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自主练习题高二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共23个小题,答案涂在答题纸上;第卷为非选择题,共5个小题,答案直接答在答题纸上。3交卷时,请将答题纸交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前几年发现多例头部浮肿的“大头娃娃”,他们的主食是蛋白质含量极低的劣质奶粉。其头部浮肿的主要原因是哪部分的液体增多所致( )a. 血浆b. 淋巴c. 组织液d. 细胞内液【答案】c【解析】【分析】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双向渗透,

2、当血浆蛋白减少时,血浆中水分向组织液渗透量增加,形成组织水肿。【详解】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血浆蛋白和无机盐,食用劣质奶粉后,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的渗透压降低,血浆的水分流向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液增多,形成组织水肿,即c正确,abd错误。故选c。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一氧化氮 淀粉 肝糖原 dna聚合酶 脂肪 血红蛋白 载体蛋白 乙酰胆碱 甲状腺激素 抗体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能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凡是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或只存在于细胞膜上的物质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详解】

3、一氧化氮为气体,可作为神经递质,可存在于内环境中,符合题意;淀粉是大分子,不能直接进入人体内,需要经过消化分解形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不存在内环境中,不符合题意;肝糖原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不符合题意;dna聚合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不符合题意;脂肪在消化道中可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进入血液,大部分在血液中再度合成脂肪而运输,故脂肪是内环境的成分,符合题意;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不符合题意;载体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不符合题意;乙酰胆碱可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组织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故可存在于内环境中,符合题意;

4、甲状腺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可存在于内环境中,符合题意;抗体可通过血液运输,可存在于内环境中,符合题意。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3.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b. 甲乙丙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 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d. 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其中甲为血浆,乙为淋巴,丙为组织液。【详解】a、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直接进入消化道,不是通过血浆运输的

5、,a错误;b、血浆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所以组织液和淋巴的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的含量决定,b错误;c、丙为组织液,甲为血浆,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c正确;d、细胞代谢的场所主要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d错误。故选c4.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一般包含胞体、树突、突触三部分b. 在手指上采血时,人会感觉疼痛但不缩手,说明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c. 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医生检查其膝跳反射不正常也无法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d. 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都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答案】a【解

6、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2、高级中枢会对低级中枢具有调控作用。3、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详解】a、神经元一般包括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a错误;b、在手指上采血时,人会感觉疼痛但不缩手,说明低级中枢(控制缩手反

7、射的中枢脊髓)受大脑皮层控制,b正确;c、医生检查其膝跳反射不正常无法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还有可能是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c正确;d、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都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d正确。故选a。5.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na+均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有关b. 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的晶体渗透压c. 肝腹水患者可通过静脉输入血浆蛋白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d. 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答案】b【解析】【分析】1、人

8、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a、溶液渗透压是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na+等都是血浆中的物质并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a正确;b、与组织液或淋巴比较,血浆中蛋白质较多、无机盐的含量较少,因此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小于组织液或淋巴的晶体渗透压,b错误;c、血浆蛋白高有利于组织液中的水分排出,所以肝腹水患者可通过静脉输入血浆蛋白来排出体内

9、多余的水分,c正确;d、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d正确。故选b。6.下图表示人体内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静息状态下,在b部位的电荷分布情况是细胞膜外正、内负b. 在a部位,神经冲动的传递是单向的,且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电信号的转换c. a中突起之间的液体属于组织液d. 在图中所示部位施加适宜刺激后,在可测出膜电位变化的是【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

10、转变。【详解】a、由于离子分布不均匀,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是外正内负的电位,a正确;b、a是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的传递只能有突触前膜至突触后膜,传递是单向的,由于靠神经递质传递信息,所以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电信号的转换,b正确;c、a突触是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所以之间的液体属于组织液,c正确;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突触之间是单向传递的,所以如果在图中所示部位施加适宜刺激后,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而不能在检测到电位,d错误。故选d。7.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水刺激引起空腹的大鼠血糖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胃黏膜

11、内的hco3减少。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和冷觉,皮肤血管收缩b. 冷水刺激可引起自主神经支配胰岛和肾上腺髓质的分泌,以调节血糖水平和维持体温稳定c. 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3减少,使胃黏膜组织液的ph降低,可能引起胃黏膜损伤d. 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冷觉在大脑皮层形成,a错误;b、冷水刺激可引起自主神经支配

