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练习_第1页
实验设计练习_第2页
实验设计练习_第3页
实验设计练习_第4页
实验设计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设计练习,分析以下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一个研究者想要确定饥饿是否会影响猫的,攻击性。以,10,只猫为被试,主试将他们关在不,同的笼子里,并对他们进行不同时间间隔的食,物剥夺。两周后,猫的体重降为正常体重的,80%,。主试将,2,只猫放在一起,15,分钟,观察是,否有攻击行为或打架发生。所有情况下,猫都,表现出一定的威胁状态,大多数情况下出现了,打架行为。研究者得出结论,饥饿可以增加猫,的攻击性。,?,自变量,-,猫的饥饿程度;因变量,-,攻击行为的,多少。该实验中只观察了自变量的单一水平,,没有使用对照组,不能确定攻击行为是否比不,饥饿时增加。,?,修改:采用不进行饥饿处理的猫

2、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攻击行为数量,检验差异是否显著。,?,?,2.,有些心理学家在食品和饮料公司工作,他们在产品发展,中一直担任重要角色。有消费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目的是测量顾客对两种类型可乐的喜爱程度。在某个市场,范围内,这家公司的可乐销售情况不如对手。有趣的是,,公司的总体销售情况要比对手好。,研究者认为这样的可乐销售情况是由当地的一些条件造成,,于是他们开始检验这个假设。这是一个重复测量实验设计,,每个被试要品尝两种可乐。一种可乐被标记为,Q,(竞争对,手的牌子),另一种被标记为,M,(本公司的牌子)。随机,选取年龄在,1462,岁之间的市民为被试。所有被试品尝,Q,牌子后品尝,

3、M,牌子,然后报告自己的喜好。令实验者吃惊,的是,大多数被试报告喜欢,M,牌子。实验者得出结论,样,本被试喜欢他们公司的可乐,广告是引起竞争对手饮料销,售好的原因。因此,他们建议加大对当地广告投资已改善,销售情况。,?,自变量,-,可乐类型(,2,水平即两种牌子);因变,量,-,被试的喜好。被试内设计。,?,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被试对可乐喜好的判断可,能受品尝的先后顺序影响。,?,修改:采用平衡序列重复测量设计。即一半被,试按照,Q-M,顺序品尝,另一半按照,M-Q,顺序品,尝。,?,另外,还应该控制被试对可乐牌子及顺序的知,晓,即知告知被试要进行,2,种可乐的比较,而,被试不知道先品尝的是哪种

4、,后品尝的是哪种,,以免他们故意讨好调查者。,?,3,以为实验者想要测验在学习无意义音节时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的效果。他使用了,3,个处理组,然后,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各种条件下。第一组,在一天的,30,分钟内练习,20,个无意义音节;第二组,连续两,天练习相同的无意义音节,每天,30,分钟;第三组,,连续,3,天练习这些无意义音节,每天,30,分钟。然后,,实验使用一个自由回忆测验来评价每组的学习成绩。,3,组被试对,20,个无意义音节的平均回忆量分别为,5.2,,,10,,,14.6,。,3,个均数之间在,0.01,水平上达到,统计显著,实验者认为分散练习的效果比集中练习,的效果好。,?,自变

5、量,-,练习间隔(,3,个水平,一天,,2,天,,3,天);因变量,自由回忆的保持量。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可能存在的问题是,,3,组织间除了学习间隔外,,其他条件并不相等,第一组连续时间共,30,分钟,,第二组,60,分钟,第三组,90,分钟。这个因素可能,导致被试保持量的差异是由学习累积时间引起,,而不是学习间隔。,?,修改:调整三组练习的总时间,使其相等。例,如第一组一天,30,分钟连续联系,第二组连续,2,天每天,15,分钟练习,第三组连续,3,天每天,10,分,钟练习。,?,/,补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三组被试在学习,与测验之间的时间间隔不相同,第一组间隔,2,天,第二组间隔,

6、1,天,第三组无间隔,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引入了混淆变量,例如,第一组被试可能遗忘得更多。,?,/,修改:改为同样的测验与学习之间的间隔,,每组学习之后同样间隔,1,天再进行测验。,?,4,、一位心理学家想调查大学生失败的原因。,她选取两组学生,一组曾经考试不及格,另一,组成绩优异。他对两组学生进行自尊测验。结,果发现,考试不及格组的自尊低于成绩优异组。,她认为,低自尊是造成大学生失败的原因之一,,并进一步提出低自尊的人很可能成功期望低,,在大学里表现出抵抗行为,最终导致失败。,?,自变量,-,考试成绩优异,/,不及格;因变量,-,自尊,测验分数。,?,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即使实验得出不

