 :

2、 宏观经济学是把整国民经济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 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理论。8.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是指超脱或排除人们对事物的主观价值判断标准, 通过对事物运动过 程进行客观描述, 反映事物的一般现象, 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及其运行规律的研究方法。9. 规范分析 : 规范分析是以既定的价值判断标准为前提,来分析和评价事物发展状态的研究 方法。10. 边际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是指对自变量每加一单位的量值会如何影响和决定因变量的量 值所进行的分析。11. 均衡:西方经济学的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或者相互抵消,以 至这一体系内不存在变动要求的状态。均衡分为 : 局部

3、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12. 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指分析某一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时,不考虑 时间因素和经济变量具体变动的过程的分析方法。13. 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是比较各种静态分析结果的方法,在均衡条件发生变化以 后,对新形成的静态均衡结果与原来的静态均衡结果进行比较的分析方法。14. 动态分析: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对,是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连续的过程来看待,主 要考虑时间因素对经济变动的影响, 即分析各种变量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动而相互作用, 最终 达到一种新的均衡的分析方法。二知识归纳1. 人类的欲望或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实现

4、 自我的需要2.1776 年亚当 .斯密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 。3. 英国经济学家艾尔费雷德 .马歇尔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 。4.1936 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的经济学著作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简称通 论。5. 微观经济学的特征 :研究对象的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研究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 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采用个量分析方法。6. 宏观经济学的特征:研究对象是整体经济;研究目的是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 收入决定理论;采用总量分析方法。7.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 济学是互相

5、补充的关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具有基本相同的研究方法。8.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差别 :是否有价值判断;要回答“是什么”还是“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 结论是主观还是客观。 实证分析是规范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规范分析是实证分析的 延伸。第七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 名词解释1. 需求: 是指在消费者的收入、 嗜好以及其它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某一个消费者在一 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两个条件: 消费 者愿意买;消费者有能支付能力。2. 需求曲线: 是对够买倾向的一种简便的概括, 是对需求表的图解, 它是一条表示在所有其 他因素不变的情况

6、下,某种物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3. 供给: 供给是指生产者 (厂商) 在一定时期和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 品的数量。供给的两个条件:有出售的欲望;有供应的能力。4. 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相同的需要, 即在消费中相当程度上可互相替代的 商品,称为替代品。5. 互补品: 如果两种商品相互补充, 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 则称这两种商品为互补 品。6. 均衡价格: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 格。(均衡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共同决定的, 在均衡价格下的交易量成为均衡产量)7. 支持价格 :也叫最低限价,

7、是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 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 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8. 限制价格: 也叫最高限价, 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对它们规定低于市场均衡 价格的最高价格。二知识归纳1. 影响需求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消费者的偏好; 相关商品的价格; 对未来的预期;其他因素(政府政策,时间变化)。6P 1T2. 炫耀性商品: (珠宝,文物,名画。 。)这类商品的价格已成为消费者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价 格越高,越显示拥有者的地位,需求量也越大;反之,当价格下跌,不能再显示拥有者的地 位时,需求量反而下降。3. 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指除了商品本身

8、的价格之外,其他影响需求因素的都不变。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的价格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炫耀性商品和吉芬商品除外)4. 需求量的变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身价格变动),商品随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变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5. 需求的变动: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变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6. 影响供给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其他相关商品的 价格;对未来的预期;政府的政策 ;自然条件。4P 1C 1T 1N7. 供给曲线是根据所有可能的价格与

9、对应这些价格厂商的供给量二者组合的点,描绘出来的一天曲线。8. 供给规律: 是说明商品本身的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理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为同方向变动, 即供给量随商品本身价格上升而增加, 随商 品本身的价格下降而减少。9. 供给量的变动: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变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10. 供给的变动 :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其他因素引起的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表 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11. 供求定理: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 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产量增

10、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产量减少。 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产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产量减少。12. 价格对经济起调节作用的条件: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存在市场;市场 竞争的完全性与公平性。13. 为维持支持价格政府采取的措施 :政府收购过剩的商品,或用于储备;政府对该商品的生 产实行产量限制。14. 限制价格时,当市场短缺严重会出现抢购或黑市交易。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是:采取配给 制,发放购物券。第八章 弹性理论名词解释1. 弹性: 弹性描述的是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 亦即,要计算当自变量变化 1个百 分点时,因变量会变化

