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放线方案(华能大厦_第1页
施工测量放线方案(华能大厦_第2页
施工测量放线方案(华能大厦_第3页
施工测量放线方案(华能大厦_第4页
施工测量放线方案(华能大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一、工程概况2二、仪器的选用2三、内业准备23.1 人员培训23.2 图纸阅读33.3测量基准点的校核及保护3四、平面控制44.1基础部分的平面控制44.2基础撂底54.3主体结构施工的平面控制7五、高程控制95.1控制方法95.2水准导线点布置位置105.3向基坑引桩方法10六、重点部位施工测量控制116.1剪力墙垂直度控制116.2梁板施工测量控制116.3柱施工测量控制方法126.4门洞口测量控制方法126.5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126.6钢柱基础及支座的定位测量与高程控制13七、建筑物垂直度和全高观测147.1层高及全高的控制147.2建筑物垂直度控制15八、沉降观测15九、测

2、量允许偏差16十、测量管理制度16十一、测量监控及验线17华能大厦放线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北京华能大厦工程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部办公大楼,为框架简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49005 M2,地上建筑面积79575 M2。地下3层,局部5层;地上11层。工程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危改区8-2#地块,南起东铁匠胡同,北至复兴门内大街,东起教育西街,西至草坪东路。二、仪器的选用根据本工程的工程特点,我们拟选用以下测量仪器,全站仪一台,型号为GTS-311S,作为工程定位测量放线和建筑物轴线分隔网的测量所用。J2经纬仪两台,作为工程楼层放线所用,水准仪两台,作为工程高程控制所用,50

3、米钢尺两把、钢卷尺若干作为尺寸测量所用。详见下表:仪器名称型号精度数量全站仪GTS-311S2”、(2+2D)1经纬仪J22”2水准仪DS20002钢 尺50mmm2三、内业准备3.1 人员培训 测量作业的要求如下:严格执行审核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工作步步校核,坚持自检、互检、交叉检的制度,合格后由技术工程师验线。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测量记录要及时,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清楚、原始依据正确;测量计算的基本要求:依据准确、计算有序、方法科学、步步校核、结果可靠,记录中数字的位数反映观测的精度。测量结果现场标识要统一、明确,确保不让

4、施工现场任何相关人员误解。测量人员必须明确为工程服务的目的,对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负责。工作必须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测量人员必须要虚心学习、及时总结经验,发扬开创进取的创新精神。3.2 图纸阅读 测量必须以图纸为依据,在测量作业前必须熟悉图纸,对施工图中每一结构的形状、尺寸、位置都要了如指掌。同时,对于工程施工中,由项目部资料员负责将工程的设计变更、洽商及时送测量组,测量人员对变更内容需仔细查对,并将变更内容标识到图纸上,施工现场按变更后的放线。3.3测量基准点的校核及保护 本工程的定位,由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第六测绘分院提供的红线定位坐标:D1:X=.475,Y=.

5、345 D2:X=.959,Y=.081 D3:X=.832,Y=.128 D4:X=.764,Y=.199 D5:X=.087,Y=.226 D6:X=.390,Y=.591楼房定位控制坐标点:(1).X=.644,Y=.142 (2).X=.644,Y=.142(3). X=.744,Y=.500 (4).X=.744,Y=.142以及四个水准坐标点BM1: 47.020(中国民生银行大厦西南角柱子旁)、BM2:47.511(工地南侧现状路南侧东北角房基上)。BM3:47.217(工地南侧现状路南侧平房墙根下)。BM4:48.004(北京巴西烤肉门口过街通道栏杆上)使用前,为保证建筑定位依

