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检测题2_第1页
机械能检测题2_第2页
机械能检测题2_第3页
机械能检测题2_第4页
机械能检测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考内容第5章第2课时*Ek2, WiW2 答案:BB. EkiEk2, Wi = W2D. Ek1W2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B,则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卩mglos 9=卩mgk平,所以两种情况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再 由于B的高度比A低所以EkiEk2,选B.2. (2010黄冈模拟)我国自行研制的ZTZ-99式主战坦克,抗弹 能力、火力性能等综合性能都占世界领先地位,该坦克的质量为 m, 若在平直的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 前进较短的距离s速度便可达到最大值Vm.设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恒为 P,坦克所受阻力恒为f, 当速度为V(VmV)时,所受牵引力为F.对坦克在这段位移内的有

2、关物 理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坦克的牵引力做功为Fs1B .坦克的牵引力做功为2mVm2 + fs1C. 坦克的牵引力做功为2mVm2PD .坦克的最大速度Vm = f答案:BD解析: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则牵引力是变力,不能用Fs求功, F1A错;由动能定理得 W fs= 2mvm2,可知B正确、C错;最大速度 时F牵=彳,由P= F牵vm,可知D正确.3. 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坐标原点处的小物块,在水平拉力 F作 用下沿x轴方向运动,拉力F随物块所在位置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图 所示,图线为半圆.则小物块运动到 xo处时的动能为()1A . 0BFmX)C. 4F mx0n 2D4xo答案

3、:C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知,F做的功为F-x图象所包围的面积, 即W= nmxo.C选项正确.4. 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右端自由,一质 量为m的滑块从距弹簧右端Lo的P点以初速度v0正 对弹簧运动,如图所示,滑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为山在与弹簧碰后又反弹回来,最终停在距 P点为Li的Q点,求:在滑块与弹簧的碰撞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多少?答案:2Vo4卩g解析:对滑块来回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设弹簧最大压缩量为x,在滑块向左运动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a m(x+ Lo)一 W弹=1o 2mvo2 在滑块返回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W 弹一a m(x+ L+ LJ= o2 -

4、由得:x=严一才一Lo.4ag 25.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其中“2oo8四个等高数字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a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所有数字均由圆或半圆组成,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Va = 5 m/s的水平初速度由a点弹出,从b点进入轨道,依 次经过“8002”从p点水平抛出.小物体与地面 ab段间的动摩擦因 数 尸0.3,不计其他机械能损失.已知 ab段长L= 1.5 m,数字“0”的半径R= 0.2 m,小物体质量 m= 0.01 kg, g= 10 m/S2.求:(1)小物体从p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2)小物

5、体经过数字“ 0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力的大小和 方向.答案:(1)0.8 m (2)0.3 N 方向竖直向下解析:(1)设小物体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对小物体由a1 1运动到p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卩mgb2Rmg= qmv2 qmva2,小物体1自p点做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水平射程为X,则2R= -gt2, x=vt.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解得 x= 0.8 m.(2)设在数字0”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F,取mv2 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F + mg= R代入数据解得F = 0.3 N,方向竖直向下.能力提升h处,小 在下落至离地高度h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B. 2

6、H/96. (2009 上海单科)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升至离地高度 球的动能是势能的两倍, 的两倍,则h等于(D. 4H/9A . H/9C. 3H/9答案:D1解析:小球上升至最高点过程:mgH F阻H = 0mv。2;小球亠、 11 1上升至离地高度h处过程:mgh F阻h = mv12mv02,又mv12=2mgh;小球上升至最高点又下降至离地高度 h处过程:mgh F阻(2H114h) = mv2mgh对于第二次,根据动能定理可知:2mvo2 + mgh= NAEk, N = 2n.8.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小物块A放在质

