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备战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备战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备战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备战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备战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备战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 氨基磺酸 ( H2NSO3H) 是一元固体强酸,俗称“固体硫酸”,易溶于水和液氨,不溶于乙醇,在工业上常用作酸性清洗剂、阻燃剂、磺化剂等。某实验室用尿素和发烟硫酸( 溶有SO3 的硫酸 ) 制备氨基磺酸的流程如图:已知“磺化”步骤发生的反应为:CO NH2 2 sSO3 gH2NCONHSO3H sH 0 () ( )+( )(H2NCONHSO3H+H2SO42H2NSO3 H+CO2发生“磺化”步骤反应的装置如图1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磺化”与“抽滤”步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A.

2、 仪器 a 的名称是三颈烧瓶B. 冷凝回流时,冷凝水应该从冷凝管的B 管口通入C. 抽滤操作前,应先将略小于漏斗内径却又能将全部小孔盖住的滤纸平铺在布氏漏斗中,稍稍润湿滤纸,微开水龙头,抽气使滤纸紧贴在漏斗瓷板上,再转移悬浊液D. 抽滤结束后为了防止倒吸,应先关闭水龙头,再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之间的橡皮管(2)“磺化”过程温度与产率的关系如图2 所示,控制反应温度为7580为宜,若温度高于 80,氨基磺酸的产率会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3)“抽滤”时,所得晶体要用乙醇洗涤,则洗涤的具体操作是_。(4)“重结晶”时,溶剂选用10% 12%的硫酸而不用蒸馏水的原因是_。(5)“配液及滴定”操作中

3、,准确称取2. 500g 氨基磺酸粗品配成250mL 待测液。取25. 00mL 待测液于锥形瓶中,以淀粉- 碘化钾溶液做指示剂,用-1 的 NaNO20. 08000mol ?L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溶液恰好变蓝时,消耗NaNO2标准溶液2500mL.。此时氨基磺酸恰好被完全氧化成 N2, NaNO2 的还原产物也为 N2。电子天平使用前须_并调零校准。称量时,可先将洁净干燥的小烧杯放在称盘中央,显示数字稳定后按_,再缓缓加样品至所需质量时,停止加样,读数记录。试求氨基磺酸粗品的纯度: _( 用质量分数表示 ) 。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 08000mol ?L- 1 的 NaOH 标准溶液进

4、行滴定,也能测定氨基磺酸粗品的纯度,但测得结果通常比NaNO2 法 _( 填“偏高”或“偏低”) 。【来源】浙江省2020 届高三选考模拟卷化学试题(一)【答案】 A温度过高, SO3 气体在硫酸中的溶解度小,逸出快,反应接触不充分转化率降低;同时温度升高,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关小水龙头,向布氏漏斗中加入乙醇至恰好完全浸没沉淀,待乙醇完全滤下后重复此操作2 3 次氨基磺酸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反应: H2324424+与 SO42-促使该平衡逆向移动NSO H+H ONH HSO ;稀 H SO 可提供H( 通电 ) 预热去皮键 ( 归零键 )77. 60%偏高【解析】【分析】发烟硫酸和尿素在磺

5、化步骤转化为氨基磺酸,反应为放热反应,同时反应因为有气体参与,则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强可以影响产率;因为氨基磺酸为固体,则过滤时可采用抽滤;得到的氨基磺酸可能混有杂质,则要经过重结晶进行提纯,最后干燥可得到纯净的氨基磺酸。【详解】1)Aa的名称是三颈烧瓶,故A正确;(. 仪器B. 冷凝回流时,冷凝水应该下进上出,即从冷凝管的A 管口通入,故B 错误;C. 向漏斗内转待抽滤液时,应用倾析法先转移溶液,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不能直接转移悬浊液,故 C 错误;D. 抽滤结束后为了防止倒吸,应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之间的橡皮管,再关闭水龙头,故 D 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