6、据点的准确可靠,需对基准点进行内业核算与外业校核。无误后将基准点保护好。桩位用混凝土保护,工程施工中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白油漆作好标记。见下页图:轴线控制桩护桩示意图四、平面控制4.1基础部分的平面控制(轴线地下室部分均从基坑上口的控制点放出轴线)根据定位依据及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本工程共设8条控制线作为基础部分的平面控制轴线,基础每层的测量放线以控制轴线作为基准引测出其它各轴线及细部边线,控制轴线的布置采用全站仪测设,保证各控制轴线间距误差在3mm以内。基础轴线的投测用经纬仪测设,基础平面控制轴线布置如下图:8条:四周各一条,四条;中间纵横向各加两条,见图中红线部分。12个轴线控制点。位置见

7、下图。 轴线定位、控制平面图 基础验线时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轴线长度(l)允许偏差国家标准(mm)内控标准(mm)l30m5330ml90m10560ml90m151090ml20154.2基础撂底 轴线投测方法首先校测轴线控制桩,经闭合校核后,把轴线引测到基坑边,做临时点。临时点周围砌砖保护,每次引测之前要对其进行复测,误差在10之内方可使用。然后把经纬仪安置在该点后视控制点,将建筑物主轴线投测到防水保护层上,在保护层上根据主要轴线尺寸,用经纬仪进行角度闭合,钢尺量距校核,精度要求:角度观测10,边长控制在1:10000。将主控轴线投测到边坡和防水保护层上,用红油漆

8、标识清楚,注明轴线名称。校核精度合格后测设细部尺寸,并弹出轴线、墙边线、柱位置线(圆形以及斜墙相对较为复杂),应先根据控制轴线确定圆的圆心的位置。再根据圆心点及控制轴线来确定墙、柱的位置,柱子位置确定好后再确定梁的位置。)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后,用红油漆把主要轴线、墙线及柱位置线标出,指导施工。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DJ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调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控制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

9、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轴线投测方法详见下图。4.3主体结构施工的平面控制 结构施工时为使控制轴线的引测方便,在0.00结构一层底板结构施工时预埋300*300的钢板(位置见图),在砼施工完毕后引测出轴线的控制线交点在钢板上划出“十”字线并用红油漆标示清楚,每一个施工段的埋2处。每层楼板施工时均要在此位置留置洞口,留洞大小可定为250*250。便于以后用激光铅锤仪投点。留洞位置见下图:(图中黑矩形框,每层16个洞,留洞中心离附近轴线2.0米)施工放线时将激光垂准仪按使用说明调平对准首层的控制点上,在所要放线的楼面上放置一个激光点接受装置(3 mm 厚200 mm见方的平玻璃片,

10、其上表面固定有透明硫酸纸);将激光铅锤仪每120度转动一个方向,然后在激光点接受装置的白纸上确定了三个点。此三点连线的,就是所需点。如图所示:然后将经纬仪对中器精确对准垂直平分线的焦点;拆除激光垂准仪到另一个点,用同样的方法引测控制点到楼面,用经纬仪对准此点测出此控制线,再次挪动激光垂准仪到另一个点(若楼面上有另一个点作为校核的点时可不作此项工作),用同样的方法引测另一个点到楼面,转动经纬仪(90度角)检验是否对准第三点,若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则表明引测符合要求,否则应检查每个点的引测是否有问题,至到合格为止。控制轴线投测到施工层后,根据控制轴线测设其它轴线及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各部位放线的允

11、许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项 目允许误差(mm)总高允许误差L 30m530m L 60m10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线3非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边线3每层放线后须将各层的控制轴线用油漆做标记,作为以后装修、设备安装的放线依据。在首层根据轴线设立坐标点作为平面控制点后,浇筑上升的各层楼面必须在相应的位置予留250250mm与首层平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小方孔,能保证激光束垂直向上穿过预留孔。五、高程控制5.1控制方法根据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工程水准测量成果,工程编号:2003普测2693测量成果的水准点BM1、BM2的绝对高程(BM1=40.184、BM2=40.191)为基准点,在施工现场附近稳

