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碳平衡相图详解_第1页
铁碳平衡相图详解_第2页
铁碳平衡相图详解_第3页
铁碳平衡相图详解_第4页
铁碳平衡相图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前应用的铁碳合金状态图是W(c)为06.69%的铁碳合金部分(即Fe-Fe3C部分),W(c)大于6.69的铁碳合金在工业领域应用鲜见报道。,1.铁碳合金状态图,1.1 以构成相标注的铁碳相图,1.2 以特性点标注的铁碳相图,注:虚线、点划线的意义尚未准确确定的数据、磁学转变线、有序无序转变线。, 以稳定的化合物分割相图(Fe3C); 以特殊的成分分割相图(钢*与铁的区分); 确定各点、线、区的意义; 分析特征合金的结晶过程及其组织演化; 说明相图的实际应用,2.1 分析步骤,2. 铁碳相图的分析方法,*此处讨论的钢仅限于碳钢,暂不涉及合金钢。,相邻相区的相数差1(点接触除外)相区接触法则;

2、 三相区的形状是一条水平线,其上三点是平衡相的成分点。 若两个三相区中有两个相同的相,则两水平线之间必是由这两相组成的两相区。 单相区边界线的延长线应进入相邻的两相区。,2.2 铁碳相图的几何规律,2.3 铁碳相图的相区,1)单相区(四个):,-Fe-铁素体; -Fe奥氏体; -Fe-铁素体; L液相区,2)两相区(七个):,L+ +A L+A; L+Fe3C; A+F; A+Fe3C; F+Fe3C,续前页,3)三相区(两个) L、A、Fe3C ECF线:共晶线,是液相、奥氏体、渗碳体的三相共存线; A、F、Fe3C PSK线,共析线,是奥氏体、铁素体、渗碳体的三相共存线。,续前页,2.4

3、主要特性点,1)A点 纯铁的熔点,温度1538,W(c) =0%;,2)C点 共晶点,温度1148,W(c) =4.3% 成分为C的液相,冷却到此温度时,发生共晶反应:LcLd(AE+Fe3C);,3)D点 渗碳体熔点,温度1227,W(c) =6.69%;,4)E点 碳在-Fe中的最大溶解度,温度1148,W(c) =2.11%;,5)G点 纯铁的同素异晶转变点,冷却到912时,发生-F-Fe ;,6)P点 碳在-Fe中的最大溶解度,温度727,W(c) =0.0218%;,续前页,8)S点 共析点,温度727, W(c) =0.77% 成分为S点的奥氏体,冷却到此温度时,发生共析反应:As

4、P(Fp+Fe3C);,7)Q点 600时,碳在-Fe中的溶解度, W(c) =0.0057%; (冷至室温时,碳在-Fe中的溶解度为0.0008%);,续前页,附:铁碳平衡图中所有的特性点,2.5 特性线,1)ACD线 液相线,由各成分合金开始结晶温度点所组成的线,铁碳合金在此线以上处于液相。,2)AECF线 固相线,由各成分合金结晶结束温度点所组成的线。在此线以下,合金完成结晶,全部变为固体状态。,3)ECF水平线 共晶线, W(c) 2.11%的铁碳合金,缓冷至该线(1148)时,均发生共晶转变,生成莱氏体。,4)ES线 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通常称为Acm线。碳在奥氏体中最大溶解度

5、是E点( W(c) =2.11),随着温度的降低,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减小,将由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体Fe3C。,5)GS线 奥氏体冷却时开始向铁素体转变的温度线,通常称为A3线。,续前页,7)GP线 0 W(c) 0.0218%的铁碳合金,缓冷时,由奥氏体中析出铁素体的终了线。,6)PSK水平线 共析线,通常称为A1线。奥氏体冷却到共析线温度(727)时,将发生共析转变生成珠光体(P), W(c) 0.0218%的铁碳合金均会发生共析转变。,续前页,8)PQ线 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曲线。在727时, W(c) =0.0218%,溶碳量最大;在600时, W(c) =0.0057%。 在727

6、缓冷时,铁素体随着温度降低,溶碳量减少,铁素体中多余的碳将以渗碳体(三次渗碳体Fe3CIII)的形式析出。一般情况下,忽略Fe3CIII的存在。,以上各特性线的含义,均是指合金缓慢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若是加热过程,则相反。,续前页,附:铁碳平衡图中所有的特性线,一般所指铁素体系碳溶于-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体心立方晶格。碳在-Fe中的溶解度很小,727时0.0218%;室温时为0.0008%,几乎为零。其强度和硬度很低,塑性、韧性好。显微组织是明亮的多边形晶粒。,2.6.1 铁素体(FerriteF或相),2.6 各相(组织)名称及其定义,2.6.2 奥氏体(AusteniteA或相),奥氏

