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知识女性自我认知研究以19151919年《妇女杂志》为例-学位论文_第1页
民初知识女性自我认知研究以19151919年《妇女杂志》为例-学位论文_第2页
民初知识女性自我认知研究以19151919年《妇女杂志》为例-学位论文_第3页
民初知识女性自我认知研究以19151919年《妇女杂志》为例-学位论文_第4页
民初知识女性自我认知研究以19151919年《妇女杂志》为例-学位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初知识女性自我认知研究以19151919年妇女杂志为例高紫菂摘要 在1915-1919年期间,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认知进入了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于1915年1月15日创刊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妇女杂志,透露出知识女性倡导女性成为新时代的贤妻良母。女性对于自身的自我认知发生了改变,在家庭和工作之间的情感归属进行了重新选择,也因此产生了行为上的变化。在自我认知上,昌明女性接受教育,更好的教育子女;在情感归属上,主张婚恋自由,并掌握一定的现代技能;在行为面貌上,要勇于面向社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职业。主张女子在处理好家庭与社会的平衡关系后,成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关键词民初女性社会角色自我认知 妇女杂志晚清以降

2、,随着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和“平等”思想及西方女权运动经验的传入,女性问题日益引起国人的关注,女性自我意识亦日益觉醒,反缠足、兴女学和办女报活动渐次开展,至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运动正式形成。兴办妇女刊物讨论妇女问题,鼓吹女权,宣传妇女解放是近代我国妇女运动的重要形式。女性报刊对女子教育、 女子身体解放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1899年,陈撷芬在上海编辑我国第一份女性刊物一一女报,1902年改为女学报继续出版发行。此后,出现了一批妇女刊物,女子世界(1904)、中国女报(1907)、神州女报(1907)、女报(1909)、留日女学会杂志 (1911)、女权(1912)妇女 杂志(1915)和女子杂志(1

3、915)等。妇女杂志是其中有着重要影响的妇女刊物之 一,为“研究民国女性社会生活和妇女问题最有价值的史料之一。” 1妇女杂志的传播实践使其成为那个时期女性形象、社会思想观念的鲜活见证,是当时中国社会整个妇女界女性生活状态的缩影。作为近代妇女史上历史最悠久的刊物,妇女杂志一直被视为近代妇女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妇女杂志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王 学界对中国妇女运动开始时间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三种不同的观点。计荣持第三种观点,他在中国妇女运动史(湖南出版社1992年)中认为,辛亥革命时期具备了妇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和“妇女本身积极

4、参与”两个重要条件,及有了“有纲领、有目的、有组织的群众运动”。本文从计荣观点。 关于妇女杂志的研究,国内外均岀版了研究专著。台湾学者周叙琪的1910-1920年代都会新妇女生活风貌:以妇女杂志为分析实例 (台北:台大出版委员会,1996年)系国内唯一专著;台湾“中央研究 近代史研究所”对妇女杂志的研究投入很大,整理岀全部17年的杂志电子文本供研究者免费使用。内地方面的研究略显单薄,单篇论文不少,学位论文亦有涉及,但系统而专门的研究付诸阙如。蕴章为主编,注重兴女学以培育贤妻良母式的女性。 其间,第二卷的主编发生变动, 由留美 归来的女报人胡彬夏担任。后期以章锡琛为主编 ,注重女性自身的独立。本

5、文以 1915-1919 年妇女杂志为例,对民初女性的自我认知作初步的探讨。1. 自我认知的觉醒1.1激发女性个体独立意识20 世纪初,中国杰出女性的对自身身份认同的认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她们的个体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开始意识到女性应与男性平等。很多知识女性不再固守传统,而是开始主动与社会发生关系, 通过办报来宣传女性主义思想,将妇女杂志一类报刊当做发言的话筒,号召女性同胞解放自己,实现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她们用文字发出成为“贤妻良母”的 心声,从而反映知识女性阶层在精神理念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诉求。清末有陈撷芬主张兴女学,号召女性独立;民初有胡彬夏呼吁摆脱传统女性,成为二十世纪新女子。而增强女性独