11、几个百分点。2. 需求价格弹性:是用来描述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即当价格变动 1 个百分点时, 需求量会变动几个百分点。3. 需求收入弹性: 又称收入弹性, 指收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即需求量 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交叉弹性可正可负,取决于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4. 需求交叉弹性: 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5. 供给弹性: 也叫供给的价格弹性, 是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知识归纳1.需求的弧弹性:表示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2.需求的点弹性: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

12、向于零时,需求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3. 需求几个弹性的类别: /Ed/=0 ,即需求完全无弹性,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 /Ed/= %,即需求弹性无穷大,它表示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需求量是无限的,而且一旦 高于既定价格,需求量即为零,说明商品的需求变动对其价格变动异常敏感。 /Ed/=1,即需求是单位弹性。 /Ed/ 1,即需求缺乏弹性,它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Ed/1,即需求富有弹性,它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4.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商品的必需程度;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商品用途的广泛性。5. 需求价格弹性与销

13、售总收益的关系 :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 其销售收益与价格是反方向变动 的,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 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 其销售收 益与价格则是同方向变动的, 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 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对于单 位弹性,即 E=1 的商品,降低或增加价格不影响厂商的销售收入。6. 需求收入弹性的分类:收入无弹性,即Em=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收入富有弹性,即mE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收入变动的比率。收入缺乏弹性,即 Em 1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收入变动的比率。收入单位弹性,即Em=1,在这种情况下,需

14、求量变动的比率等于收入变动的比率。 收入负弹性,即Em 0,这说明消费者货币收入的增加将导致这种商品的消费量下降,以至于不再购买这种商品。7正常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正值,即E 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该商品即称为正常品8抵挡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负值,即EV 0,表示随着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该商品即称为抵挡品。9根据商品交叉弹性分为三类:(1) Exy0则X与Y为替代品。(2) Exy 1,供给富有弹性,此时,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11.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 生产的难易程度; 生产

15、规模和规模变化的程度; 生产要素的供给难 易程度;成本的变化。第九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 名词解释1. 效用:是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欲望或需要的性能。2. 总效用 (total utility)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 效用量的总和。3. 边际效用( marginal utility ):指(当所有其他的商品的消费水平保持不变时)从额外 一单位商品中所获得额外满足(即效用) 。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当一种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的时候,其边际效用下降的规律。5. 消费者剩余 : 指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 差。6无差异曲线:表示

16、不同物品消费量的平面坐标内的一条曲线。该线上每一点(表示两种 物品的不同组合) 能为所给定的消费者带来完全等同的效用满足程度。7. 边际替代率:指如果消费者在收到额外一单位商品X之后要保持满足水平不变而必须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边际替代率应该是负值。8预算线:表示对消费者没有区别的市场篮子的点的轨迹9. 消费者均衡: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一种状态。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10. 替代效应:当消费者的满足水平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改变。11. 收入效应: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消费者实际收人变动,进而会导致对该商

17、品的需求量的 变动。12 恩格尔曲线:是描述收入增加与商品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它反映了商品价格 和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的变化引起需求量怎样的变化。二知识归纳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在其他物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 变的条件下,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消费数量的增加, 消费者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 中所得到的效用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2. 边际效用可以是正值, 也可以是负值。 负值意味着消费者对于某种物品的消费超过一定量 以后, 不仅不能从消费物品中获得满足,反而会引起伤害和厌恶。3.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 同一坐标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每一

18、条代表消费者消费商品 组合的一个效用水平, 并且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离原点越近的无 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 2)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 4)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斜率的绝对值是递 减的。4. 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5. 价格消费曲线: 是指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均衡单移动的轨 迹。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 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与某一种商 品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点的轨迹。 由价格消费曲

19、线可以导出消费 者的需求曲线。6. 收入消费曲线: 是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消费者的收入变动引起消费 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移动的轨迹。由收入消费曲线可以导出恩格尔曲线。7. 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砸每一收入水平下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第五章 生产理论名词解释1. 总产量( total product TP ):是在资本投入既定的条件下,与一定可变生产要素劳动的 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总和。2. 平均产量( average product AP ) : 是指平均每单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所能生产的产量。3. 边际产量( marginal product MP ) : 指由于增加最后一单

