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 咖啡壶设计规范_第1页
企业标准 咖啡壶设计规范_第2页
企业标准 咖啡壶设计规范_第3页
企业标准 咖啡壶设计规范_第4页
企业标准 咖啡壶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设计规范咖啡壶 目 录 前言 1 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咖啡壶的用途2 4 咖啡壶的种类2 5 咖啡壶的基本原理及结构2 6 咖啡壶的相关参数、安规及性能规格要求和测试3 7 咖啡壶关键零部件的设计10 8 标准件和通用件16 前 言 咖啡壶作为公司的一大类产品,近年来品种已大大地扩充,外观、结构和功能逐渐趋于复杂和多样化,为了进一步规范咖啡壶类产品的设计工作,使公司的产品设计开发经验得以提炼和传承,提高零部件的通用化水平,提高设计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有必要制订本规范。 随着公司市场的不断拓展,咖啡壶类产品在销往欧美外的其它国家和地区时,还应注意当地的一些特殊的要求,受资料来源和篇

2、幅的限制,本规范可能没有涉及到。 Q/DRB 21-2007 设计规范咖啡壶 范围1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咖啡壶类产品在设计各阶段的一些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用于加深工程师对咖啡壶类产品的了解,指导工程师正确进行产品设计和各类设计输出,提高设计效率和 质量。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咖啡壶类产品的设计和改型。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用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UL 1082 家用电动煮咖啡壶及酿造型器具 家用炊具和液体加热器具CSA-C22.2 No.64

3、-M91-1994 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规范.特殊要求BS EN 60335-2-15-2003 求 :一般要求部分IEC 60335-1-2006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 评价和测量方法.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装置.电磁场BS EN 50366-2003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GB 4706 1 Q/DRB 21-2007 3 咖啡壶的用途 本公司生产的咖啡壶主要用于家庭或商业用途的煲制咖啡。 4 咖啡壶的种类咖常见咖啡壶有滴漏式咖啡壶,置换式咖啡壶,虹吸式咖啡壶,压力式咖啡壶,ESPRESSO 啡壶,咖啡中心等。 5 咖啡壶的基本原理及结构 5.1 咖啡壶的基

4、本原理 滴漏式咖啡壶基本原理5.1.1加热后产生压力,或锅炉)(单向阀)流入发热管(滴漏式咖啡壶工作时,水箱里的水经止口阀的过滤蓝,滴入咖啡杯。对于滴漏式)流到花洒,喷入装有咖啡粉(或咖啡饼(通过管路连接管咖啡壶,由于止口阀的作用,水流是脉冲间断的。对于压力咖啡壶,水泵产生压力,水流是连 续的。 虹吸式咖啡壶基本原理5.1.2 虹吸式咖啡壶上部为咖啡蓝,中部为水壶,底部为加热组件。水加热后,压力升高,上溢至咖啡蓝浸泡咖啡粉,当水全部上溢后,发热部分因温度升高而恒温掣跳断,咖啡液回落壶中。 锅炉内的水加热后,初期,产生的水蒸汽会从泄压小孔排出,5.1.3 ESPRESSO咖啡壶基本原理:当水温升

5、高,压力升高超出泄压能力,会打开压力开关热水流射至咖啡篮。置换开关可导致水 蒸汽从图1右边的管射出,冲牛奶或泡沫咖啡。 咖啡壶图1 ESPRESSO 5.1.4 压力式咖啡壶基本原理 管路系统中有水泵,发热组件多数为锅炉,水箱多数有水位感应装置,或管路中加流量计。 IC用控制各项功能。 5.1.5置换式咖啡壶 锅炉中的水长期在预热状态,加入冷水,置换出热水冲咖啡。 2 Q/DRB 21-20075.2 咖啡壶的基本结构 下面以滴漏式咖啡壶为例进行结构方面的介绍。滴漏式咖啡壶咖啡壶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不同的结构和外形,部件有增有减。 5.2.1大身(Housing/Main Housing/U