7、及格组与,优异组被试的自尊分数差异显著,也不一定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孰因孰果的关系。也可,能是由于考试不及格导致自尊下降。,?,5.,有心理学家设计一个研究,目的是确定通过,生物反馈技术能否让高血压病人学会控制自己,的血压。这种仪器可以记录每位病人的血压。,病人通过音调会获得自己血压水平的反馈,血,压下降时音调降低,升高时音调提高。实验要,求病人尽可能保持情绪平稳。,5,位高血压病人,分别接受,10,小时反馈。在这实验过程中,,5,位,病人的血压水平都有所下降,研究者认为这种,方法很成功。,?,?,?,自变量,-,是否进行生物反馈;因变量,-,被试血压变,化趋势。,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实验只

8、观察了自变量的一个水,平,没有采用控制组,血压下降可能仅是由于被试,有意让情绪平稳,而不是因为有生物反馈。,修改:增加控制组,选取与实验组血压水平匹配的,被试。对控制组不使用生物反馈技术,只让他们自,己尽量保持血压水平稳定。经过相同时间的处理后,,检验,2,组血压下降程度的差异。,?,6.,为了测验在学习简单任务时,高驱力的被试,要比低驱力的被试学习速度快,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进一步提出在学习复杂任务,时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低驱力的被试学习速度,更快。实验者对驱力的操作定义是每一个被试,在外显焦虑量表上的得分(,MAS,)。实验选择,20,名高焦虑(高驱力)被试,,20,名低焦虑(

9、低,驱力)被试,要求他们学习一项复杂任务,结,果低驱力组速度快于高驱力组,于是实验者认,为结论证实了假设。,?,?,?,?,?,?,?,?,自变量,-1,)焦虑水平(驱力水平),高,/,低,,2,),学习任务,难,/,易;因变量,-,学习速度。,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本实验只检验了,2,种自变量结,合,4,种情况中的,2,种,不能充分证实所提出的假设。,修改:采用,2*2,设计,即将,20,名高焦虑随机分配到,难易两种任务中,每组,10,名,,20,名低焦虑被试也随,机分配到难易,2,种任务中,每组,10,名;,焦虑水平,高,低,任务,难,S1S10 S21S30,难度,易,S11S20 S31S

10、40,另外,若要得出倒,U,型曲线的数据,应该采用,3*3,或,者更多水平的实验设计。,?,7,、一位调查者想研究这个假设:被试对因成绩差而受,惩罚的恐惧不利于控制行为,即不会对行为控制产生,有利影响。调查者使用一个稳定性测验来测量成绩,,在这个测验中被试的任务是将一根描画针插入一个孔,中,同时尽量避免接触到孔的边缘。每个被试要将描,画针插入,15,个孔内。主试告诉被试如果他们表现很差,就会受到电击,以此来操纵被试的恐惧。在实验前,,主试将一个电击设备绑在被试腿上,在实验中,无论,被试表现好坏,主试都不会电击他们。主试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两种情况下:第一组接受,50,伏电击,-,中等恐,惧条件,

11、第二组接受,100,伏电击,-,高等恐惧条件。最初,假设高恐惧被试表现比低恐惧被试差,实际两组均数,近似相等。根据这些数据实验者认为对惩罚的恐惧与,行为控制之间相关很小。,?,自变量,-,对惩罚的恐惧程度,因变量,-,行为成,绩。,?,可能存在的问题有,?,1,)没有使用无恐惧条件对照组,从而缺少行,为成绩的基线数据,不能说明对惩罚的恐惧没,有影响行为控制;,?,2,)自变量的操作定义可能不合适,即,50,伏和,100,伏电击引起的恐惧程度可能相差很小;,?,3,)可能由于任务难度不合适出现天花板效应,(太简单)或者地板效应(太难);,?,4,)不同被试可能对,50,伏电击和,100,伏电击的

