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作业阅读答案_第1页
母亲的作业阅读答案_第2页
母亲的作业阅读答案_第3页
母亲的作业阅读答案_第4页
母亲的作业阅读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母亲的作业阅读答案篇一:母亲的作业 2. 母亲写那几个字时为什么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 3. 母亲的作业指的是_ 4.病房里所有的人投来惊讶 、羡慕和赞许的目光的原因是_ 5.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简单说明理由。 _ 6.短文最后“母亲最终没有学会写我字”,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_。 7.结尾段在全文的作用是_。 8.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 A.感激之情 B.敬重之情 C.赞美之情D.内疚之情 篇二:老舍我的母亲课后作业题答案 第一课 我的母亲课后作业题答案 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_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2、,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全文共有17个自然段 结构划分 第一部分(16),写母亲的家庭、婚姻、子女。 第二部分(712),写守寡后的母亲的勤俭、朴实、宽 厚、坚韧和为人热情的性格以及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 第三部分(13),写母亲为子女所做的几件感人事件。 第四部分(1417),写我远离母亲后,母亲的领子之情以及我对母亲的内疚之情 课后题答案 一、cu (nin) chng din 二、1.“终年”一词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辛劳着,没有休息。突出了母亲任劳任怨、勤劳质朴的美德。 2.“这里”指的是“我跟着母亲与三姐做事”。“这些_惯”指的是爱花,爱草,爱清洁。 3.文中连用“怕”字,是急切盼望家信与

3、迟疑打开的家信的心理矛盾的体现。“失了根的花草”在文中的意思是没有了娘的孩子。 三、第一问:主要写了“缝洗衣服”“收拾家务”“款待客人”“善待姑母”“保护儿女”“筹款上学”“三姐出嫁”“送我返校”等事。第二问:分别写了母亲认真、诚实、善良、热情、宽厚、坚韧等思想性格。 第三问:勤俭诚实;任劳任怨;爱花菜草爱清洁;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宁可吃亏,不斗气;在灾难面前有着保护儿女的铮铮硬骨;为了子女的前程,不辞辛劳;深明大义,把对子女的爱深深地藏在心底。 四、1.依依不舍之情 2.百感交集的感情 3.写出了母亲对三姐的爱 4.“笑”写出了母亲的激动之情;“愣”和“叹”写出了母亲失望而无奈的心理。“去吧

4、,小子!”写出了母亲的深明大义和无尽的爱意。 篇三:我的母亲课后_题答案 一、通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3试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发表一点评论。 设置这三道小题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且这三小题是逐层深入的。第1小题,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内容;第2小题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深层内涵和写作方法;第3小题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所拓展,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1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

5、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_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在学_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即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通过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3)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

6、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 2在本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教导”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3关于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的看法,可以见仁见智,但总的来说应该是有意义的。作者母

7、亲为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是由于旧社会的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和美德。而对于作者母亲来说,深感教子的责任更加重大。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对孩子的责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时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还有如何才能对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所以,她对孩子的格外深细而严格。 二、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分寸感。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

8、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设置本题是希望学生通过关键词语的品味,来进一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1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3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三、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 设置本题主要是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