6、pper Housing); 5.2.2 水箱(Reservoir/Upper Housing)和止口阀(Single-way Valve); 5.2.3 底座(Lower Housing/Base)和底板(Base Cover/Bottom Cover); 5.2.4 顶盖(Top Cover)和水箱盖(Reservoir Cover); 5.2.5 花洒(Spreader)和花洒组合; 5.2.6 过滤杯(Brew Basket)和防漏机构(Drip Stop); 5.2.7 咖啡杯组合(Carafe); 5.2.8 隔热圈(insulating Ring/Phenolic Ring)和保

7、温板(Keep Warm Plate); 5.2.9 发热管(Heater)总成(包括跳掣(Thermostat),保险丝(Fuse/TCO),引线,固定件等); 5.2.10 开关(Switch)和控制线路(Timer); 5.2.11 管路连接,电源线(Power Cord)。 6 咖啡壶的相关参数、安规及性能规格要求和测试 6.1 基本电气参数 6.1.1世界各国电压、频率见表1。 表1 世界各国电压、频率、插头形式一览表序国家(地区电频插头代北美60 Hz120V1加拿B A60 Hz 、B美国 (极性两扁插) 120V 2 中美洲C3 巴西 、60 Hz D、H 220V B、50

8、Hz 4 阿根廷 220V C、L A 古巴115/120V 60 Hz 5 C6 智利 、50 Hz D220V 、H A7 哥伦比亚 110/120V 60 Hz 、C C50/60 Hz 、120V 墨西哥8 E A、110V B、 9 波利维亚C60 Hz 、D A 220V 60 Hz 秘鲁10 B、50 Hz C220V 、 乌拉圭11 L A、 60 Hz 120V B 委内瑞拉12 非洲C、J 220V 埃及13 50 Hz 127V、J 220V 50Hz 阿而及利亚14 IC、220/240V 15 南非I 50 Hz 3 Q/DRB 21-2007 表1 世界各国电压、频

9、率、插头形式一览表 插头代号 频率 电压 国家(地区) 序号大洋洲 16 澳洲 240V 50 Hz K、L A、K220/240V 50 Hz 、17 新西兰 C 欧洲C50 Hz 、D 18 奥地利 220V C50Hz 、220V 19 比利时 D、E 127V、C50 Hz 、220V D 20 保加利亚 C50 Hz 、230V D 21 德国 I、230V 50 Hz 22 英国J C220V 、50 Hz 23 芬兰 D C、D24 法国 、230V E 50 Hz D 25 110V/220V 捷克 50 Hz C、26 丹麦 220V F 50 Hz C 220V 、D 50

10、 Hz 27 阿而巴尼亚C、D 230V 50 Hz 28 希腊 C、220V 50 Hz 匈牙利29 D C50 Hz 30 冰岛、D 220V H、31 意大利 D 230V 50 Hz A220V 、B、32 摩纳哥 J 50 Hz C、230V E、D 荷兰33 50 Hz C 挪威50 Hz 230V 、E 34 C35 葡萄牙 50 Hz 、D220V 、I C36 西班牙50 Hz 、230V D C、220V 瑞典37 D 50 Hz G 38 瑞士220V 50 Hz 中东C 39 50 Hz 220V 伊拉克D50 Hz 220V 、 40 伊朗J C 220V 以色列41

11、 50 Hz C 42 巴基斯坦230V 、50 Hz I A、 沙特阿拉伯43 60 Hz B、D127V/220V I、50 Hz J 220V 44 阿拉伯 亚洲C、D50 Hz 中国45 、220V L D 220V 50 Hz 46 中国香港A、 110V 60 Hz B 中国台湾47 A 100V 日本48 50/60 Hz C 韩国49 、220V 60 Hz D C 50 俄罗斯50 Hz 、220V D C印度51 50 Hz 230V 、D C、50 Hz 220V I、J 印尼52 C50 Hz 240V 、E 马来西亚53 、J J 4 Q/DRB 21-2007 表1

