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温控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1页
冰箱温控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2页
冰箱温控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3页
冰箱温控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4页
冰箱温控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冰箱温控器基础知识,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院,1,一.冰箱温控器简介 二.冰箱温控器分类 三.鹭宫型温控器介绍 四.兰柯型温控器介绍 五.温控器检测工艺,目 录,2,冰箱温度控制器(简称温控器), 由感温组件、温度设定主体组件、执行开闭的微动开关或自动风门等三部分组成。是通过密闭的内充感温工质的温包和毛细管,把被控温度的变化转变为密闭空间压力或容积的变化,在达到温度设定值时,通过弹性元件和快速瞬动机构,自动开闭触点或风门,达到自动控制温度,冰箱温控器定义,3,冰箱温控器是一种能自动控制压缩机开停,从 而调整维持冰箱冷藏室、冷冻室内温度在两个特定 值之间,并且可以由使用者自行设定范围的装置。

2、温控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电器中,以下为常 用温控器类型列表,冰箱温控器功能,4,5,冰箱温控器按照控制方式不同,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被冷却对象的温度变化来进行控制,多采用蒸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另一种由被冷却对象的温差变化来进行控制,多采用电子式温度控制器。 故冰箱温控器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冰箱温控器分类,6,机械式分为:蒸气压力式温控器、液体膨胀式温控器、气体吸附式温控器、金属膨胀式温控器。 其中蒸气压力式温控器又分为:充气型、液气混合型和充液型。冰箱机械式温控器都以蒸气压力式温控器为主。 电子式分为:电阻式温控器和热电偶式温控器。 重点介绍:冰箱用机械式蒸气压力温控器,7,工作原理

3、: 感温管贴于蒸发器,当箱内温度升高时,感温剂在感温腔内膨胀,使其压力增大,推动感温腔前面的膜片前移,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顶动微型开关,使快跳触点与固定触点闭合,启动压缩机。随着箱内温度下降,感温腔内的压力也随之减小,膜片逐步后移,当温度下降到一定值时,微型开关的快跳触点和固定触点断开,停止压缩机运行,如此循环动作,机械式蒸气压力温控器,8,工作原理简图,9,温控器常用术语,接通点(ON) 温控器触点闭路时的温度; 断开点(OFF) 温控器触点开路时的温度; 调节范围 温控器的调节机构给定的最大和最小接通点或断开点之间的温差; 差动值(DIFF)调节机构整定于某一温度位置时的接通点和断开点之

4、间的 温度差; 感温部件 把控制对象的温度变换为充入工质(气体或液体)压力的部分; 毛细管 把感温部分的压力变化传递到波纹管或膜盒的细管。对于充注饱和 蒸气工作的温控器,起毛细管本身亦是感温部分。通常以其端头 150mm长作为感温部分; 本体 除去感温部分和毛细管,其内装调温机构和触点开闭机构等部分; 冷点(C) 温控器调温机构整定在调温范围最低温度值的位置; 中点/正常点(N) 温控器调温机构整定在调温范围中间温度值的位置; 暖点(W) 温控器调温机构整定在调温范围最高温度值的位置; 调整点 温控器动作温度校准的位置,通常作为产品温度动作特性的 主要考 核点。它可以是中点或暖点,10,日本鹭

5、宫型 WDF、WPF、WSF、WXF、WM. 美国兰柯型(RANCO)K51、.K56、K60. 丹麦丹佛斯型 日本松下型 意大利ATEA型 法国汤母斯型 日本东芝 美国GE(罗伯桫,机械式蒸气压力温控器类别,11,冰箱温控器外观样式,兰柯型,鹭宫型,12,鹭宫型温控器最早由日本鹭宫制作所 研制开发,故被命名为:鹭宫温控器。 鹭宫温控器又分为:定位复位型(WDF)、普通型(WPF)、半自动化霜型(WSF)等常见类型,鹭宫型温控器简介,13,鹭宫型温控器分类及用途,14,15,冰箱温控器型号命名,a) 普通型(代号:P ); b) 定温复位型(代号:D ); c) 化霜复合型(代号:S ); d

