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学习策略详解ppt课件_第1页
第五章学习策略详解ppt课件_第2页
第五章学习策略详解ppt课件_第3页
第五章学习策略详解ppt课件_第4页
第五章学习策略详解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学习策略,本章要点: 学习策略概述 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学习策略的促进,一、什么是学习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程序、方法或规则,即学习策略就是学习方法。 里格尼(1978):用于获取、保存与提取知识和作业的各种操作程序。琼斯(1985):用于编码、分析和提取信息的智力活动或思维步骤。 是对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加工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技能。 加涅(1985):在内部组织起来的,用来调节自己注意、记忆和思维等过程的一般技能,其功能在于学习者反省自己的认知过程。(8+5-26=?) 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法与调控技能的结合。 斯滕伯格(1983):由一般的学法技能和调控技能整合

2、而成,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一、学习策略的界定,一)在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策略概念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把学习策略看作为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过程。 2、把学习策略看作为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 3、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监控和学习方法的结合,总之,学习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前者是指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学习者对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一系列方式或方法,又称为学习认知策略;后者是指学习者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障学习过程有效进行的一系列方式或方法,又称为学习监控策略,学习策略的特征,二、学习策略的分类,奥克斯福德认为学习策略包含以下五个层面: 元认知策略:

3、用来帮助学生计划、管理以及评估学习过程的策略; 情感策略:用来提高学习兴趣和态度的策略,如多给正面鼓励和反馈; 社会策略:用来促进学生之间合作的策略,一来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二来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增进理解能力; 记忆与认知策略:用来增强记忆和思考能力的策略; 补偿性策略:用来与学习者沟通,帮助学生克服知识上的不足的策略(个别辅导,一)奥克斯福德的分类,丹瑟洛认为学习策略是由相互作用的两种成分组成的:基本策略与辅助性策略。 基本策略:被用来直接操作课本材料,包括获得和存储信息的策略(领会和保持策略)及提取和使用这些存储信息的策略(提取和利用策略); 辅助性策略:被用来维持合适的心理状态与认知气氛,促

4、进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性策略。它通过使学生有效完成基本策略来发挥作用,二)丹瑟洛的分类,维持适合学习的心理状态,直接操作学习材料,麦基奇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 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以帮助自己调节并适应环境的策略,三)麦基奇等人的分类,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复述策略 如重复、抄写、等,精细加工策略 如想象、口述、总结、作笔记、划线、答疑等,组织策略 如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画地图等,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 如设置目标、浏览、设疑等,监视策略 如自我测查、集中注

5、意、监视领会等,调节策略 如调整阅读速度、重新阅读、复查、使用应试策略等,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 如建立时间表、设置目标等,学习环境管理 如寻找固定地方、安静地方、有组织地方等,努力管理 如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自我谈话、坚持不懈、自我强化等,其他人的支持 如寻求教师帮助、伙伴帮助、使用伙伴/ 小组学习、获得个别指导等,迈克卡(Mckeachie, 1990)等人的学习策略分类,三、元认知、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一)元认知与学习策略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和监控,学习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 元认知知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观念 元认知监控:对认知行为的调节

6、、控制,1、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即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些因素如何起作用,它们之间怎样相互作用等问题的认识。 (1)对学习者个体特征的认识 关于主体自身特点的认识, 正确地认识自己兴趣、爱好、学习习惯、能力及其限度; 关于个体间差异的认识, 知道人与人之间在认知方面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种种差异; 关于影响认知活动各种主体因素的认识, 知道记忆、理解有不同的水平、知道注意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性、知道人的认知能力是可以改变的,2)对任务的认识 应该认识到材料的性质、材料的熟悉性、材料的呈现方式、材料的逻辑性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体认知活动; 在有关认知目标和任务方面 ,学习者应当知

7、道 ,不同认知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可能是不同的,不同认知活动可能有不同要求(精读与泛读,3)对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进行认知活动有哪些策略 各种认知策略的优点和不足是什么 它们应用的条件和情境如何 对于不同的认知活动,什么样的策略可能是有效的,2、元认知监控,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 ,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 ,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调节和控制。包括: (1)制定认知计划,即计划 (2)监视计划的执行,即监控 (3)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即调节,元认知,二)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习策略,掌握了学习策略是否意味着学习就一定非常有效率呢? 不一定

8、,一个学生即使拥有许多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但如果没有尝试这些策略的意愿,也是难以发挥学习策略的功效的。这就要涉及到自我调节的学习。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主动激励自己并积极使用适当的学习策略的学习。 如果说学习策略是一种包含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的过程性知识,那么,自我调节学习就是积极使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的过程,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自我调节学习模式(Zimmerman, 2002) 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使用学习策略的过程和能力,第二节 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

9、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使新信息合理化的过程,对信息进行归类整理的过程,认知策略,优化信息加工效果、提高加工效率的一种认知技能 是对个体外部的信息材料的加工,一、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 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 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策略。它是短时记忆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1、及时复习:艾宾浩斯研究表明,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复习最好及时进行。学习后10分钟就进行复习,只用2分钟复习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复习的黄金2分钟,2、分散复习:分散复习是指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集中复习即集中一段时间一下子重复学

