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代词简介PPT课件_第1页
常用代词简介PPT课件_第2页
常用代词简介PPT课件_第3页
常用代词简介PPT课件_第4页
常用代词简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六节 常用代词简介 古汉语的代词可分为五类:人称、指示、疑问、无定、辅助。 一、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现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比较简单,单数主要是“我”字,有时也用“咱”、“俺”;复数主要用“我们”,有时也用“咱们”、“俺们”。古代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较多,主要有:吾、我、余、予、朕、卬。 此外在古代汉语中还常常用谦称代第一人称。如用“寡人”、“不谷”、“孤”、“臣”、“妾”、“仆”、“愚”以及自称其名等表示第一人称意义。,2,.,(二)第二人称代词 现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比较简单,单数用“你”,复数用“你们”。古代汉语中的第二人称代词较为复杂,主要有:女,汝,尔,若,而,乃。此外

2、还有一个“戎”字。 古代汉语中常常用尊称表示第二人称。主要有“子”、“君”、“先生”、“陛下”、“足下”、“大王”、“将军”、“公”,以及称人之字等等代第二人称。,3,.,(三) 第三人称代词 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较为麻烦一些,单数男性用“他”,女性用“她”;复数男性用“他们”,女性用她们,男女混合在一起的复数仍然用他们。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表示第三人称的语法意义,主要用指示代词来表示。表示第三人称意义的指示代词主要有:之、其、厥、彼、渠。,4,.,(四)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加“侪(chi)”、“属”、“辈”、“曹”等字,可以表示复数。 “侪”、 “属”、“辈”、“

3、曹”等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们”,它们有比较具体的意义,相当于“这伙人”、“这些人”、“这班人”。,5,.,二、指示代词 (一)近指代词主要有:此、是、斯、兹、之、然、尔、若。译作“这”、“这个”、“这些”、“这样”。 (二)远指代词主要有:彼、夫(f)、其。译作“那”、“那个”、“那些”、“那样”。 (三) 旁指代词:他他古汉语中的“他”,一般不作第三人称,而用作旁指,凡别人、别事、别物,都称“他”,译作“别的”、“其他的”。 孟子梁惠王上:“王顾左右而言他。”,6,.,(四) 特殊的指示代词:焉、诸。 焉“焉”的本义是鸟名,借作代词。“焉”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用在句末作补语,既是指示代词,又

4、有语气词的性质,因此,它又被称作“兼词”。“焉”的含义相当于“于是”、“于此”,有人认为它是“于是间”的急读合音。例如: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孟子许行:“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7,.,诸“诸”作代词,一般是“之于”或“之乎”的合音(“于”是介词,“乎”在句末是语气词)。例如: 列子汤问:“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诸,之于) 左传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诸,之于) 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yu)方七十里,有诸?”(诸,之乎) 论语先进:“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诸,之

5、乎),8,.,三、疑问代词 (一)指人的疑问代词 主要有:谁、孰。 (二)指物的疑问代词 主要有:孰、何、胡、曷、奚。相当于“什么”或“为什么”。 (三)指处所的疑问代词 主要有:安,恶,焉。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9,.,四、无定代词 “无定代词”是指所代对象不确定的代词,分为“肯定性”和“否定性”两类。(一) 肯定性的无定代词:或。“或”表示某人、某事肯定或可能存在,但究竟是什么人、什么事却不确定,难以具体指明。 1. “或”表人 “或”表人译作“有人”、“有些人”、“有的人”。 2. “或”表物“或”表物,译作“有的”、“有的东西”。 3. “或”表时间译作“有时候”、“有时”、

6、“偶尔”。,10,.,(二) 否定性的无定指代词:莫,无,靡。 1.莫 “莫”表示某人、某事不存在,但不确指。“莫”只作主语,译作“没有人”、“没有东西”、“没有地方”等。 2.无 “无”的用法与“莫”相似,可译作“没有人”、“没有东西”。 3.靡 “靡”的用法与“无”相同,可译作“没有人”、“没有东西”。,11,.,五、辅助性代词 “辅助性代词”是指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必须与其他词或词组结合才能使用的代词。古汉语中有两个辅助性代词:必须有前加成分的“者”和必须有后加成分的“所”(有的学者把“者”、“所”称为助词)。 (一)者 “者”的本义是“别事词也”,即用以区别人、物、事、时的虚词,也就