20、位某种投入品(其他投入品 的数量保持不变)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4. 等产量曲线:表示能够产生某一产量的所有可能的(有效率的)投入品组合。5. 边际技术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 下,消费者为了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而需要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单位数。6. 规模收益:分析厂商的生产规模变化与产量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 全部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化有三种情况 : 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7.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如果不断添加相同增量的一种投入品 (且若其他投入品保持不变) , 这样所导致的产品增量在超过某一点后将会下降

21、, 也就是说, 边际产品将会减少。8. 生产扩张线: 表示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厂商在不同的生产规模上所能采用 的最佳投入组合的轨迹。9. 等成本线: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等成本线表示。 等成本线也 称为企业预算线。 是在企业成本和生产要素既定的条件下, 生产者所能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 数量最大的各种组合点的轨迹。 (等成本线可以因为总成本的增加或减少而平行移动)二知识归纳连续增加一种1. 生产理论所要研究的经济主体是生产者, 也称为厂商或企业, 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种经济目 标而独立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单位。厂商主要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2. 边际

22、报酬递减规律: 是指砸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该要素的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了, 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种特定数值时, 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是消 费者行为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生产理论中应用或转化形态。3. 等产量线的特点: ( 1)在同一坐标上, 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 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表示的产量水平越高; 反之,等产量线离原点越近,代表的产量越小。 ( 2)在同一坐标上,任何两条等产量线不会 相交。( 3)等产量线向右下方倾斜,其斜

23、率为负值。 (4)等产量线是凸向原点的,因为边际 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 5)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4.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 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 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5. 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1)规模报酬不变 : 所谓规模报酬不变, 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2)规模报酬递增:所谓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 例。(3)规模报酬递减: 所谓规模报酬递减, 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第六章 成本理论一名词解释

24、1. 显性成本: 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2. 隐性成本:是对厂商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厂商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所应支付的费 用。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最大价值。4. 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总收益和经济成本之间的差额。5. 正常利润: 是厂商经营企业的报酬, 也是厂商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6. 边际成本:7. 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产量需要的成本总额,包括短期总成本、总不变成 本、总可变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8. 长期成本:长期成本是指规模可以变动,各种要素数

25、量都能够变动情况下,生产一定产量 必须花费的可能的最低成本,包括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9短期总成本(short-run total cost,STQ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耗费的全 部成本,包括总不变成本和总可变成本两部分。10. 总不变成本(total fixed cost , TF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而购买不变 生产要素的费用支出。11. 总可变成本( total variable cost,TVC )是指厂商砸短期内为生产一定产品而购买可变生产 要素的费用支出。12. 短期平均成本 (short-run average cost ,SAC

26、 )是厂商在短期内在平均每单位产品上分摊的 全部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等于短期平均不变成本和短期平均可变成本之和)13. 平均不变成本(average fixed cost, 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1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14. 平均可变成本 ( average variable cost, AVC )是指每单位产品上分摊的可变成本。15. 短期边际成本( short-run margina cost, SMC )是厂商在短期内变动 1 单位产量所引起的 总成本的变量。16. 长期平均成本 (long-run average cost,LAC )表示的是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

27、低 点总成本。17. 长期边际成本(long-run marginal cost ,LMC )是指在长期内没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二知识归纳1. 会计利润:即一定时期内,厂商实现的总收入与所产生的实际耗费即总会计成本的差额。(会计利润 =总收入 -会计成本)第七章 不同市场的价格与产量决定名词解释1. 完全竞争( perfect competition )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 扰的一种市场结果。2. 总收益(TR :是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商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3. 平均收益(AR:是指厂商出售一定数量商品,每单位商品所得到的收入,也就是平均每 单位商品