12、 世界各国电压、频率、插头形式一览表(完) 插头代号 频率 电压 国家(地区) 序号54 菲律宾 220V 50 Hz A、B、C、D A55 、50 Hz 泰国 C 220V 6.1.2插头代号见表2。 表2 插头代号 编号插头样式 编号 编号插头样式EAFBCGHD插头样L6.1.3 水箱容量(额定容量/最大容量): 美国市场 1杯=5.5 fl.oz (或5.0 fl.oz) 1fl.oz=29.6ml 欧洲市场 1杯=125ml 6.1.4 玻璃杯容量(最大):在玻璃杯口下10mm或以下。 6.1.5 煲时间:1分钟/杯+30秒(百德)。 6.1.6咖啡壶温度大于等于76.7C。 欧洲

13、市场,咖啡温度为79C 82C (计算咖啡温度按完成煲循环后2分钟内测值计算)。 6.1.7 保温温度:76.7C 96C 。 欧洲市场保温温度为(半杯)79C 82C(保温温度为完成煲循环后1小时测值计算)。 6.2安规要求及相关测试 家用电器的安全标准有欧洲VDE、GS,加拿大CSA,我国的GB,美国UL,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等等,我们的客户绝大部份在美国。现在以UL 1082为例介绍安规的主要要求及相关测试。 UL 1082安全标准适用咖啡壶,热水煲,荼壶,水壶,热汤器及类似的器具。测试项目如下: 6.2.1 漏电电流 额定电压为120V的器具,其漏电电流应不超过0.5mA。 5 Q/

14、DRB 21-2007 可接受在2.5mA分钟没有超过5后前0.75mA或0.5mA采用套鞘型加热组件电器漏电量达到5分钟结束时漏电量没有超过0.5mA或0.75mA视为合格,在加热和冷却期间要监视其漏电量。 6.2.1.2 潮湿条件下漏电电流:(不超过0.5ma) 在湿度箱内温度为322相对湿度为882%,放置48小时后做漏电电流测试。 6.2.2 输入测试 6.2.2.1 輸入电器的功率不能高于105%或小于90%的标注功率。 6.2.2.2判断电器是否符合6.2.2.1要求, 电器在正常温度下负荷运行测量其输入功率, 电压调至以下电压最高者: a.标注的额定电压; b.额定功率时对应的电

15、压。 6.2.3 正常温度测试 测试电压为以下最高者: a.标注的额定电压; b.额定功率时对应的电压。 最大负荷状态下,连煲五煲水,第1、2、3杯间隔30秒,第3、4、5杯间隔为3分钟,再保温至测量点的温度基本稳定。 煲水、保温、空杯干煲、无杯干煲共四个过程,期间记录部件温度均不能超过材料UL允许温度。 6.2.4 绝缘耐压测试 在热稳定状态下,用金属箔紧帖在不带电金属外壳上,由零开始5秒内调到1000 V/ 8.3 mA (1000 V/120000=8.33 mA),保持1分钟无击穿。 6.2.5 干煲测试 每次从冷机开始煲三次。前两次各一小时,第三次为7-8小时或最終結果,干煲时测跳掣

16、感应面温度。完成测试后,给水箱加硬水测试漏电,工作一个完整的循环。 结果:无带电金属外露,无着火,漏电电流不超过5mA ,3A保险丝不能断开,测试的跳掣表面温度值不能超过UL限定值。 6.2.6重复干煲测试 短路跳掣和一个温度保险丝,3A保险丝接地,输入的120电压或可产生额定功率的电压,两者取最大值。试验后加硬水,带电件不外露,无着火,漏电流不超过5mA,3A保险丝不能断开。 6.2.7 溢出测试 6.2.7.1水箱加硬水至最大容量,再加最大容量的一半或473ml(取少的),用直径9.5mm 细管漏 6 Q/DRB 21-2007 斗匀速注入水箱,让其自由溢出。然后倒空样品,將表面擦干,再装