6、 立意识最直接的口号就是呼吁女性成为新时代的“贤妻良母”。封建社会时期对于女性的理想角色便是作为一个“理想”的妻子角色,就是严守“三从四德”的规范和由此而采取的行 为模式。而到了民初,社会舆论呼吁女性转变自身的固有角色,解放自己,譬如妇女杂志这一类的报刊杂志,给女性捍卫自身权利提供了阵地。 这一理念从发刊词中便可见一斑: “今 者妇女杂志发刊,应时事之需, 要佐女学之进行提倡女学,辅助家政为宗旨,而教养儿童之法为注意。” 2其所提倡的贤妻良母不再是“无才便是德”式的传统贤妻良母,而是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式贤妻良母。究其原因,早在1914年6月当时的教育总长汤化龙对此有所指示:“惟对于智识技能方

7、面,则非设法研究以求发展,则不能适应于文明日进之时势也”。【31.2 主张接受教育学习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已经过去。民初,部分知识女性意识到,要想成为新时代的“贤妻良母”,不接受教育不学习知识便是达不到的。培养具有文化知识和独立能力的社会女性,正是女权的来源与走向。而这一时期的妇女杂志也较多出刊以提倡女学为宗旨,注重女 性知识启蒙的文章。吴曾兰在女界缘起一文中指出,女学是实现女权的重要步骤,“盖女学不明则女权不伸,而平等自由之幸福,亦既无其资格以享之”。其旨在抨击儒家男尊女卑之说,主张学习西方,提倡女权。从小的方面说,兴女学可以减轻男子负担, 有知识的女 子治家有方,可免丈夫后顾之忧,“退足以

8、讲求自立,轻男子之担负,促物质之竞争。”【5从大的方面说,兴女学有利于国家强盛,为国增添一份力量。 黑龙江省立女子教养院院长刘she ng女士在发刊辞中强调女学的盛衰关系国家的强弱,而女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培养作为国民“后盾”的贤妻良母。“二十年中外大通,形见势绌,乃知欧美列强横于世界,非徒船坚炮利也,实由贤母良妻淑女之教,主持语内为国民之后盾也。” 6况且女子为国民母,肩负教养子辈的重任,因此女子自身的素质是极其重要的。可见无论从何种目的出发女学已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1.3提倡拥有社会职业19世纪末,一些爱国知识女性开始在上海创办出女报,并出任主编与主笔。例如:康有为长女康同薇,梁启超夫人李惠仙

9、。她们的出现,打破了西方教会文化垄断中国妇女职业的 状况,使妇女职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到了20世纪初,在社会与家庭的选择中,尽管社会舆论是坚持女性回归于家庭,努力成为“贤妻良母”而相夫教子,但较之封建社会的坚决反对,很多知识女性开始意识到自身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有所改变,她们呼吁女性应该走出家门,面向社会,她们把妇女的经济独立作为妇女解放和报效祖国的重要条件而 努力宣传。如:陈撷芬的独立篇专门论述女子独立的重要性。这些宣传促进妇女走入社会。白云的文章女子职业谈公开宣告女子取得正当职业的合理性。提出男主外女主内 的传统观念应该予以改变,并针对一些反对言论进行了有力反驳。提出:“古之称妇

10、德者四,而工居其一。且恒举桑妇与农夫并称,是故女子有职业之证也。”“以女子有业为不屑者,是乃 社会卑污女子,无适当之职业,所见尽伶、妓、脾仆,遂鄙贱之耳。” 8以妇女杂志为例, 几乎每一期都刊登了一系列这种宣扬女性从业的文章,介绍欧美各国妇女所从事的职业,并推荐适合妇女谋取的职业,如当打字员、编辑、速记员、图书馆职员、接线员、秘书等。通过这些宣传活动,有力地抨击了歧视妇女的传统偏见,给知识妇女谋取职业打开了眼界 , 为妇女争取就业机会平等和同工同酬创造了舆论环境。2. 情感归属的选择2.1家庭与工作之间的衡量民初,知识女性的身份认知无非分为“家庭身份”和“社会身份”两个“理想型”。这是因为面临