28、的卖价。它等于总收益与销售量之比。4. 边际收益(MR是指厂商增加一单位商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5. 价格歧视 : 是指垄断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 格,或者对销售给不同购买者的同一产品在成本不同时索取相同的价格。6. 完全竞争 (perfect competition 又称为纯粹竞争。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 这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不存在垄断现象;二是不受政府影响。7. 收支相抵点:在 SMC与 SAC的交点上,厂商既无经济利润,又无亏损,称为“盈亏平衡 点”或“收支相抵点” 。8. 停止营业点:

29、SMC曲线与AVC曲线的交点是厂商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也称为“停止营 业点”或“关闭点” 。9. 完全垄断:完全垄断又称独占、卖方垄断或纯粹垄断, 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相反,完全垄 断市场结构是指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10. 自然垄断: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时,这个行业是自然垄断 (natural monopoly )。11. 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在同一时问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价格, 或者对销售给不同购买者的同一产品在成本不同时索取相同的价格。12. 寡头垄断:寡头垄断市场又称寡头市场,指由少数

30、几家大型厂商控制某种产品供给的绝 大部分乃至整个市场的一种市场结构。13. 卡特尔:一个行业的独立厂商之间通过对有关价格、产量和市场划分等事项达成协议而设立的一种组织形式, 或者说是寡头垄断行业中各寡头厂商之间用公开方式勾结,以达到协调行动,牟取行业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组织形式。知识归纳1.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1)市场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2)参与经济活动的厂商出售的产 品具有同质性,即不存在产品差别。 (3)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在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 ( 4)参 与市场活动的经济主体具有完全信息。 ( 5)个别企业出售量占市场份额微不足道所以不能影 响市场价格。2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的平均

31、收益与边际收益相等且都等于既定的价格。(AR=MR= P)3.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1)厂商数目唯一,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全部供给。(2)完全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 ( 3)完全垄断企业的产品不存在任何相近的替代品。(4)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4. 价格歧视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 : 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在厂商根据消费者意愿为每单位商品付出的最高价 格而为每单位产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二级价格歧视 : 是指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购买量和消费者确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 : 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

32、的消费者群体)收取 不同的价格。价格歧视可以增大社会总福利 通过增大生产者的剩余而不是增大消费者的剩余来实现总剩余最大化。3.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 (1)市场中存在着较多数目的厂商,彼此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 竞争。( 2)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或成为“异质商品”。(3)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都比较容易,资源流动性较强。第九章 微观经济政策2. 垄断: 指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里利润, 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 对几个或几个部门商品 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3. 信息不对称: 是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的信息呈不均匀、 不对称的分布状态。4. 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是指各市场参与者

33、所掌握的信息不均匀分布的市场。 也可以看做市场 中存在的各种非对称信息的集合体。5. 柠檬市场: 也称为次品市场。 在信息不对称理论中, 常常把处于信息不对称环境中的次品 市场称为柠檬市场。6. 道德风险: 指的是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契约后, 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使用自身利益最大 化的同时损害了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 并且并不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后果的行为。7. 委托代理问题: 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 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的委托人难以观察、 了解代 理人的全部和真实的行为, 代理人则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凭借信息优势实施违背委托人利 益的行为。8. 市场失灵: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9. 外

34、部性: 如果某人或者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带来危害或利益,而该个体又没有为这一后果支付赔偿或得到报酬,则这种危害或利益就被称为外部经济,也叫外部性。10。生产的外部经济: 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经济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经济。11. 消费的外部经济: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 中得到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经济。12.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 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13.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

35、以补偿时, 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不经济。14. 科斯定理:只要明确地规定法定所有权,并且可以自由交换,只要所有权的交易成本为 零,那么,不论所有权在开始如何分配,市场机制所导致的均衡状态符合最有效率状态。15. 公共产品:是指是指由政府部门生产,并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一切物品和服务的总称。16.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的信息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也就 是说,有些人对关于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得更多一些。17. 逆向选择: 市场交易的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对方受损时, 信息劣势的一方便难以顺利地做出买卖决策, 于是价格便随之扭曲, 并失去了平衡供