17、满硬水做一个循环,漏电流不超过5mA. 6.2.7.2水箱装满水,不放玻璃杯,做一个循环。漏电流不超过5mA。 6.2.8 超电压测试 样机加入正常容量的水, 篮内装上正常容量的咖啡或其它合适的搅拌物, 装置然后在110%所确定的电压(或者可产生110%额定功率的电压,两者取最大值)。所有温度控制器联接到电路上,煲一個循环。 结果:液体飞溅不能超过样机周边 3(76MM),无着火,无熔化金属外露,漏电流不超过5mA。 6.2.9 By pass测试 与重复干煲(6.2.6)一样操作,但要各做5台机(两台TCO样机),在熔断保险丝后,再装硬水测试漏电. 结果:无着火,无熔化金属外露,漏电流不超过

18、5mA,3A保险丝不能断开,冷却后熔断保险丝不能重新闭合。 6.2.10 性能退化测试 三个咖啡壶用硬水按正常工作100个循环,其中厚20個循环加咖啡粉,每个循环30分钟,完后按顺序做漏电流,溢流,耐压以及重复干工作测试,检查样品是否有腐蚀.跳掣是否松脱。 6.2.11 稳定性测试 将完整滴漏型咖啡壶放置在与水平方向成15C角度的斜板上,电器装上或不装上分隔零件的组合、液体、腔内装上饱和渣滓或其它在正常使用时会导致电器倾倒的中介物, 容器至少装上5 OZ(148ml)液体,再加最大容量的液体;任何情况下,任何位置装置不会从倾斜表面滑动,不会倾翻。 6.2.12 冲击测试 冲击力由下坠或摇摆直径

19、为2英寸(50.8mm)、重1.18lbf(0.535kg)的钢球,悬挂在能产生适当冲击力(金属1.5ft-lbf/塑膠0.75ft-lbf)的位置,安装好样品后,钢球垂直冲击电器外壳最脆弱的部分(即当电器使用时最容易受冲击的部分),每次冲击应选择外壳上不同的地方。 结果:允许开裂但UL手指不能接触到带电体。 6.2.13 应力消除测试 参考正常温度测试中测得的电源线温度,高于70要加10,不夠70时用70。焗7小时,冷却后拉35磅,1分钟后,引线仍然能拨回。 6.2.14 手柄安全性测试 测试包括焗炉、洗碗机。变曲,静负载及静力测试。 a.焗炉:参考温度测试中测得的手柄温度,三个样品焗168

20、小时,无松动、破裂、变软或 7 Q/DRB 21-2007 变形。b.洗碗:三个样品浸在洗碗清洁剂里1小时,保持65.6,再取出在室温1小时,再放在71焗炉老化1小时,再冷却室温1小时。 c.弯曲:用夹子夹住手柄中央,样品加混合物重量相当于正常容量水的重量,在90度范围内前后做1.2万次,左右摆动做1.2万次试验。(合计2.4万次)。 d.静负载:夹住手柄,样品内加混合物重量相当于正常容量水的重量的两倍.舉起在水平位置,保持1分钟。 e.静受力:用静止负载测试后的三个样品,用相当于2倍最大额定容量水重的力,该力由一根13mm 直径顶部为圆形棒施加在:(1)手柄固定点上。(2)远离固定点。(3)

21、上拉和下推。 结果:按顺序测试后,手柄组合无脫落、变软、变形或者变质,无伤害人体的危险,移位角度不能大于20度. 6.2.15 电源线推力测试 抓住电源线入口处25.4 mm远的位置,然后用力推电源线入产品.电源线被推入产品的长度为25.4 mm直到电源线弯曲或推力超过26.7牛顿,要求电源线无机械损坏,带电距离不减少至低于要求的值以下,组件内部连接不受损。 6.2.16 电源线转尾测试 电源线绕电线入口处移动,作用方向使其达到最不利位置,距电线入口处的20cm 位置施加0.12kg的拉力。每个循环方向的(正反)不超过180度,共做5千次循环。结果要求仍然有功能,导体无外露,无绝缘失效。 6.