11、从传统向现代剧烈转型的近代精英知识女性,其身份认知最能体现在这两重身份选择上。于私,对于女性的期待是以“相夫教子”为天职的;于公,社会对于女性的期待还 包括女性应履行的社会职责。而在当时,虽然很多知识女性开始意识到自身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有所改变,呼吁女性接受教育,走出家门,面向社会,与如今有区别的是,现在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份更好的工作,而当时并非如此。整个社会都将妇女先看作是家庭的人,其次才是社会的人。女性在接受了教育之后,纵使是非常愿意去从事一份职 业,但是“贤妻良母”的原则贯穿始终,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妇女依旧是偏向于家庭的选择,拥有自身的工作与事业必须是在不影响女性天职的

12、基础之上,而所谓的天职则是相夫教子。“将教育作为养成整理家务、 教育子女的手段,以相夫教子作为女子的终身事业 ,并认为这同 样是对社会的贡献,是光荣而非卑贱的事业。”同许多女性开始寻找自己的职业,并不意味着 放弃家庭,而不过是在很好的料理好家庭事务之后,再来体现自身在社会上的存在感与价值。当然,也有部分女性发挥自身的特长与优势,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在清末时期的妇女报刊大多都是由男性发表文章,而民初包括妇女杂志一类的女子杂志,大部分皆是由知识女性自己撰稿编写而成的。2.2 女子的恋爱婚姻观旧封建社会时期,女子婚姻向来是包办婚姻,受父母“媒妁之言”,对于自身的恋爱婚姻是毫无发言权的。民初,欧风

13、东渐,文明输入,男女交往渐至亲近,夫妇之间相爱为礼, 在这样一个倡导女性追求自我发展的社会舆论下,女性对于恋爱婚姻关系的认知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婚恋观问题上,女性首先开始强调恋爱的结婚。“我们对于恋爱应有相当的认识,尤其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说的包办式的婚姻制度日益衰落,每个青年都憧憬着自己选择一个理想的对象的今日。” 10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已经开始倡导女性自由选择恋爱对象, 恋爱是婚姻的基础。正是由于这样的社会舆论,促使女性们也开始谴责中国封建旧社会的父 母包办婚姻制。妇女杂志主编胡彬夏留美之前已在家乡订立婚约,其在惠尔斯大学期间,与哈佛大学留学生朱庭棋相恋,之后其叔父得知,极力反对,而

14、胡彬夏亦反抗不屈,暂时“屏诸远方”,被“家中所黜逐”,亦与朱庭棋结为夫妇。 其次是强调男女婚姻的平等。在旧社会,成为“贤妻良母”的标准之一就是遵从三从四德,在女性在夫妻的双方关系上处于附属品的地位,对丈夫应该是唯命是从,没有发言权。而到了民初,女性开始逐渐重视自身应享有男女在婚姻生活中的平等,在精神层面上的平等。“要知道女子是最痛苦的,她们生下来,就不被父母所重视既结婚后,就做婆家的奴隶,甚而受到婆家的虐待,如果再受不到丈夫的爱怜,同情,那她的精神上可以说没有一点安慰了。” 11其摒弃了过去的以丈夫为家庭中心为一切主宰的旧式观念,女性的感受与权利逐渐受到重视。2.3 妇女对子女承担教育的责任长

15、期以来,不论是父母教育女儿的方式,丈夫选取妻子的标准, 还是女性潜意识对自身的要求,“贤妻良母” 一直是中国女性的标准范式。民初以来,虽然女性追求自我解放,倡 导男女平等,但是女性出于天生的母性,无法改变的一点是,在家庭中所扮演的一个重要角 色仍旧是生养教育下一代国民。例如妇女杂志每期必载育儿文章,提倡学前教育,关心 儿童的身心健康。在 养育与教育儿童问题 一文中,不仅解答了若干有关如何照料婴幼儿的问题,如“每日应哺乳儿若干次及食量?”同时也关注小孩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问题,如“怎样知道儿童不说谎?倘若有了确实证据,知道儿童说了谎话,只可泰然自若把事实摆在他面前,让他自省,并让他想想使他知道说谎的