36、求、 促 成交易的作用,进而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18. 信号显示:是指为了解决逆向选择问题,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了把自己的某些优质物 品或自身的某些优秀特性显示出来, 不被埋没, 就会通过某种方式向处于信息劣势的人发出 市场信号以表明自己的物品或自身与众不同的行为。19. 信号甄别:是指在进行市场交易之前,信息劣势方首先以某种方式使得信息优势方不得 不发出表明自身特征、品质、类型等的信号,以供信息劣势方辨别、解读,从而改变自己在 市场交易中所处信息劣势地位的行为。20. 道德风险:指的是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契约后,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使自身利益最大 化的同时损害了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 而且并

37、不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后果的行为。21. 委托代理问题: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处于信息劣势的委托人难以观察、了解代理 人的全部和真实行为, 代理人则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凭借信息优势实施违背委托人利益的 行为二知识归纳1.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不对称信息。2. 进入障碍产生垄断的原因: ( 1)资源垄断。(2)政府创造垄断。(3)自然垄断。3. 反垄断法: 顾名思义就是反对垄断和保护竞争的法律制度, 它是通过经济国家基本的法律 制度,又称反托拉斯法。我国发垄断法于20098年 8月 1日起实施。4. 一般来说, 如果某人或者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带来危害或利益, 而该

38、个体又 没有为这一后果支付赔偿或得到报酬,则这种危害或利益就被称为外部经济。也叫外部性。受到危害叫做负的外部性,得到的利益叫做正的外部性。5. 外部性的分类: (1)生产的外部经济。 (2)消费的外部经济。 (3)生产的外部经济。(4) 消费的外部经济。6. 外部性的政策 : (1)使用税收和津贴。 (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 (3)使用规定财产权的 办法。7. 科斯定理: 只要明确地规定法定所有权, 并且可以自由交换, 只要所有权的交易成本为零, 那么,不论所有权在开始如何分配, 市场机制导致的均衡状态符合最有效率状态。8. 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1)政府提供。( 2)政府与私营机构签订合同

39、。 ( 3)政府授予私营机构经营权。 (4)政府给提供公共产品的私营机构提供补贴。(5)私人提供。9. 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能以的因素:(1)社会劳动分工使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行业信息差别。 ( 2)专业化生产的信息差别也同样导致了信息不对称。10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的基本形式:(1) 由买主与卖主之间的信息差别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市场。( 2)有买主与买主之间的信息差别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市场。(3)由卖主与卖主之间的信息差别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市场。11. 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1)在交易契约中,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的行为, 最多只观察到行为产生的不利后果。 (

40、 2)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无法确定这 种不利后果的产生是否与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的行为不当有关。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章五、简答题1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使用和消费各种资源。在某一时点上,人们拥有的资源是 一定的,人们的欲望却是无穷的, 要以一定的资源来满足无穷的欲望就会产生两个在逻辑上 递延的问题:一是资源不足的现实,也就是资源的稀缺性问题;二是选择问题,即如何把稀缺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用途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欲望。这就产生了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从而导致了经济问题的产生,进而形成经济思想、经济理论和经济学体系。所以,我们 可以说资源稀缺性和由此产生的选择性使经济学得以产生。2现代西方经济学学说

41、是从西方古代的经济思想和学说中发展变化而来。产生于古希腊的西方经济思想经过 15、16世纪的重商主义,17、18世纪的“古典革命”,19世纪的“边 际革命”和20世纪的“凯恩斯革命”,形成了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内容为核 心、学派众多、理论庞杂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以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两种思潮的竞争和相互渗透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因应解决西方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现实经济问题的要求,形成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流派,从而推动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3.( 1)区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整体经济研究目的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资源的有效利用中

42、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主要内容均衡价格理论、消费 者行为理论、生产和成本理 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失业和通货膨 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 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理论。(2) 联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互依存。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 观经济学的总量分析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个量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微观经济理论的坚实基础,就没有宏观经济理论的深入发展。二者之间就好比树木与森林的依存关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互相把对方研究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理论前提。即

43、微观经济学在研究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时,总是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假设条件;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时,总是以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为前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进行了分析,二者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的基本内容。4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是指超脱或排除人们对事物的主观价值判断标准, 通过对事物运动过程进行客观描述,反映事物的一般现象, 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及其运行规律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是以既定的价值判断标准为前提,来分析和评价事物发展状态的研究方法。(2) 均衡分析法与边际分析法。对经济变量

