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文化学期末论文题目: 洛阳历史文化的市场化开发 学 院: 文化传播学院 专 业: 新闻学(二班) 学 号: 3 姓 名: 李松伟 2015年 1 月 1 日修德立信 博学求真目 录中文摘要2一、洛阳的历史文化资源2二、洛阳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4三、洛阳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4四、对洛阳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5参考文献9洛阳历史文化的市场化开发摘 要:洛阳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之圣地,是中华文化之源、文明之本、三教祖庭。以各类文物为依托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但凝聚了中国历史各个阶段的精华,而且
2、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也占有重要的份额,从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现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类历史文化资源遍布洛阳各地,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不但构成了洛阳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涵,同时也是促进洛阳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关键词:洛阳;历史文化;经济发展 正 文一、洛阳的历史文化资源遗址类:主要有五大都城遗址。从目前考古工作的成果来看,已探明并发掘的有夏朝二里头遗址、商都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故城遗址、隋唐东都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既是我国都城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灿烂历史,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也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古墓葬类:洛阳已发掘的古墓葬数以万计,以洛阳
3、为中心,在周围形成了庞大的古代墓葬群,尤其是邙山古墓群最为壮观。此外,周王陵、东汉皇陵、曹魏皇陵、西晋皇陵、北魏皇陵、唐恭陵、后梁宣陵、后晋显陵、烧沟汉墓、西周贵族墓群、东汉刑徒墓、伊尹墓、狄仁杰墓、杜甫墓、白居易墓、颜真卿墓、范仲淹墓、劭雍墓、二程墓、王铎墓等,都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博物馆类:洛阳现有洛阳博物馆、关林古代艺术馆、“天子驾六”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都城博物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偃师商城博物馆等。古建筑类:佛教建筑有白马寺、香山寺、灵山寺、龙马负图寺等;道教建筑有上清宫、吕祖庵、洞真观等;名人故里祠堂有伊尹祠、周公庙、光武庙、关林、府文庙等。名人故居
4、类:出生在洛阳,生活在洛阳,成就在洛阳的名人无数,名人故里、名人文化类资源十分丰富。如玄奘故里、二程故里、李贺故里、老子故宅、狄仁杰故居、邵雍故居等,以及围绕他们所发生的一些故事、传说,都具有开发挖掘的具大潜力。石窟、碑刻类:龙门石窟,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等朝代,经过400多年的开凿。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还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洛阳龙门石窟网站/。这些都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书法类资源
5、:洛阳历史上书法大家灿若群星,留下了龙门二十品等碑帖瑰宝。颜真卿的书法,在中国的影响很大,他和唐代另一位以楷书成名的书法家柳公权,被人合称为“颜柳”。颜真卿死后,葬在偃师北山。王铎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代大家,其书法艺术从明末清初直到现代影响了中国400余年,向有“神笔王铎”之誉,这些都是洛阳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传统产品类:最能代表洛阳,且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品种有:洛阳唐三彩、洛阳宫灯、黄河澄泥砚、仿古青铜器、洛阳杜康酒、洛宁竹帘等。根文化:洛阳是中华文化之源,河图、洛书、周礼、诗经等,都堪称中国文化艺术的精华。洛阳是中华民族之根:洛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无论是上古传说,还是历史记载都反映了河洛地
6、区在中华民族起源过程中的突出地位。即使在今天,根在河洛也仍然是全世界华人的共识。宗教文化:洛阳是三教祖庭。宗教的产生、发展和融合是中国历史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儒教起源于洛阳,道教创始于洛阳,佛教首传于洛阳,理学光大于洛阳。儒道释三宗的汇聚大大提高了洛阳作为中国宗教圣地的作用和优势。民俗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洛阳风物民俗就是中华风物民俗的渊源和缩影。河洛文化博大精深,民俗民风、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民谣谚语、民歌民乐、民间舞蹈、杂技等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名人文化:洛阳历史上杰出人物众多。比如伏羲氏、伊尹、周公旦、苏秦、白圭、贾谊、许慎、桑弘阳、玄奘、刘禹锡、李贺、白居
7、易、司马光,以及武则天等众多帝王。留下了“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洛阳纸贵”、“程门立雪”、“武皇贬牡丹”等众多典故,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资源。饮食文化:洛阳传统名食名菜主要有洛阳水席、洛阳浆面条、烫面角、洛阳胡辣汤、牛肉汤、羊肉汤、洛阳燕菜、鲤鱼跳龙门、清蒸鲂鱼、长寿鱼等众多品种。特别是洛阳水席,风味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目前,在中国能称为“席”的只有“满汉全席”和“洛阳水席”。洛阳水席是一张难得的城市品牌。洛阳燕菜、 长寿鱼、鲤鱼跳龙门、清蒸鲂鱼等历史名菜,都有一些十分美好的传说故事。牡丹文化:洛阳是牡丹之乡,洛阳人爱牡丹、养牡丹,千年如一,始终不渝。古往今来,以洛阳牡丹作为艺术题材的文学艺
