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和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点_第1页
铁和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点_第2页
铁和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点_第3页
铁和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点_第4页
铁和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化学性质:1. 与非金属反应 4Fe+3O2 上一2FesCh2Fe+3Cb(Br 2)亠=2FeCI 3高温2. 与水反应3Fe + 4H 20(g) 亠FesQ + 4 H 2 f (置换)3与酸反应1)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 +2H += Fe2+ + H 22)与氧化性酸反应a)常温下,铁在冷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b) 与浓硫酸反应:2Fe +6 H2SQ(浓)Fe2(SO4)3 +3SO2 +6 H204.与盐反应 2Fe3+ Cu = 2Fe 2+ Cu 2Fe + 2Fe3+ = 3 Fe2+ Fe + Cu 2+ = Fe 2+ + Cu二、铁的化合物1、

2、铁的氧化物FeOFaQ铁的化合价+2+3+2、+3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俗名一铁红磁性氧化铁水溶性不溶于水不溶于水不溶于水氧化物类别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非氧化性酸 反应FeO+2H =Fe2+ +H20Fe2O+6H+ =2Fe3+ +3HOFe3O+8H+ =2Fe3+ +2+Fe +4H2O与还原剂反应(H2、CO Al 等)FeO+CFe+CO高温Fe2Q+3CO2Fe+3CO3Fe3O+8AI=旦9Fe+4AI 2Q用途_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赤铁矿是炼铁原料2、铁的氢氧化物(1) Fe(0H)2 的制备Fe(0H)2易被氧化,在制备时应注意:FeS04晶体中不能有Fe

3、3+;配制后的FeSQ溶液中要加入少量铁粉:配制溶液的蒸馏水以及所用Na0H溶液均须煮沸以除去其中溶解的氧气;实验:FeS04溶液中加 NaOH.现象:生成白色沉淀,后又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后生成红褐色为了防止滴加 NaOH寸带入空气,可将吸收NaOH的长滴管伸入FeSQ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为了防止Fe2+被氧化,还可以向盛有FeSQ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煤油或其它密度比水小但不溶于水的 有机物以隔绝空气2+化学方程式:FeSQ4 + 2NaQH = FeQHJ +NaSQFe + 2QH = Fe(QH) 2 J (白色)4Fe(QH)2 + Q2 + 2H2Q

4、 = 4Fe(QH) 3 (红褐色)(白色f灰绿色f红褐色)(2) Fe(QH3胶体的制备向加热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FeCl3溶液,待出现红褐色时,停止加热,便可得到Fe(QH) 3胶体。制备时要注意:不可长时间加热,因为加热会使胶体凝聚;不能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的电解质也可使胶体凝聚。3. 铁的两种氢氧化物的比较化学式Fe(QH)2Fe(QH)3色、态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溶解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热稳定性分解产物复杂2Fe(QH)3Fe2Q +3H2Q四.铁盐和亚铁盐(1) Fe3+、Fe2+的检验:(Q. Fe3+的检验:1.Fe 3+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现象是溶液变红色,反应方程式:Fe

5、Cb+3KSCN= Fe(SCN3+3KCI Fe 3+3SCN= Fe(SCN) 3 (红色)2.向Fe3+盐溶液中滴加 NaQH溶液,现象是产生红褐色沉淀,反应方程式:FeCl3+3NaQH=Fe(QH)3 J +3NaCIFe 3+ + 3QH- = Fe(QH) 3 J (红褐色)(.Fe2+的检验:向Fe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硝酸、HC2等)。现象是先无现象,加氯水后溶液呈红色,反应方程式:2FeCl2+Cl2=2FeCl3向Fe2+盐溶液中滴加 NaQH溶液,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反应方程式:FeCl2+2NaQH= Fe(QHJ

6、+2NaCI4Fe(QH)2+Q+2H2Q=4Fe(QHl (红褐色)(2) Fe3+的氧化性、Fe2+的还原性 Fe3+的氧化性: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现象是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对应离子方程式:2Fe3+ (棕黄色)+Fe=3Fe2+ (浅绿色)Fe3+ 还可以与 HI、H2S 2Fe 3+ 21 - =2Fe 2+ + I 2 2Fe3+ H2S =2Fe 2+2H+ S J Fe2+的还原性:Fe2+在较强的氧化剂的作用下会被氧化为Fe3+向FeCl2溶液中通入氯气,现象是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2+3 +对应离子方程式:2Fe+Cl2=2Fe +2CI除杂:FeCI 3(FeCI

7、 2)滴加氯水 FeCI 2 (FeCI 3)加入铁粉(3).亚铁盐、铁盐溶液的保存 FeCb、FeSQ等亚铁盐溶液保存时,要加入少量铁屑(防止Fe2+被氧化)和滴入少量相应的酸溶液(抑制Fe2+水解)。另外要注意,保存 Fe(NQ3)2溶液时,只要加铁屑防止氧化即可,不能 加HNQ来防止水解。 FeCb、Fe2(SQ)3等铁盐溶液保存时,要加少量相应的酸溶液(抑制Fe3冰解)。(4) . Fe3+盐的水解Fe3+典型的弱碱阳离子,通常情况下,在水溶液中只有少部分发生水解。但在一定条件(如加 热,遇AI02、CO、CIO等)下,水解程度会增大,甚至会发生彻底的双水解。女口:Fe3+ +3AI0

8、 2 +6H0 = Fe(OH) 3 J +3AI(OH) 3 J2Fe3+ +3CQ2-+3H2O = 2Fe(OH) 3 J +3CQ fFe3+ +3CIO 一 +3H2O = Fe(OH) 3 J +3HCIO另外,加热并蒸干 FeCl3的水溶液,由于FeCI 3+3HOFe(OH)3+3HCI为一吸热反应, 且HCI易 挥发,加热会使平衡不断向右移动,FeCI3最终变成Fe(OH) 3,再灼烧,2Fe(OH)3Fe2Q+3H2O,最后留下的物质为 Fe 2C30而加热并蒸干Fe2(SO4)3的水溶液,由于Fe2(SO4)3水解产生的H2SO4难挥发, 加热不会使平衡不断右移,只能使水

9、份减少,酸度增强,最后仍留下Fe2(SO精选资料,欢迎下载铜的知识点整理一.铜:1)物理性质:颜色:红色(紫红色)金属2).化学性质:价态:+1(不稳定)+2(稳定)1、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1)与氧气反应:2Cu + 02 厶 2Cu0 与硫反应:2Cu + S CU2S (黑色物质)占 与氯气反应:Cu + Cl 2 CuCl2 (棕黄色的烟)2、与酸反应:(非氧化性酸不反应)Cu + 2H 2SQ(浓)丄 CuSO+SQ f +2H0Cu + 4HNQ3(浓)=Cu(NQ 3) 2 + 2 NO 2 f + 2H 203Cu + 8HNQ(稀)=3Cu(N0 3)2 + 2 NO f + 4H 203、与某些盐反应:2FeCl3 + Cu = 2FeCI 2 + CuCl 2 (印刷电路板)二铜的氧化物:CuO(黑色),Cu20(红色)(1).与酸反应:Cu 2O + H 2SC4 = CuSQ + Cu + H 2O与还原性物质(如 “、CO C等)反应:CuO + co = Cu + C02三.铜的氢氧化物及其反应Cu(0H)2:蓝色物质,不溶性弱碱,1. 受热分解(是难溶碱的共性)Cu(0H)2 CuO + H2O2. 弱氧化性: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配制新制的Cu(0H)2悬浊液:2ml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