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DNA分子的复制_第1页
生物高考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DNA分子的复制_第2页
生物高考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DNA分子的复制_第3页
生物高考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DNA分子的复制_第4页
生物高考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DNA分子的复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妞培大眯尅三2007-2012六年高考颌知识点分类汇錮簧如mi组绑取木丑生、飞鸿峯華上的沙.阳皿沁ie、正孰S纽织者;【新】汉水丑土 (侯住新皤乌台木齐斯世纪井国谄学校I】飞箱聲GKH四川省泸州市讷渓中学)【莒】曉风i土乂芳山东省阳谷第三巾学!【鲁】寧上的沙京氏军山车畀城奇缠屮学【渝】足教王永洪重庆市夭足申学)【睚】一哲杨明辉陝西宇鸡市天王高巾)I粵】handsome (贺诲主 广东汕至陆丰龙山中学DNA分子的复制本卷整理:【鄂】蚂蚁搬家(夏祥斌湖北省武汉市钢都中学)(2012山东)5假设一个双链均被 32P标记的噬菌体 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 碱基的20%。用这个噬

2、菌体侵染只含 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 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过程至少需要3 X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 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C. 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 1 : 49D. 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噬菌体的 DNA含有10000个碱基,A=T=2000 , G=C=3000。在噬菌体增殖的过程中, 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100个子代噬菌体含有100个DNA,相当于新合成了 99个DNA,至少需要的鸟嘌呤(G) 脱氧核苷酸是99X3000=297000, A错;含有32P的噬菌体共有2个,只含有3

3、1P的噬菌体共有 98个,其比 例为1 : 49, C对;由于DNA上有非基因序列,基因中有非编码序列,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DNA发生突变并不意味着性状发生改变, D错。【试题点评】本题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及基因的突变等,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2012四川)1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A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 DNA的半保留复制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答案】C【解析】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也是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受 精卵发育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4、因而有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出现在减数分裂。【试题点评】本题通过早期胚胎发育的特点,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关键是区别细胞分裂、分化 及DNA复制的特点,难度不大。(2012天津)8. (20分)黄曲霉毒素 B1(AFB1)存在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它可以通过食物 链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 引起瘤变。某些微生物能表达 AFBi解毒酶.将该酶添加在饲料中可以降解 AFBi , 清除其毒性。回答下列问题:(1 ) AFB 1属于类致癌因子。(2 ) AFB 1能结合在DNA的G上,使该位点受损伤变为 G ,在DNA复制中,G 会与A配对。现有受 一AtfT-损伤

5、部位的序列为一 -宀一,经两次复制后,该序列突变为 。(3)下图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AFB i解毒酶的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在甲、乙条件下培养含 AFBi解毒酶基因的菌株,经测定,甲菌液细胞密度小、细胞含解毒酶:乙菌液细胞密度大、细胞不含解毒酶.过程I应选择菌液的细胞提取总 RNA,理由是 过程H中,与引物结合的模版是 检测酵母菌工程菌是否合成了AFBi解毒酶,应采用 方法。(4 )选取不含 AFBi的饲料和某种实验动物为材料,探究该AFBi解毒酶在饲料中的解毒效果。实验设计及测定结果见下表:组别诵加-肝脏AIB:残留量(理堆A5Bt 3创昭饲料)AFB解毒酶卽谑饲料)A006.4B1000

6、20.9C100116-8D100311.7E100513F10077.3据表回答问题: 本实验的两个自变量,分别为 。 本实验中,反映 AFBi解毒酶的解毒效果的对照组是 。 经测定,某污染饲料中 AFBi含量为iOOy g/kg,则每千克饲料应添加 克AFBi解毒酶解毒效果最好同时节的了成本。(5)采用蛋白质工程进一步改造该酶的基本途径是:从提高每的活性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 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 序列。-ATT-【答案】(i )化学(2 ) _TAA_(3)甲甲菌液细胞的AFBi解毒酶基因已转录生成了 mRNA,而在乙菌液细胞中该基因未转录AFBi解毒酶基因的cDNA

7、. 抗原-抗体杂交(4 AFBi的有无和AFBi解毒酶的含量。B组(或B组+A组)5(5)脱氧核苷酸序列。【解析】黄曲霉毒素Bi (AFBi )存在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引起瘤变。某些微生物能表达AFBi解毒酶.将该酶添加在饲料中可以降解AFBi,清除其毒性。(i )黄曲霉毒素Bi (AFBi )是化学物质,AFBi属于化学类致癌因子。(2 ) AFB1能结合在DNA的G上.使该位点受损伤变为 G ,在DNA复制中,G 会与A配对。现有受-AGT-ATT-损伤部位的序列为TC A,经两次复制后,该序列突变为T AA(3 在甲、乙条件下培养含 AFB1解毒

