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_第4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清风染绿叶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材第13页的内容。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数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师:同学们,今天有一位新朋友小博士要带我们去数学

2、乐园探索有趣的数学问题。要到达数学乐园,大家都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解决小博士提出的问题才行!首先我们来解决小博士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吧。出示题目:想一想,算一算。610233711 205421204师适时提问一些题目,你是怎么算的?(为今天的学习做好铺垫)师:这些题目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不是太简单啦!别急,还没结束呢!接下来我们看小博士的新问题:李叔叔要给敬老院送他精心培育出来的菜椒。(一)教学例11出示教材第1页的例1。师:看课本例题1,从画面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是怎么列式的?生:1210。师:这个算式的结果会是多少呢?有谁会算?生:我

3、觉得结果应该是120。师:是不是120个呢,口说无凭,我们得说出理由和算法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进行探究。2探究学习1210的口算方法。师:我们一起来探索1210应该怎样算,看谁的想法多。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呢?(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小组交流讨论后,再派代表汇报。生1:先算9盒有多少个,再加1盒的12个。129108(个)10812120(个)生2:横看,先算2盒有多少个,再算5个2盒有多少个。12224(个)245120(个)生3:竖看,先算5盒有多少个,再算2个5盒有多少个。12560(个)602120(个)生4:把算式看成12个十,10个十是100,2个十是20

4、,合起来是120。生5: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生6:1210可以写成12112,1210120。12乘1个十是12个十,12个十是120,所以1210120。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棒!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最喜欢哪种呢?(生自由发言,如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法,教师要提问为什么要选择这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简便在哪里)3探索尝试,类推算法。师:如果李叔叔送给敬老院30盒呢,同样每盒12个,这时送给敬老院多少个菜椒?你是怎样列式的?生:1230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试着口算,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全班交流,得出最佳方案)123361230360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

5、210和1230,这两个算式都是几位数乘什么数?(结合回答板书课题: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师: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你们都学会了吗?说说看!(学生说后教师小结)小结: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用两位数乘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再在得到的乘积后面添上1个0即可。(二)教学例21出示教材第2页的例2。师: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 生1: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生2: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生3:每袋大约重30千克。师:同学们真棒,说得都很好!那么利用这些信息,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一共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之后全班汇报,得出最佳的方案。根据汇报,教师进

6、行总结最佳方案:按每袋30千克估算,一共有60袋,所以求去年大约一共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列式为:30601800(千克)。2小结估算的一般方法。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很多不同的估算方法,那这些估算方法都有什么共同点呢?生:它们都是把乘数看作整十数。师:同样是把乘数看作整十数,为什么有的估多了有的又估少了呢?生:把两个乘数都看大,就会估多;把两个乘数都看小,就会估少。师:再看看我们刚才总结出的估算的最佳方案,想一想对于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估算,怎样估算更准确一些呢?生: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估算,可以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进行估算。1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师:这三组题有什么特点?上下两题的

7、答案一样吗?为什么?师: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多一个0,那么积也应该多添一个0。2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让学生重点说说“8050,1055,6090”的口算方法。3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4题。引导学生先观察题目及图中所给的信息,然后再进行做题。4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指名让学生说说想法,再进行计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1210120(个)答:送给敬老院120个。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用两位数乘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再在得到的乘积后面添上1个0即可。 30601800(千克)答:大约一共收获蒜头1800千克。

8、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估算,可以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进行估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本节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而要使学生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对主题图的理解很重要。但是我对学生的引导不够细致,导致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发散。在新课前,先带着学生复习以前的口算,以此唤起学生的旧知。新授部分在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算法两个环节节奏较慢,层次也有些零乱,主要是对教材的把握还不是很准,对学生引导性的问题提得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回答不到位,而我又未能及时、机智地对学生进行再引导,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完全体现。对这部