22、2.17 液压测试 连接管路能承受相当于1kg/cm2的压力一分钟。 6.2.18 堵出水口测试 堵塞出水管,在额定电压下煲机1小时,各管路联接应正常,无脱落及开裂现象。 6.3性能规格要求及部分相关测试 PQTP(Product Qualification Test Plan)测试是对产品设计有没有达到产品规格要求的全面检查,除要做绝大多数安规测试以外,还要针对产品的机械性能、电性能、煲机性能、寿命作测试等等。 6.3.1 机械性能 包括整机检查,联接固定的稳定性,电源线长度及极性,玻璃杯及水箱容量和比例,杯盖安全及倒水性能,过滤杯排水及滴落性能,恒温掣校准,水箱盖排水及打开角度,按掣/按钮

23、起动的力度和单机稳定性等。 6.3.2 电性能 8 Q/DRB 21-2007 功能及准确性,按钮功Timer/Clock包括额定电压,操作电压范围,功率范围,电源指示,能设定,自动开机/关机,LVT测试,ESD测试,电流测试等。 6.3.3 煲机性能 主要检查产品煲机时间、咖啡温度、保温性能、蒸气损失、咖啡浓度等。 6.3.4 寿命测试 包括自来水/硬水寿命测试,保温性能,恒温掣寿命,杯手柄寿命,滴落寿命等。 6.3.5 Applica安全测试 包括Tmax测试、清洁测试、稳定性测试、保温板损坏测试、锐边测试、跌落测试、手柄安全测试等。 6.3.5.1 玻璃壶手柄牢固性试验(Carafe H

24、andle Security) a.玻璃壶装2倍额定重量的水和铅的混合物。 b.用浸水式加热器将水加热至82C88C,在整个试验中保持水的高度和温度。 c.握住手柄将玻璃壶举起,在1英吋厚的硬橡胶垫(硬度为60A)上方举高0.50.75英吋,每次循环允许玻璃壶以正常重力加速度落到橡胶垫上。 d.以每分钟3040次的循环速度重复举起-落下。 判定标准: 总循环10000次。玻璃瓶不裂,手柄不脱开,手柄转动不超过20度(任何转动方向),玻璃瓶带不变形。 以上四项条件均需满足才算通过。 6.3.5.2 Tmax測試 此项试验为B&D咖啡壶试验方法,方法与Bypass Test相似。主要测量工作保险丝

25、表面温度。在128V & 120V &107V电压下工作,记录工作保险丝开路时的温度和时间,到达最大温度时的温度和时间,冷回到开路时温度的时间。 保险丝表面温度不能超过保险丝标定的Tmax值。 6.3.5.3玻璃杯急冷急热 在咖啡杯内注入约1/2满的自来水,把玻璃杯放在气体炉具上加温至沸腾,允许咖啡壶在炉上保持15分钟。从炉具上移走玻璃杯并倒出杯内沸水后,立即将玻璃杯放入4(4 )的水內。玻璃杯不能破损。 6.3.6 环境性能 包括抗UV,抗咖啡污渍,防蒸汽,保温板寿命,玻璃杯及过滤蓝洗碗机测试,保温板涂存测试,打开包装环境测试,丝印/喷油/塑料抗化学反应测试。 6.3.7外观标准 包括机表外

26、观、颜色、光泽、零件配合、图案的粘力和抗磨损。 9 Q/DRB 21-2007 包装标准6.3.8 码测试、包装包括彩盒要求、外箱要求、压缩测试、振动测试、跌落测试、胶袋标识、UPC 环境测试等。 6.3.9 特别项目检查:如日期码检查。 6.3.10 物理特性:如彩盒尺寸、外箱尺寸和重量等。 咖啡壶关键零部件的设计7 大身7.1 大身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构成水箱、过滤杯的空间;下间部分构成发热管的空间;7.1.1 (Carafe)。中间位置放咖啡杯。双面止口比单面止口对位性更好,易于控制起级)7.1.2大身上下两部分通过止口定位( 3 图2 图高、是美观线,止口凸台为2mm2是咖啡壶上下

