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燃烧 B 浓盐酸挥发 C 石蜡熔化 D 玻璃破碎 2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活性炭能除去水中的异味 B 煤的使用给人类带来很多方便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C 吸烟有害健康 D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3化学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B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巨大差异,原因是其中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 水结冰体积变大时,水分子由运动到静止且水分子体积变大 D 空气
2、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 4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气是由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 甲烷属于有机物 C 钢铁和铝合金都是合成材料 D 化石燃料都含有碳元素 5在一定条件下,锌与稀硝酸可发生反应:4Zn+10HNO3=4Zn(NO3)2+X+N2O,其中X为一种常见物质关于物质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H2O2 B X前面的计量系数为5 C 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D X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CaCO3CaOCa(OH)2CaCO3的转化过程中钙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B 不能一步反应实现CuOC
3、u(OH)2的相互转化 C 实现COCO2的相互转化,都只有一种途径 D 实现H2SO4HCl和Ca(OH)2NaOH的转化所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 7金属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支持装置已略去)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煤油不与金属钠反应;煤油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记录如下: 步骤操 作现 象先打开a,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待大试管A中充满液体后,立即关闭a及分液漏斗活塞A中液体分层,油层在上钠熔成银白色小球,在液体的界面处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下层溶液呈红色,并逐渐进入B中打开b,
4、待B中部分溶液进入C中时关闭b,并打开a排气减压C中溶液仍呈红色打开止水夹cD中溶液进入C中,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无色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 步骤、中红色溶液呈碱性,步骤中无色溶液呈中性 步骤中,C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有1个或2个 本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起反应 装置D中若改用氯化钙溶液也能实现实验探究的目的 装置B中与空气相通的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外气压平衡,使液体顺利地进出 其中错误说法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8向某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Cu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蓝色滤液B;再向B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C和滤液
5、D取滤液D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 滤渣A和C中都一定有Ag,可能有Cu 取滤渣C加足量稀盐酸后肯定无明显变化 滤液B和D中溶质成分相同 滤液B的质量比滤液D的质量小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6分)9(4分)图1中A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1中B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B图中 x=,该粒子的符号是(2)图2是钠与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4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相等(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
6、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下同)A溶剂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质量一定变大C溶液浓度可能变大 D溶液质量可能不变(4)现有同时含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该溶液中提取纯净的乙物质,具体的操作是11(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探究活动探究一:A、B、C、D分别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水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1)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式,下同)(2)物质D是探究二:【实验
7、一】探究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一定温度下,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绘制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3)图中P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种溶质【实验二】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取适量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产生气泡(4)产生的气体是,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实验三】检验实验废液成分取收集在废液缸中的上述两个实验产生的废液样品,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废液中除含有氯化钠、硫酸钠,还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其实验流程及部分实验现象如图所示(5)试剂甲是溶液;(6)证明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证据是;(7)现有实验操作还没有完全达到实验目的,
8、必须补充的操作是12(6分)氨气易溶于水,易与浓硫酸反应,不与碱石灰(干燥剂)反应氨气还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2NH3+3CuO N2+3Cu+3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实验来验证氨气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部分均略去)已知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实验中所用试剂均足量,B、D、E中所装药品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实验前装置 C、D 的质量分别为 mC1、mD1实验步骤:连接装置A、B、C、D、E,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注入足量浓氨水后关闭旋塞通入氨气一段时间后,接着连接装置F点燃酒精灯加热,待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后,停止加热继续通氨气至玻璃管冷却记录量气管读数为V mLV称量装
9、置 C、D 的质量分别为 mC2、mD2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NaOH固体所起的作用,是利用了该物质的性质(2)若 mC1mC2=(mD2mD1),则可证明氨气的组成中不含氧元素(3)步骤通入氨气的目的之一是(4)如果略去装置B,导致的后果是装置C中会发生新的化学反应会得出“氨气的组成中含有氧元素”的结论使测得的氨气组成中N、H元素质量比偏大(5)为减小误差,在读取量气管读数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6)步骤中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对实验结果(填“有”、“没有”或“不确定有没有”)影响13(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4.5g工业品烧碱样品与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铜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