9、分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汇报出多种不同算法,在学生理解每种算法的算理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算法优化,这样教学层次可能会更清晰,教学效果也会更好。第2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材第35页的内容。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2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及验算方法。难点: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师:上节课我们看到了李叔叔送给敬老院的新品种菜椒,我们在感受到李叔叔的爱心的同时,是不是也领略到

10、了新品种菜椒的鲜明特色呢?生:是的。师: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认识其他新品种的菜?生:想。师:(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同学们请看,星星幼儿园给小朋友们加菜了,购进了一些迷你南瓜,同学们认真观赏一下,你们觉得漂亮吗?生:不仅很漂亮,而且很可爱。师:那我们怎样帮星星幼儿园算出一共买了多少个迷你南瓜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板书课题)(一)教学例31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生:有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多少个?2估算。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非常棒!谁能估算一下大约有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

11、法。生1:把24看成20,2012240(个)。生2:把24看成25,12看成10,2510250(个)。生3:把24看成20,12看成10,2010200(个)。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师: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估算的结果接近正确答案?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小组交流,之后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做补充。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并请学生说说列式的理由。方法一:6个2箱是12箱,每箱24个,先算2箱是48个,再算6个48是288个。列式:24248(个)486288(个)方法二:将12箱拆分成2箱和10箱,每箱24个,先算2箱,2乘24得48个,再算1

12、0箱,10乘24是240个,相加是288个。(重点理解方法二)列式:22448(个)1024240(个)48240288(个)4探究笔算方法。师:像2412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式题,也可以用竖式计算。(1)出示教材第4页第一个虚线框里的内容,组织讨论:这一步算的是哪两个数的乘积?你能具体说说242的计算过程吗?这里算出的48也就是表示多少箱南瓜的个数?师进一步启发:想一想,算出242的积之后,接下来应该做什么?(2)出示教材第4页第二个虚线框里的内容,组织讨论:这一步算的又是哪两个数的乘积?如果把240称为竖式中的第二部分积,你认为第二部分积末尾的0为什么可以虚化处理?(因为24与10相乘的

13、结果可以理解为24个十,所以只要把4写在十位上,把2写在百位上就可以了。)这里的240表示多少箱南瓜的个数?师:猜一猜,算出242与2410的积之后,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3)出示教材第4页第三个虚线框里的内容,组织讨论:288是怎样得到的?它表示多少箱南瓜的个数?师:回顾刚才的竖式计算过程,谁来说说这个过程是分几步完成的?每一步分别算了什么?竖式计算的程序与前面想到的哪种算法大体相同?(4)出示竖式的一般写法,指出,计算2412的竖式通常应写成下面这样:24124824288(5)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字,得数

14、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二)教学“试一试”师引导:怎样检验我们算得对不对?(调换24和12的位置相乘)学生尝试计算1224,指名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并提问:第二步2乘12,末尾的4和什么数位对齐,为什么?强调:计算的结果是288,说明我们前面的计算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用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在平时的计算时,我们也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1完成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2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

15、报。3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4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之后全班汇报。5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订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和掌握笔算的算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是下一课时进位乘的基础,因此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教学中把情境图、口算算式和竖式计算三者结合起来,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算理,掌握算法

16、。先让学生分析情境图,根据情境图运用已有的知识口算,并且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想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突出算法的多样化。第3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教材第56页的内容。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难点:能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理,能正确列竖式,并会验算。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师:关于迷你南瓜,现在又有新问题了,同学们想不想继续来探究?生:想。师:星星幼儿园又买来了一批迷你南瓜,而且比之前买的更多了,由之前的12箱变成了一次性买回来

17、53箱,每箱迷你南瓜还是24个。你们能帮助星星幼儿园算出这次一共买回来多少个迷你南瓜吗?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这节课就继续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4。师: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呢?指导学生列出:2453。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是求53个24是多少)2探究算法。师:请同学们用已经掌握的算法试着算一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是,在列竖式计算的过程中,有进位产生了。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时,中间若出现了进位,我们是如何解决的?