16、危险性,知道说老实话的快乐,夸奖他要自己造成一说老实话的好模范。” 12女性主张接受教育,一方面也是希望给子女树立一个好榜 样,充实自身的学识内涵,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子女,给子女 灌输积极向上的思想,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而不只是简单的照顾好生活起居。3. 行为面貌的革新3.1充实自身的学识内涵本着“贤妻良母”的培养方针,政府应社会舆论的要求, 在学校给女性专门设置了课程, 而广大女性同胞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定当不会放弃。关于学校课程的设置, 当时的政府也把“贤妻良母”作为女子教育的主导思想,因此为了让女子更好地操持家政,女子学校应“以 贤妻良母为期定女子教育之方针”,1

17、3授以“实用之学,以为他日相夫治家教子之宜”,网女子学校开设的科目应该偏向于家庭职能,以传授家庭知识为主, 为女子将来为贤妻良母做准备。为了不使女子沦为“高等游民”,女校开设科目宜“先求生活之计划,缓求经史之淹 通”,设置了烹饪、簿纪、治病、看护、抚育及刺绣、缝纫等持家必修课程,同样也可作为将来的职业。他们允许女子“研求科学”的前提是先求实用之学,有余力才可为之,其目的也仅是使女子形成“完全人格”。何这一时期女子除了参加学校教育外,许多知识女性还主张女子多读一些课外读物,陶冶情操,增加知识。朱周国真女学生自修用书之研究中推荐了家事教科书、家计薄记教科书、家庭侍疾法、新选女子尺牍和商务印书馆的妇

18、女杂志、小说月报16等,说明读自修书在于培养简朴耐劳的特性。譬如妇女杂志上专设“名著”一栏,给女 性读者提供连载小说,第一卷持续十二期连载清代小说家李清的女世说,属意于“扶翼母教,针砭薄俗。” 17可见,这些课外读物完全有别于封建时期女性所阅读的刊物,不再是 那些宣扬三从四德的守旧读物,而是必须要有益于家庭生活,要能够使女学生修养品德,要有助于使女学生将来成为一个贤妻良母。3.2 掌握应有的现代生活技能民初期间,女性开始接受教育,秉承的是新式“贤妻良母”的宗旨,因此被灌输了新的思想,回馈于家庭,很多知识女性认为女同胞们应该具备很多现代生活技能,而不仅仅是从前的干好家务活。妇女杂志就是从生活技能

19、方面对女性进行全面培训。妇女杂志初设栏目12个,涵盖图画、论说、学艺、家政、小说、译海、文苑、美术、杂俎、通讯问答、余兴等,从抚养孩子的知识到衣服的裁剪、菜肴的制作、食物的保鲜、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甚 至养花种草、刺绣编织、 美容健身吴江同里丽则女师范教员严琳我之教育观提出五 点:“一宜注意于缝纫烹饪也;一宜注意于家政也;一宜注意于应用文也;一宜注意于珠算 也;一宜注意于园艺也。”昭此五点都是针对如何科学操持家务的,囊括了女性个人和日常 生活所必须的生活技能,将衣食住行、治家之事和自然科学知识都包容其中,始终贯彻了实用性宗旨,从理论到实践向妇女传授知识和技艺。通过普及这些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女