8、术作品不胜枚举,给洛阳牡丹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目前,洛阳已成功地举办了二十三届牡丹花会。随着牡丹成为国花,洛阳牡丹文化资源及牡丹文化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牡丹文化资源的开发将出现一个更加光明的前景。古代科技发明:主要有青铜铸造技术、陶瓦、铁器铸造及使用、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蔡伦造纸术、指南车、雕版印刷术、火药、浑天仪、地动仪、候风仪等,均最早出现于洛阳。古代文学作品:洛阳是历代文人骚客集居之地,他们在这里著书立说,成就了许多撼世之作。尚书开启了中国散文之门,诗经汇集了洛阳最早的诗篇。历史上曾有汉魏文章半洛阳的佳话,还有太康文学、唐宋诗词等。千百年来,洛阳人文昌盛,杰作并出,全唐诗5万余首,
9、其中与洛阳有关的就有5千余首。与洛阳有关的众多文学名家名作是洛阳宝贵的文化资源。二、洛阳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洛阳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大市,文物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传承数千年,“多、古、高、少”构成了洛阳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特点。 良月:洛阳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截止目前,洛阳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24处。仅以博物馆为例,现有洛阳博物馆、关林庙、天子驾六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都城博物馆等7处,馆藏各类文物多达40万余件,精品荟萃,琳琅满目,许多藏品及国家级文物,堪称华夏文明的瑰宝。洛阳是十三朝古都
10、,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4000多年历史中,洛阳就做了1300多年的京城。洛阳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就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伏羲氏、高辛氏、后稷、契,以及仓颉造字、伶伦作乐等人物及传说,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洛阳长期作为都城存在,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艺术之精湛,在国内外极为少见。如洛阳龙门石窟,如今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河南仅此一处,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五大都城遗址,已被国家列为大遗址保护计划,其在东西50里的范围内汇聚了五大都城遗址,其开发价值不仅在中国,在世界都将是一个巨大的震撼;白马寺长期作为佛事活动的中心,是中国佛教的释源祖庭。此外,还有河图洛书等资
11、源。洛阳虽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在洛阳历史文化遗产中可视资源相对较少,大量极具价值的遗存或被后代建筑埋藏在地下,或为残垣断壁、零砖碎瓦,或存在于史料中,洛阳虽有长达1529年的建都史,但现在在视觉上已看不出古城的样子,再加上仅有的部分可视景点景区分散,规模小,使洛阳在视觉上就是一座现代工业城市而非古都。三、洛阳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但由于总量规模偏小,总体效益不高,结构不合理,还远不能满足创建国际性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中国中西部地区最适宜人居住城市的需要和
12、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一是对历史文化资源在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现有历史文化资源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城市经济发展取之不尽的绿色资源。但从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与我市实施旅游强市发展战略和做强做大旅游产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前景及历史资源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居历史文化“资源大市”之大,满足现状,盲目乐观,在历史文化资源这些无烟工厂对提升城市形象、展示城市魅力、推动旅游经济的作用方面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落在了西安、开封、桂林等城市的后面。二是历史文
13、化的资源开发利用缺少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如何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和资源优势转化缺少可行性研究。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市文物部门在国家和省文物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先后编制了大遗址保护计划,但对于洛阳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特别是在资源优势的转化方面缺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一些历史文化资源旅游项目开发的分步实施计划。三是对无形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比较重视,但对丰富的无形文化遗产开发重视不够。从现实情况看,由于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明确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对洛阳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对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的保护工作也很重视,市文物、旅游等主管部门在历史文化旅游景点景区保护开发等方