12、固的地方根据需要设置五个标高控制点(0.000),作为施工标高测量的依据点。测量方法采用闭合导线法。基础部分的标高测量直接由标高控制点控制传递,施工时可将标高抄测在基坑的边坡上以方便基础的施工;主体结构部分的标高传递按以下方法进行:高程测量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在首层选择两处方便向上传递的大角部位或电梯井内,在剪力墙及墙体浇筑完后,在电梯井筒内墙上或大角部位剪力墙标出0.000(绝对高程:47.50m)控制线,用红三角标注,并以此做为结构高程测量的起始点。高程传递采用50米钢尺依次直接向上传递的方法,为了避免累积误差,各层标高的竖向传递必须从0.00起始点用钢尺一次性竖直量取到结构层,量好

13、后各控制点应相互校核。(1)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核自首层传递上来的每两个标高点的误差,其相互较差应小于3mm,并依两点的平均点抄测水平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与待测点的中间位置,并将水准仪进行精密整平,每测三五个点要检查水准气泡是否居中,以免在不觉的情况不小心碰动仪器造成不必要的误差。结构施工完毕模板拆除后,由下部的水准点引测出本层的50线,应在每层弹出0.5米控制线(50控制线标高为每层板的建筑标高+500mm),作为本层二次结构、安装及装饰工程用水准线。(2)本工程结构最大高度超过50m,应对钢尺做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修正,并应往返数次测量,确保标高传递的准确性。(3)在结构

14、层内引测标高时,要使用水准仪引测,并往返测量与基准点校核,误差要控制在规范控制范围内。(4)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允许误差(mm)国家标准内控标准每层32总高(H)H30米5330米H60米1055.2水准导线点布置位置具体水准导线点布置详下图。高程测量平面示意图5.3向基坑引桩方法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引测方法见下图。基坑标高引测图六、重点部位施工测量控制6.1剪力墙垂直度控制本工程控制剪力墙垂直度应首先计算出各剪力墙轴线中心点平面位置的坐标(X、Y),将它们与剪力墙施工到任意高度

15、的标高(H)一起组成三维坐标( X,Y,H),然后利用全站仪可进行三维坐标测量的功能,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点或临时控制点上(临时控制点已经精确测定),按( X、Y,H)对剪力墙进行空间定位,即可保证剪力墙施工垂直度完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6.2梁板施工测量控制梁板施工的测量控制主要是控制梁的标高,而标高的控制则可通过测量垂直距离来实现。施工时,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点或临时控制点上,利用全站仪可直接测量两点间垂直距离的功能,由梁上某一位置的设计标高,计算出该位置到仪器位置的垂直距离H(H=设计标高控制点或临时控制点标高仪器高),全站仪即可定出设计标高的实际位置。利用全站仪可以比用钢卷尺丈量来控制垂直距

16、离精确得多。6.3柱施工测量控制方法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柱位置,弹出柱边线,然后测放出柱50cm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后期吊装、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施测方法详见图。柱控制线测设6.4门洞口测量控制方法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及洞口两边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室内门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洞口水平控制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以此检查门洞口的施工精度。6.5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在结构施

17、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30cm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6.6钢柱基础及支座的定位测量与高程控制钢柱基础定位与基坑底层抄平方法均与混凝土杯形基础相同,其特点是基坑较深而且基础下面有垫层以及地脚锚栓。其施测方法与步骤如下:1) 垫层中线投点和抄平垫层混凝土凝固后,在垫层面上投测中线点,并根据中线点弹出墨线,绘出地脚锚栓固定架的位置,以便下一步安置固定架并根据中线支立模板。锚栓固定架位置在垫层上绘出后,即在固定架外框四角处测出四点标高,以便用来检查并整平垫层混凝土面,使其符合设计标高,便