27、大身止口定位方式的一种典型设计,0.50图 厚,止口槽与止口凸台侧隙0.25mm左右。1.2mm1.0若采用螺钉连接,三颗螺钉以三点的联机构成的三角面积最大为原则,以提高上半部的7.1.3 安装稳定性。 的倾角 (参考图。3)2现象,7.1.4 为防止煲机时塑料热变形产生“耷头”设计时可预做1连接,最好再加一颗连接螺钉,以) (大扣位为提高生产装配效率,上下两部分宜用扣位7.1.5 防止咖啡壶在全热状态下,上下两部分松动。为减少上、下部分装配起级,离隙不均匀,减少装配工作量,改善外观,可采用一体式7.1.6 大身,整体式结构,模具必须有两个大的行位,模具尺寸较大,啤塑时间也较长,成本也较高。

28、大身多为7.1.7 PP料,PP2.0mm。料价格低,耐热高,大身设计壁厚为 大身的变形和缩水,啤塑时尺寸的不稳定等,都是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7.1.8 10 出模方向 Q/DRB 21-20077.1.9 外形设计不要过于简单,简单的 出模方向 外观部 掏胶 分 圆弧面难以控制变形。 避免太紧的配合要求。7.1.10 ,丁字位建议(T=1.0mm)7.1.11 控制缩水,壁厚尽量均匀;避免局部厚胶位,筋骨尽量少而薄 4)。掏胶(如图 面分型披锋。大性好,啤塑压力会容易形成动的7.1.12 PP料啤塑流4 图单件的啤塑周期长短是影响胶件尺寸大小准确的主要因素,故建议胶件形状复杂,总体7.1.1

29、3 )与胶件形状相对简单总体尺寸较小,啤塑时间短的(如底板尺寸较大,啤塑时间长的(如底座 1820)。如:底座16 收缩率,底板相配合件,做模时采用不同的收缩率(,大身和顶盖啤塑后,放在一起堆放和搬运,料的后收缩也应该考虑,如7.1.14 PPDCM2000 也是一种胶件定形的方式。 ABS料,塑料耐温问题首当其冲。7.1.15 大身如果用 水箱和止口阀7.2 水箱 水位片 包胶5 图 。7.2.1 水箱可分为固定式和可移动式;透明和半透明;整体透明和局部窗口,如图5 67.2.2 单向止口阀有侧平面密封和球阀两种形式,如图。 球阀 止口阀 6 图11 Q/DRB 21-2007 7.2.3

30、可移动水箱,方便用户取水和清洗,是较高档次的产品,因此设计上要复杂一些。 水箱的出水口必须有单向阀和密封件。 a. 上水管和花洒不在水箱内。 b. c.花洒的回水不可以再回到水箱。 d.无水箱煲机,发热管内的水不能倒流出,发热管能迅速OFF。 7.2.4 对于半透明水箱或水位尺配黑色大身,水箱和水位尺用烟色,颜色搭配会更理想。 7.2.5 对于SAN料水位尺,用Insert mode放在PP料水箱中啤。 a.水位尺的最小厚度要在2.0mm以上。 b.要设计包胶(如下图),以防止啤塑时SAN片爆裂,防止和PP料结合不好而漏水。 c.水位尺中间凹入0.2mm,啤塑时防止表面刮花。 7.3 底座和底