8、酶基因的菌株经测定甲菌液细胞密度小、细胞含解毒 酶:乙菌液细胞密度大、细胞不含解毒酶过程I应选择甲菌液的细胞提取总RNA,理由是因为甲菌液细胞含解毒酶,意味着完成了基因的表达,所以应选择甲菌液的细胞提取总RNA 过程H中,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与引物结合的模版是cDNA. 检测酵母菌工程菌是否合成了AFB1解毒酶,检测对象为蛋白质,应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4 本实验的两个自变量,分别为AFB1的有无和AFB1解毒酶的含量。 本实验中反映 AFB1解毒酶的解毒效果的对照组是B组。 经测定,某污染饲料中 AFB1含量为100卩g/kg,则每千克饲料应添加 5克AFB1解毒酶.AFB1的残留量最少,

9、解毒效果最好继续添加AFB1解毒酶解解毒效果不变,因此节约了成本。(5)采用蛋白质工程进一步改造该酶的基本途径是:从提高酶的活性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 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试题点评】本题以“黄曲霉毒素B1 ”为材料背景,考查了致癌因子,DNA复制,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实验设计,是一道很好的综合题,考查学生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实验分析能力和分 析探究能力。难度适中。(2012重庆)31.(16分)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 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

10、关问题:(1) 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 )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 )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该R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2) 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 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3) 从青蒿中分离了 cyp基因(题31图为基因结构示意图),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

11、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 / (A+C ) =2/3,则其互补链中(G+T) / (A+C ) =。若该基因经改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CYP酶,则改造后的cyp基因编码区无 (填字母)。若cyp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 (填【答案】(1) 9AaBbK aaBb、AaBbK Aabb(2)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27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3(32K和M L【解析】(1)在野生型青蒿的秆色和叶型这两对性状中,控制各自性状的基因型各有3种(AA、Aa和aa,及BB、Bb和bb),由于控制这

12、两对性状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基因间可自由组合,故基因型共有3X3333133=9种。Fi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占8,即p(a_b_)= 8,由于两对基因自由组合,8可分解成2 X或4i2,即亲本可能是 AaBbXaaBb,或AaBbXAabb。当亲本为 AaBbXaaBb时,Fi中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11 ii i例为P(aabb)=刁 = 8 ;当亲本为AaBbXAabb时,Fi中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P(aabb) =: X;1 1=8。即,无论亲本组合是上述哪一种,Fi中此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都为-。(2)低温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但细胞最终不发生分列

13、,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四倍体青蒿(细胞内的染色体是二倍体青蒿的2倍,有18X2 = 36条染色体)与野生型的二倍体青蒿杂交,前者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 18条染色体,后者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9条染色体,两者受精发育而成的后代体细胞中有27条染色体。._G i k T i2(3) 若该基因一条链上四种含氮碱基的比例为=;,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互补链中Ai + Ci3G2 + T 2 Ci + A13-=-=。与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相比,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是不连续的,由能够编码A2+ C2 Ti + Gi 2蛋白质的序列 一一外显子(图示J、L、N区段)和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一一内含子(图示 K

14、、M区段)间 隔而构成,而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区中不存在内含子区段。为了使该基因能在大肠杆菌(原核生物)中表达,应当将内含子区段去掉。cyp基因中只有编码区的外显子区段能编码蛋白质,该基因控制合成的 CYP酶的第50位由外显子的第150、151、152对脱氧核苷酸(3X50= 150,基因中的每3对连续脱氧核苷酸决 定一个氨基酸)决定,因此该基因突变发生在L区段内(81 + 78= 159)。【试题点评】此题考查遗传变异部分内容,计算内容均基础、简单,需要思维清楚,此题难度适中。 遗传中基础计算仍是教学重点。(2012福建)5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 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

15、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 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GTACATACATC 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 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也可和单链模板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进行配对。在该模板上共有4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这样,可能就有0.123.4个的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与模板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进行配对,所以总共有5种不同长度的子链。【试题点评】本题提供了

16、一个新材料。主要是考查有关DNA分子复制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运用。试题角度新颖。难度不大,但还是需要学生认真考虑。能够在新情境下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2011福建)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 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 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2011北京)4.胰岛素的A, 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 正确的是A. 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B. 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C. 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D. 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2011上海)16.