18、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出示算式进行讲评:2453245372师:这里的72是哪个数乘哪个数的积?生:324。师:具体的计算过程是怎样的?生:用另一个乘数个位上的3乘24,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个位对齐。师:接下来应该怎么算?生:用十位上的5去乘24。师: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哪一位对齐?生:十位。师:最后怎么算?生: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学生尝试笔算,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如果这个学生计算有问题,就多请几名学生回答,然后让学生判断谁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并帮助计算有错误的学生分析是哪一步出了问题。3归纳小结。师:看来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大家都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19、的笔算了,你觉得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归纳笔算时的注意事项:(1)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2)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提醒注意: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乘后,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4检验算式。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来验算2453,看结果是否正确。(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53241272。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1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题目,每组对应完成1小题。2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2题。学

20、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交流。3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题。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并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最后集体交流。4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4题。先指名读出商品的价格及问题,然后小组讨论,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汇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本节课主要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学生有了前一课不进位乘法作为基础,学习本课并不困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并自己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后,问

21、学生“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注意些什么”,这是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法则。通过学生谈体会来总结,得出的法则不是“文本型”的,而是“经验型”的,更便于学生自主应用;得出的法则不是“书面语言”阐述的,而是“口头语言”表达的,更容易交流和记忆。第4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材第910页的内容。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难点:准确确定积末尾的0的个数。教材情境图制成

22、的课件。口算下面各题。1050508030406070提问: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时,你是怎么口算的?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5主题图。(1)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每个足球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接着让学生列式并汇报,再全班交流。教师板书:3230。(2)探究算法。师:你能估一估吗?生:把32看成30估算,3030900,大约是900。师追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3230的积呢?生:口算或笔算。师引导:下面就请大家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算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

23、用的不同算法。学生交流算法并全班汇报:方法一:用口算。先算32乘3的积,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列式为:323963230960方法二:用竖式计算。仿照前面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出结果,如下:323000969602优化算法。(1)师:计算32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些都可以,不过老师想介绍一种简单的列竖式计算方法给同学们。教师边讲述边板书。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32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32乘一位数3得96,再在积的末尾加

24、上0。(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0) 3230960第三步:检验。这样的计算方法对不对呢?我们不妨与前面计算的结果比较一下,看得数相同吗?(2)提问: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列竖式计算?为什么?(3)小结:做计算题时,不仅要仔细认真,而且要动脑筋选择简单便捷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教学“试一试”。出示算式:4053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汇报交流,并指名板演。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40531220212053402120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加简便呢?生:第二种。师: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比较简便?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小结:列竖式计算乘数

25、末尾有0的乘法时,把两位数放在上面,整十数放在下面,可以把整数中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0不参与运算,有几个0落下,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1完成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教材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2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用课件逐题出示竖式,先让学生观察,再判断,并说说对错,把不对的改正过来。3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先观察并比较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之后学生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题的得数,看看有什么发现。4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6题。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写出算式并列竖式计算,再说说是怎样列竖式的。通过本

26、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计算了吗?你还有哪些疑问?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323096032309604053212053402120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因此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具体讨论,从而使学生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这是一堂计算课,不但要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还要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第5课时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材第1112页的内容。1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7、。2能有条理地说明思考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重点:学会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师:你们平时都喜欢参加什么体育项目?生:足球、篮球、跳绳、乒乓球等。师:同学们的爱好还真是广泛,非常棒!尤其是乒乓球,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国球。这不,星星小学有一个班级准备为班上购置乒乓球,我们来一起去帮他们解决相关的问题,好不好?(板书课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6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图中一共有几袋乒乓球

28、,每袋有几个,每个乒乓球的价格是几元。生:一共有6袋,每袋有5个,每个乒乓球2元。师:根据以上三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有5个”,想到可以求“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联系“每个乒乓球2元”和“每袋有5个乒乓球”,想到可以求“买一袋乒乓球要多少元”等等。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有意义的问题。那你们能解决“买6袋乒乓球需要多少元”这个问题吗?大家先小组交流讨论。2汇报交流。师:大家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请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法。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指名学生表述自己所列式子的意义。方法一:5630(个)30260(元)师