20、性希望妇女同胞们一旦面临危险时不乏起码的谋生方式;而当她们享有正常家庭生活时,又不乏为人妻为人母的基本技能。3.3 女性敢于面向社会的观念转变不仅社会舆论主张女性走出家门, 很多知识女性自身也渴望面向社会向世人自信的展现 女性美。于是她们逐渐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不再局限于亲朋好友之间, 她们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用镜头展示自己的风采,而报刊则成为了她们的首选工具。譬如妇女杂志在每 期卷首都有十多页图片, 刊登一些杰出女性的照片。 这些女性的穿着各种各样,她们有些是报刊的女性作者,有些是杰出的职业女性,她们从事不同的职业,有教授、律师、医生等, 甚至有一些国外的杰出女性。1916年主持妇女杂志的胡

21、彬夏,其心目中所崇尚的西方女性亦不再是为国舍身、 为民流血之类,而是那种既具家政能力, 又有现代知识的美国中产 阶级知识女性,比如在其长文二十世纪之新女子列于刊首,塑造了梅夫人、孟夫人、南 夫人三位美国女性形象,称誉其为“吾意想中的二十世纪新女子”。这些女性一般都是有身份、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这些照片在公众面前出现,本身就是极大的进步。在古代中国, 女性处于主内的身份,几乎从不抛头露面,如若像现在这样,则会被用伤风败俗来形容。而到了二十世纪初期,女性的照片居然会在各报刊上刊登。这些无一不体现出当时妇女界自身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她们渴望表达自己,勇于向世界展现女性的美,渴望提升女性在社会 上的地

22、位。3.4 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民国初年,妇女职业一度活跃, 但由于学校乃至政府对女新秉承的是“贤妻良母” 式教 育的原则,因此女性能够从事的职业的种类其实是非常之狭隘的。妇女就业仍以体力劳动为主,女子持家有余之外,在不影响家庭料理的前提下,可从事保姆、看护、刺绣、裁缝等工 作,以弥补家用。比如妇女杂志介绍了多种女子职业的种类。如一卷三号刊出家庭蔬 菜园艺学,三卷五号人工制棉法,三卷八号果树栽培法,三卷十二号提倡家庭副 业说等等。虽然从事的这些职业的最终目的还是致力于更好的建设自己的小家庭,但是女性职业种类的剧烈扩展,体现了女性社会认知的一个重大转变,当今的妇女已不再如过去般深守闺阁,而是能在社

23、会上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尽管其初衷在于贴补家用,并未升华到男女平权的高度,但在某种程度上这毕竟是一大进步。至于脑力劳动领域面向妇女的岗位极少,知识女性的职业种类也仍局限在教育、医疗和新闻工作三大领域。在教育方面,女师毕业生多以小学教员及保育员为职业。社会对女子职业的认同仍局限于女性的传统职责,而小学、幼稚园教师的职责从根本上讲是母职的一种延续。在医疗方面,到 1919年,从妇女杂志所作的调查可知,当时全国已有170名女医学博士。“女医生为众欢迎者其故一由各教会之广为容纳,一由妇女患病者之需求,于是中 国女医师遂几成为妇科小儿科之专门家矣。” 19在新闻工作方面,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

24、布了允许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女子新闻业有了新发展,并涌现出了一批女新闻工作者,五四运动后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投身于新闻事业,人数有过百,其中著名的有妇女杂志的胡彬夏,中华新报的谈社英等。之后,女子从事新闻事业的人数日渐增多,女编辑、女记者逐渐成为较受知识女性青睐的社会职业。结论在1915-1919年间,虽然由于袁世凯上台后顽固守旧势力抬头,妇女解放运动遭到挫折,妇女报刊亦逆向发展,其在女性身份认同上,力图拨民初女子参政运动之“乱”,返传统女性身份、职守之“本”,但较之中国封建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妇女处于何等卑微的地位,这 一时期社会对妇女身份的认同及思想的解放仍是有所进步的。从一份妇女杂志折射出, 无论是出于服务于男子还是回归于家庭的目的,至少在缓慢渐进的发展过程中,女性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开始走出家门,开始拥有自己的人生,其对自身社会角色认知的觉醒,意味着 女性将要迎来胜利的曙光!-10 -致谢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刘中猛老师。本研究及论文是在刘老师的亲切关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