12、恐,惧程度可能有很大差别,导致组内被试不同质;,?,8,、一位实验者选取了,20,名相信占星术的被试,,然后给他们关于前一天的星象,要求他们报告,出形象能否准确地预测昨天发生的事情。实验,者通过一个等级量表来获取被试的意见,这个,量表包括,6,个等级,从非常准确到非常不准确。,所有被试都认为星象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于是,实验者得出星象具有准确性这一结论。,?,相信占星术的被试本身就有人为其有准确性的,倾向。,?,修改:实验采用,2*2,因素设计。自变量,1-,被试,是否相信占星术,,2,个水平(信,/,不信);自变,量,2-,形象是否正确,,2,水平(昨天的星象,/,非,昨天的星象)。,?,9,

13、、为了了解一种实验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实验者使用了一个,2*3,因素设计。实验采用,2,组被试:(,1,)新入院的病人,(,2,)至少住了,2,年,院的病人。两组被市以前都没有住院经历。病人接,受,3,种药物水平的治疗:每日,3/6/9,克。主试将,2,组,被试随机分配到三种剂量,实验共,6,组,每组,20,名,被试。除了控制药物外,主试还要观察病人是否出,现精神分裂症症状。,2,个月后实验发现不管剂量如,何,每组中长期住院的病人很少有改善,在,3,种剂,量水平上至少有一半的新病人有所改善。研究这得,出结论,,1,)这种药物只对新入院的病人有效,对,长期住院的病人无效,,2,)每天,

14、3,克剂量可以达到,最佳药物效果。,?,1,)从被试选择上看,至少入院,2,年的病人组中,病,情严重程度可能要高于新入院组,因为在这,2,年时,间中,与他们同时入院的病情较轻的病人可能已经,康复出院了,而留下的都是重症患者。这就导致,2,个组的病人在病情这个影响药物效果的关键因素上,存在很大差异;,?,2,)对因变量的测量,-,病人的改善情况,不应该有,主试来进行;,?,3,)要采用安慰剂组来排除安慰剂效应;,?,修改:通过评估病人症状,选取病情相近的被试进,行实验,或者在对病情因素进行匹配分组;实验共,采用,4,组处理,-,不给处理组,安慰剂组,,3/6/9,克剂,量组;有不知晓实验目的以及

15、被试分组情况的人员,对被试改善情况进行评估。,?,10,、在临床心理学中存在一个有趣的争议,即精,神病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环境经验造成。支持后天,环境者假设,如果儿童与有精神病的父母一起生活,,在以后生活中他们倾向于出现相同的问题。为了检,验这个假设,他选择,1000,名精神病少年和,1000,名,正常少年作为被试,然后调查每个被市的父母是否,患有精神病。正常组父母中患有精神病的比例不到,1%,,而精神病组父母中患有精神病的比例高达,30%,。根据这个结果,实验者认为精神病不是先天,遗传,拥有与精神病父母一起生活的童年经验更容,易使一个人变得不正常。,?,?,?,?,?,?,?,这个实验并没有区

16、分开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与患病,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也可能是继承了父母患病的,遗传而导致患精神病。,修改:采用,2*2,设计,环境,有精神病,无精神病,遗,有精神病,A B,传,无精神病,C D,因变量为,4,种情况下儿童患精神病的比例。分析遗,传和环境两因素哪种起主要作用以及二者交互。,?,12,、最近,在新泽西警察局出现一种联想,人,们抱怨在追踪驾驶员时使用雷达枪的警察的癌,症发病率很高。根据这种联想向州提出诉讼,,试验随即选取在州公园服务的政府工作者作为,对照组,宣称使用雷达枪的警察的癌症发病率,比对照组高,18%,。对照组与警察组在教育水平、,年龄、性别和服务年限上都是匹配的。样本很,大

17、,警察被试,283,人,公园工作者,231,人。这个,案子合理吗?,?,不合理。使用匹配组的前提是:,1,)试验者知,道哪种被试特征与因变量高相关,,2,)可以测,得这种被试特征。本案中因变量为癌症发病率,,除与被试的年龄性别等相关外,更主要的是与,被试工作的压力以及紧张程度相关,例如警察,的工作紧张,压力很大,而公园工作者工作相,对轻松得多。这样看来,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匹,配是无效的,所得到的结论也不能说明癌症发,病率高是雷达枪导致。,?,修改:应该采用不使用雷达枪的警察作为对照,组,在工作强度、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匹配。,?,13,、最近一篇报纸文章宣称,“烟糖影响孩,子”,买烟糖吃的孩子比

