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内审员培训,大家好! 还记得体系建立的步骤吗?第五、第六讲是体系建立过程中初始评审阶段的内容。在这里我们给大家介绍有关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的简单方法。这里不要求您全部掌握所有内容,您只需掌握“培训内容要点提示”中的要求即可。 本部分略有难度,大家可在课后看一些参考资料,帮助学习。 祝大家学习顺利,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的关键所在,是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是评估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 这部分内容将分上下两讲给大家介绍。本讲我们主要讲解危害辨识的内容;第六讲讲解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内容。 辨识是评价的基础,风险控制是最终目的
2、。大 家在学习时要把两讲的内容结合起来学习,说 明,第四讲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上,一、与辨识相关的一些术语 二、几种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 三、危害辨识,本讲主要内容,在讲解危害辨识之前,我们先复习以下术语: 标准中的术语,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风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安全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的状态。 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一、与危害辨识相关的一些术语,其他术语,伤亡事故 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事故。 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
3、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是指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所发生的轻伤、重伤、死亡事故,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1991年国务院颁布,职业病 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职业病目录。法定职业病由原来的99种增加到115种,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等,
4、二、几种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二)、能量意外转移理论,海因里系是最早提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 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种因素: (1)遗传及社会环境(M) (2)人的缺点(P)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 (4)事故(D) (5)伤害(A,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1、海因里系因果连锁理论,上述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可以用5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加以描述,如下图所示。 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即第一个原因出现),
5、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相继被碰倒(相继发生,海因里系因果连锁理论,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系因果连锁理论,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该理论积极的意义:如果移去因果连锁中的任一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防止人的 不安全行为或消除物 的不安全状态,从而 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 避免伤害的发生,海因里希的理论有明显的不足,如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事实上,各个骨牌(因素)之间的连锁关系是复杂的、随机的。前面的牌倒下,后面的牌可能倒下,也可能不倒下。事故并不全都造成人的伤害,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也不是必然造
6、成事故,等等。尽管如此,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促进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成为事故研究科学化的先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海因里系因果连锁理论,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现代安全观点更加吻合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同样为5个因素,但含义与海因里希的有所不同,2、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2)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3)直接原因,4)事故,5)损失,1)管理缺陷,管 理 缺 陷 完全依靠工程技术措施预防事故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只能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经过较大的努力,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系统要随着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十全十美的管理系统不可能存在。由于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7、,致使能够造成事故的其他原因出现,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 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管理缺陷造成的。个人原因包括缺乏安全知识或技能,行为动机不正确,生理或心理有问题等;工作条件原因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设备、材料不合适,存在温度、湿度、粉尘、有害气体、噪声、照明、场地(如打滑的地面、障碍物、不可靠支撑物)等有害作业环境因素,直 接 原 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这种原因一直是安全管理中必须重点加以追究的原因。但是,直接原因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深层次原因的表征。不能停留在其上,要追究其背后隐藏的管理缺陷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事 故 这里的事故被看做是人
8、体或物体与超过其承受阈值的能量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的接触。于是,防止事故就是防止接触。可以通过对装置、材料、工艺等的改进来防止能量的释放,或者训练工人提高识别和回避危险的能力,佩带个人防护用具等来防止接触,损 失 人员伤害及财物损坏统称为损失。人员伤害包括工伤、职业病、精神创伤等,集中型 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如下图所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复合型 既有一般的连锁,也有集中的连锁,相互交互,复合引起事故的发生,如下图所示,事 故,复合型因果关系,a,事 故,b,人类利用能量做功以实现生产目的。利用能量做功必须控制能量。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在各种约束和限
9、制下,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转换和做功。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发生了异常或意外的释放,则称发生了事故。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转移到人体,并且其能量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吉布森和哈登指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异常或意外的释放,二)、能量意外转移理论,1、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概念,能量转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人员伤害,除了与能量大小有关以外,还与人体接触能量的时间和频率、能量的集中程度、身体接触能量的部位等有关,1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概念,用能量转移的观点分析事故致因的基本方法是:首先确认某个系统内的所有能