12、胰岛分泌胰高血糖素和支配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以调节血糖水平和维持体温稳定,b正确;c、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3-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ph降低,引起胃黏膜损伤,c正确;d、皮肤和黏膜是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故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a。8.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l.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3、规律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利于促进学习记忆b. 学习和记忆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c. 规律适量的有氧运动会增加神经元间的联系,有利于新突触的建立d. 规律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促进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答案】b【解析】【分析】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是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是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

14、间缩短了约40%,说明规律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利于促进学习记忆,a正确;b、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b错误;c、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有氧运动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记忆,即增强了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与新突触的建立,c正确;d、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有氧运动促进学习和记忆,即有氧运动可促进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故选b。 9.血液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

15、通过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入肌纤维内部b. 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c. 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 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详解】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入肌纤维内部,引起肌肉收缩,a正确;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使na大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b

16、正确;c、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各部位电位变化是一样的,不会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c错误;d、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会导致细胞内大量的k外流,使细胞的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此时伸肌细胞受到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较小,会导致膝反射减弱,d正确。故选c。10.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只能运输到特定靶细胞b.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c. 激素和酶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失去效应d. 某些腺体分泌的激素可以作用于多种靶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

17、a。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详解】a、激素随体液的传送能运到全身各处,但只在靶细胞的位置起作用,而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二者都具有特异性,不只运输到靶细胞,a错误;b、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几乎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是只有内分泌腺细胞才能产生激素,b错误;c、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而酶发挥作用后还可继续使用,c错误;d、某些腺体分泌的激素可以作用于多种靶细胞,如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的细胞,d正确。故选d。【点

18、睛】11.下列与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不相符的是( )a. 多食k+含量相对较多的食物,主要通过肾脏使k+排出b.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在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起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作用c. 某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可以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d.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答案】b【解析】【分析】当缺水或无机盐浓度超过正常值时,机体渗透压会升高,下丘脑受刺激引起渴觉中枢兴奋而主动饮水,同时下丘脑合成并暂时储存在垂体后叶的抗利尿激素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对水分的重吸收。【详解】a、k+的主要排出途径是通过肾脏排出,其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a正确;b、抗利尿激

19、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所以抗利尿激素在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起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作用,b错误;c、某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可以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c正确;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细胞合成、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d正确。故选b1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炎热环境中,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是蒸发,此时机体可通过调节,使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b. 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c. 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散热比炎热环境中

20、少,同时产热增加d. 寒冷的冬季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环境中将会出现的生理反应是骨骼肌战栗,产热量增加【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的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的温度刺激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活动的改变,从而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使体温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详解】a、在炎热环境中,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是汗液的蒸发,此时机体可通过体温调节,使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a正确;b、人体的产热主要是通过肝脏代谢产热和骨骼肌战栗,散热主要通过皮肤汗腺分泌汗液的方式,b正确;c、在寒冷环境中,人体散热量增加,比炎热环境中多,通过体

21、温调节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同时产热量增加,c错误;d、寒冷的冬季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环境中,由于环境温度骤降,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骨骼肌战栗,产热量增加,d正确。故选c。13.在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内分活动的枢纽”,下列关于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切除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则体温的调节、血糖的调节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也会减少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是血糖调节的神经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

22、的神经中枢,支配的效应器有骨骼肌、立毛肌、血管、肾上腺髓质等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下丘脑是高等动物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也是生命活动调节的神经中枢。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激素来调节垂体,进而调节相关腺体的发育和相关激素的分泌;同时下丘脑也是水盐平衡、血糖平衡、体温调节的枢纽。【详解】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体温调节会收到明显的影响,抗利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减少,而下丘脑参与血糖调节直接调节胰岛细胞,故血糖调节不受影响,错误;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错误;下丘脑可以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正确;下丘脑通过垂

23、体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错误;下丘脑是血糖平衡的中枢,可以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礼貌及、血管、肾上腺髓质等效应器,正确;故选b。14.下图为人体内生理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在饥饿(餐后4-5小时)时,4过程将会加强b.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4过程c. 正常情况下,b液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与血浆基本一致d. 若某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则此人可能会出现c液增多并含有葡萄糖的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肠道中的淀粉首先需要在相关的消化酶的作用下消化成葡萄糖(a)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吸收后运输到血液中,再