29、:方法一是根据“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5个”,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再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算出买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方法二:2510(元)10660(元)师:方法二是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和“每袋5个”,先算出每袋乒乓球多少元,再根据“有6袋乒乓球“,算出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3归纳反思。(1)师:你用的是哪种方法?方法一还是方法二?结果怎么样?虽然方法一和方法二的解题思路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互相交换方法进行检验。(2)师: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生自由交流讨论)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读题,找到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

30、的问题,也可以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算得是否正确。1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读题,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样算。2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3题。课件演示情境图:每层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放6盆花,这幢教学楼一共放了多少盆花?师提醒学生注意:“一共放了多少盆花”是指这幢教学楼的所有教室一共放了多少盆花?3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由“平均每人每天组装7台电脑”这个条件能想到什么,再引导他们列连乘算式解决“他们5天一共能组装多少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方法一:5630(个)3026

31、0(元)方法二:2510(元)10660(元)本节课主要是教学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与其他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相比,此类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往往更便于进行不同的组合,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加灵活多样。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两步计算的一些问题,但不同的是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更能够进行不同的组合,这不仅需要学生去搜集信息,更需要去选择分析有用的或者有关联的信息,从而掌握不同的解题策略。课上出示的是有关乒乓球的例题,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目,首先我引导学生找一找从题目中能得到哪些信息,接着让学生从中选择两个条件进行组合提出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提出问题,为后面继续学习提出

32、解决用两位连乘计算解决的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6课时复习教材第1517页的内容。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复习,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重点: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多媒体课件。师:回忆本单元内容,说一说我们都学习了什么?我们学会了什么口算方法?什么估算方法?什么笔算方法?哪一种实际问题的解法?你觉得最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系统地整

33、理,来复习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板书课题)1教材第15页“复习”第1题。先让学生口算,再说说口算的方法。师小结:(1)两位数乘整十数,计算时,先算0前面的数的乘积,然后数一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并注意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2教材第15页“复习”第2题。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上台板演。教师要通过具体的计算引导学生归纳出: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个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十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

34、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另外还要注意,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3教材第15页“复习”第3题。指名估算,并引导学生回忆估算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一般是先找出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4教材第15页“复习”第4题。出示表格,让学生算一算、填一填,再说说表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每筐千克数筐数总千克数。5教材第15页“复习”第5题。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懂题意。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不可能是第一种,第一种是48元,4819大约是1000元,超过800元;可能是第二种38元的篮球,3819大约是800元,且低于800元;第三种是

35、28元,2819大约是600元,不需要付800元。所以可判断张老师买的是第二种篮球。师:张老师买篮球一共要用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6教材第16页“复习”第7题。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说说要求“电视机多少台”需要先求什么。7教材第16页“复习”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8教材第16页“复习”第10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对比,交流每一组中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9教材第16页“复习”第11题。(1)出示第一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3的1倍、2倍、3倍时,积分别是111、222、333(2)出示第二组题,组织学生观

36、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时,积分别是91的1倍、2倍、3倍10教材第17页“复习”第12、13题。引导学生先确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再进行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讲。11教材第17页“复习”第15题。让学生先根据学过的方位知识,弄清图中几处地点的相应位置关系,然后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在平面图上指一指或画一画,最后全班交流,订正。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估算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是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回

37、顾和整理,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从而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完善知识结构,构建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在本课设计时,我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重点:发

38、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规律,并能根据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算式的结果。难点: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多媒体课件。师: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板书课题)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1)出示题目:24115311师: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2411242426453115353583师: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交流汇报:2411264,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

39、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师:根据前面所发现的规律,你们能猜测出6211的积吗?生:6211682。师: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231134114511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4)出示题目

40、:6411。师:请试着算一算,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师追问: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师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的1是从哪里来的?(5)试一试:59116711(6)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7)提问:你们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2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1)出示题目:222835355654先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再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