6、度升高而降低,则温度过高, SO3 气体在硫酸中的溶解度小,逸出快,反应接触不充分转化率降低;同时温度升高,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答案为:温度过高, SO3 气体在硫酸中的溶解度小,逸出快,反应接触不充分转化率降低;同时温度升高,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洗涤的具体操作为关小水龙头,向布氏漏斗中加入乙醇至恰好完全浸没沉淀,待乙醇完全滤下后重复此操作 2- 3 次,故答案为:关小水龙头,向布氏漏斗中加入乙醇至恰好完全浸没沉淀,待乙醇完全滤下后重复此操作2 3 次;(4)“重结晶”时,溶剂选用10% 12%的硫酸是为了防止氨基磺酸洗涤时因溶解而损失,因为氨基磺酸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反应:

7、H2NSO3H+H2ONH4HSO4;稀 H2SO4 可提供+2-促使该平衡逆向移动,故答案为:氨基磺酸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反应:H 与 SO42324424+2-促使该平衡逆向移动;与 SO4H NSO H+H ONH HSO ;稀 H SO 可提供 H(5)电子天平在使用时要注意使用前须( 通电 ) 预热并调零校准,称量时,要将药品放到小烧杯或滤纸上,注意要先按去皮键( 归零键 ) ,再放入药品进行称量,故答案为:( 通电 )预热;去皮键 ( 归零键 ) ;亚硝酸钠与氨基磺酸反应后的产物均为氮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知,亚硝酸与氨基磺酸以 1: 1比例反应,可知c(H 2 NSO 3H) c

8、(NaNO 2 )=0.08mol/L ,则 2.500g 氨基磺酸粗品中氨基磺酸粗品的纯度m(H2 NSO 3H)n(H 2 NSO3H) M(H2 NSO 3 H)=2.5 g100%2.5g100%c(H 2 NSO3H)V(H 2 NSO3H)M(H 2 NSO3 H) 100%0.08mol/L 0.25L 97g/mol100%=77.6%2.5g2.5g,故答案为:77. 60%;因为氨基磺酸粗品中混有硫酸,则用NaOH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会使测得结果通常比NaNO2 法偏高,故答案为:偏高。【点睛】当讨论温度对产率的影响时,注意考虑要全面,温度一般可以影响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

9、、物质的溶解度以及物质的稳定性等,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讨论,以免漏答。2 食品加工中常用焦亚硫酸钠 (Na2S2O5)作漂白剂、防腐剂和疏松剂。现实验室欲制备焦亚硫酸钠,其反应依次为: ()2NaOH+SO2=Na2SO3+H2O; ( )Na2SO3+H2O+SO2=2NaHSO3;( )2NaHSO3Na2S2O5+H2O。查阅资料:焦亚硫酸钠为黄色结晶粉末,150时开始分解,在水溶液或含有结晶水时更易被空气氧化。实验装置如下:(1)实验室可用废铝丝与NaOH 溶液制取H2,其离子方程式为 _。(2)通氢气一段时间后,以恒定速率通入SO2,开始的一段时间溶液温度迅速升高,随后温度缓慢变化,溶

10、液开始逐渐变黄。“温度迅速升高 ”的原因为 _。实验后期须利用水浴使温度保持在约 80。(3)反应后的体系中有少量白色亚硫酸钠析出,除去其中亚硫酸钠固体的方法是_;然后获得较纯的无水Na2S2O5 ,应将溶液冷却到30左右过滤,控制 “ 30左右 ”的理由是_。(4)丙为真空干燥Na2S2O5 晶体的装置,通入H2 的目的是 _。(5)常用剩余碘量法测定产品中焦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已知:2-+2I22-S2O5+3H2 O=2SO4+4I+2-2-+6H; 2S2O3+I2=S4O6+2I 。请补充实验步骤 (可提供的试剂有:焦亚硫酸钠样品、标准碘溶液、淀粉溶液、酚酞溶液、标准Na2S2O3

11、溶液及蒸馏水 )。精确称取产品 0.2000g 放入碘量瓶 (带磨口塞的锥形瓶 )中。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已知浓度的标准碘溶液(过量 )并记录数据,在暗处放置5min ,然后加入 5mL 冰醋酸及适量的蒸馏水。用标准 Na2 S2O3 溶液滴定至接近终点。 _。重复步骤;根据相关记录数据计算出平均值。【来源】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实验中学2020 届高三下学期 4 月月考理综化学试题【答案】 2Al 2OH-2H22- 3H22趁热过滤O=2AlO SO 与 NaOH 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溶液中 Na2 3排出空气,防止焦亚硫酸钠被氧化加入少量淀粉溶SO 不饱和,不析出液,继续用标准Na2S2O

