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最最 新_第1页
《念奴娇·过洞庭》最最 新_第2页
《念奴娇·过洞庭》最最 新_第3页
《念奴娇·过洞庭》最最 新_第4页
《念奴娇·过洞庭》最最 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过洞庭,念奴娇,导:5分钟,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乌江人。南宋前期爱国词人。主张恢复中原,反对隆兴和议,两度被劾罢官。 张孝祥的词多以抗金为主旨,气势豪迈,淋漓痛快,在南宋初词坛影响较大。也有写景寄怀之作。留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先生长短句。 张孝详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他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张孝祥从初登政治舞台起,就鲜明地站在主战派一边,为民族英雄岳飞辩冤,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反对屈辱的”议和”,曾两度被朝中投降派弹劾罢职。乾道二年八月,他罢官北归,路过洞庭湖,写下这首著名词篇。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

2、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时年35岁。 在写作此词的同时,作者还写了一篇小品文 观月记,记载了这次夜游的经过,作品背景,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疏通词意,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

3、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象冰雪一样透明,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虽然头发稀稀落落,衣襟单薄,但我安然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沧浪之中,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宇宙万物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上阕着重写景,景中寓情。 下阕着重抒情,意

4、转激昂。 这首词把重点放在抒发内心情怀上,突出描写了自我人格的高洁,内容述评,思,11分钟,上片: 1、作者来到洞庭湖,心情怎样?用文中的词来概括 2、作者身处美景之中悠然自得,洞庭湖有什么特点,下片: 3、哪些词句能读出作者的性格和心胸? 4、为什么说“妙处难与君说”,议,8分钟,上片: 1、作者来到洞庭湖,心情怎样?用文中的词来概括 2、作者身处美景之中悠然自得,洞庭湖有什么特点,下片: 3、哪些词句能读出作者的性格和心胸? 4、为什么说“妙处难与君说”,评:10分钟 赏析上阕,1.作者来到洞庭湖,心情怎样?用文中的词来概括,悠然,2.作者身处美景之中悠然自得,洞庭湖有什么特点,风平浪静、

5、秋高气爽、玉宇澄清,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湖水明净光洁,比喻、夸张、对比 一大一小的对比中,展示出洞庭的浩淼和开阔,也衬托出词人豪迈的气概,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澄澈 水天辉映,一片晶莹。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通体透明、纯净的,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赏析下阕,哪些词句能读出作者的性格和心胸,襟怀坦白,玉洁冰清,光明磊落,“一片冰心在玉壶” “肝胆皆冰雪”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表明词人胸襟坦白,如同冰雪一样晶莹,这也是词人高洁人格的象征,肝胆皆冰雪,现实:自己虽遭贬,变得萧条冷落,但自己的心神无一丝动摇,仍沉稳地泛舟洞庭,显得洒脱、豪迈,心胸开阔,

6、稳泛沧溟空阔,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拿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请天地间万物作宾客,陪我纵情豪饮这是何等的自信与豪迈,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为什么说“妙处难与君说”,1. 洞庭湖是澄澈的,词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这种美妙体验难以言说,2.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找到诗人孤独的证据,孤光自照,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借酒来销万古愁,以自然为友,而不是以人为友,无人理解的孤独,总结全词,这里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却没有屈子那种“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狼狈;这里有仰月映湖“对影成

7、三人”的清高,却没有李白那种“行乐当及时”的失意。词人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恬淡和安宁。在月光的照抚下,在湖波的摇篮里,他原先躁动不安的心灵,找到了最好的休憩和归宿之处。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开阔而洁净的心灵与澄澈的景色“合二为一”,这岂不就是最大的快慰与欢愉?此中妙处又岂是外人所能得知,主要写景,景中寓情。通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月色湖光美景,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词的上阕,词的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旷达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艺术赏析,一、物境与心境的融合 这首词,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尚品

8、质。词的上片侧重描写物境,下片侧重描写心境。但两者并非分离为二,而是合二为一,物境与心境互相映射,达到了高度的融合,二、天人合一的想象 这首词写游览洞庭湖,但几乎没有纪实的成分,给人的感觉是清虚而空灵,暗示了词人精神上崇高、邈远的追求。从而创造了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三、化用典故,翻陈出新 在写作技巧方面,这首词也颇见功力,主要体现在化用前人诗文词句意境,如从己出,不露痕迹。 一是化用诗经成句。如“细斟北斗”,出自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挹酒浆。”这本是极有想象力的诗句,这首词中则反其意而用之,正适于表达词人的豪纵气概。又如“不知今夕何夕”,出自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本来是男子在新婚之夜对美好的夜晚、美丽的妻子喜不自胜之词,词人借用采表示对中秋之夜良辰美景的赞叹,二是借鉴了苏轼的赤壁赋的文辞意境。“着我扁舟一叶”句用苏轼的“驾一叶之扁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