14、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历史文化资源旅游景点景区项目的开发方面,近几年仅开发了一个“天子驾六”车马坑博物馆,整修了一条古文化街区,而对洛阳几千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资源未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不仅使河洛文化这一基础理论研究落后于其他的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陇文化、燕赵文化、楚文化等,在历史文化资源向有形化转化上也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四是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项目的内涵挖掘深度不够,群众娱乐性、参与性项目少。目前我市主要旅游景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环境的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市已经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项目,缺少历史人文内涵。如老城仿古一条街
15、,置身街中,冷冷清清,体验不到当时历史氛围中古代都城的喧嚣和风土民情。再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历史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可视性差,对项目的娱乐性、群众的参与性挖掘开发不够,致使一些已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项目对旅客的吸引度较低。五是对历史文化资源项目开发资金投入少,精品项目少。目前我市开发的一些历史文化资源项目特色不鲜明,包装策划档次低,景点规模小,投入资金少,开发视角缺少美誉度,各种文化资源要素得不到市场确认,项目之间关联度低,资源整合困难。从近几年我市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看,不论从资金的投入上,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起点上,还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上都缺少像西安开发大唐芙蓉园,开封开发清明上河
16、园那样的大力度投资。四、对洛阳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1、优化洛阳历史文化资源旅游项目开发的环境首先要改革管理机制,构建全市统一的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布局,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规范管理,避免管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开发格局。其次,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项目开发的规划和可行性研究;设立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论坛,定期就历史文化开发利用问题进行研讨。第三,加大政府投入,通过政府投入带动民间投入,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向历史文化资源项目开发投资;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吸引外商投资开发历史文化资源项目,逐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成立文化产业投资融资担保服务中介机构,吸引优秀人才开发文化产业。第四,
17、健全地方法规和政策保障体系,发挥市场作用,加强监督引导。通过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服务,为历史文化资源项目开发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研究确定优先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项目(1)文物利用展示项目据文物部的统计:洛阳现有馆藏文物近40万件,这些数量庞大的文物资源,若能合理的开发利用,效益是十分巨大的。目前,除一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以景点形式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之外,数额巨大的馆藏文物尚未发挥其作用。8个博物馆,除市博物馆为综合性的,其它7个均为专题性的博物馆,从目前馆藏文物的展示情况看,我市的博物馆建设还无法满足文物展示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让游客了解洛阳文物的历史价值,了解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
18、,建议尽快将博物馆新馆建设提上议事日程。(2)名人文化项目洛阳自古人杰地灵,在数千年的文化演进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著名人物。可以从众多的历史人物中遴选出有代表性的人物,按照时间顺序和一定专题,在城市适当位置建立历史人物雕像,形成一些标志性建筑。一是在王城广场中心位置修建洛阳城市之父周公雕像一座,并附建“制礼作乐”展示长廊。二是在城市广场或街心公园适当位置修建洛神雕像,并附建“建安七子”展廊,重点介绍曹植及洛神赋图及书法碑刻。三是在洛浦公园或隋唐遗址公园建历史人物长廊。如以孔子、老子、武圣关公、苏秦、吕不韦、王充、狄仁杰、玄奘、范仲淹等为主的古代名人专题;以北魏孝文帝、汉光武帝刘秀、刘庄、武则天
19、、宋太祖、宋太宗等为主的帝王将相专题;以张衡、蔡伦为主的洛阳古代科技专题;以竹林七贤为主的“玄学”专题; 以韩愈、白居易、杜甫、杜牧、李贺、元稹为主的唐诗专题;以张旭、颜真卿、杨凝式、王铎为代表的洛阳古代书法艺术专题; 程颐、程颢、邵雍三人为主题的理学、洛学专题;以欧阳修、苏辙为主的洛阳宋词专题;以班固、司马光为主的古代洛阳史学专题等,并配以图文并茂的解说。四是围绕历史名人在洛阳发生的故事进行文艺创作,形成洛阳系列的电影、电视、戏曲作品,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展示洛阳的历史文化。(3)根文化项目。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从古老的氏族传说,到河图洛书,到历史上的主要学派,还有各