17、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A. 两条DNA母链之间B. DNA子链与其互补的母链之间C两条DNA子链之间D. DNA子链与其非互补母链之间(2011上海)27.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 A: T: G: C= 1: 2: 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B. 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C. 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 A: T: G C= 3: 3: 7: 7D. 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2011安徽)5、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D 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答案:D解析:考察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和转录。甲图以DNA两条单链均为模板,而乙以一条链 为模板,且产物是一条链,确定甲图表示 DNA复制,乙图表示转录。A.转录不是半保留方 式,产物是单链RNAB.真核细胞的DNA复制可以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及叶绿体中。C.DNA 复制过程解旋需要解旋酶,转录时需要的RNA聚合酶具有解旋的功能。D.项一个细胞周期

19、DNA 只复制一次,但要进行大量的蛋白质合成,所以转录多次发生。(2010山东)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 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 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 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答案】B【命题立意】考查DNA复制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综合【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胞 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于DNA的

20、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性。( 2010 北京) 30、(16 分)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M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组别1组2组3组4组培养液中唯一氮源14NHCI15NHCI14NHCI14. NHCI繁殖代数多代多代一代两代培养产物ABB的子I代B的子U代操作提取DNA并离心离心结果仅为轻带1414(N/ N)仅为重带1515(N/ N)仅为中带1514(N/ N)141/2 轻带(N/ N)1/2 中带(15n/ N)请分析并回答:要

21、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 B,必须经过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是唯一氮源。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 第 组和第 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复制。分析讨论: 若子I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复制。 若将子I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U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 带。 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I代 DN

22、A的 “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答案】多 15N/15NH4CI3 1 2 半保留B半保留 不能 没有变化轻 15N【解析】本题考查是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验证过程及所采取的实验方法。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探究 DNA分子复制特点;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无论复制多少次 只能分配到两个子代DNA分子中去,即这两个子代 DNA分子一条单链是模板,另一条是原料 链;其余的DNA分子均为原料链。(2010广东)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D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C. DNA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D )B. 每种氨基酸仅有

23、一种密码子编码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009江苏)12.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 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 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2008广东)21.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选项是A. 分裂问期DNA复制与相关蛋白质合成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C. 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 DNA交换D. 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答案:CD(2008广东)26. DNA复制和转录的共同点是A.

24、需要多种酶参与B.在细胞核内进行c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ABCD.不需要ATP提供能量(2008 四川)30.(24 分)I一般来说,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相比,持续时间短的时期是 ;动物细胞培养时,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假定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10,将体细胞放入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请推测其中一个细胞进 行一次DNA复制后,该细胞在细胞分裂后期将有 染色体被标记。答案:30. (24分)I、分裂期分裂间期20(2008江苏)9.亚硝酸盐可使DNA勺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氨基后的变化如下:C转- AGTCC-变为(U与A配对),A转变为1(1为

25、次黄嘌呤,与C配对)。现有一 DNA片段为 JCAGC-, 经亚硝酸盐作用后,若链中的 A、C发生脱氨基作用,经过两轮复制后其子孙代 DNA片断之 一为CGITG -一GCAACGGTCG一CCAGG一 GCTTG -CCAACJGTAGGCATC答案:C(2008上海)9.下列各细胞结构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染色体中心体 纺锤体 核糖体A.B.C答案:B(2008上海)26.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 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A. 330B. 660C. 990D. 1320答案:C(2008上海)37.( 11分

26、)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冋题*蛋白质(1) 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 、和(2) 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用图中的字母回答)。(3) 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 期。(4) 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5) 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 ,后者所携带的分子。(6)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用类似本题图中的形式表述)::。答案:(1) DNA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 (2) c (3)间(S)(4)细胞核 (5)tRNA(转运RNA 氨基酸(6)如下图:RNA 一* DNA* RNA 蛋和価(2007山东)7.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高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 U-A、A-T、G-CC-G,推测“ P可能是A.胸腺嘧啶腺嘌呤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 胞嘧啶【答案】D【解析】突变后是U,则以突变的单链为模板两次复制后形成两个 DNA为U-A, A-T。 另外一条未突变单链两次复制后形成两个 DNA应该是G-C, C-G所以P点正常碱基可能是G 或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