10、习许多次。研究表明,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一般来讲,10分钟、一天、一周、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之后对同一材料阁复习一次,效果较好。(学习者条件,材料难度与份量) 3、限时记忆:限时记忆主要应用于临时需要记住大量材料的场合。当我们对学习记忆的时间加以限制时,随着限制时间的来临,大脑的兴奋程度就会提高,其机能因此被调动起来,记忆效果会提高。(考前的临时抱佛脚,二)复述的次数安排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是指在“记得”、“学会”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学习时间,以便对学习材料掌握达到更高的程度。一般认为150%的过度学习效果最好,三)复述方法的选用,1、注意克服记忆效应 不同材料间的干预: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11、(前摄促进与倒摄促进)所产生影响的大小主要与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时间间隔、学习的巩固程度、学习材料的难度有关。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系列位置效应):复习一段材料,材料的开始部分与结尾部分更容易被记住,而中间部分则容易遗忘,2、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可在大脑中留下多方面的回忆线索,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人一般能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看到和听到的50%,交谈时自己所说的70,3、部分识记、整体识记与综合识记,部分识记相对于整体识记有助于减少倒摄抑制,因为在进入新的学习之前,前面的材料已经学得很巩固了。综合学习考虑到了材料间的相互联系,更有助

12、于记忆,效果最佳。(材料长短、有无意义,4、单纯诵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单纯诵读学习效果最差,而诵读与试图回记忆相结合的不习方式保持效果较好。(反馈与查缺补漏) 5、注意学习时的心向、态度和兴趣:感兴趣的事或持积极态度的事,我们记得牢一些;不感兴趣的事或持消极态度的事,我们就记得差些,即“选择性的保留和遗忘”。因此,要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兴趣态度,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兴趣态度加以适当引导,一、复述策略(rehearsal strategy,复述策略,1. 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 排除相互干扰 3. 多种感官参与 4. 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5. 尝试背诵 6. 过度学习,识记过程中,保持过程中,1

13、. 及时复习 2. 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 3. 复习形式多样化 4. 反复实践,二、精细加工策略,通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寻求字面意义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增强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二、精细加工策略(elaboration strategies,1划线法 2笔记法 3. 提问策略 4. 生成性学习,精细加工策略,1. 位置记忆法 2. 关键词法 3 .首字联词法 4 .谐音法 5 .连锁记忆法,促进记忆 (记忆术,促进理解,记忆术(mnemonics)是一种通过在本无内在联系的项目间建立联系,以增强项目的意义性的策略。也就是说记忆术的基础或者是

14、利用视觉表象,或者是寻找语义之间的联系,一)促进记忆的方法,1、位置记忆法(联想定桩记忆法) 在学习者的头脑中确定一条熟悉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将要记的项目全部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例如:要按顺序记奶粉、黄油、面包、啤酒、香蕉这几个词。首先,假设从宿舍到商店的路上有书店、邮局、招待所、水房和食堂。在所记的项目和特定的位置间进行联想:书店里弥漫着奶粉;邮局里人们贴邮票用黄油而不用胶水;招待所里的沙发象面包;水房的龙头流出的是啤酒而不是水;食堂今天供应香蕉大餐,去晚了就买不到了。这种联想越有趣越容易记住。回忆时只要按路线上的特定位置提取所记项目就行了,2、关

15、键词法 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适合在联对学习作业中使用,包含下列两个阶段:声音联结(acoustic link):将外国语的词转变为本族语的“关键词”,这个关键词的声音听起来又很象外语词的发音。心像联结(imagery link):用形成互动关系的心像来把关键词同外文词的本族语含义结合起来,Pineapple,皮难剖,菠萝皮难剖,菠萝,声 音 联 结,心 像 联 结,3、首字联词法(acronyms) 利用每个词的或每句话的第一个字组成缩写,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在材料很多时,还可以编成歌谣,例如,辛丑条约的内容为:(1)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2)清政府保证严

16、禁人民的反抗斗争;(3)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驻兵;(4)修建使馆,划分租界。用首字联词法,可将其记做“前(钱)进(禁)宾(兵)馆”。 当所记的材料较枯燥时,可以将术语中的第一个字母作为一个句子中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形成句子来帮助记忆。例如,学音乐的学生需要记五线谱的EGBDF线时,可以用“Every Good Boy Does Fine”来帮助记忆,4、谐音法 用相同或相似的读音将无意义材料变成有意义的材料以帮助记忆。 例如:(1)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 或 可用谐音法记作:“大鱼取两边,小鱼取中间,2)用谐音法记忆电流表、电压表联接方式: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里,为了防止记串