31、板 7.3.1 一般地,发热管组合安装在底座内。 7.3.2 保温板与底座用隔热圈隔热。 7.3.3 按UL要求,咖啡壶带电体与非防火级塑料距离要12.7mm以上;否则要通过火焰试验。 7.3.4 底板开有通风百叶窗。 7.3.5 底板塑料与发热体相距不能太近,否则,底板要局部(靠近发热体的局部)或全部用五金件。 7.3.6 为了防滑,底板上装有胶脚。欧洲不接受PVC胶脚。 7.3.7 按欧洲标准底板距桌面空高要3mm以上。 7.4 顶盖和水箱盖 7.4.1 外扣在水箱或大身上的PP料顶盖,其配合面间隙要0.5mm以上。 7.4.2 煲咖啡时,顶盖内表面因蒸汽而形成的水珠,翻启时要能滑落回水箱

32、,水珠不能滴到桌面上。 7.4.3 顶盖开启角度为100115,单独的水箱盖有翻180的设计。 7.5 花洒和花洒组合 需要翻启的花洒,设计要考虑翻启时花洒回水,以防止热水喷到咖啡壶以外的地方。 7.6 过滤杯和防漏机构 7.6.1 过滤杯有锥形和平底形两种(V-Shape and U-Shape)。 7.6.2 过滤杯内腔放射状布置的骨是为了撑起过滤纸,骨宽1.0mm;骨高3.05.0mm。Side rib 1.5mm高。 12 Q/DRB 21-2007 骨的多少及分布,骨的高度,要达到过滤顺畅。7.6.3 尺寸应与市场上所售过滤纸规格大小相匹配。过滤杯的几何形状?7.6.4 。9)如图(

33、、冬菇头式8)如图(、匙羹式7)如图(过滤杯防漏装置有三种:杠杆式7.6.5 匙羹杠 9 8 图 图7 图 从防漏装置顶起过滤杯力的大小分析:匙羹式最大,冬菇头适中,杠杆式最小。杠杆式主要适合配平底过滤杯,杠杆方式要求咖啡杯入位后杯底不能有太大的移动7.6.5.1 。(1.5mm以内)冬菇头形式要与杯盖形状相配合,冬菇头与过滤杯出水孔滑动以圆柱面配合为佳,冬7.6.5.2 杯子入位后,菇头下最好有一圈裙边(见图9)。咖啡杯推入时,杯盖边缘不能顶到冬菇头,(加入) 5mm。冬菇头要顶起 Swing7.6.5.3 匙羹式只适合开启的过滤杯或过滤杯座。对于无防漏设计的过滤杯,出水口内设计一圆台,以足

34、够出水为前提,孔径越小越好,7.6.6 圆台和小孔是为了避免煲咖啡时,煲完水至咖啡汁滴漏结束时间太长。 咖啡杯组合 7.7 7.7.1 咖啡杯组合主要有两大类: (Glass Carafe) - 玻璃杯:用于有加热保温功能之咖啡壶。 ?玻璃壶包括杯盖,手柄,不锈钢带等。 玻璃壶底应平整,并需印有警告字句。? RTV胶粘上。DCM2000为获得倒水快而不滴漏的效果,玻璃杯设置有一个塑料杯圈,用 :用于无加热保温功能之咖啡壶。咖啡在壶内能保温。 - 保温杯(Thermal Carafe) 保温杯主要用以下类型: +保温瓶。双层金属,金属外壳+塑料内杯,塑料外壳 7.8 隔热圈和保温板 隔热圈和保温

35、板仅对有加热保温功能的咖啡壶而言。13 Q/DRB 21-2007隔热圈材料主要是电木,Ryton,PET之类的耐高温材料。电木圈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7.8.1 a.搬运跌落试验不通过。 b.寿命试验老化,开裂。 。10)参考图CM42(如:和上顶式ABD500如-按装配方式分下压式7.8.2 电电木 木圈圈装装 配配方方 向向 下压式 上顶式图10 a.下压式承受力最大,通常是保温板中心碰焊螺杆,用压条固定。 b.上顶式的缺点是容易渗漏水或咖啡液进机内。 11)7.8.3为防止咖啡汁浸漏进机内,在底座与电木圈的配合处通常设计一圈凸台(如图。 凸起一圈 图11 保温板 电木圈 底座 。7.9