20、种宗教,都无一例外地与洛阳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华文明最先在这里破土而出,国家最先在这里产生,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根文化。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使洛阳有条件成为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圣地。一些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洛阳是中华民族的“圣地”、“圣都”的观点。香港凤凰卫视在制作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纵横中国洛阳篇的时候,对这一观点深表赞同,并将其作为制作节目的基本思路,节目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震动。因此,我们要努力围绕“根文化”和“母体文化”开发研究,把根文化资源开发好、利用好。一是打造洛阳城市“圣地”、“圣都”品牌。“圣地”或“圣都”品牌具有无法估量的潜在价值,如果能够叫响此品牌,将进一步确立洛阳
21、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提升洛阳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高洛阳历史文化产品的旅游价值和竞争力。二是创意策划华夏根文化论坛。三是筹划客家人恳亲大会和寻根祭祖游。既然“根在河洛”已被广大专家学者和海内外炎黄子孙认可,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根文化”和“母体文化”的资源优势,并把它做强做大,以提高洛阳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竞争力。(4)饮食文化项目洛阳水席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洛阳最具风味的传统名吃,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如何使洛阳水席这个千年名宴发扬光大,已不仅仅是洛阳餐饮人士所思考问题,也是我市弘扬传统文化,开发历史文化资源要做好的一篇大文章。除洛阳水席之外,洛阳的汤也以风味独特,经济实惠,深受百姓欢迎而出名
22、。洛阳人好喝汤,这是公认的。据不完全统计,洛阳的汤共有近20种。此外,洛阳及周边县(市)的许多特色的小吃对游客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由于多存在于背街小巷和民间,不少店铺自生自灭,一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为推动我市餐饮文化的快速发展。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对特色餐饮文化进行必要的培育和扶持,使其成为洛阳旅游的一大特色。一是每年在全市餐饮行业组织1-2次厨艺大赛,评出洛阳的招牌菜,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公布;二是制定水席的行业标准,按照水席文化、传统工艺、各道菜的质量(色、香、味)评出洛阳水席的名宴和名菜;三是鼓励挖掘传统小吃的制作工艺,定期对洛阳市的名牌特色小吃进行评比,并颁发名牌小吃奖牌;四是
23、在老城、西工、涧西分别规划开发一条洛阳市餐饮文化特色街(可与仿古街道建设项目结合起来),对外集中展示洛阳的餐饮文化特色。(5)民俗文化和古代科技项目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娱乐项目。一是开发洛阳手工业娱乐活动项目,让游客在工匠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制作唐三彩陶坯,自己进行烧制,并留下个人的印记;让游客自己操作古代印刷机械,体验传统印刷的乐趣。二是开发洛阳历史村落休闲活动项目。展示民歌民乐、民间舞蹈、耍狮子、踏高跷、看花灯、说书、唱戏等民俗文化。三是开发洛浦水上夜景游览活动项目,如水上戏曲茶座、水上游艺活动等。四是开发洛阳电视塔观光娱乐活动。开发历史文化旅游文艺精品。应在进一步提高舞剧河洛风、十万宫廷乐舞、
24、龙门乐舞、及河洛大鼓、洛阳曲剧、豫剧名家名段文化品位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创作出新的艺术精品。开发旅游文化产品。一是巩固提升已有品牌。如唐三彩、仿制青铜器、文物复制、洛绣、戏装、民间玩具、印染工艺、金属工艺、饮食工艺、花灯工艺、汝阳梅花玉、新安澄泥砚、洛宁竹编、麦秸画等,引导生产企业和民间艺人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二是开发新的文化产品。如牡丹文化系列产品;文化T恤衫、手帕、折扇、纸杯、剪纸、VCD、小册子等;洛阳文化影视作品;洛阳书法、牡丹绘画产品等。丰富洛阳的旅游文化市场。建设洛阳古代科技馆。将古代科技产品、重大发明以模型的形式进行展示。(6)节会文化项目洛阳现有牡丹花会、中国河洛文化节
25、暨关林国际朝圣大典、栾川滑雪节及汝阳岘山庙会、宜阳灵山庙会等节庆活动,洛阳节庆活动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洛阳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升温,也推动了洛阳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洛阳牡丹花会“花会搭台,经贸唱戏”的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节庆文化经验。因此,要进一步挖掘节庆文化资源的潜力,不断创新办会形式,丰富节会文化内涵。在把传统节会做大做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一些新节会品牌。一是继续办好每年一度的牡丹花会。要深入挖掘牡丹文化的内涵,把牡丹花会办成洛阳的金字招牌。中国人爱花、栽花、赏花是有传统的,随着牡丹花被评为国花,牡丹花会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扩大,来洛领略国花牡丹芳姿的国内外游客将会更多。因此,我们从现在起就
26、要做出规划,系统研究如何进一步把牡丹花会做强做大的问题。同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对来自山东荷泽、安徽亳州等方面的竞争。二是把中国河洛文化节暨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做大。关羽是超越时空,受到历代人民尊崇的历史人物,他的忠义仁勇精神,已成为中华传统美德,在海外炎黄子孙心中,它是道德与神祗的合璧,是财神。明清以来,关羽崇拜已成为一种普遍的信仰文化现象。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关公文化的内涵,在节会形式和内容上寻求突破,把河洛文化节办成与海内外华人联系的纽带和招商引资的桥梁。三是开发民俗节日文化。目前,我市在冬季旅游项目较少,除栾川滑雪节外,没有一个象样的旅游关注点,一到冬季旅游就进入了淡季。因此,建议重点围绕春节、元霄节的民俗文化进行开发挖掘,筹办“中国洛阳春节灯会”或叫“中原民俗文化节”,时间上从年前阴历25开始,至正月20结束;内容上以烟火大赛、花灯大赛、灯迷大赛、庙会社火,烟火晚会、游园观灯为主,展示河洛大地传统的春节、元霄文化和民风民俗等文化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