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三历史试卷评讲课上两道选择题的反思_第1页
对高三历史试卷评讲课上两道选择题的反思_第2页
对高三历史试卷评讲课上两道选择题的反思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高三历史试卷评讲课上两道选择题的反思2012年我任教的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卷的历史部分前四道选择题情景材料都是以文言的形式展现的,而且每个题的节选材料都比较冗长,为后面说明问题的需要,现将第25题与第27题的原文抄写如下:第25题:雍正二年九月,两广总督奏请广东开矿,世宗批谕:“悯念穷黎起见,谕尔酌量令其开采,盖为一二真实无产之民,许于深山穷谷觅微利以糊口资生耳。若招商开厂,设官征税,传闻远近,以致聚众藏奸则断不可行。”材料反映了清政府的主要目的是:A.严格限制民间开矿 B.保证官方开矿垄断权C.体恤社会下层百姓 D.防止地方出现变乱第27题:1928年的長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

2、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 B.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C.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 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在阅卷的过程中,阅卷组对在这两道题上失分的考生比较多,唉声叹气,之后,我对自己所教班级的47名学生的得失分情况作了认真的统计,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让考生找找失分的原因,得失分情况统计如下表:题号正确错误大约平均耗时 25题21人26人2-3分钟27题9人38人3分钟以上不难看出,两道题的得分都不高,但做题所用时间超过了做选择题的平均用时量,尤其是第27题只有五分之

3、一的学生得到正确的答案,我掩卷思考,认为失分的原因应该是学生对古代汉语知识的理解能力太弱,之后,我认真分析了学生的问卷,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分析基本上是吻合的,在回答这几道题失分的原因时,绝大多数的回答是“读不懂材料”、“不会翻译”、有的还写到“最让我头痛的是翻译不准,导致选错。”、“这种文言文类型的题最大的障碍就是读不懂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凡此种种,一言以蔽之,就是学生古文知识欠缺出现的翻译卡壳导致失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而错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在整段材料翻译上出现障碍,对材料整体上强调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概括不出来,出现了片面理解题目的意思,再加上时

4、间紧,产生急躁心理,心静不下来,盲目选择 ,囫囵作答。一个学生在分析第27小题的原因时说:“材料读不懂,整体意思都不了解,我又耐心地去读,排除了A、B,就只觉得D符合,就选了D。”又有一个学生对27题整段材料完全理解错误,材料是说民间的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具体表现在祠祭时“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族中人强者借此捞一把,愚懦者仅吃一顿饱饭,而无他望,而错误理解为上面描述的那些传统礼节由于遭到新的生活方式的冲击而使人“无望”挽回,故错选D。二是对材料中个别词语或个别句子的意思理解错误,导致错选,如第25小题中“许于深山穷谷觅微利以糊口资生耳”的本意是说只允许个别确有实际困难的农民在深山偏

5、僻的地方开采,而一个学生则翻译成只允许那些生活在“深山穷谷”地方的人开采,于是认为清府体恤贫穷地方的百姓,所以错选C项。有个学生把“以至聚众藏奸”理解为如果招商开厂,那么商家就会中饱私囊,所以只有保证官方垄断开矿,才能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故错选B。还有一位学生把“以致聚众藏奸,则断不可行”一句理解为清政府是允许民间开矿的,但是“要是聚众藏奸,就不可行了”,所以清政府的主要目的是“限制民间开矿”,故错选A项。三是学生由于读不懂材料,就凭所学知识,作出选择。按理说,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来作答是做材料题的基本要求,问题是有些学生读不懂材料,于是就撇开材料,仅据所学知识作答。类似这种情况的还不在少数。比如

6、,一个学生对25小题的材料读不懂,但认为这题是考查工商业方面的知识,认为历代统治者都采用重农抑商政策,所以“保证官方开矿垄断权”的选项为最佳选择。还有一位学生读不懂材料就干脆凭经验作答,他认为“当时开矿是利润很大的,清政府不允许百姓开矿,就是政府想垄断矿业”,故错选B。考生做古汉语的材料题出错除了上述这些共性之外,还有很多种错误的表现。总体来说,就是古代汉语学得不好,一谈古代汉语就色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作为历史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树立学生信心,克服怕古汉语的畏惧心理,信心比黄金重要,无论做什么事情,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败。古代汉语虽然很难,但只要有信心,找到学习古代汉语的一

7、些科学方法应该是能克服的。首先要提醒学生重视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其次学习古代汉语重在多读,重在记忆背诵,关键要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要结合古代史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相应的部分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而教材上又没有出现的重点知识。如,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是西周时期的重要经济政治制度,还有牛耕的推广,都是大纲上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这些制度,除了让学生全面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外,适当地补充反映主干知识的文言句,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三是学校切实加强对语文学科的重视。语文科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学校一定要在思想意识、课时保证、课外辅导等方面切实重视加强。只有这些基础性的科目学生学好了,它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功能才能显现出来,更好地为其它学科服务。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