12、3 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复色,记录滴定所消耗的体积【解析】【分析】(1)铝和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2)SO2 与 NaOH 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3)根据图知,温度越高NaS O溶解度增大,当接近 40时亚硫酸钠溶解度减小;控制225“ 30左右 ”时,此时溶液中Na SO 不饱和;23(4)焦亚硫酸钠能被压强氧化;真空干燥时,干燥室内部的压力低,水分在低温下就能气化;(5)碘能使淀粉变蓝色,所以可以用淀粉试液检验滴定终点,继续做实验为: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继续用标准 Na2S2O3 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复现,记录滴定所消

13、耗的体积。【详解】(1)铝和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 O=2AlO22+3H2;(2)SO2 与 NaOH 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以溶液“温度迅速升高 ”;(3)根据图知,温度越高 Na2 S2O5 溶解度增大,当接近 40时亚硫酸钠溶解度减小,所以要趁热过滤;控制 “30左右 ”时,此时溶液中 Na2SO3 不饱和,不析出;(4)焦亚硫酸钠能被压强氧化,则通入氢气的目的是排出空气,防止焦亚硫酸钠被氧化;(5)继续做实验为: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继续用标准Na2S2O3 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复现,记录滴定所消耗

14、的体积,然后再重复实验,减少实验误差。3 氢叠氮酸( HN3)和莫尔盐 ( NH4) 2SO4FeSO46H2O是两种常用原料。( 1)氢叠氮酸易溶于水, 25时,该酸的电离常数为 Ka=1010-5。氢叠氮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0.2mol/L 的 HN3 溶液与 0.1mol/L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恢复到25,此时,溶液呈酸性,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和HN3 分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2)在 FeSO ( NH4) 2Fe( SO4)4 溶液中,加入( NH4) 2SO4 固体可制备莫尔盐晶体26H2O,为了测定产品纯度,称取ag 产品溶于水,配制成 500mL 溶液,

15、用浓度为 c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每次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25.00mL,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已知莫尔盐的分子量为 392)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消耗 KMnO4 溶液体积 /mL25.5225.0224.98配制莫尔盐溶液,所使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通过实验数据,计算该产品的纯度为_(用含字母a、 c 的式子表示)。上表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A 第一次滴定时,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B 该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部分变质C 滴定前酸式滴定管中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来源】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0 届

16、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HN3? H+N3 -c(N3-) c(Na+) c( HN3+)c( H+) c( OH-)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980c/a )100%AC【解析】【分析】(1)氢叠氮酸是一元弱酸; 0.2mol/L 的 HN3 溶液与 0.1mol/L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HN3 和 NaN3;(2)溶液的配置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高锰酸钾溶液本身是紫色的,可以根据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即高锰酸

17、钾溶液体积偏大。【详解】(1)氢叠氮酸易溶于水,25时,该酸的电离常数为a-5,说明氢叠氮酸为弱酸,K =10 10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N3H+N3-,故答案为 HN3H+N3-;0.2mol/L的 HN3 溶液与0.1mol/L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存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HN3 和 Na N3,恢复到 25 ,溶液显酸性,以HN3 的电离为主,混合溶液中各离子和HN3 分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3)c(Na )c(HN3)c(H )c(OH ),故答案为c(N3+3+-)c(Na )c(HN )c(H )c(OH );(2) 500mL 溶液的配置需要的仪器

18、有: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利用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Fe2+的强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2+被氧化成Fe3+,化合价升高1, Mn 由 +7 价+2,化合价降低 5,最小公倍数5,根据原子个数、电荷守恒,配平得MnO4- +5Fe2+8H+=Mn2+5Fe3+4H2O,向溶液中滴加中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显紫红色,因此滴定到终点: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30s 不变色,故答案为: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30s 不变色;因为第一次与第二次、第三次相差较大,忽略不计,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为25.0224

