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_第1页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_第2页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_第3页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_第4页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一概述,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的概念,1.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自身Ag)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2.自身免疫病: 由于自身免疫引起自身组织器官损伤而出现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3.自身耐受: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Ag不发生免疫应答,无免疫排斥的现象,1女性多见,有遗传倾向;2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且其反应性与病情呈正相关;3慢性经过,反复发作;4有重叠性,可一身多病; 5难治性,使用免疫抑制剂有缓解作用,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1、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症等,三)自身免疫性病的分类

2、,2、器官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二、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损伤的机制,自身免疫病细胞损伤机制 主要是、型超敏反应,三、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诱因(一) 抗原因素1、自身抗原 (1)隐蔽的自身抗原:某些在胚胎期就与免疫系统处于隔绝状态的自身成分,一旦释出,可诱发自身免疫,故称为隐蔽的自身抗原。如:精子、晶状体蛋白、甲状腺蛋白、葡萄膜色素蛋白等,2)修饰的自身抗原: 由于理化、生物(如药物、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因素使自身成分发生改变而成为自身抗原,2、异嗜性抗原 某些微生物与人体某些组织有交叉反应性抗原,可引起宿主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乙型链球菌M蛋白

3、与心肌、瓣膜 乙型链球菌糖蛋白与肾小球基底膜 大肠杆菌O14与结肠粘膜 热休克蛋白(HSP)与多种成分,3、超抗原 超抗原是某些微生物的产物,可直接刺激B、T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引起多克隆的活化,强直性脊椎炎与HLA-B27 I型糖尿病与HLA-B8、DR3、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HLA- DR4 甲亢、SLE与HLA-DR3 慢性甲状腺炎与HLA-DR5,1、遗传因素,二) 机体因素,2、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失常 3、年龄、性别及内分泌的 影响,三、自身免疫病发生的机制 (一)禁忌克隆的释放 (二)MHC类分子的异位性表达 原来并无MHC类分子表达或表达很少的细胞,在某些细胞因子如IFN-或IL-1、

4、IL-6失衡时,出现表达或表达增多,出现T、B细胞活化信号,从而激发自身免疫反应,三)B细胞多克隆激活,四)TH细胞旁路激活,五)Ts细胞功能下降,六)独特型网络激活,四、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由I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1、抗血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或用某些药物后改变了红细胞表面的抗原性,产生了抗红细胞膜表面抗原的自身抗体。自身抗体与红细胞膜上的自身抗原结合,通过激活补体等I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使红细胞破坏,寿命缩的短,导致贫血,2)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是一种常见的血小板减少症。主要表现

5、为皮肤粘膜紫癜,血小板减少,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并成熟受阻。其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2、抗细胞表面受体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1)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存在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这种抗体结合到横纹肌细胞的乙酰胆碱受体上,使之活化并降解,使肌细胞对运动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的反应性不断降低,引起以骨骼肌运动无力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2)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病 患者体内持续存在IgG型自身抗体,刺激甲状腺激素持续分泌,造成甲状腺功能抗进。而导致弥漫性甲状腺肿,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一、抗核抗体(ANA) (一)ANA的类型及临床意义 1、抗核蛋白抗体:用于协助诊断SLE、关节

6、炎病等 2、抗DNA抗体:dsDNA:对SLE特异性较高;ssDNA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出现,特异性差,3、抗ENA抗体(可提取性抗原) (1)抗RNP(核糖蛋白)抗体:多见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2)抗Sm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标志,3)抗SS-A抗体:多见于干燥综合症和SLE; (4)抗SS-B抗体:13%的SLE及格30%的干燥综合征患者有抗SS-B抗体; (5)抗组蛋白抗体(AHA):多见于SLE患者,二、类风湿因子(RF) 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部分SLE及其它结缔组织病患者 三、其它自身抗体 1、抗甲状腺球蛋白及微粒体抗体:多见于乔本氏甲状腺炎 2、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多见于重症肌无力,3、抗平滑肌抗体:多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 4、抗心肌抗体: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 5、抗线粒体抗体:见于持续性肝阻塞、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因不明性肝硬化患者,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1、ELISA法 2、免疫荧光法 3、放射免疫法 4、免疫印迹法,四、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原则,一)抗炎药物 皮质激素、前列腺素等,二)免疫抑制剂 CsA、FK-506、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