44、均衡的形成和变动条件的分析,称为均衡分析。包含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法是指对自变量每加一单位的量值会如何影响和决定因变量的量值所进行的分析。(3)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指分析某一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时,不考虑时间因素和经济变量具体变动的过程的分析方法。它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经济现象的方法。比较静态分析是比较各种静态分析结果的方法,指均衡条件发生变化以后,对新形成的静态均衡结果与原来的静态均衡结果进行比较的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是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连续的过程来看待,分析各种变量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动而相互作用,最终达到一种新的均衡的分析方法。六

45、、计算题1. 现要花掉的这1000元的机会成本是一年后得到的1000X( 1+5%) =1050元的银行支付2. (1)不同情况下社会所能提供的服务量如下表:ABCD割草4002025洗汽车0402025(2)C的配置中是无效率的。只要比较C和D就可以知道,只要简单调整三人的时间分配,就能提供更多的服务量。七、案例分析题1、 如果驱车到那家商店所付出的代价小于50元(100-50),我会驱车到那家商店买;如果驱车到那家商店所付出的代价大于50元我不会。选择驱车到那家商店买的机会成本是在第一家店买节省的成本;选择在第一家店买的机会成本是放弃50元的收益(节省50元的支出)。假设第一家商店对某商品

46、的要价为6000元,而第二家商店的要价为5950元,我还会作出同样的决定。因为边际收益一样是50元(6000-5950=100-50),而边际成本未变:驱车到那家商店所付出的代价。只是很多人的心理因素,受相对量的影响(前者省一半钱:50/100,后者省不到1%: 50/6000),没有看到绝对量未变。2、 作为一国总理应对经济学专家的实证观点和规范观点都感兴趣,只是对实证观点的兴趣更大。一国总理为了科学决策, 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了解现实经济的真相,即现实经济现象“是什么”:实证的观点;同时,一国总理的决策也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这个目标的提出会体现社会的价值或总理个人的价值观,表现出“应该

47、是什么”:规范的观点。经济学专家的规范观点有助于总理明晰社会的、自己的价值观,清楚实现决策目标的民意基础和必要性。所以,总理应对经济学专家的实证观点和规范观点都应了解。只是经济学专家的规范观点是经济学家个人的、主观的东西,不应影响总理的全局考虑;经济学专家的实证观点却有助于总理在了解现实经济真相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更好地实现决策的目标。 所以,一国总理对实证观点的兴趣更大。第二章五、简答题1、答: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 商品本身的价格。商品自身的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量最直接的因素,一般来说, 商品价格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大一些,反之,商品价格高,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

48、求量就少。(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者对所想要的商品的支付能力, 因而收入水平高低与商品消费量之间一般呈同方向变动关系。(3)消费者偏好。偏好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喜好程度或者说购买欲望。在相同的价格水 平下,消费者的偏好越强烈,需求量越大;反之,则越小。即消费者的偏好与需求量之间成 同方向变动关系。(4) 相关商品的价格。与某商品相关的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与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 的需求量。 对于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而言, 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消费者将减少该商品 的需求量, 转向消费其替代品, 从而导致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 格提高将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

49、减少,同时使得购买其互补品的数量减少。(5) 对未来的预期。预期是消费者根据现有的条件对未来状况做出的估计。在决定是 否购买某商品, 尤其是大件商品时, 消费者对未来该商品的价格及自身的收入水平的预期会 影响到商品的需求量。(6) 其他因素。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包括国家的政策因素(如最近中国政府的家电下 乡政策促进了农村对家电的需求) 、人口规模、 文化习惯、 消费示范和攀比等。2、需求定理的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 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需求定理的例外, 是指商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同方向变动, 如某些低

50、档商品, 在特定条 件下当价格下跌时, 需求会减少;而价格上涨时, 需求反而增加。 再如某些炫耀性消费的商 品(珠宝、文物、名画、名车等) 。这类商品的价格已成为消费者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价格 越高,越显示拥有者的地位,需求量也越大;反之,当价格下跌,不能再显示拥有者的地位 时,需求量反而下降。3、答: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 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 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4、答:(1)对产品 X 的需求将增加,需求曲线右移;(2) 对产品