19、.98mL=25mL,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得出:2-3n(NH 4)2SO4 ?FeSO4?6H2O=5n(KMnO 4) =25 10 c 5mol,则 500mL 溶液中含有-3n(NH 4)2SO4 ?FeSO4?6H2O =25 10 c 5 25mol500/ =2.5cmol ,所以质量分数392980c980c=2.5c 100%= 100%,故答案为: 100%;aaaA第一次滴定时,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锥形瓶中亚铁离子的量偏多,消耗的高锰酸钾偏多, A 项正确; B三次使用的高锰酸钾都是一样的,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应是相同的, B 项错误; C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20、所消耗的液体体积增加,故C 项正确;故答案为:AC。【点睛】本题考查了沉淀的转化和物质含量的测定。本题的易错点为(2)的误差分析,要注意同一实验使用的标准溶液是相同的。4 葡萄糖酸亚铁( (C6H11 O7) 2Fe)是常用的补铁剂,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用下图装置制备 FeCO3,并利用 FeCO3 与葡萄糖酸反应可得葡萄糖酸亚铁。回答下列问题:( 1) a 的名称为 _。(2)打开 a 中 K1、K3,关闭 K2,一段时间后,关闭K3,打开 K2。在 _( 填仪器标号 ) 中制得碳酸亚铁。实验过程中产生的H2 作用有 _、 _。 ( 写 2 条 )( 3)将制得的碳酸亚铁浊液过滤、洗涤

21、。如过滤时间过长会发现产品部分变为红褐色。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_ 。( 4)将葡萄糖酸与碳酸亚铁混合,加入乙醇、过滤、洗涤、干燥。加入乙醇的目的是_。(5)用 NaHCO溶液代替 Na CO溶液制备碳酸亚铁,同时有气体产生,离子方程式为323_,此法产品纯度更高,原因是_ 。【来源】 20182019学年广东佛山市普通髙中教学质量检测( 一 ) 高三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 )【答案】恒压滴液漏斗c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FeCO将 b 中溶液压3 被氧化入 c 中 4FeCO降低葡萄糖酸亚铁在水中溶解度2 3 O2 6H2O=4Fe(OH)3 4CO2Fe2HCO3 =FeCO3 H2

22、O CO2降低溶液的pH 以免产生氢氧化亚铁【解析】【分析】( 1) a 的名称为恒压滴液漏斗;( 2) b 中产生的硫酸亚铁被氢气压入c 中与碳酸钠作用产生碳酸亚铁;实验过程中产生的H2 作用还有: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FeCO3 被氧化;(3) FeCO32Fe( OH)3;与 O 反应生成红褐色( 4)乙醇分子的极性比水小,乙醇降低葡萄糖酸亚铁在水中溶解度;( 5) NaHCO3溶液与 FeSO4溶液反应生成 FeCO3、H2O、 CO2 和 Na2SO4;碳酸根离子水解后溶液碱性较强,易生成氢氧化亚铁。【详解】( 1) a 的名称为恒压滴液漏斗;(2) b 中产生的硫酸亚铁被压入

23、c 中与碳酸钠作用产生碳酸亚铁;实验过程中产生的H2 作用有:赶走空气、防止生成的FeCO被氧化;将b 中溶液压入c 中;3(3)过滤时间过长会发现产品部分变为红褐色。FeCO32反应生成3与 OFe(OH) ,用化学方程式 : 4FeCO32232 O 6H O=4Fe(OH) 4CO ;( 4)乙醇分子的极性比水小,乙醇降低葡萄糖酸亚铁在水中溶解度,便于葡萄糖酸亚铁析出;(5) NaHCO3溶液与 FeSO4溶液反应生成FeCO3、H2O、 CO2 和 Na2SO4,方程式为:Fe2 2HCO3 =FeCO3 H2O CO2。 碳酸根离子水解后溶液碱性较强,易生成氢氧化亚铁,此法产品纯度更

24、高的原因是:降低溶液的pH 以免产生氢氧化亚铁。5 连二亚硫酸钠( Na2 S2O4 )俗称保险粉,是工业上重要的还原性漂白剂,也是重要的食品抗氧化剂。某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流程设计实验制取保险粉。已知: Na2 2 4是白色固体,还原性比23强,易与酸反应(2 42- +4H+S ONa SO2S O3SO2+S+2H2O)。(一)锌粉法步骤14045,当三颈瓶中溶液pH在3 3.5时,停止通入:按如图方式,温度控制在SO2,反应后得到ZnS2O4 溶液。步骤 2:将得到的 ZnS2 4Zn(OH)2,向滤液中加O溶液加入 NaOH 溶液中,过滤,滤渣为入一定量食盐,立即析出Na2242S O