41、数的特点。师: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师:同学们随便出几道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不信咱们试一试。让学生试着出题,老师回答。师:这里面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呢?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得数,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它们相乘后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乘数十位上的数与比它大1的数相乘的积。(2)试一试。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

42、竖式计算验证。15154347696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242644467476252545457575同桌间互相出题,写两道这样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说出得数。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你们的发现和体会。有趣的乘法计算241124242646411646470422281764461635351751051225在开始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规律时,我并没有直接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探究,而是让学生试着出题,我来回答,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感到不可思议,我借机让学生们猜老师为什么会算得这么快,这样在好奇

43、心的驱使下,我再出示探究要求,学生们就都会积极专注地探寻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规律了。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以及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和较大的质量单位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范围,同时为认识多位数以及学习更大数目的四则计算提供更多现实生动的素材;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今后认识较大面积单位积累学习经验。本单元内容大体分两段安排:第一段,认识千米,具体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短,能进行相关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第二段,认识吨,具体感受1吨的实际轻重,能进行相关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在这两段内容之

44、后还安排了一次综合练习。)第1课时认识千米教材第2021页的内容。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2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3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师:同学们,如果测量课桌的高度,应该用什么作单位呢?(厘米) 那1厘米究竟有多

45、长?谁能比划一下?(手指的厚度)除了用厘米外,还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啊?(分米) 谁再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我们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毫米、米)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米尺的长度) 它们的符号都是什么样的?(m、dm、cm、mm)师:大家还想不想认识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千米”。(板书课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师:请看第1幅图,这是一条铁路,它的全长是180()。师:为什么这条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呢?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继续出示第2、3幅图: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

46、表示。千米又叫公里。2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教材第20页中间的情境图。)师: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00米,你是怎么记住它的?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等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师: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呢?(10个)师: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2)随堂练习: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

47、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3)提问:同学们平时是否注意过,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回答预测: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3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师: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向南走,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走呢?向东走呢?向西走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先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师:现在我们已经知

48、道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是1千米了,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理由。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今天都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认识千米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1千米1000米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的长度单位,说说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让学生比划出这些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然后通过展示铁

49、路、公路等长度的情境创设,使学生明白: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千米”。 这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参与对1千米或几千米的体验和感悟,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生活经验转化为认知结构。课前让学生走一走、量一量,这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如果没有这些活动,而只靠学生想象1千米有多长是无法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 第2课时认识吨教材第2223页的内容。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2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发现

50、问题和对物品质量进行估计的能力。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感知1吨有多重。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学生课前测量自己的体重。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图片。师: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指出: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可以用字母“t”表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另一个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板书课题)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例2。师:一袋大米重100千克。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用手提过它吗?有提过的同学可以说说感受。学生回答,交流

51、感受。课件演示,一袋一袋地出示,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一共出示10袋。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是多少千克?指出: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答)教师请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起来。师: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约是100千克。师:如果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40个学生全都压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千克重不重?师: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一共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

52、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1吨吗?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2)实物出示装有10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师:你觉得重吗?这是10千克的水,10桶这样的水是100千克,多少桶这样的水是1吨?生:100桶。1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1题。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物体重1吨各有多少。2完成教材第23页“想想做做”第3题。生独立完成填写,教师适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3完成教材第23页“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4完成教材第23页“想想做做”第6题。重点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要求一共运来多少吨煤,就是求15个60吨是多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吨这个单位有了哪些了解?认识吨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1吨1000千克吨的认识是对小学数学低年级学段有关质量单位的学习的总结与系统化的一部分内容。重难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初步了解重1吨的物体大约有多重,建立吨的观念,并且掌握吨与千克间的进率关系。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们对吨产生兴趣,首先从生活入手,从他们学过的知识入手,引出吨这个质量单位。通过相关情境引入吨的概念,这样既不显得生硬和死板,又可以用他们喜爱的方式向他们初步介绍吨的知识,明白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第3课时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