36、发热管总成包括跳掣,保险丝,引线,固定件等() 7.9.1目前的咖啡壶一般有两种形式的发热管。发热丝绕好两端穿上冷针后用镁粉填充压实于铁通内,铁通外表镀铜,铁通穿在铝通中a. 成型.实用公司均彩此种发热管。冷针可有硅胶或陶瓷的护套或滴硅胶油于端口,以提高绝缘性.无铁通,发热管截面被压成近似于平行四边形,这种发热管一定有两个陶瓷护套于两端,b.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跳掣不方便直接码于发热管上。 咖啡壶主要使用双金属片跳掣,分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两类。7.9.2 用手动复位跳掣之咖啡壶无加热保温功能。a. b.有些壶用代替跳掣,用电子线路控制。NTC14 Q/DRB 21-2007,C,600V)(20

37、07.9.3 咖啡壶所用保险丝为温度保险丝,最常见的安装方式为:用硅胶纤维通 套住温度保险丝,用灰士夹卡在发热管上。 UL7.9.4接线方式:欧洲标准咖啡壶是用一粒保险丝,标准是用两粒保险丝串接。 (是温控器吗)a.UL版本产品最常见的接方式为:. 电源负极 发热管 2 保险丝1 控制路线跳掣保险丝/开关 电源正极 b.欧洲版本产品最常见的接线方式为: )(或保险丝) 发热管 保险丝(或跳掣电源/ 电源 开关控制线路 跳掣 7.9.5跳掣夹,灰士夹,跳掣夹目前有两类材料,不锈钢和马氏体钢加硬染黑(如SK5,S50C),灰士夹用T=0.5mm 用,同样的厚度相对而言,不锈钢的弹力差。T=0.7m

38、m 跳掣和保险丝选用7.10 跳掣的选择7.10.1 最敏感的部位。原则上,跳掣应安装在发热管温度较高,感温最快.7.10.1.1 C以上的跳掣,应该选用陶瓷体跳掣。7.10.1.2 150秒为基本出37秒跳掣的温度选择,可以以咖啡壶干煲,跳掣第一次Open的时间267.10.1.3 发点考虑。跳掣安装位置的挪动和跳掣码仔张紧力的大小会改变跳掣的第一次干煲起跳时间。,由于干煲冲击温度会相应地高,应选温度低一文件的跳掣,如7.10.1.4 大功率发热管(1300W) 但前提是正常煲机不能“早跳” ,即水箱水未煲完跳掣就开始起跳。,太小,感7.10.1.5 跳掣感应面贴在发热管的区域应比较平整,贴

39、合面积为感应面的50%80%周期时间长,Open后至下一次Close温不准确。干煲第一次起跳的时间离散性大;太多,跳掣 跳掣反应不灵敏。开一些通风窗口,改善空气对流发热管附近)7.10.1.6 缩短跳掣恢复周期还可以通过在底板上( 来实现。 温度保险丝的选择7.10.2 原则上,温度保险丝应直接通过纤维套管感受发热管传来的热量。7.10.2.1 标准等安全性考虑,应该选用低温度保险丝,从正常使用时煲机不烧保险丝来7.10.2.2 从UL 考虑,应该选用高温度保险丝,以下四条可作参考。 7.10.2.2.1 保险丝温度选为稳定工作时保险丝表面最大温度以上。C + 45 7090秒。开路试验,烧断保险丝()的时间为7.10.2.2.2 Bypass C240C保险丝。2167.10.2.2.3 推荐两粒保险丝用不同温度规格或不同供货商,推荐选用15 Q/DRB 21-2007 Tmax7.10.2.2.4 Tmax试验:值要小于或等于Tm值。 跳掣 过水孔 7.10.3 跳掣安装位置的改变对咖啡壶热性能的影响1 位置 。(Thermal-mapping) 发热管 7.10.3.1 跳掣安装高低位置的改变对咖啡壶热性能 跳掣2 位置的跳掣和C105选用1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