25、?2H O 晶体。步骤 3:,经过滤,用乙醇洗涤,用120 140的热风干燥得到Na2S2O4。(二)甲酸钠法步骤 4:按上图方式,将装置中的Zn 粉和水换成 HCOONa、 Na23CO 溶液和乙醇。温度控制在 70 83,持续通入 SO2,维持溶液 pH 在 4 6,经 5 8 小时充分反应后迅速降温45 55,立即析出无水Na S O 。224步骤 5:经过滤,用乙醇洗涤,干燥得到Na2S2 O4。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1 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容器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2)步骤2 中“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食盐,立即析出Na2S2O4?2H2O 晶体”的原理是(用必要的化学用

26、语和文字说明)_。(3)两种方法中控制温度的加热方式是_。(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判断,Na2S2O4 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为:_。(5)甲酸钠法中生成 Na2 2 4S O的总反应为 _。(6)两种方法相比较,锌粉法产品纯度高,可能的原因是_。(7)限用以下给出的试剂,设计实验证明甲酸钠法制得的产品中含有Na24SO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AgNO32溶液、 BaCl 溶液 _。【来源】四川省攀枝花市2020 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答案】 H2O+SO2=H2SO3, Zn+2H2 SO3 = ZnS2O4+2H2O 或 Zn+2SO2 = ZnS2O4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27、,加快气体的吸收速率溶液中存在:224?22 4+( aq)+S O2-或2Na4 ( aq)Na S O ( s)Na S O ( aq) ?2Na2S2O4s+2-aqc+水浴加热?2Na( aq)+ S2O 4(),增大N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24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小Na S O2HCOONa 4SO2 Na2CO3 2Na2S2O4 H2O 3CO2Zn OH2难溶于水,易与Na2S2O4分离 取少+=+()量产品配成稀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4【解析】【分析】合

28、成保险粉的反应物为 Zn、 SO2、 H2O,根据温度控制在 4045,当三颈瓶中溶液 pH 在33. 5 时,停止通入 SO2,反应后得到 ZnS2O4 溶液,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合成保险粉的反应物有Zn、 SO2、 H2O,根据温度控制在40 45,当三颈瓶中溶液pH 在 3 3. 5 时,说明发生了:H2O+SO2=H2SO3 反应,最后反应得到ZnS2O4 溶液,说明又发生了: Zn+2H2 324222 4,多孔球泡SO= ZnS O +2H O 反应,总过程也可以写成:Zn+2SO = ZnS O可以增大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加快气体的吸收速率;2)溶液中存在:Na2 2

29、42 2 4+aq2-或(S O( s) ? Na S O ( aq) ? 2Na ()+ S2 O 4 ( aq)2+( aq)+S O2-,增大+)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向滤液2 44 ( aq)c( NaNa S O ( s) ? 2Na2中加入一定量食盐,立即析出Na2 2 42晶体;S O ?2H O(3)根据温度控制在40 45可知需要控制温度的加热方式一般是水浴加热;(4)根据步骤 2 中将得到的ZnS2O4溶液加入NaOH溶液中,过滤,滤渣为Zn OH 2() ,向滤液中加入食盐,才析出Na2S2O4?2H2O 晶体,可知 Na2 S2O4 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根据步骤5

30、析出的晶体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使晶体迅速干燥,避免溶解而减少损耗,可知其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小;(5)由题意可知甲酸钠、二氧化硫、碳酸钠反应生成Na2S2O4,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2HCOONa+4SO2+Na2CO3=2Na2S2 O4+H2O+3CO2;(6)锌粉法产品纯度高,可能的原因是Zn( OH) 2 难溶于水,易与 Na2 2 4分离;S O(7)设计实验证明甲酸钠法制得的产品中含有Na2 SO4,要避免Na2S2O4 干扰,所以取少量产品配成稀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4。6 已