10、应过滤后所得滤液质量为39.6g若工业品烧碱中仅含有氯化钠杂质,请计算参加反应的烧碱质量 201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燃烧 B 浓盐酸挥发 C 石蜡熔化 D 玻璃破碎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 解:A、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故选项正确;B、浓盐酸挥发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只是
11、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矿石粉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活性炭能除去水中的异味 B 煤的使用给人类带来很多方便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C 吸烟有害健康 D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考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灭火的原理和方
12、法;烟的危害性及防治专题: 化学与能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分析: A、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判断;B、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物质;C、根据香烟烟气的成分和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判断;D、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解答: 解:A、由于性炭具有吸附性,活性炭能除去水中的异味,正确;B、煤的使用给人类带来很多方便,但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粉尘对大气造成了污染,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故错误;C、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故正确;D、油锅着火
13、可用锅盖盖灭,故正确故选B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 3化学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B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巨大差异,原因是其中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 水结冰体积变大时,水分子由运动到静止且水分子体积变大 D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 考点: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A、分子和原子都可分;B、根据金刚石、石墨的结构分析;C、根据水的三态变化原理分析;D、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解答;解答
14、: 解:A、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又可分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故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是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上的不同而不是碳原子结构不同故错误;C、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不是水分子体积变大,故错误;D、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有氧分子、氮分子等多种不同的分子,故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三态变化原理、物质的分类知识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4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气是由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 甲烷属于有机物 C 钢铁和铝合金都是合成材料 D 化石燃料都含有碳元素 考点:
15、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金属材料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 物质的分类分析: A、根据混合物的定义考虑;B、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C、钢铁和铝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D、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考虑解答: 解:A、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煤气是由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A说法正确;B、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故B说法正确;C、钢铁和铝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故C说法错误;D、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都含有碳元素,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混合物、有机物、金属材料的分类方法,知道三大化石燃料 5在一定条件下,锌与
16、稀硝酸可发生反应:4Zn+10HNO3=4Zn(NO3)2+X+N2O,其中X为一种常见物质关于物质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H2O2 B X前面的计量系数为5 C 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D X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Zn+10HNO3=4Zn(NO3)2+X+N2O,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推断反应生成物X的分子构成、确定该物质X的化学式解答: 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Zn+10HNO3=4Zn(NO3)2+X+N2O,反应物中含Zn、H、N
17、、O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10、10、30,反应后生成物中含Zn、H、N、O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0、10、25,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X中含10个H原子和5个O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O,故A错,前边的计量数是5,故B正确;H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6=1:8,故C错,水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化合价是2价,故D错故选B点评: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CaCO3CaOCa(OH)2CaCO3的转化过程中钙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B 不能一步反
18、应实现CuOCu(OH)2的相互转化 C 实现COCO2的相互转化,都只有一种途径 D 实现H2SO4HCl和Ca(OH)2NaOH的转化所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 物质的制备分析: A、根据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反应过程中,钙元素质量不变进行分析;B、根据氧化铜和水不会生成氢氧化铜进行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和氧气、金属氧化物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D、根据硫酸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
19、酸,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都属于复分解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A、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反应过程中,钙元素质量不变,故A正确;B、氧化铜和水不会生成氢氧化铜,故B正确;C、一氧化碳和氧气、金属氧化物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故C错误;D、硫酸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C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的选项,然后结合选项考查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注意选择特殊的例子进行验证 7金属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常温下能与水剧