18、不买的孩子在以后更,容易染上烟瘾。调查显示,与不买烟糖的学生,相比,至少买过,2,次烟糖的,7,年级学生更可能染,上烟瘾。结果如此明显,学校管理者想要禁止,销售烟糖,因为他们认为烟糖可引起青少年吸,烟。调查还显示,父母中至少有一位吸烟者的,家庭中的孩子更可能买烟糖,偶尔试着吸烟。,学校管理者这样的反应合理吗?,?,不一定合理。因为孩子吸烟的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可能是由于对父母吸烟行为的社会学,习,这一点反映在调查显示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位,吸烟的家庭中的孩子更可能试着吸烟。这样家庭,中的孩子更有可能通过社会学习获得吸烟行为,,从而导致他们更可能去买烟糖和尝试吸烟。因此,,就是否买烟糖与吸烟

19、可能性的调查没有控制好被,试本身学习行为这个额外变量,所得结论可能没,有真实的反应烟糖的作用。,?,11,、一组研究者认为在喂养白鼠时每天多加,20%,的蔗糖,然后训练白鼠在一个有障碍的车,轮上跑,这时速度会显著加快。控制组的白鼠,只接受一般喂养。实验选用,100,只来自洛克饲,养中心(专门经营老鼠赛跑生意)的五月花鼠,,随机分成,2,组,控制组先跑,试验组后跑,第,二组跑得比第一组快。实验证明了假设,在高,糖情况下,老鼠有较多的能量。研究这将这一,结果泛化到小学生中,认为应该给他们吃一些,加糖的食品。,?,?,?,?,?,这个实验问题很多。,1,)蔗糖可能成为老鼠跑步的强化物,而不是提供了更

20、,多的能量。如上所述,实验组老鼠接受每天多,20%,的蔗,糖处理,然后在训练中速度明显加快,这显示快跑行为,可能是由于蔗糖的强化(老鼠可能更偏爱甜食)产生的。,2,)控制组与实验组测试的先后顺序可能影响结果。控,制组,50,只老鼠先跑,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实验组的老鼠可能因为更多的休息而获得了,更多的体能,从而跑出更好的成绩。,3,)实验还需要避免类似于罗森塔尔效应之类的影响。,4,)在外部效度方面,由于选取的,100,只老鼠是来自专,业赛跑用鼠,他们的结果可能无法推论到一般的老鼠种,群中去。而实验者将其泛化到小学生中,则可能产生更,多的错误。,心理实验设计经典范例,1.C

21、ooper,的表象旋转试验,?,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性别的被试对不同角度正反字母,“,R”,的心理旋转反应时,证实表象心理旋转的,存在。,?,研究假设:,?,表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表征,具有可,操作性。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就像通过外部动作,操作客观事物一样。如果这种表象心理旋转存,在,被试判断不同角度的字母“,R”,是正是反的,反应时间将随角度变化。当字母垂直时(,0,度),反应时最短;随旋转角度增加,反应时,将增加;当字母水平(,180,度)时,反应时最,长。,?,?,?,?,实验设计与实施,一、被试选择:,以视力或矫正后视力正常的大学生为被试;

22、,?,?,?,?,?,?,?,?,?,?,?,二、实验材料(仪器):,不同角度正反,R,的图片;,三、变量及控制:,三因素混合设计,1,、自变量:,1,)性别:两个水平,男、女,是被试间变量;,2,)字母方向:两个水平,正,R,、反,R,(即镜像),是被,试内变量;,3,)字母旋转角度:,6,个水平,,0,度、,60,度、,120,度、,180,度、,240,度、,300,度,是被试内变量;,2,、因变量:,被试判断字母正反的反应时间。,?,?,?,?,?,3,、控制变量:,被试视力,恒定法控制,选择视力或矫,正视力在正常值范围内的被试;,被试疲劳,消除法控制,实验过程中适,当安排休息,避免因