24、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其中肝细胞能够将葡萄糖合成肝糖原(d),肝糖原也能分解成葡萄糖;图中的b液表示原尿,c液表示尿液。【详解】a、分析图解可知,3是由血糖进入肝细胞合成肝糖原,4是肝糖原分解进入血液,以升高血糖浓度,人在饥饿时血糖含量下降时,肝糖原分解会加强,a正确;b、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即促进4过程,b正确;c、正常状况下,在肾小球的过滤下,尿液中将不含大分子蛋白质,与血浆成分不一致,c错误;d、若胰岛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不能及时氧化分解、合成糖原或转化为其他非糖物质,则多余葡萄糖会随尿排除形成糖尿,尿液c量会增大,d正确;故选c。15.下

25、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b. 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协调c. 神经调节迅速而准确,反应时间短d. 体液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广泛,因为每一种激素都可作用于各种组织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1、体液调节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较快,作用范围准确、作用时间较短暂。【详解】a、二氧化碳属于调节因子,二氧化碳需要先进入血液,然后形成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所以二氧化碳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a

26、正确;b、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协调,b正确;c、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迅速而准确,反应时间短,c正确;d、体液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但不是每一种激素都可作用于各种组织细胞,如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d错误。故选d。16.下列有关人或动物免疫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b. 脾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在骨髓中成熟的b细胞和t细胞都可分布在其中c. 以患病后经治愈的人的血清来治愈患同种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d. 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

27、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详解】a、由分析可知,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a正确;b、t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在胸腺中成熟,b错误;c、以患病后经治愈的人的血清来治愈患同种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属于免疫治疗,不属于二次免疫,c正确;d、病毒的消灭与t细胞的数量密切相关,患病程度与hiv病毒的数量有关,据此可知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d正确。故选b。【点睛】17.如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8、)a. 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是与生俱来的b. 图中细胞a是浆细胞c. 细胞a只能在该防线中起作用d. 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答案】a【解析】【分析】人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和黏膜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他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它们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有些组织和器官中含有的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它们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

29、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详解】ad、该防线为第二道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是与生俱来的,a正确;d错误;b、图中细胞a是吞噬细胞,b错误;c、细胞a是吞噬细胞,除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还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处理病原体,使其暴露抗原决定簇,c错误。故选a。18.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乙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甲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 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 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 乙

30、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 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体液免疫过程为:a、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c、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a、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b、反应阶

31、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c、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2)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来源于骨髓干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详解】参与体液免疫的淋巴细胞有t细胞和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有t细胞,乙组仅有体液免疫,输入造血干细胞后,其细胞免疫功能也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正常,破坏的是胸腺;甲组和丙组均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说明其胸腺正常,缺少造血干细胞,被破坏的是骨髓;甲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特异性免疫功能仍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和胸腺都被破坏了。故选

32、c。19.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 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上c. 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 抑制t细胞增殖的免疫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该病【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而被破坏,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故该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详解】a、根据题意,该病是由于自身的t细胞过度激活导致攻击自身的胰岛b细胞死亡而导致的,所以属于自身免疫病

33、,a正确;b、该病患者体内胰岛b细胞死亡,使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b正确;c、效应t细胞通过与胰岛b细胞直接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的,c错误;d、抑制t细胞增殖可减少t细胞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减少胰岛b细胞死亡,从而使机体分泌的胰岛素增加,故抑制t细胞增殖的免疫抑制剂可治疗该病,d正确。故选c。20.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甲图,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加大,一条生长曲线受到抑制,这属于根的生长曲线(因为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茎),另一条生长曲线为茎

34、,p点属于根的曲线,p点含义是随生长素浓度升高,生长变慢,表现为抑制作用。【详解】甲图显示p点浓度时生长lcm所需时间较多,即促进作用很弱。乙图中由于重力的影响,对根来说:c点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的较快;d点因重力影响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使该侧细胞伸长生长慢。对茎来说:生长素的浓度a点小于b点,a点和b点都促进茎的生长,其中b点生长更快些。因此,甲图p点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d点。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21.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12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a. 抑制种子萌发的是脱落酸b. 赤霉素与细胞分裂

35、素共同促进种子的萌发c. 脱落酸与赤霉素拮抗关系d. 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藏【答案】d【解析】【分析】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含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图中曲线看出,在低温处理过程中,脱

36、落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说明该激素抑制种子的萌发,而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不断上升,因此它们与脱落酸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低温处理能够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图中在处理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不断减少,因此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a正确;b、在处理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均不断上升,说明其能促进种子萌发,b正确;c、由分析可知,脱落酸与赤霉素的作用正好相反,两者之间是互相对抗的关系,c正确;d、在处理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不断上升,说明其能促进种子萌发,因此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不利于种子保藏,d错误。故选d。【点睛】22.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

