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第三册第三单元_第1页
教材分析第三册第三单元_第2页
教材分析第三册第三单元_第3页
教材分析第三册第三单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一、 教材说明学生在学习的几何知识和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角,对角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人教版教材对于角的认识不致分三步走:第3册的“角的初步认识”,还有第7册的“线与角”。因此,本节课的教材只是把建立角的概念放在“初步认识”的水准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巧妙地避开角的概念,又要揭示角的本质属性,为中高年级继续学习角和其他几何图形奠定基础。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认识角认识直角认识直角认识锐角和钝角解决问题角的初步认识画直角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角和

2、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也不例外。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

3、则。”因此,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2、 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3、能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三、教学课时课时例题课题习题第一课时例1、例2认识角做一做;练习八15第二课时例3、例4直角做一做;练习八68第三课时例5钝角、锐角做一做;练习八912第四课时例6解决问

4、题做一做;练习八13第五课时练习综合练习练习八14四、教学建议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正确把握教学要求。角和直角本册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即可。只要通过观察实物、实际操作初步认识角和直角,不要做严格定义。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 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浅显,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五、易错点:1认识角:学生容易把角的顶点和当做就是一个角。2判断角:学生认为一条边长,另一条边短的角就不是角。3画角:容易忘记标出角的符号。例1、 例2: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模型。初步感知角的表象,但是教材提供的素材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有

5、剪刀中的锐角、吸管中的钝角以及水管中的直角,为“角的大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抽象出的三个不同的角的观察对比,引出学生的思考,从而归纳出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这也是本阶段学习的角的初步认识。 但是,这里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往往学生是立体实物中的尖尖的部分看成角,而非本节课平面图形中的角。这里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预设和应对方案。1、操作中创造角(做角)。教材中安排了做活动角和用圆形纸折出不同的角等活动。让学生初步经历认识角并创造角的过程,再一次巩固角的特征,并为不同大小的角的比较做孕伏。2、画角。教材中指出画角的方法,看似是一种教学技能的习得和训练,其实也是对“角初步认识”的一种深刻

6、的体验,通过“画角”,再次感受“一个顶点两条边”的特性。3、练习的第一个主要是对应例题1,找角。从生活中找到并抽象出角。第二个练习主要是对应例题2,画角。既是一种技能,又是对知识的再巩固。4、看似教材中的知识点已经都展示了,其实,我们再仔细研读后面的“练习题”就会发现,第3小题,提出要“比较角的大小”。而且不单单是借助标准的角来比较角的大小,更是隐藏着“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个知识点。看起来,人教版没有刻意安排,只是初步感知比较方法。例3、例4、例5: 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初步知道锐角和钝角。 第一步从实物提取直角,观察直角的图形,教学表示直角的记号。教材把提取的三个直

7、角按不同位置摆放,让学生正确感知直角。 第二步用纸折出直角,教材示范了折的步骤,可以让学生看看书上的折法,再动手折并仔细看看折出的直角。在折直角时建议选用不规则图形的纸,可以突出折成的直角。如果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也能折出直角,但原来纸上的四个直角会干扰学生对折出的直角的注意。 第三步把要折出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一方面认识三角尺上的直角,另一方面发现直角同样大。 第四步利用已有的直角判断其他角是不是直角。 在辨认锐角、钝角时进一步加强对直角的认识。锐角、钝角的认识是直观的,不需要作概念性的定义。 注意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教学时,可以指着某个角这样说:这个角比直角大(小),是钝(锐)角。

8、但是,不要离开了角的图形说“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这样的话,因为这样的表述是不严密的。例6:让孩子解决“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的问题,继续让学生在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道了什么”中,关键在于理解“一副三角尺”的含义,并知道自己可以利用的都是哪种角,同时调动关于锐角、直角和钝角之间大小关系的知识,为“拼”作好准备。在“怎样解答”中,教材呈现了两种策略:一是通过直接拼的方式去尝试;二是根据钝角和直角的关系,以直角为基础和钝角去拼。显然,后者体现了有理、有序的思考,能找到较多的、保证正确的答案。在“解答正确吗”中学生可以通过用直角比的方式对拼出的角进行检验,也可以用道理加以说明。教学建议: 读懂要求-操作策略探讨-合作要求讨论-合作学习-交流反馈(小组合作,准备记录单;三角尺的几个角需要编号。) 猜想与验证并行 引导有序思考。与例题相比,“做一做”的信息更为复杂、拼法也更为多样,也体现了有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学生只要拼出3种即可,同时教师应考虑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