7、体系碳溶于-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晶格。碳在-Fe中的溶碳量较高,1148时为2.11%;其强度和硬度比铁素体高,塑性、韧性也好。其晶粒呈多边形,晶界较铁素体平直。,渗碳体系铁与碳形成的化合物,碳含量为6.69,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其硬度很高,塑性和韧性很差,、Ak值接近于零,脆性很大。图中平直的白色条状物即为铁碳合金凝固时的一次渗碳体。,2.6.3 渗碳体(CementiteFe3C),2.6.4 珠光体(PearliteP),珠光体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的机械混合物。系奥氏体冷却时,在727 恒温下发生共析转变的产物。显微组织为铁素体与渗碳体片层状交替排列。

8、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强度较高,硬度适中,有一定的塑性。,2.6.5 莱氏体(LedeburiteLd或Ld),莱氏体是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的机械混合物。系在1148恒温下发生共晶转变的产物,平均碳含量为4.3%。,3. 铁碳相图中钢与铁的区分,4. 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以钢为例, 共析钢 亚共析钢 过共析钢, 共晶白口铸铁 亚共晶白口铸铁 过共晶白口铸铁,4.1 共析钢的结晶过程,1点温度以上,合金处于液态; 缓冷到1点温度时,开始从液相结晶出奥氏体,温度继续下降,奥氏体量逐渐增加; 直至2点温度结晶终止,液相全部结晶为奥氏体; 2点至3点间为单一奥氏体的冷却

9、; 当温度降到S点时,奥氏体在恒温下发生共析转变,转变为珠光体; S点以下,珠光体冷却至室温。,共析钢结晶过程示意图,4.2 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在3点以前的结晶过程与共析钢类似; 当缓冷到3点时,从均匀的奥氏体中开始析出铁素体; 温度继续下降,铁素体量逐渐增加,奥氏体量逐渐减少,尚未转变的奥氏体的碳含量沿GS线逐渐增加; 当缓冷到4点(727)时,剩余的奥氏体的W(c)=0.77%,发生共析转变而形成珠光体; 共析转变结束后,合金组织由铁素体加珠光体组成,冷却到4点以下,组织不再产生改变; 所有亚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均为铁素体+珠光体,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铁素体量减少,珠光体量增加。,亚共析钢

10、结晶过程示意图,4.3 过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在3点以前与共析钢类似; 当缓冷到3点温度时,奥氏体的溶碳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逐渐降低,并沿着奥氏体晶界析出二次渗碳体; 随着温度继续下降,二次渗碳体不断析出,而剩余奥氏体的碳含量沿ES线逐渐减少; 温度降到4点(727)时;剩余奥氏体恒温下发生共析转变而形成珠光体; 共析转变结束后,合金组织为珠光体加二次渗碳体,直至室温。 所有过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都是珠光体+网状二次滲碳体。但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组织中珠光体的数量减少,网状二次滲碳体的数量增加,并变得更粗大。,过共析钢结晶过程示意图,5. 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5.1 含碳量与铁碳合金平

11、衡组织间的关系,铁碳合金的室温组织都是由铁素体和滲碳体两相组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铁素体量逐渐减少,滲碳体量逐渐增多,且它的形状和分布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相图自左至右的组织为:,5.2 含碳量与力学性能间的关系,强度:当W(c)0.9时,由于渗碳体在晶界呈网状分布,使钢的强度下降,脆性上升。,硬度:随W(c)的增加而提高。,塑性:随W(c)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冲击韧性:随W(c)的增加而迅速降低。,6.1 相图与材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能,*6. 相图与合金性能的关系,铸造性能 根据液固相线之间的距离X: X越大,成分偏析越严重(因为液固相成分差大); X越大,流动性越差(因为枝晶发达)

12、; X越大,热裂倾向越大(因为液固两相共存的温区大)。 塑性加工性能:单相固溶体区易于锻造。 热处理性能:利用固溶度变化的固态相变。,6.2 相图与材料工程的工艺性能,相图与热加工工艺性能的关系,7. 钢铁热处理与铁碳合金相图的关系,Fe-Fe3C相图是制订钢铁零件热处理工艺的理论依据,所以对热处理工作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各种钢材热处理的常用工艺如退火、正火、淬火的加热温度都是根据Fe-Fe3C相图来确定的。,钢铁热处理的温度选取范围在铁碳相图中的位置,铁碳平衡相图是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时的组织组成图,图中标注的所有参数仅仅针对碳钢和铸铁,且不揭示它们的非平衡组织如马氏体、贝氏体等的转变规律。 合金钢和合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