20、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支持装置已略去)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煤油不与金属钠反应;煤油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记录如下: 步骤操 作现 象先打开a,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待大试管A中充满液体后,立即关闭a及分液漏斗活塞A中液体分层,油层在上钠熔成银白色小球,在液体的界面处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下层溶液呈红色,并逐渐进入B中打开b,待B中部分溶液进入C中时关闭b,并打开a排气减压C中溶液仍呈红色打开止水夹cD中溶液进入C中,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无色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 步骤、中红色溶液呈碱性,步骤中无色溶液呈中性 步骤中
21、,C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有1个或2个 本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起反应 装置D中若改用氯化钙溶液也能实现实验探究的目的 装置B中与空气相通的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外气压平衡,使液体顺利地进出 其中错误说法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 根据钠和水会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都显碱性,酚酞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都显无色,但是步骤中无色溶液可能显中性或酸性进行分析;根据步骤中,C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能只有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也
22、可能是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根据C中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会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根据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根据压强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解:钠和水会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都显碱性,酚酞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都显无色,但是步骤中无色溶液可能显中性或酸性,故错误;步骤中,C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能只有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也可能是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故正确;C中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会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本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起反应,故正确;氯化钙和
23、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能实现实验探究的目的,故正确;通过分析可知,装置B中与空气相通的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外气压平衡,使液体顺利地进出,故正确故选:A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选项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提示进行分析解答 8向某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Cu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蓝色滤液B;再向B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C和滤液D取滤液D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 滤渣A和C中都一定有Ag,可能有Cu 取滤渣C加足量稀盐酸后肯定无明显变化 滤液B和D中溶质成分相同 滤液B的质量比滤液D的质量小 其中正确
24、说法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 向某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Cu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蓝色滤液B;说明溶液中含有硝酸铜,由于该反应是锌先与硝酸银反应,锌反应完了,再铜与硝酸银反应,所以由题意可知锌已经被反应完;再向B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C和滤液D取滤液D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D中含有硝酸银,所以铜与硝酸银反应时,硝酸银过量,即铜也被反应完了再进一步进行分析即可解答: 解:向某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Cu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蓝色滤液
25、B;说明溶液中含有硝酸铜,由于该反应是锌先与硝酸银反应,锌反应完了,再铜与硝酸银反应,所以由题意可知锌已经被反应完;再向B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C和滤液D取滤液D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D中含有硝酸银,所以铜与硝酸银反应时,硝酸银过量,即铜也被反应完了加入的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因为通过分析,最后的滤液D中含有硝酸银,说明加入的锌只与硝酸银反应,所以滤渣中只有银由上边的分析可知滤渣A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滤渣C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有铜,故错;由上边的分析可知滤渣C中只有银,所以加入盐酸无现象,故正确;由上边的分析可知滤液B中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
26、;滤液D中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故正确;滤液D是滤液B加入了锌,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进入溶液的是锌,置换出来的是银,所以进入溶液的质量少,置换出来的质量多,所以溶液质量减少,所以滤液D的质量少,故错故选C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多个金属与同一盐溶液反应时,活泼的金属先与盐溶液反应,同一金属与不同盐溶液反应时,金属先与排在最后的盐溶液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6分) 9(4分)图1中A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1中B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B图中 x= 11 ,该粒子的符号是 Na+ (2)图2是钠与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
27、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1)根据图示中微粒的特点和有关信息进行分析解答;(2)据反应物、及反应条件解答此题解答: 解:(1)该元素的名称是钠,该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应为11,质子数电子数,属于阳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故该粒子的符号是Na+;(2)据图2可知此反应为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答案为:(1)11,Na+;(2)2Na+2H2O
28、=2NaOH+H2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的理解,难度不大 10(4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 溶解度 相等 (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 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D (填序号,下同) A溶剂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质量一定变大 C溶液浓度可能变大 D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4)现有同时含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该溶液中提取纯净的乙物质,具体的操作是 升高温度、结晶、过滤、热水洗涤、干燥 考点:
29、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 解:(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可得知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乙需要的水的质量大,所得溶液
