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二土粒比重、孔隙比ppt课件_第1页
试验二土粒比重、孔隙比ppt课件_第2页
试验二土粒比重、孔隙比ppt课件_第3页
试验二土粒比重、孔隙比ppt课件_第4页
试验二土粒比重、孔隙比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楊全成 編著,土壤力學實驗,試驗二 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及飽和度試驗,試驗規範CNS 5090(A3089,試驗二 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及飽和度試驗,求土壤之土粒比重Gs,並配合試驗一土壤之濕單位重m、含水量w及乾單位重d三個參數,以計算孔隙比e、孔隙率n及飽和度S。提供土壤之一般參數,作為工程應用參考之依據,一)試驗目的,二)試驗說明,土壤天然性質間之基本關係,水之單位重與溫度之關係,1)磅秤或電子秤。 (2)酒精燈。 (3)三腳架。 (4)石綿網。 (5)有塞比重瓶,三)試驗儀器,6)蒸餾水。 (7)溫度計。 (8)恆溫水槽。 (9)恆溫烘箱,比重試驗設備_精度0.01g之電子秤,比重試驗

2、設備_酒精燈、比重瓶,比重試驗設備-恆溫水槽,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及飽和度試驗 有塞比重瓶,50cm3及100cm3兩種:適合土粒小於#4篩以下者,瓶塞中央穿孔以利空氣與水之排出,50cm3比重瓶取土樣10g,100cm3比重瓶取樣25g,試驗示意圖如下圖所示,比重試驗示圖,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及飽和度試驗,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及飽和度試驗流程圖,四)試驗步驟,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及飽和度試驗流程圖,稱土粒乾重Ws,50、100 CC 比重瓶,恆溫記讀,比重瓶與水重稱重前_恆溫中,稱比重瓶與水重W2,用煮沸法驅除氣泡,煮沸時勿使土粒逸出,比重瓶+土粒+水重)稱重前_亦需恆溫,稱

3、(比重瓶+土粒+水重)W1,土粒乾重Ws 比重瓶+水重W2比重瓶+水+土粒重W1 比重Gs=Ws/(Ws+W2-W1)Gw,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及飽和度試驗例,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及飽和度試驗之實例解說,如下表所示,五)試驗用表及結果整理範例,容積)比重單人操作兩組試驗差值0.025,21 土粒比重試驗時用煮沸法將土樣內之空氣驅除時,有 塞比重瓶之瓶塞應:(1)塞緊 (2)取出 (3)均可。 22 土粒比重試驗時稱比重瓶水重時,有塞比重瓶之瓶 塞應:(1)塞緊 (2)取出 (3)均可,六)試驗問題,23 土粒比重試驗時稱比重瓶乾土水重時,有塞比重 瓶之瓶塞應:(1)塞緊 (2)取出 (

4、3)均可。 24 土粒比重之公式下列何者為誤: W s G s = G w W s W2 W1 (1)Ws=濕土重 (2)W1=比重瓶乾土水重 (3)W2=比重瓶水重,25 已知水單位重= 1 g/cm3,土壤乾單位重= 1.8 g/cm3,飽和單位重= 2.0 g/cm3,則該土壤之孔隙比 為:(1)0.45 (2)0.35 (3)0.25。 26 已知水單位重=1g/cm3,土壤濕單位重=1.94g/cm3,飽 和度=67% ,含水量=14%,則該土壤之孔隙比為: (1)0.56 (2)0.46 (3)0.36。 27 孔隙率為39%之借土材料320000m3,問可築成孔隙比 0.39的填

5、方多少m3? (1)261337 (2)271337 (3)281337 m3,28 若Gs=土粒比重、w=水單位重、d=乾土單位重、 e=孔隙比,則其關係式為: (1)e=(Gsw)/d1(2)e=(Gsw)/d (3)e=(Gsw)d1。 29 若Gs=土粒比重、w=含水量、e=孔隙比、S=飽和度, 則其關係式為: (1)S=(Gs)(100w)/e100% (2)S=(Gs w)/e100% (3)S=(Gs w)e。 210 不擾動土樣之濕單位重為2.20g/cm3,含水量為 15.4%,飽和度為100%,則孔隙率為:(1)29.4% (2)39.4% (3)49.4%。 試驗二【答】:(2)(1)(1)(1)(3)(1)(2)(1)(2)(1,1.如何求得原狀土樣之飽和度及孔隙比? 2.試寫出土粒比重試驗公式,並說明如何得各參數內容? 3. 已知水單位重=1g/cm3,土壤濕單位重=1.94g/cm3,飽 和度=67% ,含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