23、视觉疲劳导致反应时延长;,环境照明,恒定法控制,保持实验环境,照度恒定;,顺序误差,随机法控制,不同旋转角度,的图片随机呈现,控制呈现顺序造成的误差;,?,实验程序:,被试按照性别分成两组,组内每名被,试都接受全部的实验处理,-,正反,R,,各,6,种角度;,?,根据相同的指导语,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中进行实验;,?,要求被试看到图片后,判断是正,R,还是,反,R,,在保证判断正确的前提下,反应越快越,好;,?,每名被试所要判断的图片随机呈现,,在完成全部翻断中适当安排休息;,?,记录被试判断的反应时间。,?,?,?,?,?,?,?,?,?,?,?,?,结果分析,0,度,60,度,120,度,1

24、80,度,240,度,300,度,360,度,正,R,男,女,反,R,男,女,1,)分别计算每名被试每种实验处理的平均反应时和正,确率;,2,)以旋转角度为横坐标,以反应时为纵坐标,画出曲,线图;,3,)对实验数据进行,2*2*6,混合设计方差分析:,?,?,?,?,预期讨论,1,)字母在垂直位置(,0,度或,360,度)时,无论正,反,判断所需的反应时最短;,2,)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反应时延长,在水平,位置(,180,度)时最长,曲线两边对称,;,3,)对不同角度的正反,R,做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不同角度差异是否显著,对不同角度作多重比较,,考察误差来源。,?,2,?,金志成等(,199

25、7,)采用正、负启动技术,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比较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和学优生在选择性注意加工机制,目标激活,和分心物抑制方面的差异。,?,3*2,混合设计,自变量:,?,A,三种处理条件:三种条件为被试内因素。,?,A1,目标重复条件,其中启动显示中的目标作为,探测显示中的目标;,?,A2,负启动条件,其中启动显示中的分心物作为,探测显示中的目标;,?,A3,控制条件,其中探测显示中的目标和分心物,均与启动显示中的目标和分心物无关。,?,?,B,学生条件:被试间因素。,?,?,B1,学困生;,B2,学优生。,?,因变量:反应时。,目标重复条件,负启动条件,控制条件,?,学困生,RT RT

26、 RT,?,学优生,RT RT RT,?,统计:,3*2,混合设计方差分析,若交互作用显著,则,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在目标激活条件下,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差异)(负启动条件下,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差异),?,?,结果:学困生在目标激活方面与学优生虽然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而在分心物抑制方面学困,生大大小于学优生,即负启动效应显著小于学,优生。说明,认知不足的特定人群对分心物抑,制能力弱,易受分心物的干扰。,3,Johnson,和,Wilson,(,1980,)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注意集中和注意分配两种条件下,非靶子,词类型对靶子词检测的影响。,?,在实验中同时研究了注意的集中性和分配性,,还同时设

27、置了追随耳程序和追随靶子词程序。,在实验中,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各一个词,,被试任务是检测事先规定的某一范畴的字词,(即靶子词)。他们所用的靶子词都是双义词,,即至少具有两个不同的词义。,?,?,?,?,?,?,?,3*2,组间设计,自变量:,A,非靶子词的,3,种条件:,A1,偏向双义词的适当意义条件,例如,非靶子词位“臭的”,,因靶子范畴“衣着”,靶子词“,sock”,的适当意义为“短袜”;,A2,偏向双义词的不适当意义的条件,例如,非靶子词位“打,击”,靶子词“,sock”,的另一个意义是“痛击”;,A3,中性的词,例如“周二”。,?,?,?,B,靶子词呈现方式:,B1,靶子词不固定呈现

28、给哪一支耳朵(注意的分配性);,B2,靶子词只呈现给左耳,让被试追随左耳(注意的集中性)。,因变量:靶子词的检测率,%,?,?,?,非靶子词,不适当,中性,适当,?,注意集中,% % %,?,注意分配,% % %,?,统计:,3*2,组间设计方差分析,交互显著,简,单效应(集中条件下非靶子词的作用)(分配,条件下非靶子词的作用)。,?,?,结果:,1,)在注意分配条件下,适当的非靶子词能够促进,对靶子词的检测(检测率高,,67%,),而不适当的非靶子,词则不利于对靶子词的检测(检测率低,,46%,);,2,)在注意集中条件下,虽然检测率均高于分配条件,(,70%,以上),但非靶子词的类型对靶子词的检验不起作,用。,解释:,1,)分配条件下,资源分配到两耳,所以其中一耳,所得到的资源就少一些;而在集中条件下,被试只追随一,耳,所以这一耳所得的资源就多,因而,集中条件下对靶,子刺激的检测高于分配条件下的检测率;,2,)分配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