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工具的演变_第1页
通讯工具的演变_第2页
通讯工具的演变_第3页
通讯工具的演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讯工具的演变(1) 60_70年代中国的“文革”时期。使用的通讯工具主要为固定电话”。当时世界进入工业时代,在欧洲,电话早已成为大众的通讯工具,而中国在“大折腾”中,经济走向“崩溃的边缘”。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固定电话的按装率极低,不但居民家中不可能 有电话,就是安装在街道“公用电话也很少。一一当时马季的相声打电话就 是反映了这个现实。农村的通讯更是落后,所谓的村村同电话,其实是在“做梦”。其他更落后 的电报”,仍在中国内地大量运用。(2) 80年代一一9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世界。先是“固定电话” 的大量安装,然后是随呼机”的大量出现和使用,中国对新式的“通讯工具”的 引进

2、和生产飞速发展。“随呼机”的发展仅用大约5年,马上被“手机”取代。当时的手机乂称“大哥大”在80年代香港电影中多见。进入大陆后,先是“大款”用来“摆阔”的,因为最初乂粗乂苯的一台要儿万元。(3) 现在一一“固定电话”城市家家都有。农村的安装率也逐年提高。“手 机”成为必须用品,农民工也用它同老板联系。中国成为通讯”普及的最大国家。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信息传递速度慢、不精确。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形式单一。近代依黑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信息传递速度相对快一些、距离远相对就慢、且费用高。现代电报、电话速度快、信息单一文字。当代计算机网络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传递速度极快、不受地

3、域阻隔对比60年前我们的通信方式改革开放前经济落后,人们唯一可以釆用的通讯方式就是捎口信,经常会听到 “我要回娘家了,有没有话要带给你家闺女啊,”“小王,你妈让你回家走一趟 ”那时的人大多都不识字,所以才有代写家书的人,不知道李永波一封家书 是不是因此有感而发。写完的信投进邮筒后就得眼巴巴的盼着,搞不好半年才收 到,最要命的若是老婆给出外的丈夫写信说怀孕了,估计信到的时候,孩子都满月 了其实当时还有比较快的一种方式就是拍电报,但是电报可是够贵的,一个字就要儿毛钱,除非是非常紧急的事情,不然是不会拍电报的。前两天还听到一个经典的笑话说一打工妹给家里姐妹发电报说:“钱多人傻,速来”邓爷爷把“改革开

4、放”的大旗一挥,咱的通信工具也跟着进化了不少。八十年 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打个电话,还要先接到邮电局,然后再转接至某个地方 或某个单位,遇上信号不好的话,打个电话也要急死个人,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 晕死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按通话次数收费的投币式公用电话,想起了飞来横 福里老钱给女朋友打电话的情节,打电话的人是缠缠绵绵,排队的人可是哀声叹 气,反正每次就5分钱,不唠白不唠。可能是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于是乎就出 现了 IC卡公用电话。90年代,腰间跨着BB机的有钱人可拽了。传呼机可以随身携带,可以随时呼 叫联系人,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儿下。进入新世纪后,大哥大乂成了身份的象征。大哥大厚实笨重,状如黑色砖块,貌似重量不低于一斤。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这样的面子才十足。后来出现的这个黑口屏手机应该是比大哥大先进吧,小巧轻便。一开始的手机 只能打电话,慢慢才有了发短信的功能。2008年出现了一个名叫“3G”的玩意,手机不仅能视频通话,上网的速度“嗖”地提高了不少。以前刚上大学那会,对俺们这些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手机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