7、量 为M的木板B的左端,B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 平地面匀速向右滑动,且 A B相对静止.某时刻撤去水平拉力,经 一段时间,B在地上滑行了一段距离x, A在B上向右滑行了一段距 离L,最后A和B都停下,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山,B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仪,且吃叫求x的表达式. uiML田一M M + m解析:如图所示,设匀速运动时速度为 v. 2mv02,又 mv22 = mgh;以上各式联立解得 h=H,选 项D正确.7. (2010龙岩模拟)光滑斜面上有一个小球自高为 h的A处由静 止开始滚下,到达光滑水平面上 B点时的速率为V。光滑水平面上每 隔相等的距离设置了一个与小球运动方向垂直

8、的阻挡条,如图所示, 小球越过n条阻挡条后停下来.若让小球从h高处以初速度Vo滚下, 则小球能越过阻挡条的条数为(设小球每次越过阻挡条时损失的动能 相等,假设水平面光滑)()A . nB. 2nC. 3nD. 4n答案:B1 1解析:对于第一次,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vo2 = nAEk, mvo2=撤去外力之后至停止,A在水平方向受力F =mg,动能定理1 一F(L + x)= 0 2mv2, B 在水平方向受力 F=mg, F 地=随(m+ M)g,动能定理一 F地x+ Fx = 0 Mv2,解得x=卫ML.2(吃一叮 M + m)9. 如图所示,小球沿倾角a= 30勺粗糙斜面的顶端B由静止

9、开 始滑下,与置于斜面底端A处的木板碰撞后反向弹回,假设每次与板2碰撞后都能弹回本次下滑距离的3,空气阻力不计,小球与木板碰撞 后无动能损失,且A、B间距离Xo= 6 m,求小球在静止前所通过的 总路程为多少.答案:30 m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球先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 与挡板碰后沿斜面向上减速上升,依此反复,由于不 断地克服摩擦力做功,每次与挡板 A相碰后,速度都 比前一次要小,故最终停于挡板前.设小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仏球沿斜面下滑过程受力分析 如图所示.研究小球第一次由静止从距 A端xo处的B点下滑和碰撞弹回上 升到速度为零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xo 2xojsin a 口 mg

10、os(2 、 Xo + 3x01= 0,15tan a小球最终一定停在 A处,研究球从B处静止下滑到最终停在 A 处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xosin a卩mgx、cos a 0,所以小球 通过的总路程为:x总一乂血口 5x0 30 m.a10. 总质量为80 kg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500 m的直升机上跳下, 经过2 s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如图所示是跳伞过程中的v-t图象,试根据图象(g取10 m/s ( 1 、 所以有 Wf = mgh 2 mv2 = 80x 10X 158它 80x 62J1.25X 105 J. H h 500 158),求1:恤0 2 4 6 8 10)21416

11、1(1) t = 1 s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和所受阻力的大小;(2) 估算14 s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及克服阻力做的功; (3 )估算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的总时间.答案:(1)8 m/s2 160 N (2)158 m 1.25X 1011. (2010福建理综)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 平面上,t = 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 J (3)71 s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t = 2 s内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其 加速度大小为a=* =号m/s2 = 8 m/s(3) 14 s后运动员做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t =厂=6 s=57 s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

12、需要的总时间t 总=t +1 = (14+ 57)s= 71 s. 体验高考设此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大小为F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f= ma得 Ff = m(g a) = 80X (10 8)N = 160 N.从图中由面积估算得出运动员在14 s内下落了 h = 39.5X 2X 2 m= 158 m1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 Wf = mv2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 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 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 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 . t1时刻小球动能最大B . t2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13、C. 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D . 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答案:C解析:0ti时间内,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故弹簧弹力为零.ti t2时间内,小球压缩弹簧,当弹力等于重力时,小球速度最大,在此 时刻之前,小球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之后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 运动,t2时刻减速到零.t2t3时间内,小球向上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 动.故A、B、C三选项中,只有C项正确.t2t3时间内弹簧减少的 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增加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故D项错误.12. (2010 苏单科)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 放置,板上的P点距A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 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 A由静止开始滑到B.然后,将A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 让物块从B由静止开始滑到A.上述两过程相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