51、X的需求将增加,需求曲线右移;(3) 对产品X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4) 对产品X的需求将增加,需求曲线右移。5、答:(1)产品X的供给将增加,供给曲线右移;(2) 产品X的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左移;(3) 产品X的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左移;(4) 产品X的供给将增加,供给曲线右移。6、( 1)替代;(2)互补;( 3)替代;( 4)互补;( 5)互补7、答:一种商品的市场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处, 该交点也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对应的价格和数量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假如最初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市场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 有些生产者的产品就 会卖不掉。

52、在这种情况下,某些生产者就会降价出售,从而导致整个市场上的价格下降。随 着商品价格下降, 消费者的需求量增加, 而生产者的供给量减少, 直到低于供求相等的价格 为止。相反, 如果最初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这就意味着某些消费者在现行的市场价格下不 能实现自身的意愿。 结果,这些消费者就会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商品, 从而导致市场价格升高。 随着市场价格的提高, 生产者的供给量逐渐增加, 消费者的需求量下降, 直到处于供求相等 的价格为止。总之,一种商品的市场在需求和供给两种相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竞争机制的调节, 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从而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8、价格管制,是政府出于某种考

53、虑对市场价格进行调节和控制,有支持价格和限制价 格两种形式。支持价格, 也叫最低限价, 是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 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 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例如国家实行最低工资规定, 或是政府为了扶持农业, 常实行 农产品支持价格。 实行支持价格的政策最明显的效果是引起市场过剩。 为维持支持价格, 政 府就要收购过剩商品,或对该商品的生产实行产量限制。限制价格, 也叫最高限价, 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对它们规定低于市场均 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经济生活, 例如稳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保护消费者 的利益, 有利于安定民心。 实行最高限价明显的效果是产生市场

54、短缺。 当市场短缺很严重时, 市场就可能出现抢购现象或是黑市交易。 为解决商品短缺, 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是控制需求量, 一般采取配给制。 但这样一方面会引起黑市交易, 另一方面会挫伤厂商的生产积极性。9. 答“谷贱伤农”是指农产品价格下降将使农民收入降低。一般说,农产品的需求价 格弹性较小, 因而当其价格下降以后, 需求量的增加幅度小于价格的下降幅度, 从而导致农 民的总收益(需求量乘以价格)下降。10、答:限制石油的供给,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的价格将上涨。由于 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能源, 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 从而其需求量的下降幅度会小于价格的上涨 幅度,OPEC勺总收益将增加。若不

55、限制石油的供给,各石油生产国都将蒙受收入上的损失。六、计算题1、解:已知Q=61-25P,O-17+40P,当Q=QS时,市场达到均衡,即61-25P=-17+40P ,求得 P=1.2,此时,Q=Q=-17+40P=-17+40 X 1.2=31即市场上的均衡价格为 1.2 ,均衡数量为 31。2、解:(1)已知 Q=40-5P , Q=10+5P,当Q=Q时,市场达到均衡,即40-5P=10+5P ,求得 P=3,此时, Qd=QS=10+5P=10+5X 3=25即市场上的均衡价格为 3,均衡数量为 25。(2) 已知 Q=60-5P, Q=10+5P,当Q=Q时,市场达到均衡,即求得P

56、=5, Q=35,即市场上的均衡价格为 5,均衡数量为 35。3、 解:(1)已知Q=100-2P , QQ=10+4P,当Q=Q时,市场达到均衡,即100-2P=10+4P ,求得 P=15,此时, Qd=QS=10+4P=10+4X 15=46即市场上的均衡价格为 15,均衡数量为 46。(2) 已知 Q=100-2P , Q=28+4P,当Q=Q时,市场达到均衡,即求得 P=12, Q=35 , 即市场上的均衡价格为 12,均衡数量为 76。七、案例分析题1 、答:政府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是属于支持价格的一种。支持价格,也叫最低限价, 是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 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实 行最低工资制度的目的, 可以保障劳动者薪资、 维护劳动者尊严, 同时约束、 制裁无良企业、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实行支持价格, 可能带来的影响扭曲市场价格信号, 并导致市场供给过剩。 具体到 最低工资制度, 其影响是扭曲劳动力价格信息和信号、 影响劳动力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