6、) 信号复合型(代号:X ); e) 风门型(代号:M ); f) 和动型(代号:H); g) 空调型(代号:L); h) 差动型(代号:C); i) 液体膨胀型 (体胀型)(代号:Y); j) 高温吸附型(高温型)(代号:G,16,冰箱温控器命名规则,17,冰箱温控器型号命名示例,示例1:WPF31A-KX 表示兰柯普通型温控器:冷点触点断开温度为-31,第一次改进设计,属于信号复合系列。 示例2:WDF26C-EX 表示定温复位型温控器,冷点触点断开温度为-26,第三次改进设计,属于鹭宫防爆系列。 示例3:WPFE14B 有些供方防爆型温控器用:WDFE、WPFE表示,这四个字母是个整体,

7、不可分割。示例3表示普通型温控器,冷点触点断开温度为-14,第二次改进设计,属于鹭宫防爆系列,18,我公司直冷机控冰箱多使用WDF系列温控器(如BCD-209KHA使用Q/MLKT-216/1AB.2D.3B.4B温控器); 直冷机控风冷冰箱及部分全冷冻冰箱使用WPF系列温控器(如BCD-280W使用C0507.4.1-2温控器,BD-130使用B0103.4.1-2 温控器); 我公司仅一款冰箱使用半自动化霜温控器,即BC-121C使用BC-121.4-4温控器,鹭宫型温控器介绍,19,由三部分组成: 1)感温组件:感温包(有些温控器无感温包)、毛细管、波纹管焊接密封而成,内充感温工质。感温

8、工质通常采用R12,目前也有采用丙烷(R290)等环保气体; 2)带有调节设定温度的本体部分; 3)执行机构:由微动开关盒组件构成; 感温工质充注方式:G充入(气体充入方式 Gas Charge) 采用过热蒸汽充入的饱和蒸汽式控温器充入方式,鹭宫型温控器结构,20,感温元件工作原理,21,鹭宫型温控器感温结构设计,毛细管直线式:通常不适合于感受风或箱内空气变化。 如:Q/MLKT-216系列温控器 毛细管绕圈式-适用于风冷冰箱,温度场变化幅度较大。 如:C0507.4.1-2温控器 感温包方式-适用于风冷冰箱,温度场变化幅度较小。 如:C0472.4.9温控器,22,WDF系列温控器温度特性,

9、23,WPF系列温控器温度特性,24,WSF系列温控器温度特性,25,鹭宫型温控器外形,Q/MLKT-216/1AB. Q/MLKT-216/1B,26,WDF系列温控器结构及温度调定,温控器开停机温度调定方法: 一、与轴同方向(盖板下)的小螺钉,可调节温控器的停机点温度。 逆时针:(约)+3/圈; 顺时针:(约)-3/圈; 二、盖板侧面的大螺钉,可调节温控器的开机点温度。 逆时针:(约)+3/圈; 顺时针:(约)-3/圈; 调定温控器停机点,开机点不变; 调定温控器开机点,停机点会变化,27,WDF-EX系列温控器结构,28,WPF系列温控器结构及温度调定,温控器开停机温度调定方法: 一、盖

10、板侧面的小螺钉,可调节温控器的停机点温度。 逆时针:(约)+?/圈; 顺时针:(约)- ?/圈; 二、端子同方向的大螺钉,可调节温控器的开机点温度。 逆时针:(约)+4/圈; 顺时针:(约)- 4/圈; 调定温控器停机点,开机点会变化; 调定温控器开机点,断开点不变; 故WPF系列温控器开停机点温度一般非专业人士不允许调整,29,WPF-EX系列温控器结构,30,鹭宫型温控器开关盒结构,31,鹭宫型温控器开关原理,32,5(4)A, 250V, 50/60Hz 1、在额定电压250V时(CE、CCC标准关注度小): 电阻性负荷电流(NIA)为5A,感性常态电流(FLA)为4A,感性瞬态电流(L

11、RA)为24A 2、在额定电压125V时(UL标准关注度大): 电阻性负荷电流(NIA)为8A,感性常态电流(FLA)为6A,感性瞬态电流(LRA)为36A,33,鹭宫型温控器开关形式,34,鹭宫型温控器主要技术参数,35,WDF系列温控器通用技术要求,36,WDF系列温控器生产工艺,本体件组装-装电器件-装动力件-毛细管底座端成形-强断点检查-高温存放(60/48h)-磨合(300次)-接通温度调整-振分螺钉调整-振分尺寸检查-断开温度调整-强断点检查、凸轮位置检查-温度特性测试-低环温检查-点胶-电性能测试-接触电阻检查-毛细管成形-清洁表面-粘贴商标-外观检查-装箱,37,WPF系列温控