37、的是( )a. 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b. 该实验记录的因变量可以是枝条生根的平均数量或枝条生根的平均长度c. 所选枝条上的幼芽和幼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故选材时应注意保持一致d. 与沾蘸法不同,浸泡法处理插条是将插条浸泡在配制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让其生根【答案】d【解析】【分析】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应控制为等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详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而在预实验时浓度

38、梯度较大,需要蒸馏水这组作为空白对照,以确定浓度的大概范围。但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a正确;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由于生长素能够促进生根,因此实验的因变量最好是枝条生根的平均数量或枝条生根的平均长度,b正确;c、所选枝条上的幼芽和幼叶会产生生长素,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故选材时应注意保持一致,c正确;d、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置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进行扦插让其生根,不是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生根,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对植物生根的影响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分析处理与实验变量、对照组

39、设置的能力,难度适中。23.对胚芽鞘进行如图的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影响生长素分布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重力、离心力等,生长素的分布会影响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详解】由于转盘匀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生长素在远离圆心的一侧多,而匀速旋转时胚芽鞘的受光情况可以看成是均匀的,因此胚芽鞘会弯向圆心生长,即向右弯曲;该胚芽鞘匀速旋转,胚芽鞘尖端可以看做是受光均匀,因此该胚芽鞘直立生长;由于受重力影响,琼脂块b的生长素浓度大于a,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弯向a生长,即向左弯曲;

40、由于胚芽鞘尖端匀速旋转,琼脂块a和b中的生长素浓度可以认为相等,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直立生长。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4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4.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a、b、c分别依次表示_系统,内环境包含_(用图中字母和文字表示)。(2)o2不从组织细胞进入组织液的原因是_。(3)科学家在人尿中发现生长素,生长素从被人类摄食到排出体外的过程中,生长素依次经过人体_(用图中字母和文字表示)系统。(4)某病人因呼吸受阻而入院,请问病人呼吸受阻的过程中血浆ph值如何变化?请分析原因。_。【答案】 (1).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

41、统 (2). d、e和淋巴 (3). 组织液中氧气浓度高于细胞内的氧气浓度 (4). b循环系统c (5). 开始先有所降低然后维持相对稳定;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能会使血液ph降低,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nahco3(或缓冲物质)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其中a为呼吸系统、b为消化系统、c为排泄系统。图中e组织液、d血浆和淋巴组成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内环境也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解】(1)a表示呼吸系统,可实现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b能将外界环境

42、中的养料吸收到内环境中,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可将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排到外界环境。根据分析可知,e组织液、d血浆和淋巴组成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2)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只能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输,所以o2不从组织细胞进入组织液的原因是组织液的o2浓度高于组织细胞内的o2浓度。(3)生长素从被人类摄食到排出体外的过程中,生长素依次经过了人体的b消化系统吸收、循环系统运输和c排泄系统排出体外。(4)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为酸性物质,其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缓冲物质碳酸氢钠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所以

43、病人呼吸受阻的过程中血浆ph先有所降低然后通过调节可维持相对稳定。【点睛】本题结合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考查内环境和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等知识,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明确掌握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25.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图1、图2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mmol/l,餐后2h11.1m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的分泌_。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

44、的作用是_,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或器官)是_。(2)结合图1、图2分析,_可能是糖尿病患者,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答两点)。(3)研究人员研究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得到如下数据。请你写出可能的实验步骤及结论。实验材料:若干只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糖尿病大鼠除患糖尿病外,其它生理状况与正常鼠基本一致)组别血糖浓度(mml/ml)胰岛素浓度(iu/ml)甲13.4641.63乙16.8821.59丙31.9311.85实验步骤及结论:_。【答案】 (1). 减少 (2).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 (3). 全身几乎所有组织细胞 (4). 甲

45、、乙 (5). 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6). 实验步骤:选取20只正常大鼠作为甲组,20只糖尿病大鼠作为乙组,20只糖尿病大鼠作为丙组。甲、乙两组大鼠每天进行有氧运动60min,共训练6周,丙组大鼠不进行运动,每次运动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结论:运动能使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浓度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进而使其血糖浓度下降【解析】【分析】人体血糖调节过程主要发挥作用的激素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能促进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