10、量源,然后确定可能遭受该能量伤害的人员、伤害的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控制该类能量异常或意外转移的方法。 3. 能量转移理论的意义 一是应以对能量源及能量传送装置加以控制作为防止或减少伤害发生的最佳手段; 二是依照该理论建立的对伤亡事故的统计分类,是一种可以全面概括、阐明伤亡事故类型和性质的统计分类方法,2. 分析事故致因的基本方法,能量转移理论的不足之处是:由于意外转移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是造成工业伤害的主要能量形式,这就使得按能量转移观点对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分类的方法尽管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却存在困难。它的实际应用尚有待于对机械能的分类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对机械能造成的伤害
11、进行分类,二)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应用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安全措施有,二)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4)降低能量释放速度,5)开辟能量异常释放的渠道,6)设置屏障,7)人与能量时空隔离,8)设置警告信息,以上措施应综合使用,尽早使用,1)用较安全的能源替代危险大的能源,一)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基本步骤 (二) 危害辨识的基本方法,三、危害辨识,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害,确定风险,决定是否是可允许风险,确定风险控制计划,评审风险控制计划的充分性,一) 基本步骤,熟悉现场情况,现场管理人员座谈,现场资料整理与分析,现场资料,资料调研(法律法规等,调研资料整理与分析,计算机
12、检索 人工检索,第二步:资料收集,第三步:资料整理分析,确定评价对象和范围,第一步:确定评价范围,危害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划分评价单元,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及其伤害形式,危害及其 性状、危害,第四步:危险因素分析,第五步:划分评价单元,第六步:危害辨识,第七步:危险评价,第八步:制定措施与对策,危险性评价方法选择,进行危险性评价,危险性评价结果及分析,危险性分级,建立评价模型 进行模拟计算,事故可能性 危害范围、危险区域 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综合防治措施研究,现场交流,评价结论及综合 防治措施和对策,这里给大家展示的是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全过程,与我们实际工作相一致。待我们了解了危
13、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以后,在第6讲最后我们再进行工作程序的总结,二) 危害辨识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危害辨识的三个问题: 是否存在危险源? 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伤害如何发生,1. 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厂址及环境条件: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 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 厂区平面布局:总图、运输 建(构)筑物:防火、防爆、结构、朝向、采光、通道、生产卫生设施等。 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生产设备、装置:化工设备、装置,机械设备、 电气设备、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
14、) 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 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等,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2. 危害辨识的方法,危害辨识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设施或工厂的特征,危害辨识有两个关键任务:第一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第二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设施或工厂的特征,前者相对后者来说较容易,并由它确定后者的范围,所以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是很重要的,了解生产或使用的材料性质是危害辨识的基础。初始的危害辨识可以通过简单比较材料性质来进行,急毒性(吸
15、入、 口入、皮入) 慢毒性 致癌型 诱变型 致畸性 反应性,2.1 分析材料性质,危害辨识中常用的材料性质,暴露极限性 生物退化性 水毒性 环境中的持续性 气味阈值 物理性质,稳定性 自然材料 燃烧性/爆炸性,2.1分析材料性质,根据GBJ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7修订版) 生产中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按表分为5类,2.1分析材料性质,2.2 生产工艺和条件,生产工艺和条件也会产生危险或使生产过程中材料的危险性加剧。分析生产工艺和条件可以使有些材料免于进一步分析和评价。在危害辨识时既要考虑正常生产过程,也要考虑不正常的情况。此外,还可依据原劳动部1995年1月颁布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规定,对有关爆炸危
16、险的工艺条件和场所进行辨识。 以石化、化工工艺或设备的危险性为例: (1)生产或加工有机或无机化学物品,特别是适用于此目的的设备。 (2)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加工或用于特别目的的设备。 (3)石油或石油产品的蒸馏、精炼或加工的设备; (4)焚化或化学分解全部或部分处理固体或液体物质的设备; (5)生产或加工能源气体的设备; (6)煤或褐煤的干馏设备; (7)金属或非金属生产设备; (8)危险物质的贮存设备,2.3 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是一种结构性的危害辨识方法,是辨识各种因素(包括材料、工艺条件、能源等)之间相互影响或反应的简便工具,2.4 利用安全评价和分析法,许多安全评价和
17、分析方法,既可用于评价风险,也可以识别风险。如安全检查表分析、危险与可操作分析、预先危险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2.5 利用经验,尽可能利用企业自己在安全生产的经验来完善危害辨识工作。但应注意,好的安全生产经验只能表示危险已得到控制,并不表明危险不存在,2.6 危害提示表 (一种补充方法,在平地上滑倒/跌倒; 人员从高处坠落; 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 头上空间不足; 与手工提升/搬运工具、材料等有关的危害; 与装配、试车、运行、维护、改型、检修和拆卸有关的机械、 设备的危害; 车辆危害,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 火灾与爆炸; 对员工的暴力行为; 可吸入的化学物质,业务活动期间是否存在
18、下列危害,可能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 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 由于摄入引起伤害的物质(如通过口腔进入人体); 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 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造成的与工作相关的上肢损伤; 不良的热环境,如过热; 照明度; 场地/地面易滑和不平; 楼梯护栏或手栏不足; 承包人的活动,上面所列并不全面。用人单位必须根据其业务活动的性质和工作场地的特点编制出自己的危害提示表,3. 危险危害因素分类,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16-92) 分为6大类,37个小类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