31、知 CuSO42 2 4溶液反应,产物为只含一种阴离子的蓝色钾盐晶体(只含有 1溶液与 K C O个结晶水 ),某实验小组为确定该晶体的组成,设计实验步骤及操作如下:已知: a.过程: MnO 4被还原为 Mn 2+, C2O42 被氧化为 CO2b.过程: MnO4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能分解为O2,同时生成 Mn 2+c.过程: 2Cu2+4I =2CuI +I222 32 4 62d.过程: I +2S O=21 +S O(1)过程加快溶解的方法是_ 。1(2)配制 100mL0.20mol L KMnO4 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_;过程和过程滴定时,滴定管应分别选

32、用_、_( 填“甲 ”或乙 ”)。(3)完成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配平:_MnO4 +_C2O4 2 +_H+=_Mn 2+_H2O+_CO2。(4)过程加热的目的是_ 。(5)过程,应以_作指示剂,若溶液颜色刚刚褪去就停止滴加,则测定结果是_( 填“偏大 ”“偏小 ”或“无影响 ”)(6)已知两个滴定过程中消耗KMnO4 和 Na2S2O3 的体积相等,据此推测该晶体为_ H2O。【来源】2020 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1 月 ) 理综化学试题【答案】粉碎、搅拌或加热100mL 容量甲乙25162810除去溶液中多余的 MnO 4-,防止过程加入过量的KI , MnO4-在酸性氧化

33、I-,引起误差;淀粉溶液偏小K2Cu(C2O4)2【解析】【分析】( 1)在由固体与液体的反应中,要想加快反应速率,可以粉碎固体物质或搅拌,都是增大固液的接触面积,也可以加热等;(2)配制溶液要掌握好配制步骤,容量瓶的选择,因为配制100mL 溶液,所以选择100mL 容量瓶,氧化还原滴定的时候,注意选择指示剂、滴定管等。(3)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2 MnO 4-+5 C2O42-+16 H+=2 Mn 2+8H2O+ 10CO2;(4)、 MnO 4-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能分解为O2,同时生成 Mn 2+,据此分析作答;( 5)结合实际操作的规范性作答;(

34、 6)根据方程式找出关系式,通过计算确定晶体的组成。【详解】( 1)为了加快蓝色晶体在 2 mol L-1 稀硫酸中溶解,可以把晶体粉碎、搅拌、或者加热的方法;( 2)配制 100mL0.20molL1KMnO4 溶液时需要用 100mL 容量瓶进行溶液配制,配置过程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由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100mL 容量瓶;过程是用-0.20mol L1KMnO4 溶液滴定, KMnO4 具有强氧化性,因此选用甲(酸式滴定管);过程是用10.25mol L Na2S2O3 溶液滴定, Na2S2O3 在溶液中水解呈碱性,故选用乙(碱式滴定管);(3)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35、先配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然后再观察配平其他物质,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 MnO 4+5 C2O42-+16 H+=2 Mn 2+8H2O+ 10CO2( 4) MnO4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能分解为 O2,同时生成 Mn 2+,故加热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多余的 MnO 4-,防止过程加入过量的 KI,MnO 4-在酸性氧化 I-,引起误差;(5)过程是用0.25mol L12 2322232-Na S O溶液滴定含 I 的溶液,反应方程式为I +2S O=214 62-,故过程,应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若溶液颜色刚刚褪去就停止滴加,则滴入+S O2 2 32+的含量偏

36、小;Na S O 的物质的量偏小,造成测定Cu(6)由 2 MnO 4-242-+2+22242-)=2.54+5 C O+16 H =2 Mn+8H O+ 10CO可知 n(C On(KMnO )142+-222 32- 4 62-可知 2 S2 32- I2=2.5 0.20mol LV(KMnO );由 2Cu+4I =2CuI +I、 I +2S O=21 +S OO2+2+2-)=0.25mol-1KMnO4 和2Cu , n(Cu )=n(S2O3L V(Na2S2O3 ),已知两个滴定过程中消耗Na2S2O3的体积相等,所以 n(C2O42-)=2 n(Cu2+),因为晶体中只有