7、是我们所说的“辅助性代词”。 “者”的主要用法有以下三种:,12,.,1. 放在动词、形容词和各种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词组“者”字结构,称代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主体,译作“的人”、“的事物”、“的情况”。例如: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李斯谏逐客书:“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论语里仁:“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者”代心情),13,.,2. 放在数词和时间词之后,表示一定范围或种类,可根据具体情况灵

8、活翻译。例如: 论语颜渊:“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三者”,指“足食、足兵、民信之”) 论衡订鬼:“二者用精至矣!”(“二者”,指伯乐相马、庖丁解牛)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今者,现在) 论语泰伯:“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昔者,以前) 司马迁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者,古时候),14,.,3. 放在作主语或宾语的名词后面,起复指这个名词的作用,一般不必翻译。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亚父者,范增也。” 晁错论贵粟疏:“车骑()者,天下之武备也。”(车骑,车辆马匹) 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

9、短命死矣。”,15,.,(二)所 “所”的本义是“伐木声也”,借作辅助性代词,主要有三种用法: 1. “所”放在及物动词前面(即“所动词”的形式),组成名词性词组“所字结构”,表示这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作“的人”、“的东西”。有时,“所”放在不及物动词、名词、形容词前面,这时不及物动词、名词和形容词都活用为及物动词。由于“所”指代了动词的宾语,所以“所”字结构中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但可以带补语)。,16,.,战国策赵策:“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贵”活用为及物动词,它的后面带补语“于天下之士”) 晁错论贵粟疏:“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吏之所卑,法之

10、所尊也。”(“贵”、“贱”、“卑”、“尊”本是形容词,都活用为及物动词)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罾”本是名词,活用为及物动词) 木兰辞:“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17,.,2. “所”放在“以”、“从”、“为”、“与”、“由”等介词前面,指代介词的对象(即介词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原因、方式、手段、工具及有关的人物,等等;“所”和它后面的介词,一起放在动词或动宾词组前面,即以“所介词动词(宾词)”的形式,组成名词性的词组“所字

11、结构”。这种“所字结构”从其所表达的意义内容看,与动词的状语义相当,而与“所动词”所表示的动词的宾语义不同。,18,.,“所以” 这是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式、手段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例如: 荀子议兵:“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表工具)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表手段) 左传成公三年:“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表方式) 诸葛亮出师表:“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表原因),19,.,“所从” 一般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时间。例如: 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

12、所从坠。”(表处所) 司马迁报任安书:“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表时间),20,.,“所为” 一般表示行为发生的原因、目的。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表原因) 战国策赵策:“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表目的),21,.,“所与”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联的人物。例如: 孟子离娄下:“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表示与之饮食的人) 孙子兵法虚实:“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表示我军与之作战的敌人),22,.,“所由”一般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例如: 荀子正论:“是乱之所由作也。” 苏轼教战守策:“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

13、,此疾之所由生也。” “所介词动词(宾语)”这种形式,是名词性词组,可以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和判断句的谓语,它的前面可以加表示动作主体的名词作定语,后面也可加“者”,等等。,23,.,3. 用“所动词”的结构形式,表示“所介词动词(宾语)”的含义内容。也就是说,有些“所动词”的结构不表示动作的对象,而表示动作的工具、方式、处所、原因等等。这种情况,要根据特定的上下文仔细分析其含义。这是“所字结构”中的难点,必须特别注意。,24,.,庄子德充符:“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所爱其母”是“所以爱其母”的意思,表原因) 左传庄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孔颖达疏:“(庄)公意衣食二者虽所以安身,然亦不敢专,己有之,必以之分人。”由孔颖达疏可知,“所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