18、于固定架的安装。如基础过深,从地面上引测基础底面标高,标尺不够长时,可采取挂钢尺法。2) 固定架中线投点与抄平(1) 固定架的安置。根据垫层上的中心线和所画的位置将其安置在垫层上,然后根据在垫层上测定的标高点进行地脚找平,使其符合设计标高。(2) 固定架抄平。固定架安置好后,用水准仪测出四根横梁的标高,以检查固定架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mm,但不应高于设计标高。固定架标高满足要求后,将固定架与底层钢筋网焊牢,并加焊钢筋支撑。若使其稳固。(3) 中线投点。在投点前,应对矩形边上的中心线端点进行检查,然后根据相应两端点,将中线投测于固定架横梁上,并刻绘标志。其中线投点偏差(相对于中线端

19、点)为1mm2mm。3) 地脚锚栓的安装与标高测量根据垫层上和固定架上投测的中心点,把地脚锚栓安放在设计位置。为了测定地脚锚栓的标高,在固定架的斜对角处焊两根小角钢,在两角钢上引测同一数值的标高点,并刻绘标志,其高度应比地脚锚栓的设计高度稍低一些。然后在角钢上两标点处拉一细钢丝,以定出锚栓的安装高度。待锚栓安好后,测出锚栓第一丝扣的标高。地脚锚栓不宜低于设计标高,允许偏差为+5mm,详见图。七、建筑物垂直度和全高观测7.1层高及全高的控制0.00 m以下的基础标高用水准仪和塔尺直接引测控制,为0.00 m 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楼层标高主要用钢尺沿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等向上传递,再用水准仪

20、提供所需的标高线。每区设置两处向上引测,以便于相互校核和适应分段施工的需要。层间标高测量偏差不超过3 mm,建筑全高标高测量偏差不超过3 H/10000,且不大于10 mm;层间标高施工偏差不超过10 mm,全高竖向施工偏差不超过30 mm。每层的墙模板拆除后,采用水准仪和钢卷尺在墙、柱上放出该楼层的建筑50标高线。7.2建筑物垂直度控制 做轴线投测的过程,同样也是控制建筑物垂直度的过程。利用在结构一层底板结构施工时预埋300*300的钢板,将激光垂准仪安置在控制点上,进行整平 (水准泡最大偏差值不超过一格)、对中(最大偏差值不超过1mm)、照准后向上投点,楼面上放置一个激光点接受装置(3 m

21、m 厚200 mm见方的平玻璃片,其上表面固定有透明硫酸纸)上标定该投点位置。将仪器照准部旋转360度,获得三个投点并在靶板上标定其位置,三个投点所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便是施工层的一个控制点,并随即用两条相互垂直相交直线将该控制点标定在砼板上(两线交点即为控制点)。用同样方法投测出该层的其他控制点。若三个投点不能构成等边三角形,则应重新投点,直到三个投点构成等边三角形为止。首层与施工层的作业人员采用对讲机联系。将经纬仪架设在一个已投测的控制点上,后视另一个已投测控制点,进行正倒镜投点,放出控制线。利用大线坠(线坠重量为15K、线为1 mm粗的细钢丝)从控制线检查垂直度的偏差情况。大角控

22、制:下层施工完毕拆模后及时在角柱上弹出控制线。施工层角柱模板支设后再模板上标志控制点或挂上大线锤,将经纬仪架设在建筑物外侧,利用下层控制线检测施工层柱墙模板支设情况。观测要求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进行观测。八、沉降观测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需进行沉降观测,为能及时反映出基础的沉降状况,应对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做沉降观测,沉降观测采用DS12000型水准仪进行三等水准测量,沉降观测应由专业的测绘公司进行,其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等级观测点高程中误差(mm)相临观测点高差中误差(mm)符合、闭合线闭合差(mm)观测方法三等2.01.01.4按照北京地方测量规程三等水准测量沉降观测点布设沉降观测根据设计在地下室底板设置55处。当浇筑完底板混凝土,即在底板上埋设临时观测点,待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以后结构升高一层,将临时观测点上移一层,直至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