37、一种阴离子,并且晶体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该晶体为 K2Cu(C2O4)2H2O 。【点睛】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中注意指示剂的选择、滴定管的选择。7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加碘食盐中碘酸钾进行研究,查阅资料得知: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粉末,常温下很稳定,加热至560开始分解。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与HI、 H2O2 等物质作用,被还原为单质碘。( 1)学生甲设计实验测出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步骤如下:称取 wg 加碘盐,加适量蒸馏水溶解。用稀硫酸酸化所得的溶液,再加入过量KI 溶液,写出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1.00 10-3 mol?L-1 的 Na

38、2 S2O3 溶液滴定 ( 滴定时的反应方程式为 I22S2O22IS O2)2 2 3“346,滴定时 Na S O溶液应放在 _ ( 填 酸式滴定管 ”或 “碱式滴定管”) ,滴定至终点的现象为_ 。(2)学生乙对纯净的NaCl(不含 KIO3)进行了下列实验:顺步骤实验现象序取少量纯净的NaCl,加适量蒸馏水溶解溶液无变化滴入少量淀粉 -KI 溶液,振荡溶液无变化然后再滴加稀硫酸,振荡溶液变蓝色请推测实验中产生蓝色现象的可能原因:_ ;根据学生乙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学生甲的实验结果可能_ (填 “偏大 ”、 “偏小 ”或 “无影响 ”)。(3)学生丙设计实验证明加碘食盐样品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

39、是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硝酸、IO3 -而不是 I-,进行如下实3% H2O2 溶液、新制氯水、 1%淀粉溶液、蒸馏水。预期现象和实验步骤结论步骤 1:取少量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_步骤 2:另取少量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滴入适_量的稀硫酸酸化,_【来源】 2020 届高三化学大二轮增分强化练猜想判断型实验题【答案】 IO 3 6H5I3I 2 3H 2O碱式滴定管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I-在酸性条件下能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氧化成I2 偏大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再加入1-2 滴 1%淀粉溶液,充分振荡;溶液

40、不呈蓝色,则溶液中无I- ,碘元素的存在形式不是 I-再加入少量22溶液和 1-2滴 1%淀粉溶液,充分振荡溶液呈蓝色,则溶液3%H O中存在 IO3- ,碘元素的存在形式为IO3-【解析】【分析】(1)用稀硫酸酸化所得的溶液,再加入过量KI 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 Na2 2 3为强碱弱酸盐,2 32-水解使溶液呈弱碱性;滴定结束前溶液为蓝色,I 2反应完S OS O毕时溶液蓝色褪色;( 2)酸性条件下,碘离子被氧气氧化生成碘单质;甲同学的实验中,若用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过量 KI 溶液,由于碘单质的量增大;( 3)步骤 1:氯气氧化性大于碘单质,用氯水检验食盐中存不存在碘离子,步骤 2:用双

41、氧水和淀粉检验食盐中含有碘酸根离子;【详解】(1)用稀硫酸酸化所得的溶液,再加入过量KI 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O 3 6H 5I3I 2 3H 2O ; Na2 2 3为强碱弱酸盐,因为硫代硫酸根离子水解,2 2 3S ONa S O 溶液呈弱碱性,所以滴定时Na2S2O3 溶液应放在碱性滴定管中;滴定结束前溶液为蓝色,I2 反应完毕时溶液蓝色褪色,则滴定终点现象为: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酸性条件下,碘离子被氧气氧化生成碘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I4HO 2 2I 2 2H 2 O ,在酸性条件下,过量的碘离子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碘单质;甲同学的实验中,若用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过量KI 溶液,由于碘单质的量增大,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3)步骤 1:氯气氧化性大于碘单质,用氯水检验食盐中存不存在碘离子,操作方法及现象为:取少量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再加入 1-2 滴 1%淀粉溶液,充分振荡,若溶液不呈蓝色,则溶液中无I-,碘元素的存在形式不是 I-;步骤 2:用双氧水和淀粉检验食盐中含有碘酸根离子,操作方法及现象为:另取少量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滴入适量的稀硫酸酸化,再加入少量3%H2O2溶液和 1-2 滴 1%淀粉溶液,充分振荡,若溶液呈蓝色,则溶液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