17、,可记作“流串”加以区别,即电流表要串联,相反,电压表要并联。 (3)用谐音法记电话号码:13xx9494932,“13xx就是就是就生儿,5、连锁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 ) 把要记的许多事物串联起来,其中每个事物就像锁链上的一个环,环环相连。 例如:要记“书衣服冬瓜牙刷肥皂”, 就作如下联想:“把书打开,里面夹有衣服;衣服穿在冬瓜身上;破开冬瓜,里面是一把牙刷;牙刷的柄不是塑料,而是肥皂做的。,二)促进理解的方法,1、划线法,2、笔记法 康奈尔笔记法(The Cornell Method)又称5R笔记法: (1)记录(Record) (2)简化(Reduce) (3)背诵(Recite)

18、(4)反省 (Reflect) (5)复习(Review,三、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一)归类策略 归类主要是把材料分成若干小单元,再把这些单元归到适当的类别中去,主要用于概念、语词和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如认知策略的归类。(铅笔、橘子、床、狼、桌子、猫、苹果、毛笔、钢笔、梨、椅子、狗,二)纲要策略,以提纲挈领的方式,抓住材料的重要细节和中心思想及其内部联系,以掌握认知信息内在结构的策略,1、列提纲 对识记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的过程,2、作图表 (1)系统结构图 学完一科知

19、识,对学习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将主要信息归成不同水平或不同部分,然后形成一个系统结构图,2)流程图和模式图 流程图是用来表现步骤、事件和阶段的顺序,一般是以时间或事件的先后为参照的。 模式图是利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在某个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3)概念图 一种由各概念单元(通常用方框或圆圈起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用线和单词或短语表示)所构成的图解,4)列表格 首先对材料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然后抽取主要信息,并从某一角度出发,将这些信息全部陈列出来,力求反映材料的整体面貌,学习动机理论比较,3、PQ4R(Thomas 要注意配合教材) 工具书的利用 (注意权威性和时效性;结合教材)

20、 图书馆的利用 (做读书笔记,电子图书的利用,馆际协作)。 广播电视的利用 (新闻与科教类节目;严格控制时间) 电脑与网络的利用 (学习软件的使用;运用网络释疑;运用网络拓宽知识面;避免过分依赖电脑和网络,2、人力资源求助策略 老师的帮助(避免过分迷信教师的权威) 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家长的帮助(指导非替代;防止依赖心理形成) 不同的求助风格(执行性求助:他人替自己解决问题,只想要答案,自己不做任何尝试;工具性求助:他人提供思路和工具,借助他人的力量,独立地学习,以求自己解决问题或实现既定目标,2、学业求助策略,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只想尽快

21、完成任务,选择依赖他人而非独立掌握,借助他人力量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学业求助过程,意识到任务的 难度和复杂 自己难以完成,对求助的收益 和代价进行权衡, 决定是否求助,对求助结果 进行评价,评价反应,非言语性的 言语的,意识到求助需要,决定求助,选择帮助者,取得帮助,帮助者的能力态度,第四节 学习策略的促进,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学习策略训练中不仅要阐明学习策略的原理与目的及其适用条件,更要为学生主动应用策略提供机会,并引导其对策略使用过程及效果进行主动反思。 (二)内化性原则 与其它知识的学习一样,在学习策略的训练上也要将所学新策略与头脑中已有策略知识联系起来,促成新

22、旧策略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加深对策略知识的理解,第四节 学习策略的促进,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学习策略训练中不仅要阐明学习策略的原理与目的及其适用条件,更要为学生主动应用策略提供机会,并引导其对策略使用过程及效果进行主动反思。 (二)内化性原则 与其它知识的学习一样,在学习策略的训练上也要将所学新策略与头脑中已有策略知识联系起来,促成新旧策略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加深对策略知识的理解,皮亚杰(J.Piaget)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1)同化是指把外部

23、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就像消化系统就营养物吸收一样,下面就是一则关于同化的故事: 鱼牛的故事。鱼听青蛙描述牛的形态(刺激),言语信息输入(刺激)到鱼的认知结构(鱼的形态)中,鱼将原来的结构(鱼的形态)根据言语信息(刺激)做些调整改变,得到新的认知结构(鱼牛)。这个过程就是同化过程,2)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下面就是关于顺应的故事: 平平安安碎石,高高兴兴

24、回家 教授从广告中得到刺激(平平安安碎石,高高兴兴回家),试图将刺激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但找不到同化的立足点,因此同化过程失败,也就是不理解。当再被告之(这不就是一个医院的广告嘛),再次得到信息刺激。教授将认知结构的立足点定位到医院,碎石理解为碎结石,故教授恍然大悟,理解了。教授调整认知结构的立足点去顺应外部的刺激,达到理解的过程。这就是顺应过程,三)特定性原则,学习策略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同样的策略不同的学习者使用起来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如能力水平)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策略进行训练。 学习策略还具有学习内容差异性,即不仅有适用于所有学习活动的一般性策略,还有适用于特定学习内容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训练应该结合特定学科的学习内容进行,四)生成性原则,教给学生那些有利于促成新旧知识联系的学习策略,以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生成新意义。 生成度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