12、器生产工艺,本体件组装-装电器件-装动力件-毛细管底座端成形-强断点检查-高温存放(60/48h)-磨合(300次)-断开温度调整-接通温度调整-强制断开检查-温度特性测试-低环温检查-点胶-电性能测试-接触电阻检查-毛细管成形-清洁表面-粘贴商标-外观检查-装箱,38,鹭宫型温控器生产场景照片,39,鹭宫型温控器生产场景照片,40,鹭宫温控器“二次不开机”故障分析,1)冰箱二次不开机故障的现象: a. 常温下用温控测试台检测完全正常,常规测试很难发现问题,只有等到冰箱整机的静态测试中才能发现,b. 温控器装机后冰箱能够出现一次“停开”,之后冰箱出现迟开机甚至不开机的故障,41,42,3)“二

13、次不开机”故障发生的原理 温控器的理想工作状态,应为动力腔内处于饱和蒸汽状态的温度/压力线形变化段,因而温控器的最高设计温度应低于进入过热蒸汽状态的“断点温度”。当温控动力腔内制冷剂充注压力不足或混入杂质,会造成断点温度下移,导通温度上升,冰箱迟开或不开机。 (4)避免“二次不开机”故障的工艺控制手段 a. 控制温控器充注制冷剂时的压力和温度; b. 严格限定封口时间; c. 加强汽体纯度检测; d. 避免混入的低沸点汽体浓度过高,控制每瓶制冷剂的剩余量; d. 低温检测(全检,43,兰柯型温控器简介,兰柯型温控器最早是由美国Ranco公司发明并应用于冰箱行业,故被命名兰柯型。 我公司现常用的

14、兰柯型温控器为:C0714.4.1和C0615.4.3两种,44,兰柯型温控器外形,45,兰柯型温控器结构,46,兰柯型温控器控制原理,通过毛细管感温,利用饱和蒸气压力传感系统,使温度变化引起膜盒充注物的压力变化,该压力变化引起膜盒运动,由相连的机械杠杆系统引发单刀单掷(SPST)开关随之动作,在温度升高时闭合,温度降低时断开。K系列温度控制器只有K22/K61型是单刀双掷开关,47,兰柯型温控器分类,Ranco公司将兰柯型温控器分为:K22、K61、K60、K59、K57、K56、K55、K54、K50 等系列; K系列温度控制器在调节范围内其温度特性几乎 是呈线性的,在“热”档的温差值稍微

15、小于“冷”档的温差值。但也存在几个例外情况,K59/K61恒定开机型,只是关机值变化,其温差值由设计决定,48,兰柯型温控器现状,我公司现使用的兰柯型温控器仅有两类。如下表,49,兰柯型温控器感温元件,50,51,K50系列温控器介绍,K50B型毛细管、透明塑料套管、窄端子、普通型 具有单刀单掷(SPST)开关的温度控制器 端子3-4 当温度升高时闭合 K50型温度控制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A 型:具有普通温差的K50型温度控制器 B 型:具有宽温差的K50型温度控制器。这种型号尤其适用于瓶型冷却器。根据温控器的型号不同,瓶型冷却器内的冷却温度可达到0 15 。 电气额定值: 250V 50H

16、z 3-4: 6(6)A 温度特性数据 工作范围: 4040 温差值: A 型:3 14 K B 型:10 25 K 应用于: 冰柜、冷藏/冷冻设备、汽车空调,52,K56系列温控器介绍,K56普通型、宽端子、A型毛细管 具有单刀单掷(SPST)开关、信号功能及电强关的温度控制器 端子3-4: 当温度升高时闭合 端子3-6: 当达到报警温度时闭合 端子3-8: 当处于强关档位时断开 K56型温度控制器当温度升高时闭合(具有端子3-4),并且具有两个辅助开关。其中的一个辅助开关(端子3-6),一旦温度控制器的开机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值(可能在47之间)时,辅助开关就会自动闭合。这个功能通常用于接通报警信号。另外一个辅助开关(端子3-8)和主开关串联,一旦温度控制器设定在关机档位时就切断电路。 电气额定值: 250V 50Hz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