46、化为葡萄糖,进而升高血糖。【详解】(1)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减少。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全身几乎所有组织细胞。(2)分析图1可知,空腹时甲的血糖浓度7.0 mmol/l,乙的血糖浓度9 mmol/l,丙的血糖浓度5 mmol/l,餐后2h甲的血糖浓度约为15 mmol/l,乙的血糖浓度15 mmol/l,丙的血糖浓度约为5 mmol/l,结合题干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可知,甲、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由图2可知,乙的胰岛素浓度在餐后上升一定程度后处于较高水平,而血糖浓度高于正

47、常值,可推测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或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使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无法发挥降血糖作用。(3)要研究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实验步骤:选取20只正常大鼠作为甲组,20只糖尿病大鼠作为乙组,20只糖尿病大鼠作为丙组。甲、乙两组大鼠每天进行有氧运动60min,共训练6周,丙组大鼠不进行运动,每次运动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由实验数据可知,运动的乙组大鼠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未运动的丙组大鼠,较接近正常鼠的血糖浓度,而胰岛素浓度明显高于丙组大鼠,但仍低于正常水平,说明运动能使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浓度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进而使

48、其血糖浓度下降。【点睛】本题考查人体血糖调节相关知识,明确血糖调节过程相关激素的作用,并结合图示曲线准确分析实验者体内的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变化的原因是解题关键,在描述实验步骤和结论时需要注意与实验目的和实验结果相符。26.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1)图甲中,突触小体位于_(填1或2),是经多次分支,最后在每个小枝的未端形成的杯状或球状结构。每个神经元的众多分枝可以与多个其它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除能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外,也能作用于_(2)a、b、c是图甲中的三个位点,要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导,不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则把药物放在c点,

49、刺激a点,_(m、n的化);_,m发生偏转,n发生偏转。(3)为揭示动作电位产生的生理机制,科学工作者做了如下实验:将蟾蜍的神经元浸浴在由低至高的三种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然后给予相同的刺激,记录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该实验的结果说明:动作电位的形成是_造成的,而动作电位的大小与_有关。蟾蜍的神经元在高浓度氯化钠溶液中产生兴奋时的电位变化是_mv。【答案】 (1). 1 (2). 肌肉或腺体 (3). m发生偏转、n不发生偏转 (4). 把药物放在b点,刺激a点 (5). 钠离子内流 (6). 膜外钠离子的浓度 (7). 120【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

50、情况是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为动作电位。【详解】(1)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的末端形成的杯状或球状结构,位于1位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除能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外,也能作用于肌肉或腺体,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2)若要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导,而不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把药物放在c点,刺激a点,由于药物阻断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兴奋不能通过突触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所以m发生偏转,n不发生偏转;把药物放在b点,刺激a点,由于兴奋能通过突触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且药物不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所

51、以m发生偏转,n发生偏转。(3)动作电位的形成是钠离子内流造成的,而动作电位的大小与膜外钠离子浓度有关。蟾蜍的神经元在高浓度氯化钠溶液中兴奋时的电位变化是由-70上升至+50,因此电位变化是120mv。【点睛】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7.下图表示某种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2和细胞3均起源于_细胞,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活性物质有_等。(2)细胞1、2、3、4、5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_(填数字),图中可以清除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_。(

52、3)一般情况下,接受抗原刺激的细胞3会增殖分化为_。针对这一现象,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进行研究:给小鼠在适宜的时间间隔内先后两次接种细菌脂多糖lps,并检测相应的抗体的产生量,结果发现初次接种与再次接种后小鼠产生的抗体量几乎相等,该实验结果说明lps_。(4)若给人注射疫苗,从而使人获得抵抗疾病的能力,属于免疫学应用中的_;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免疫;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研究hiv疫苗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是_。【答案】 (1). 骨髓造血干细胞 (2). 抗体和淋巴因子 (3). 2、3、5 (4). 抗体和吞噬细胞 (5).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6). lps能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进而产

53、生抗体,但不能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故二次免疫的抗体量不会增多。 (7). 免疫预防 (8). hiv的遗传物质是rna,结构简单,不稳定,易变异,故研究其疫苗比较困难。【解析】【分析】题图分析,细胞1是吞噬细胞细胞,细胞2是t细胞,细胞3是b细胞,细胞4是浆细胞,细胞5是记忆细胞,物质a是抗体。代表相应过程。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详解】(1)细胞2是t细胞,细胞3是b淋巴细胞,均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和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 (2) 1、2、3、4、5这五种细胞里,其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2(t细胞)、3(b细胞)、5(记忆细胞)。图中的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团或沉淀,最后由吞噬细胞将其清除掉。(3)一般情况下,接受抗原刺激的细胞3(b淋巴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