30、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3)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A、增加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故A错误;B、蒸发溶剂,溶质质量不变,故B错误;C、增加溶质,溶质质量分数会增大,故C正确;D、降低温度,溶液质量可能不变,故D正确故选:CD;(4)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高溶液温度会析出晶体,洗涤时要用热水,减小乙物质的溶解量,所以具体的操作是:升高温度、结晶、过滤、热水洗涤、干燥故答案为:(1)溶解度;(2);(3)C、D;(4)升高温度、结晶、过滤、热水洗涤、干燥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
31、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A、B、C、D分别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水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O2 (填化学式,下同) (2)物质D是 CO2 探究二: 【实验一】探究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 一定温度下,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绘制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3)图中P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 两 种溶质 【实验二】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取适量久置的氢氧
32、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产生气泡 (4)产生的气体是 CO2 ,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实验三】检验实验废液成分 取收集在废液缸中的上述两个实验产生的废液样品,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废液中除含有氯化钠、硫酸钠,还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其实验流程及部分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5)试剂甲是 Ba(NO3)2 溶液; (6)证明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证据是 操作中生成白色沉淀后,上层溶液仍呈红色 ; (7)现有实验操作还没有完全达到实验目的,必须补充的操作是 取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
33、杂方法;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 科学探究分析: 探究一: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氧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氧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氧气会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A是氧气,D是二氧化碳,B是水,C是一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3)根据图象可知,N点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P点盐酸过量进行分析;(4)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5)根据加入试剂甲后的溶液仍然显红色,说明溶液中仍含有碱性物质,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会与甲生成白色沉淀,又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所以应该加入氯化钡溶液,然后结合题中
34、的现象进行验证;(6)根据碱可以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7)根据题中的所加的试剂和实验现象,不能验证氯化钠是否存在进行分析解答: 解:(1)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O2;(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氧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氧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氧气会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A是氧气,D是二氧化碳,B是水,C是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物质D是CO2;(3)通过分析图象的走向以及转折点可知,N点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P点盐酸过量,对应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氢两种;(4)碳酸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产生的气体是CO2,根
35、据实验现象,可判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5)加入试剂甲后的溶液仍然显红色,说明溶液中仍含有碱性物质,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会与甲生成白色沉淀,又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所以应该加入硝酸钡溶液;(6)碱可以使酚酞变红色,证明药品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证据是:操作中生成白色沉淀后,上层溶液仍呈红色;(7)题中的所加的试剂和实验现象,不能验证氯化钠是否存在,验证氯离子常用硝酸银,所以必须补充的操作是:取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故答案为:(1)O2;(2)CO2;(3)两;(4)CO2;(5)Ba(NO3)2;(6)操作中生成白色沉淀后,上层溶液仍呈红色;(7)取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
36、,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提示进行解答 12(6分)氨气易溶于水,易与浓硫酸反应,不与碱石灰(干燥剂)反应氨气还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2NH3+3CuO N2+3Cu+3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实验来验证氨气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部分均略去)已知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实验中所用试剂均足量,B、D、E中所装药品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实验前装置 C、D 的质量分别为 mC1、mD1 实验步骤: 连接装置A、B、C、D、E,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注入足量浓氨水后关闭旋塞通入氨气一段时间后,接着连接装置F 点燃酒精灯加热,待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后,停止加热 继续通氨气至玻璃管冷却 记录量气管读数为V mL V称量装置 C、D 的质量分别为 mC2、mD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NaOH固体所起的作用,是利用了该物质 遇水溶解放热 的性质 (2)若 mC1mC2=(mD2mD1) ,则可证明氨气的组成中不含氧元素 (3)步骤通入氨气的目的之一是 排出装置内生成物,减小误差 (4)如果略去装置B,导致的后果是 装置C中会发生新的化学反应 会得出“氨气的组成中含有氧元素”的结论 使测得的氨气组成中N、H元素质量比偏大 (5)为减小误差,在读取量气管读数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调节水准管,使量气管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2 古诗三首 题临安邸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3章 5 洛伦兹力的应用教案 教科版选修3-1
- 2024年学校教学楼砌墙工程合同
- 2024年广告投放合同的媒体与频次规定
- 04版工程承包合同:桥梁建设与吊车服务协议
- 2024年展览接待服务租赁合同
- 2024年云计算平台技术开发与转让合同
- 2024年商业房产抵押借款合同
- 2024剧院灯光音响技术服务合同
- 2024年小型自建房屋装修合同
- hypertension高血压全英语版-课件
-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解读 汇报课件
- 心身疾病-课件
- 物理名词解释
- 主要股东或出资人信息及投标人基本情况表模板
- 养老院 入住申请表
- 【审计工作底稿模板】SA营业收入
- 2022年《学习有方法教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鲁画报社版六年级全一册教案
- 怡安翰威特:高潜人才标准构建技术与案例分享课件
-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课件(19页)
- 铁塔基础施工方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